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河北省环首都地区与北京协调发展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姜石良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9-91,共3页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打造首都经济圈",意味着"首都经济圈"已经上升为国家层面的发展战略。"首都经济圈"战略既延续了京津冀区域统筹协...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打造首都经济圈",意味着"首都经济圈"已经上升为国家层面的发展战略。"首都经济圈"战略既延续了京津冀区域统筹协调发展的理念与思路,又突显了首都的地位和作用,即围绕首都功能的实现和首都资源的辐射带动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新形势与新背景下,河北省环首都地区与北京的协调发展在发展模式、空间布局、产业协作、生态保护、协作机制创新等方面需给予重点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首都地区
首都经济圈
协调发展
河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京津冀及周边省份CO_2与大气污染物的协同效应研究
2
作者
梁琦
单春艳
+1 位作者
常永兴
何卿雯
《环境科学研究》
2025年第10期2125-2135,共11页
京津冀及周边省份是我国大气污染控制重点区域,也是北方的经济和能源重心,协同推进减污降碳是改善环境质量和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然选择。以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陕西省、山东省和河南省为研究区域,分析2000−2020年CO_(2)...
京津冀及周边省份是我国大气污染控制重点区域,也是北方的经济和能源重心,协同推进减污降碳是改善环境质量和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然选择。以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陕西省、山东省和河南省为研究区域,分析2000−2020年CO_(2)和污染物(SO2、NO_(x)、CO、PM_(10)、PM_(2.5))排放的时空特征,通过单指标协同减排弹性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评估CO_(2)与污染物减排协同效应,利用LMDI分解模型揭示协同效应影响因素,并提出减排建议。结果表明:①京津冀及周边省份目前尚未形成协同减排稳定态势,污染物减排程度普遍高于CO_(2)。北京市、天津市、陕西省、河南省在2013−2019年实现连续3年以上协同减排。②各省份CO_(2)与污染物的耦合协调度变化呈倒“U”型,北京市峰值出现在2007年,其他省份峰值集中出现在2010−2013年。③经济发展为促进各省份CO_(2)和污染物排放的主导因素,贡献率为24.33%~68.75%,对山东省促进作用最强,对北京市促进作用最弱;人口规模对CO_(2)和污染物排放的促进作用较弱,贡献率小于11%;产业结构抑制CO_(2)和污染物排放,贡献率为−14.32%~−0.09%,对北京市抑制作用最强,对山西省抑制作用最弱;能源强度对各省份CO_(2)和污染物排放总体为抑制作用,贡献率为−31.48%~−11.88%,对河南省抑制作用最强,对山东省抑制作用最弱;碳排放系数对各省份CO_(2)和污染物排放呈不同的正负效应,贡献率为−3.9%~6.01%;协同效应对污染物排放总体呈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逐渐增强,贡献率为−43.65%~−6.38%。研究显示,京津冀及周边省份CO_(2)与污染物协同减排效果尚不稳定、不同步,各省份应注重提升能源效率、优化产业结构,制定差异化的减排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及周边省份
碳排放
大气污染物
协同效应
LMDI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河北省环首都地区与北京协调发展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姜石良
机构
河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城乡规划研究所
出处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9-91,共3页
文摘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打造首都经济圈",意味着"首都经济圈"已经上升为国家层面的发展战略。"首都经济圈"战略既延续了京津冀区域统筹协调发展的理念与思路,又突显了首都的地位和作用,即围绕首都功能的实现和首都资源的辐射带动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新形势与新背景下,河北省环首都地区与北京的协调发展在发展模式、空间布局、产业协作、生态保护、协作机制创新等方面需给予重点把握。
关键词
环首都地区
首都经济圈
协调发展
河北省
Keywords
region
surrounding
the capital
capital economic circl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Hebei
provinc
e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京津冀及周边省份CO_2与大气污染物的协同效应研究
2
作者
梁琦
单春艳
常永兴
何卿雯
机构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环境科学研究》
2025年第10期2125-2135,共11页
文摘
京津冀及周边省份是我国大气污染控制重点区域,也是北方的经济和能源重心,协同推进减污降碳是改善环境质量和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然选择。以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陕西省、山东省和河南省为研究区域,分析2000−2020年CO_(2)和污染物(SO2、NO_(x)、CO、PM_(10)、PM_(2.5))排放的时空特征,通过单指标协同减排弹性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评估CO_(2)与污染物减排协同效应,利用LMDI分解模型揭示协同效应影响因素,并提出减排建议。结果表明:①京津冀及周边省份目前尚未形成协同减排稳定态势,污染物减排程度普遍高于CO_(2)。北京市、天津市、陕西省、河南省在2013−2019年实现连续3年以上协同减排。②各省份CO_(2)与污染物的耦合协调度变化呈倒“U”型,北京市峰值出现在2007年,其他省份峰值集中出现在2010−2013年。③经济发展为促进各省份CO_(2)和污染物排放的主导因素,贡献率为24.33%~68.75%,对山东省促进作用最强,对北京市促进作用最弱;人口规模对CO_(2)和污染物排放的促进作用较弱,贡献率小于11%;产业结构抑制CO_(2)和污染物排放,贡献率为−14.32%~−0.09%,对北京市抑制作用最强,对山西省抑制作用最弱;能源强度对各省份CO_(2)和污染物排放总体为抑制作用,贡献率为−31.48%~−11.88%,对河南省抑制作用最强,对山东省抑制作用最弱;碳排放系数对各省份CO_(2)和污染物排放呈不同的正负效应,贡献率为−3.9%~6.01%;协同效应对污染物排放总体呈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逐渐增强,贡献率为−43.65%~−6.38%。研究显示,京津冀及周边省份CO_(2)与污染物协同减排效果尚不稳定、不同步,各省份应注重提升能源效率、优化产业结构,制定差异化的减排措施。
关键词
京津冀及周边省份
碳排放
大气污染物
协同效应
LMDI模型
Keywords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and its surrounding provinces
carbon emissions
air pollutants
synergy effect
LMDI model
分类号
X321 [环境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河北省环首都地区与北京协调发展研究
姜石良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京津冀及周边省份CO_2与大气污染物的协同效应研究
梁琦
单春艳
常永兴
何卿雯
《环境科学研究》
20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