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8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北革命根据地救灾模范的塑造与救灾成效(1937—1949)
1
作者 郝平 刘鹏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1-99,共9页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华北地区灾害频发,为动员民众救治灾害、渡过灾荒,中共领导的根据地政府大力开展英雄模范运动,树立了众多的救灾模范,并通过类型多样的方式予以表彰,给予物质和精神等丰富奖励,以官方和民间两种途径加以宣传。随着时...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华北地区灾害频发,为动员民众救治灾害、渡过灾荒,中共领导的根据地政府大力开展英雄模范运动,树立了众多的救灾模范,并通过类型多样的方式予以表彰,给予物质和精神等丰富奖励,以官方和民间两种途径加以宣传。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验的积累,根据地政府也在不断地对此运动进行总结、反思与改进。救灾模范作为英雄模范的一种,旨在树立榜样,动员群众“全员救灾”的积极性,是根据地各项政策措施的有力执行者和宣传者。同时,救灾模范引领民众不仅实现了救灾技术与抗灾能力的提升,还成为改善乡村社会风气的有力抓手,对华北革命根据地的建设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革命根据地 救灾模范 救灾成效 模范塑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实践和终结
2
作者 张海鹏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23,共13页
革命根据地的实践和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实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和理论创造。以往的农村革命根据地研究,主要是探讨中央苏区根据地和抗日根据地,而且多将苏区根据地研究与抗日根据地研究分开进行,同样作为农村革... 革命根据地的实践和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实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和理论创造。以往的农村革命根据地研究,主要是探讨中央苏区根据地和抗日根据地,而且多将苏区根据地研究与抗日根据地研究分开进行,同样作为农村革命根据地重要形态的解放战争时期的解放区,则研究相对薄弱。实际上,对于农村革命根据地,需要有一个总体把握,应将其作为一个总的概念、完整的概念来看待。在新中国成立75年之后的今天,研究农村革命根据地,需要有新的眼光,要以宏观视野看待根据地建设发展史。从这个视角看农村革命根据地研究,苏区时期根据地是初创时期,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是成熟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的解放区是收获时期,也是终结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革命根据地 中国共产党 中央苏区 敌后抗日根据地 解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战时期华北根据地合理负担中的隐瞒与反隐瞒斗争
3
作者 把增强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2-119,共8页
合理负担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根据地实行的一项重要的财政政策,并在赢取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合理负担的推行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经历了很多曲折。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出现了因逃避负担而发生的隐... 合理负担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根据地实行的一项重要的财政政策,并在赢取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合理负担的推行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经历了很多曲折。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出现了因逃避负担而发生的隐瞒行为。也因此,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反隐瞒斗争。从华北抗日根据地的情况来看,隐瞒主要表现为隐瞒土地和杂项收入等方面,逃避负担的做法也多种多样。为了有效规避隐瞒与逃避负担行为,有的根据地专门制定了违反负担法令的处罚办法,各地党组织也结合实际情况开展了广泛的宣传与教育工作。在多措并举之下,华北抗日根据地的反隐瞒斗争取得重要成效,有隐瞒行为的民众纷纷恍然大悟,并及时矫正了自己的不当言行,合理负担政策也因之得到越来越多根据地民众的支持和拥护。当然,普通民众有隐瞒土地的行为多系其小农意识的一个表现,而且很多时候都是受不良分子蒙蔽所致,并不代表其缺失民族大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华北根据地 合理负担 反隐瞒斗争 黑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抗日根据地最艰难时期对敌军事斗争中的辩证思维
4
作者 翁有为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6-187,共12页
1941年春到1943年是华北根据地抗战最艰难的岁月。在晋冀鲁豫边区,根据地从1939年初50多个完整县,到1942年最严重时减少到7个县,其中冀南根据地村庄有些距敌人据点、碉堡极近,中间竟无一村之隔。在山东根据地,受到日伪严重蚕食,1942年... 1941年春到1943年是华北根据地抗战最艰难的岁月。在晋冀鲁豫边区,根据地从1939年初50多个完整县,到1942年最严重时减少到7个县,其中冀南根据地村庄有些距敌人据点、碉堡极近,中间竟无一村之隔。在山东根据地,受到日伪严重蚕食,1942年底根据地面积比1940年时缩小约三分之一。在晋察冀边区,由于侵华日军对根据地连续进行“扫荡”“蚕食”和“封锁”,边区军民面临抗战开始以来最艰苦、困难和危险的时期。这表明,华北各敌后根据地均已面临着极端严重和极端危险的生存空间。为扭转此危机,各根据地运用抗战军事智慧、机制和谋略,以弱搏强,避实击虚,机智、灵巧、英勇但艰难地进行反“扫荡”。如山东抗日根据地、冀鲁豫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在反“扫荡”过程中都各有出奇制胜的成功战例和奇迹,显示了我之劣势与敌之优势相互转换易位的辩证过程。而在反敌“蚕食”、反敌“囚笼”过程中,根据地所采用的敌进我进战略战术,更集中体现了辩证思维的精准运用,敌后武工队的纷纷出现,使敌后“一天两个世界,白天是日本人的世界,晚上是八路军的世界”。由此,敌人的军事优势逐渐消失,敌后根据地逐步度过最困难和危险时期,至1944年华北各根据地得到恢复和发展。各根据地不仅战胜危机并获得了迅速恢复与发展,有力支援了正面战场的抗战,还为国际反法西斯战争东方战场的持久坚守与支撑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敌后根据地 抗战最困难时期 军事战略战术 辩证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中抗日根据地的文化人及文化抗战
5
作者 王继平 张滢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27,共12页
抗日战争时期,在华中抗日根据地,聚集了一批爱国文化人,他们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文化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参加新四军和根据地的各种文化抗战团体,在根据地的文化方针政策指引下,在文化的各个领域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文化抗战运动。他们或组... 抗日战争时期,在华中抗日根据地,聚集了一批爱国文化人,他们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文化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参加新四军和根据地的各种文化抗战团体,在根据地的文化方针政策指引下,在文化的各个领域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文化抗战运动。他们或组成文学、戏剧、音乐、美术各种团体,深入抗日前线,讴歌抗战英雄,鼓舞抗战士气;或参加根据地各级各类教育,培育抗战人才,激发民族意识;或战斗在新闻、出版等文化战线,为根据地的抗战文化事业做出贡献。华中抗日根据地文化人与文化抗战,是华中抗日战场的绚丽的篇章,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文化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伟大抗战精神的形成贡献了华中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中抗日根据地 文化人 文化抗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话推广与乡村振兴互嵌式发展实践路径
6
作者 魏冉 谷月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9期55-58,共4页
该文选择少数民族地区和东北老工业基地2个典型区域,开展普通话应用推广情况的实地走访和调查研究,分析内蒙古和辽宁省普通话的推广现状、普及程度、应用环境及存在问题。调研过程中采用实践走访、深度访谈、问卷调查和参与观察等研究方... 该文选择少数民族地区和东北老工业基地2个典型区域,开展普通话应用推广情况的实地走访和调查研究,分析内蒙古和辽宁省普通话的推广现状、普及程度、应用环境及存在问题。调研过程中采用实践走访、深度访谈、问卷调查和参与观察等研究方法,在少数民族和乡村地区收集关于普通话推广应用的资料和数据。研究发现,近年来普通话推广工作的持续推进已经初见成效,但在少数民族地区、偏远和乡村地区,特别是老人群体,普通话的普及率仍然偏低。此外,地方方言与普通话的混合使用在日常语言的应用中十分普遍,此类现象也一定程度上影响标准普通话的深入推广。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该文提出对策和建议,为普通话在少数民族和农村地区的深度推广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 东北老工业基地 普通话应用推广 民族团结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土石山区侧柏水分利用效率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 被引量:1
7
作者 郑艺伟 江睿 +3 位作者 吕丽沛 桑玉强 孙守家 张劲松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2-111,共10页
【目的】分析影响华北土石山区侧柏水分利用的主导因子,为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侧柏人工林的经营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稳定碳同位素比值δ^(13)C计算侧柏水分利用效率(intrinsic water use efficiency,WUEi),结合温度、降雨量、相... 【目的】分析影响华北土石山区侧柏水分利用的主导因子,为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侧柏人工林的经营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稳定碳同位素比值δ^(13)C计算侧柏水分利用效率(intrinsic water use efficiency,WUEi),结合温度、降雨量、相对湿度、干旱指数(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evapotranspiration index,SPEI)、水热状况协同性等气候指标,分析华北土石山区侧柏WUEi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侧柏树轮δ^(13)C与WUEi均呈现上升趋势,年平均值分别为-23.53%和87.08μmol⋅mol^(-1),年平均增幅分别为0.09%和1.17μmol⋅mol^(-1)。在月尺度上,侧柏WUEi与上年7月、9—12月和当年1—12月温度呈显著正相关,与上年6—7月、12月和当年1—12月SPEI呈显著负相关,与上年8月和当年3—5月、8月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除与上年12月降雨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外,与其他各月降雨量均无显著关系。在年尺度上,WUEi与温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SPEI及相对湿度呈极显著负相关,与降雨量无显著关系。侧柏WUEi对温度和降雨量的敏感性在14.12~<15.04℃和545.97~<762.43 mm时达到最高,分别为17.87%和21.88%;当水热协同性在0.992~0.998时,WUEi对其敏感性为17.30%。【结论】温度是影响华北土石山区侧柏WUEi变化的最主要气候因子,随着温度与降雨量协同性的增强,侧柏WUEi对水热协同作用的敏感性呈升高趋势,降雨量间接影响侧柏WUE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柏 水分利用效率 气候因子 稳定碳同位素 华北土石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克拉通南缘箕山地区新太古代末期地壳演化——来自叶寨花岗岩年代学和地球化学证据 被引量:3
8
作者 郭晓伟 杨延伟 张宇 《现代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3-95,共13页
嵩箕地区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广泛发育新太古代TTG片麻岩和花岗岩,是深入研究华北克拉通早前寒武纪地质演化的重要窗口。为加深对箕山地区前寒武纪地壳演化的理解,本文选择新识别的登封杂岩叶寨花岗岩体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系统的锆石U-P... 嵩箕地区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广泛发育新太古代TTG片麻岩和花岗岩,是深入研究华北克拉通早前寒武纪地质演化的重要窗口。为加深对箕山地区前寒武纪地壳演化的理解,本文选择新识别的登封杂岩叶寨花岗岩体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系统的锆石U-Pb年代学和全岩元素组成分析,以确定其形成时代、成因及构造演化过程。研究结果显示,叶寨花岗岩体锆石U-Pb谐和线上交点年龄为(2506±19)Ma,标志着其形成于新太古代末期。岩石表现出相对高硅(SiO_(2)=66.88%~74.14%)和富碱(Na_(2)O=3.15%~4.09%;K_(2)O=2.06%~5.36%)特征,表明其为过铝质的钙碱性至高钾钙碱性特征(A/CNK=1.03~1.27)。稀土元素分布模式显示轻稀土元素(LREE)显著富集,而重稀土元素(HREE)相对亏损,表现出不明显或弱正铕异常(δEu=0.76~1.26)。微量元素数据表明,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如Rb、U、Th和K),同时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如Nb、Ti和P)。微量元素图解分析进一步揭示,叶寨花岗岩体具有高Sr、低Yb和Y的特征,Sr/Y值为22.76~123.81,接近埃达克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综合微量元素间的关系及稀土元素特征,本文认为叶寨花岗岩体形成于岛弧构造环境,可能是由下伏幔源岩浆引发的上覆加厚下地壳部分熔融所致。这些发现为认识华北克拉通南缘的构造演化及岩浆活动提供了基础性地质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长花岗岩 前寒武纪 锆石U-PB定年 嵩箕地区 华北克拉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抗日根据地军鞋供应制度及其实践
9
作者 晏雪莲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4-92,共9页
全面抗战时期,面对日寇的经济封锁和频繁“扫荡”,华北抗日根据地军鞋供需矛盾突出。为解决前线战士的军鞋供应问题,八路军建立了一套完整灵活的军鞋供应制度,采取多种举措,从多种来源获取军鞋及生产军鞋的物资。首先是依托根据地群众... 全面抗战时期,面对日寇的经济封锁和频繁“扫荡”,华北抗日根据地军鞋供需矛盾突出。为解决前线战士的军鞋供应问题,八路军建立了一套完整灵活的军鞋供应制度,采取多种举措,从多种来源获取军鞋及生产军鞋的物资。首先是依托根据地群众建立军鞋供应制度,予民以利,取之于民,确保做军鞋的妇女能获得一定利益,并采取按工给价、互助变工等一系列政策动员群众制作军鞋支援抗战。共产党行之有效的基层政府及较为健全的乡村会计制度则是各项措施得以切实实施的关键所在。其次建立军鞋厂近百所,虽条件简陋、经常搬迁,但中共积极解决军鞋生产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使得军鞋供应逐步走向正规化、规范化,基本满足作战所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抗日根据地 军鞋供应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中抗日根据地基层干部群体结构变迁略论——以干部来历为考察中心
10
作者 陈明胜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3-111,共9页
在华中抗日根据地开辟、发展与巩固的过程中,基层干部是坚持抗战和民主建政的重要领导力量。从干部来历看,这一群体主要包括外来干部与本地干部两种类型,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其大体经历了外来干部占比日趋下降、本地干部占比逐渐上升的... 在华中抗日根据地开辟、发展与巩固的过程中,基层干部是坚持抗战和民主建政的重要领导力量。从干部来历看,这一群体主要包括外来干部与本地干部两种类型,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其大体经历了外来干部占比日趋下降、本地干部占比逐渐上升的过程。由于工作能力、政治思想等方面的差异,外来干部与本地干部存在明显的隔阂。基于外来干部与本地干部各自的优缺点,中共采取一系列举措,力图把他们打造成团结一致、共同奋斗的整体。华中抗日根据地基层干部群体的结构性变迁是革命形势不断发展的产物,也是中共践行“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之革命理念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中抗日根据地 基层干部 结构变迁 干部来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中抗日根据地中国共产党对日伪的宣传工作研究
11
作者 冯译冉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9-176,共8页
冀中抗日根据地对日伪宣传工作的开展,是对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的生动践行。面对敌强我弱的战争形势,冀中区党委始终坚持对日伪的宣传工作,以配合军事作战,且成立了“冀中日本反战同盟支部”等宣传机构。针对不同宣传对象,采取不同宣传政... 冀中抗日根据地对日伪宣传工作的开展,是对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的生动践行。面对敌强我弱的战争形势,冀中区党委始终坚持对日伪的宣传工作,以配合军事作战,且成立了“冀中日本反战同盟支部”等宣传机构。针对不同宣传对象,采取不同宣传政策:对日军揭露其侵略暴行与“大东亚共荣圈”的谎言,瓦解其作战意志;对日本民众向其宣传战争的非正义性,激发其反战厌战情绪;对伪军伪组织实施争取策略,促使他们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抗战。宣传方式上,运用漫画图册、期刊传单等载体和上“政治课”、召开伪军属座谈会等途径,对日伪开展了高效能的宣传攻势。冀中抗日根据地对日伪的宣传工作,瓦解了敌军士气,促成了伪军投诚,转变了日俘思想,争取了反战力量,还激发了群众爱国热情,培养了一支专业宣传队伍,为冀中抗战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新时代党的宣传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冀中抗日根据地 中国共产党 日伪 宣传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赋煤区地热资源富集模式及开发利用方向 被引量:4
12
作者 庞忠和 段忠丰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22,共9页
【目的】中国是煤炭大国,在煤炭行业迫切需要转型的形势下,研究赋煤区的地热资源成因与分布规律十分必要。华北赋煤区地热资源储量占全国的74.7%,是中国地热资源最富集的区域之一。区内分布有渤海湾盆地、鄂尔多斯盆地、沁水盆地和南华... 【目的】中国是煤炭大国,在煤炭行业迫切需要转型的形势下,研究赋煤区的地热资源成因与分布规律十分必要。华北赋煤区地热资源储量占全国的74.7%,是中国地热资源最富集的区域之一。区内分布有渤海湾盆地、鄂尔多斯盆地、沁水盆地和南华北盆地等主要含煤盆地,其岩石圈热状态自东向西逐步降低。地热储包括新生界砂岩孔隙型和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裂隙型两大类型。碳酸盐岩岩溶-裂隙热储温度高、水量大、易于回灌,是煤田区地热勘查与开发利用的优先选择。【方法】针对煤田区地热地质的特点,开展地热系统动力学分析,优选华北赋煤区的地热勘查与开发区域。【结果和结论】提出煤田区有以下4种聚热模式:(1)煤层与碳酸盐岩地层储盖组合传导聚热;(2)基岩面起伏变化传导聚热;(3)断裂带地下水活动对流聚热;(4)碳酸盐岩基岩面风化壳岩溶以及侵入体接触面岩溶对流聚热。并结合实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华北赋煤区地热勘查与开发优先方向是深部碳酸盐岩储层中的地热资源。地热能作为非碳基能源之一,以其储量大、清洁、输出连续的特点,在未来社会对电力、燃料和热力三大能源需求中的热力供应方面尤其可以做出重要贡献,而中国地热与煤炭资源在空间分布上的重叠,使地热开发利用成为煤炭行业转型的有效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赋煤区 地热资源 聚热模式 开发利用 华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土岩差异性淋滤模式及古环境分析:以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涛 张金功 +1 位作者 宋世骏 周国晓 《地质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03-1613,共11页
为了研究鄂尔多斯盆地铝土岩的淋滤特点,探讨其发育的古环境基础,本文选取陇东地区太原组铝土岩为研究对象,通过镜下薄片观察,进而结合岩性特征,分析了华北板块铝土岩淋滤模式和古环境基础。结果表明,陇东地区铝土质储层经历了地下水的... 为了研究鄂尔多斯盆地铝土岩的淋滤特点,探讨其发育的古环境基础,本文选取陇东地区太原组铝土岩为研究对象,通过镜下薄片观察,进而结合岩性特征,分析了华北板块铝土岩淋滤模式和古环境基础。结果表明,陇东地区铝土质储层经历了地下水的淋滤改造作用,物性得到较大改善;铝土岩的淋滤溶蚀成岩经历了沉积、表生和埋藏3个阶段,在垂向上具有三段式的差异性淋滤溶蚀成岩模式,中部受淋滤改造作用最强;华北板块铝土岩形成的有利因素为温暖热带气候、古隆起斜坡区、古岩溶地貌和海平面交替升降的耦合。因此,鄂尔多斯盆地铝土岩发育古环境良好,在盆地多个地区乃至华北板块均有发现,品质较好的铝土质储层多形成于构造相对高部位,斜坡是有利发育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土岩 差异性淋滤溶蚀 古环境 陇东地区 华北板块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政治制度保障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林 陈宇博 《法治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16,共14页
今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70周年。实践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党领导人民在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是坚持“两个结合”的重大制度成果,是有效保障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今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70周年。实践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党领导人民在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是坚持“两个结合”的重大制度成果,是有效保障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按照新时代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新要求,通过强化政治属性、优化制度属性、强化理论支撑、提升民主属性、增强人民属性等举措,与时俱进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完善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强有力的根本政治制度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本政治制度 党的全面领导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全过程人民民主 全面依法治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北部神狐海域细粒储层矿物组分对天然气水合物储集赋存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小蕾 白辰阳 +3 位作者 苏丕波 马倩 张宇 梁金强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05-1220,共16页
为了探明矿物类型对于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的影响,笔者等利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W07站位样品及其水合物饱和度数据,进行XRD全岩和黏土矿物测试分析、比表面积分析以及束缚水能力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海床下110~127 m(即110~127 mbsf,meters be... 为了探明矿物类型对于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的影响,笔者等利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W07站位样品及其水合物饱和度数据,进行XRD全岩和黏土矿物测试分析、比表面积分析以及束缚水能力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海床下110~127 m(即110~127 mbsf,meters below sea floor,海床以下深度)为非水合物储层段,海床下127~156 m为水合物储层段。通过XRD分析可知,高石英及长石含量,低伊蒙混层含量的层段,比表面积与束缚水能力较低,说明其具有相对较好的孔渗条件,为水合物的运移与储集提供了良好的空间条件,因此形成水合物储层段;而在高伊蒙混层的层段中,比表面积较大,束缚水能力较强,其对甲烷气体及流体的吸附和束缚能力较强,对水合物成藏起到潜在的封隔作用,成为非储层段,储层与非储层段纵向叠置序列有利于优质水合物储层的形成。本次研究总结了矿物组分与优质水合物储层之间的关系,并揭示两者存在的潜在成因联系,以期丰富水合物富集成藏的基础理论,对未来南海北部天然气水合物的商业化开发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北部 神狐海域 GMGS4 天然气水合物 黏土矿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地区煤系地层油气资源研究现状及启示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鹏飞 张仲达 +3 位作者 邱贻博 高阳 刘辰宇 赵兰全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6-111,共16页
石炭系—二叠系是华北地区重要的含煤层系,发育煤层气、煤系页岩气、煤系致密砂岩气、煤成油等多种油气资源,大量的研究和勘探结果表明煤系地层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与鄂尔多斯盆地相比,济阳-临清地区石炭系—二叠系煤系地层勘探和研究... 石炭系—二叠系是华北地区重要的含煤层系,发育煤层气、煤系页岩气、煤系致密砂岩气、煤成油等多种油气资源,大量的研究和勘探结果表明煤系地层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与鄂尔多斯盆地相比,济阳-临清地区石炭系—二叠系煤系地层勘探和研究程度相对较低,在系统总结华北地区煤系地层油气资源类型与富集条件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比分析济阳-临清地区与鄂尔多斯盆地煤系地层的成藏条件,提出济阳-临清地区煤系地层勘探方向。研究结果表明:华北地区煤系地层主要为太原组和山西组,形成于陆表海-三角洲沉积环境中,旋回性强且发育共生的煤层气藏、煤系页岩气藏和煤系致密砂岩气藏。高有机碳含量的煤岩、碳质泥岩、暗色泥岩是形成煤系地层油气资源的物质基础,富氢煤系烃源岩发育区具有一定的煤成油藏勘探潜力,保存条件是煤层气、煤系页岩气富集的关键要素,沉积与成岩作用导致的高孔渗带是煤系致密砂岩气的甜点区。济阳-临清地区具有良好的煤系气和一定的煤成油勘探前景,将一套岩性组合作为勘探对象开展系统评价是提升煤系地层勘探效益的重要技术途径,惠民凹陷与东营凹陷南坡、车镇凹陷西部和孤北潜山太原组是有利的勘探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系地层 煤系三气 富集条件 济阳-临清地区 华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岩溶区降水入渗补给系数及补给机制:以羊庄岩溶水系统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康凤新 郑婷婷 +4 位作者 冯亚伟 徐秋晓 刘彬涛 王义生 李传谟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8-282,共15页
为建立北方岩溶区水文地质参数系列,提高岩溶地下水可采资源计算精度,笔者团队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山东羊庄封闭式泉排型岩溶水系统开展了岩溶水均衡试验研究,积累了40余年的监测试验数据。根据长期野外水均衡要素观测资料,推导出裸... 为建立北方岩溶区水文地质参数系列,提高岩溶地下水可采资源计算精度,笔者团队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山东羊庄封闭式泉排型岩溶水系统开展了岩溶水均衡试验研究,积累了40余年的监测试验数据。根据长期野外水均衡要素观测资料,推导出裸露型、半覆盖型和覆盖型岩溶区降水入渗补给系数计算公式,建立了岩溶区降水入渗补给系数α与降水量P和地下水位埋深D的相关方程,以及可调控的最大降水入渗补给系数系列,揭示了降水入渗补给过程与α变化机制。结果表明:α随水位埋深D的改变而改变,每个降水量P段分别对应一个最大降水入渗补给系数α_(max)和最大降水入渗补给量即补给极限G_(max),相应的水位埋深便是最佳水位埋深D_(critical)。D>D_(critical)时,包气带截留量随着水位埋深的增大而增大,α<α_(max);D<D_(critical)时,地表径流量随着地下水位埋深的减小而增大,α<α_(max)。不同的降水量段对应不同的D_(critical),降水量增大时,对应的α_(max)及D_(critical)也增大。在任意水位埋深时,G_(max)为蓄满产流临界降水量与包气带最大截流量之差。本研究解决了岩溶区降水入渗补给的关键科学问题,即揭示降水入渗补给机制、建立降水入渗补给系数与降水量和水位埋深的定量关系,提升了我国北方岩溶水资源基础性研究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水系统 包气带截留量 蓄满产流量 降水入渗补给系数 补给机制 羊庄盆地 北方岩溶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土石山区坡面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及其对降雨的响应
18
作者 唐武 卢山 +4 位作者 王一 刘太艳 张劲松 桑玉强 张志华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7-87,共11页
[目的]分析华北土石山区坡面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及其对降雨的响应,揭示其降雨响应补给特征及规律,旨在为该地区水资源合理利用以及水土保持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方法]以华北土石山区典型自然荒坡地为研究对象,实时监测不同坡位土壤水... [目的]分析华北土石山区坡面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及其对降雨的响应,揭示其降雨响应补给特征及规律,旨在为该地区水资源合理利用以及水土保持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方法]以华北土石山区典型自然荒坡地为研究对象,实时监测不同坡位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研究土壤水分对降雨的动态响应特征及其内在规律。[结果]①坡面年均含水量表现为下坡(20.3%±5.5%)>上坡(19.5%±5.7%)>中坡(15.9%±7.0%),在垂直剖面呈现深层土壤含水量大于浅层土壤含水量。②土壤水分对降雨的响应速度表现为中坡(1.50 h)显著高于上坡(4.10 h)和下坡(2.80 h),在垂直剖面呈现深层土壤水分较浅层土壤水分对降雨的响应更为迅速。③降雨对土壤水分的平均补给速率和消退速率为中坡(1.4%/h,0.3%/h)>上坡(0.9%/h,0.2%/h)>下坡(0.7%/h,0.1%/h),在垂直剖面呈现降雨对深层土壤水分的补给速率、消退速率均大于浅层土壤。[结论]在华北土石山区,当降雨量>2.7 mm能有效补给坡面土壤水分,中坡和深层土壤对降雨的响应更为迅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土石山区 坡面 土壤水分 降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老工业基地城市收缩对生态环境质量演变的影响效应 被引量:5
19
作者 柳力玮 刘艳军 +3 位作者 辛奕霖 付慧 金雨 吴函纯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37-1248,共12页
处于转型过程中的老工业城市是易发生收缩的典型城市,该类城市的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与环境恶化程度往往高于其他城市,因此城市收缩影响下的老工业基地生态环境质量演变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本文基于PSR模型,利用熵值法测算2011—2020... 处于转型过程中的老工业城市是易发生收缩的典型城市,该类城市的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与环境恶化程度往往高于其他城市,因此城市收缩影响下的老工业基地生态环境质量演变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本文基于PSR模型,利用熵值法测算2011—2020年东北老工业基地收缩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水平,分析了收缩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时空演变特征,并探讨了城市收缩对生态环境质量演变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①收缩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水平整体不高,呈波动上升趋势,研究期内与增长城市的差距逐渐减小。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程度与城市收缩程度呈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关系。②城市收缩程度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具有阶段性差异,在城市收缩的初期、中期、后期依次表现为无显著影响、负向影响和正向影响。③从全局角度来看,城市收缩程度对收缩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演变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财政水平和资源依赖程度对其作用机制存在门槛调节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收缩 生态环境质量 PSR模型 东北老工业基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东青城子矿集区大理岩碳—氧同位素组成及其对含矿层位对比及深部找矿的指示
20
作者 高森 张拴宏 +7 位作者 王宏宇 刘建民 胡国辉 张琪琪 王森 孔令昊 许继峰 刘洋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27-2141,共15页
辽东青城子矿集区金—多金属矿床严格受古元古代辽河群大石桥组大理岩及盖县组变质碎屑岩过渡带“硅—钙面”附近层间或近层间构造带控制,含矿层位的精确对比有助于区域及深部找矿预测。笔者等对青城子矿集区85件大理岩样品开展了碳—... 辽东青城子矿集区金—多金属矿床严格受古元古代辽河群大石桥组大理岩及盖县组变质碎屑岩过渡带“硅—钙面”附近层间或近层间构造带控制,含矿层位的精确对比有助于区域及深部找矿预测。笔者等对青城子矿集区85件大理岩样品开展了碳—氧同位素测试,其中大石桥组中—下部厚层不含矿大理岩(普遍被古元古代基性岩床侵入)的δ^(13)C_(V-PDB)为2.1‰~6.1‰,普遍具有明显的碳同位素组成正漂移,其原岩沉积于洛马贡迪—贾图利(Lomagundi—Jatuli)事件后期;而大石桥组上部中薄层含矿大理岩的δ^(13)C_(V-PDB)为-6.4‰至3.0‰,碳同位素组成正漂移不明显,其原岩沉积于洛马贡迪—贾图利事件之后;矿区东南部原定的“南辽河群”“高家峪组”碎屑岩内大理岩夹层的δ^(13)C_(V-PDB)为-2.8‰至0,无明显碳同位素组成正漂移,与胶—辽—吉带北部“北辽河群”高家峪组大理岩强烈碳同位素正漂移特征明显不同,其原岩也沉积于洛马贡迪—贾图利事件之后。碳—氧同位素组成及岩性对比揭示,青城子矿集区东南部被认定为金—多金属矿体底板的“高家峪组”浅粒岩地层的层位与大石桥组上部地层相当,沉积时代晚于鞍山地区“北辽河群”高家峪组地层。结合前人研究及找矿勘查成果,认为林家三道沟、小佟家堡子、高家堡子—风银大地矿区深部可能存在有多个“硅—钙面”及含矿层位,具有很好的成矿潜力及找矿前景,深部勘探的终点应该到达大石桥组中—下部厚层大理岩段,即有变质基性岩床侵入、并具有碳同位素组成正异常的厚层状大理岩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群 洛马贡迪—贾图利(Lomagundi—Jatuli)事件 青城子矿集区 深部找矿预测 胶—辽—吉带 华北克拉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