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5年7月3日新疆皮山M_S6.5地震烈度与地震地质灾害特点 被引量:13
1
作者 姚远 胡伟华 +4 位作者 吴国栋 谭明 阿里木江 常想德 罗炬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63-668,共6页
2015年7月3日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发生的M_S6.5地震极震区烈度达到Ⅷ度,砂土液化、地裂缝和崩塌等地质灾害发育。极震区内砂土液化发生范围广泛,地表发生喷砂冒水和边坡的侧向移动,对道路、水利等设施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地裂缝断错多处路... 2015年7月3日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发生的M_S6.5地震极震区烈度达到Ⅷ度,砂土液化、地裂缝和崩塌等地质灾害发育。极震区内砂土液化发生范围广泛,地表发生喷砂冒水和边坡的侧向移动,对道路、水利等设施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地裂缝断错多处路面,宽度最大达30cm,裂缝多呈NWW走向;崩塌主要发生在高阶地边坡地带,人烟稀少,未造成人员、财产损失。本次地震地质灾害是新疆近十年来M_S6以上较为严重的一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5年皮山ms6.5地震 地震地质灾害 砂土液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年新疆皮山M_W6.4地震对周围地区的静态应力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靳志同 万永革 +2 位作者 黄骥超 李祥 张珊珊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17-1029,共13页
基于2015年皮山M_W6.4地震的破裂模型及均匀弹性半空间模型,计算了该地震在周围主要活动断层上产生的库仑应力变化和周围地区的水平应力变化。结果表明:1)皮山地震造成西昆仑山前逆冲断裂西段库仑应力降低(达9.5×10~3Pa);西昆仑山... 基于2015年皮山M_W6.4地震的破裂模型及均匀弹性半空间模型,计算了该地震在周围主要活动断层上产生的库仑应力变化和周围地区的水平应力变化。结果表明:1)皮山地震造成西昆仑山前逆冲断裂西段库仑应力降低(达9.5×10~3Pa);西昆仑山前逆冲断裂东段和康西瓦断裂中段的库仑破裂应力增加,因此要注意西昆仑山前逆冲断裂东段的危险性。2)对余震位置的统计分析认为,大多数余震受到主震的触发作用;主震造成周围地区库仑引力增加的部分,余震的分布比较密集;而主震造成的库仑应力减少的部分,余震的分布就比较稀疏。3)水平面应力在该地震震中北侧的柴达木盆地和南侧的青藏高原西北部增加(拉张),在震中东侧的青藏高原北部和西侧的帕米尔高原东部降低(压缩)。从水平主压和主张应力方向来看,震中区域的主压应力为近SN向,主张应力方向为EW向。主压应力以震中为中心呈向外辐射状,而主张应力近乎于以震中为圆心的同心圆。震中西侧的主压应力为NW向,震中东侧为NE向,应力的大小随着半径增加而逐渐衰减,中心达107Pa,到达柴达布盆地北部的迈丹断裂仅有百Pa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5年皮山地震 震源破裂模型 库仑应力 水平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