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媒介文化语境下的网络恶搞及其双向归置 被引量:9
1
作者 鲍海波 王蓓蓓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8-86,共9页
以媒介及其表征系统为核心的媒介文化作为当下时代的轴心势力,深刻影响着当代人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媒介文化生产以及众多产品中,网络恶搞及其作品作为青年亚文化的重要表征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将网络恶搞这一青年亚文化的重要表征置... 以媒介及其表征系统为核心的媒介文化作为当下时代的轴心势力,深刻影响着当代人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媒介文化生产以及众多产品中,网络恶搞及其作品作为青年亚文化的重要表征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将网络恶搞这一青年亚文化的重要表征置于媒介文化的语境之下予以讨论,在探讨其源起、表达方式的同时也分析其被意识形态与商业利益的双向归置,对其进行多维反思,别具深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文化 网络恶搞 仪式 娱乐狂欢 双向归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诗言志”到“赋诗言志”的文化逻辑和话语机制 被引量:2
2
作者 过常宝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0-72,共13页
《尚书·尧典》“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所描述的是仪式中用乐的状况,“志”体现仪式自身的目的,有着某种相对固定的宗教意愿或感情。西周飨、燕礼为世俗待宾之礼。燕礼“无算乐”仪节使得“诗言志”有可能脱离仪式,成为个... 《尚书·尧典》“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所描述的是仪式中用乐的状况,“志”体现仪式自身的目的,有着某种相对固定的宗教意愿或感情。西周飨、燕礼为世俗待宾之礼。燕礼“无算乐”仪节使得“诗言志”有可能脱离仪式,成为个人的表达方式。春秋时期,飨礼和燕礼合并成一套礼仪,“飨在朝,燕至夜”;并且在一次飨燕礼后,还可能会出现再次单独举行燕礼的情况。燕礼出于娱宾的目的,略去了仪式的“正歌”部分,只保留了“无算乐”仪节。“赋诗言志”皆发生于燕礼中。“赋诗言志”因仪式传统而具有神秘话语的特点。为克服其中的隐晦性,出现了“断章取义”、“歌诗必类”以及当场解释的现象,削弱了“赋诗言志”的仪式性,推动了“引诗言志”这种世俗话语的兴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言志” 飨燕礼 “赋诗言志” 仪式性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