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子宫内膜癌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家族成员2、细胞增殖核抗原表达水平及与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
1
作者 翟一阳 马韵翼 +2 位作者 翟俊英 钮红丽 王颖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9-384,共6页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癌(EC)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家族成员2(TIPE2)、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表达水平及与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行手术切除的96例EC患者、120例因子宫肌瘤行子宫...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癌(EC)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家族成员2(TIPE2)、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表达水平及与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行手术切除的96例EC患者、120例因子宫肌瘤行子宫全切患者及120例行全子宫切除或刮宫患者的组织标本及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分为EC组、正常子宫内膜组和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三组均随访至2023年3月28日。免疫组化法检测三组组织标本中TIPE2、Ki67表达水平,分析TIPE2、Ki67表达水平与EC组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其对不良预后的诊断价值。结果EC组患者癌组织TIPE2、Ki67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和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且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P<0.05);EC组织TIPE2、Ki67表达水平在FIGO手术病理分期为Ⅲ期、淋巴结有转移患者中高于Ⅱ期、淋巴结无转移患者(P<0.05),EC组织TIPE2表达水平在Ⅱ期、绝经及ER、PR阴性患者中高于Ⅰ期、未绝经及ER、PR阳性患者(P<0.05);EC组织Ki67表达水平在p53阳性患者中高于p53阴性患者(P<0.05),且EC组织TIPE2、Ki67表达水平之间呈正相关(r=0.569,P<0.05)。与不良预后组相比,良好预后组EC组织TIPE2、Ki67表达水平下调(P<0.05),且TIPE2、Ki67表达水平联合检测的AUC值为0.905显著大于单一检测的AUC(P<0.05),敏感度为86.67%,特异度为87.88%,预测价值较高。结论EC组织中TIPE2、Ki67呈高表达水平,两者之间具有正相关性,其高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相关,且两者联合检测对EC不良预后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 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家族成员2 细胞增殖核抗原 临床病理 预后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硫氨酸代谢相关基因SLC43A2促进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迁移和侵袭
2
作者 何敏 赵微 +1 位作者 彭昊 王良海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69-678,共10页
目的:探讨甲硫氨酸代谢相关基因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中的表达情况,研究甲硫氨酸和溶质载体家族43成员2(solute carrier family 43 member 2,SLC43A2)基因的表达对ESCC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 目的:探讨甲硫氨酸代谢相关基因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中的表达情况,研究甲硫氨酸和溶质载体家族43成员2(solute carrier family 43 member 2,SLC43A2)基因的表达对ESCC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ESCC组织与邻近正常组织的甲硫氨酸代谢关键基因的表达情况,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其表达在ESCC患者预后中的价值;聚类分析揭示不同表达模式对ESCC患者总体生存期和肿瘤微环境的影响;富集分析寻找ESCC中与甲硫氨酸和SLC43A2基因紧密关联的生物学进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ESCC组织和邻近正常组织中SLC43A2蛋白的表达情况;RT-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干扰ESCC细胞SLC43A2效率;Transwell实验检测甲硫氨酸限制(methionine restriction)或干扰SLC43A2后ESCC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大部分甲硫氨酸代谢相关通路中的关键酶和SLC43A2基因在ESCC肿瘤组织中高表达(P<0.05),并且这些差异基因的表达对ESCC患者的预后具有显著影响(P<0.05);聚类分析显示高表达SLC43A2基因的A簇患者预后差,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种类和数量显著低于B簇;富集分析显示高表达SLC43A2基因组中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通路信号分子显著富集(P<0.01)。此外,限制甲硫氨酸或敲减SLC43A2可抑制ESCC细胞的迁移和侵袭(P<0.01)。结论:ESCC组织中甲硫氨酸代谢活跃,SLC43A2基因在ESCC组织中高表达与患者不良预后相关,SLC43A2促进ESCC细胞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 甲硫氨酸代谢 预后 溶质载体家族43成员2 细胞迁移 细胞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RNA-218-5p靶向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超家族G家族第2个成员基因对人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魏薇 唐祎 +1 位作者 代婧 陈胡杰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84-988,共5页
目的:研究微小RNA(microRNA,miR)-218-5p靶向调控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超家族G家族第2个成员(ATP-binding cassette sub-family G member 2,ABCG2)基因对Tca-8113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运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 目的:研究微小RNA(microRNA,miR)-218-5p靶向调控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超家族G家族第2个成员(ATP-binding cassette sub-family G member 2,ABCG2)基因对Tca-8113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运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与Western blot检测Tca-8113细胞和NOK细胞中miR-218-5p和ABCG2的表达。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iR-218-5p和ABCG2靶向关系。用脂质体法将miR-218-5p mimic、ABCG2小干扰RNA(interfering RNA,siRNA)、miR-218-5p mimic+pcDNA-ABCG2分别转染至Tca-8113细胞中,噻唑蓝(methyl thiazol tetrazolium,MTT)法、Transwell法检测Tca-8113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结果:与NOK细胞比较,Tca-8113细胞miR-218-5p呈显著低表达,ABCG2呈显著高表达(P<0.05)。过表达miR-218-5p、抑制ABCG2均可抑制Tca-8113细胞的增殖和迁移(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miR-218-5p与ABCG2的靶向结合关系。过表达ABCG2可逆转上调miR-218-5p对Tca-8113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抑制作用。结论:上调miR-218-5p的表达可靶向调控ABCG2,抑制Tca-8113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将可为口腔鳞状细胞癌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 微小RNA-218-5p 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超家族G家族第2个成员 增殖 迁移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RNA干扰NF-кB家族成员表达抑制人肝癌HepG2细胞表达NKG2DLs 被引量:3
4
作者 黄宇贤 陈心彤 +6 位作者 蔡宋浩 龙慧 郭坤元 吴秉毅 宋朝阳 贺艳杰 李玉华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96-702,共7页
目的:探讨舒尼替尼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表达的自然杀伤细胞2族成员D配体(natural killer group 2 member D ligands,NKG2DLs)与核因子kappa B(nuclear factor B kappa,NF-κB)信号通路之间的相互作用。方法:常规体外培养HepG2细胞,利用... 目的:探讨舒尼替尼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表达的自然杀伤细胞2族成员D配体(natural killer group 2 member D ligands,NKG2DLs)与核因子kappa B(nuclear factor B kappa,NF-κB)信号通路之间的相互作用。方法:常规体外培养HepG2细胞,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1μmol/L舒尼替尼处理HepG2细胞24 h前后NF-κB基因家族成员mRNA的表达情况,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并合成NF-κB1、NF-κB2和Rel B siRNA引物,通过脂质体法将目的基因siRNA转染于HepG2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干扰效率,Western blotting检测siRNA转染前后He G2细胞内NF-κB1、NF-κB2和Rel B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siRNA前后HepG2细胞NKG2DLs表达率。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舒尼替尼处理HepG2细胞后,NF-κB1、NF-κB2和Rel B mRNA表达水平升高,主要以NF-κB2 mRNA和Rel B mRNA升高为主。荧光显微镜观测siRNA转染后HepG2细胞红色荧光表达率约为60%,干扰效率达95%以上。siRNA转染后HepG2细胞内NF-κB1、NF-κB2和Rel B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siRNA转染+药物组NKG2DLs表达率明显低于药物处理组(P<0.05)。结论:首次揭示了舒尼替尼通过NF-κB旁路途径诱导肿瘤细胞表达NKG2D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尼替尼 肝细胞 干扰RNA HepG2细胞 NF-κB家族成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低表达三磷酸腺苷结合转运蛋白G超家族成员2的人鼻咽癌耐药细胞生物学特性差异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黄宇贤 王杨 +1 位作者 卢晓珣 郭坤元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987-991,共5页
目的探讨高表达与低表达三磷酸腺苷(ATP)结合转运蛋白G超家族成员2(ABCG2)的人多药耐药鼻咽癌CNE2/DDP细胞(简写作ABCG2High细胞、ABCG2Low细胞)的生物学差异,分析两种细胞的耐药特点。方法分离ABCG2High和ABCG2Low细胞,检测其体外克隆... 目的探讨高表达与低表达三磷酸腺苷(ATP)结合转运蛋白G超家族成员2(ABCG2)的人多药耐药鼻咽癌CNE2/DDP细胞(简写作ABCG2High细胞、ABCG2Low细胞)的生物学差异,分析两种细胞的耐药特点。方法分离ABCG2High和ABCG2Low细胞,检测其体外克隆形成率并分析细胞周期。流式细胞术(FCM)检测两种细胞传代前及传至第5代时ABCG2阳性表达率的差异。RT-PCR检测耐药基因ABCG2、Bcl-2、MDR1、MRP、MGMT的mRNA表达差异。MTT法检测两种细胞在1~14d的吸光度,绘制生长曲线;检测两种细胞对氟尿嘧啶、顺铂、长春新碱、卡铂、表阿霉素、柔红霉素、紫杉醇、丝裂霉素等化疗药物耐药性的差异。结果ABCG2High和ABCG2Low细胞在7d内的克隆形成率分别为25.24%±1.18%和16.28%±1.11%。FCM分析显示,ABCG2High的S期细胞占41.5%,ABCG2Low的G1/M0期细胞占63.9%。FCM分离后,ABCG2的表达率在ABCG2High细胞为98%,在ABCG2Low细胞为2%;两种细胞传至第5代,ABCG2在前者的表达率降低为75%,在后者升高至20%。RT-PCR显示,ABCG2mRNA在ABCG2High细胞中的表达明显高于ABCG2Low细胞,其他耐药基因在两种细胞中的表达无差异。生长曲线显示,ABCG2High细胞早期生长速度较ABCG2Low细胞快,后期生长速度逐渐减慢。耐药谱分析表明,ABCG2High细胞对8种抗肿瘤药物的IC50值高于ABCG2Low细胞两倍以上,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BCG2High细胞是一种快周期细胞,而ABCG2Low细胞为慢周期细胞,前者更具有多药耐药的特点,可用于ABCG2介导的鼻咽癌细胞非经典多药耐药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磷酸腺苷结合转运蛋白G超家族成员2 基因 MDR 鼻咽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索拉非尼对高表达三磷酸腺苷结合转运蛋白G超家族成员2的鼻咽癌细胞杀伤敏感性的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黄宇贤 王杨 +3 位作者 崔斐 崔彦芝 吴秉毅 郭坤元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5-68,共4页
目的探讨索拉非尼提高高表达三磷酸腺苷(ATP)结合转运蛋白G超家族成员2(ABCG2)的人耐药鼻咽癌CNE2/DDP细胞(简写作ABCG2High细胞)对同种异体反应性自然杀伤(Allo-NK)细胞的杀伤敏感性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利用免疫磁珠技术分离ABCG2High C... 目的探讨索拉非尼提高高表达三磷酸腺苷(ATP)结合转运蛋白G超家族成员2(ABCG2)的人耐药鼻咽癌CNE2/DDP细胞(简写作ABCG2High细胞)对同种异体反应性自然杀伤(Allo-NK)细胞的杀伤敏感性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利用免疫磁珠技术分离ABCG2High CNE2/DDP和Allo-NK细胞,并设3个实验组:①处理组(经索拉非尼10ng/ml共孵育4h的ABCG2High CNE2/DDP细胞);②未处理组(常规培养的ABCG2High CNE2/DDP细胞);③对照组(常规培养的K562细胞)。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处理组和未处理组细胞的ABCG2表达率和5种NKG2D配体(MICA、MICB、ULBP1、ULBP2、ULBP3)的表达率。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测定法检测Allo-NK细胞对各实验组细胞的杀伤率。结果分离后的CNE2/DDP细胞的ABCG2表达率为91.40%±2.32%,分选出的CD3-CD16+CD56+(Allo-NK)细胞纯度大于90%。未处理组的ABCG2High CNE2/DDP细胞的NKG2D配体MICA、MICB、ULBP1、ULBP2、ULBP3表达率分别为2.92%±0.33%、4.27%±0.33%、5.80%±0.62%、11.10%±3.15%、7.75%±1.14%,而处理组明显升高(分别为10.38%±1.23%、10.68%±1.26%、11.62%±1.22%、43.24%±4.42%、11.91%±0.88%;P<0.05)。在效靶比为10∶1、20∶1时,Allo-NK细胞对未处理组靶细胞的杀伤率为15.32%±1.34%、27.26%±6.81%,而对处理组靶细胞杀伤率为27.75%±4.12%、43.17%±5.92%,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索拉非尼通过诱导肿瘤细胞高表达NKG2D配体,使其对Allo-NK细胞的杀伤敏感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磷酸腺苷结合转运蛋白G超家族成员2 基因 MDR 鼻咽肿瘤 杀伤细胞 天然 自然杀伤细胞激活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牛MFSD2A基因CDS序列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7
作者 梁莎莎 于农淇 +7 位作者 鄢胜飞 黄荣春 潘伟军 李厅厅 卢瑛 黄健 谭正准 覃广胜 《中国牛业科学》 2025年第3期11-19,共9页
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水牛主要促进因子超家族成员2a(major facilitator superfamily domain containing 2a,MFSD2A)基因编码序列进行克隆及分析。以水牛MFSD2A预测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XM_006061915.4)为模板,克隆了水牛MFSD2A基... 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水牛主要促进因子超家族成员2a(major facilitator superfamily domain containing 2a,MFSD2A)基因编码序列进行克隆及分析。以水牛MFSD2A预测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XM_006061915.4)为模板,克隆了水牛MFSD2A基因完整CDS序列,全长1 572 bp,可编码523个氨基酸残基;分子式为C_(2 669)H_(4 150)N_(652)O_(725)S_(23),分子质量57.71 ku,半衰期30 h,消光系数71 445,脂肪系数105.56,理论等电点(PI)8.2,不稳定系数为34.78,总平均亲水性为0.462,说明水牛MFSD2A属于碱性稳定疏水蛋白质;二级和三级结构分析结果显示,水牛MFSD2A蛋白主要由α-螺旋、β-折叠、衍生片段和无规则卷曲组成,其中α-螺旋占46.65%,β-折叠占4.59%,衍生片段占16.25%,无规则卷曲占32.5%;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水牛MFSD2A定位于细胞质膜、内质网、细胞核和线粒体的比例分别为60.9%、30.4%、4.3%和4.4%,说明水牛MFSD2A主要分布于细胞质膜中;跨膜结构和信号肽预测分析表明,该蛋白存在10个跨膜域,不存在信号肽,故此蛋白属于跨膜蛋白,不属于分泌蛋白;磷酸化位点预测结果显示,水牛MFSD2A蛋白共有48个磷酸化位点,其中丝氨酸磷酸化位点22个,苏氨酸磷酸化位点21个,酪氨酸磷酸化位点5个;糖基化位点预测结果显示,水牛MFSD2A蛋白存在1个潜在的N-糖基化位点和77个O-糖基化位点;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水牛MFSD2A的氨基酸序列与黄牛、山羊、猪、骆驼、家犬和人的同源相似性分别为98.7%、98.5%、94.0%、93.5%、91.0%和87.0%,说明MFSD2A具有较高的保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牛 主要促进因子超家族成员2a(MFSD2A) 基因克隆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tch1和Notch2对胰腺癌HPAC细胞中Hes家族靶基因的不同调控作用 被引量:3
8
作者 李炳秋 张玉祥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44-250,共7页
目的研究Notch1、Notch2受体对胰腺癌HPAC细胞Notch信号通路下游Hes家族靶基因的影响。方法运用siRNA干扰技术分别干扰HPAC细胞中Notch1和Notch2基因,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Notch1和Notch2的干扰效率,用real-time PCR检测siRNA干扰后... 目的研究Notch1、Notch2受体对胰腺癌HPAC细胞Notch信号通路下游Hes家族靶基因的影响。方法运用siRNA干扰技术分别干扰HPAC细胞中Notch1和Notch2基因,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Notch1和Notch2的干扰效率,用real-time PCR检测siRNA干扰后Notch下游靶基因Hes1、Hes2、Hes4和Hes6的mRNA表达水平;同时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Hes1的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1.000±0.019)和siRNA对照组(0.908±0.039)相比,Notch1-siRNA转染组(0.124±0.005)的Notch1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Notch1敲减降低了Hes1和Hes6的mRNA表达,Hes1与空白对照组和siRNA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s6与空白对照组和siRNA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Hes2和Hes4的mRNA则没有影响。Hes2与空白对照组siRNA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s4与空白对照组和siRNA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1.000±0.015)和siRNA对照组(0.990±0.017)相比Notch2-siRNA转染组(0.350±0.009)的Notch2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Notch2敲减降低了Hes1的mRNA表达,Hes1与空白对照组和siRNA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Hes2、Hes4和Hes6的表达没有影响,Hes2与空白对照组和siRNA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s4与空白对照组和siRNA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s6与空白对照组和siRNA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otch1和Notch2下调均不能引起Hes1蛋白水平变化。结论 HPAC细胞中Notch1的靶基因是Hes1和Hes6,而Notch2的靶基因是Hes1,提示不同Notch家族成员调控的靶基因有交叉但是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TCH1 NOTCH2 siRNA Hes家族基因 胰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驱动蛋白家族成员2C与卵巢癌化学药物治疗耐药的相关性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文文 蔡昱 +1 位作者 贾双双 翟建军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3-147,共5页
目的探讨驱动蛋白家族成员2C(kinesin family proteins 2C,KIF2C)与卵巢癌化学药物治疗(以下简称化疗)耐药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上皮性卵巢癌患者151例。其中铂类化疗... 目的探讨驱动蛋白家族成员2C(kinesin family proteins 2C,KIF2C)与卵巢癌化学药物治疗(以下简称化疗)耐药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上皮性卵巢癌患者151例。其中铂类化疗敏感患者98例,铂类化疗耐药患者53例。利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KIF2C在化疗敏感及化疗耐药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卵巢癌化疗耐药组织中KIF2C明显低表达。KIF2C及病理分期ⅢC期是影响卵巢癌化疗耐药的危险因素。结论KIF2C有可能成为预测卵巢癌患者化疗敏感性的指标,并可能成为治疗化疗耐药卵巢癌患者的新型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药物治疗耐药 卵巢 驱动蛋白家族成员2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途径评估UBE2家族及UBE2T基因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0
作者 杨豪帅 赖慧娜 +1 位作者 饶怡茹 林晓平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45-451,共7页
【目的】探究泛素结合酶E2家族和泛素结合酶E2T(UBE2T)在肺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linkedomics平台进行UBE2C、UBE2M、UBE2S、UBE2T、UBE2V2 mRNA表达水平与肺腺癌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分析,对总生... 【目的】探究泛素结合酶E2家族和泛素结合酶E2T(UBE2T)在肺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linkedomics平台进行UBE2C、UBE2M、UBE2S、UBE2T、UBE2V2 mRNA表达水平与肺腺癌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分析,对总生存时间(OS;Cox回归检验)、总分期(Kruskal-Wallis H检验)、T分期(Kruskal-Wallis H检验)、N分期(Kruskal-Wallis H检验)及M分期(Wilcox秩和检验)进行差异比较。运用肿瘤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获取UBE2T基因在肺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信息,将结果进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利用GSEA软件进行KEGG通路及富集分析。【结果】UBE2C、UBE2M、UBE2S、UBE2T、UBE2V2 mRNA表达量与肺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存在相关关系。其中,UBE2T高表达者其OS较短,TNM分期较晚者UBE2T呈高表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UBE2T mRNA表达量在肺腺癌中明显升高(P<0.01)。基因富集结果显示高表达的UBE2T与细胞周期(FDR=0),剪接体(FDR=0),DNA修复(FDR=0)及糖代谢等36个信号通路密切相关(FDR<0.05)。UBE2家族的UBE2C、UBE2M、UBE2S、UBE2T、UBE2V2 mRNA均与肺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存在相关关系,其中UBE2T的表达水平与临床分期及预后的关系最为密切,且与肿瘤细胞糖酵解通路密切相关。【结论】UBE2家族与肺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相关。UBE2T mRNA有望成为肺腺癌新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 UBE2T UBE2家族 基因表达 数据库 泛素化 糖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醛脱氢酶家族18成员A1对结直肠癌预后的判断意义及其对骨髓细胞瘤原癌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玉峰 段江洁 +2 位作者 李琳 卞修武 余时沧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1911-1921,共11页
目的观察乙醛脱氢酶家族18成员A1[aldehyde dehydrogenase family 18 member A1,ALDH18A1,又称为吡咯啉-5-羧酸合成酶(pyrroline-5-carboxylate synthetase,P5CS)]在结直肠癌的表达及预后判断意义,探讨ALDH18A1与骨髓细胞瘤原癌基因(mye... 目的观察乙醛脱氢酶家族18成员A1[aldehyde dehydrogenase family 18 member A1,ALDH18A1,又称为吡咯啉-5-羧酸合成酶(pyrroline-5-carboxylate synthetase,P5CS)]在结直肠癌的表达及预后判断意义,探讨ALDH18A1与骨髓细胞瘤原癌基因(myelocytomatosis oncogene,MYC)的相关性及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肿瘤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和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比较ALDH18A1在人结直肠癌和正常结肠组织的表达,列联表分析ALDH18A1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Kaplan-Meier及Cox回归分析ALDH18A1的预后判断意义;四唑化合物(methyl-thiazolyldiphenyl-sulfo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MTS)检测下调ALDH18A1表达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分析ALDH18A1与MYC基因表达的相关性; 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敲低ALDH18A1后MYC基因的表达,基因集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GSEA)探讨ALDH18A1与MYC下游靶基因活化的关系。结果 ALDH18A1在结直肠癌组织高表达,与其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相关(风险比为1. 996,95%置信区间为1. 012~3. 939,P=0. 046);下调ALDH18A1表达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增殖; ALDH18A1与MYC表达正相关;下调ALDH18A1抑制MYC基因表达;ALDH18A1高表达患者中,c-MYC靶基因显著富集。结论 ALDH18A1可作为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判断因子,并可能通过调控MYC基因表达而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 乙醛脱氢酶家族18成员A1 生存分析 细胞增殖 骨髓细胞瘤原基因 基因集富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orkhead转录因子超家族成员——FOXL2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武修 孙岩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6年第2期208-210,共3页
关键词 转录因子家族 家族成员 FOXL2 胚胎发育过程 DNA结合域 免疫性疾病 D基因 调控作用 循环系统 免疫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型凝集素结构域家族1成员B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3
作者 汪慧 胡亮 +3 位作者 邹珊珊 刘文迪 周华邦 胡和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47-553,共7页
目的 探讨C型凝集素结构域家族1成员B(CLEC1B)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H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利用基因表达汇编(GEO)数据库检索HCC组织芯片数据(GSE49515、GSE115018)对癌组织及正常对照样本中的基因进行差... 目的 探讨C型凝集素结构域家族1成员B(CLEC1B)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H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利用基因表达汇编(GEO)数据库检索HCC组织芯片数据(GSE49515、GSE115018)对癌组织及正常对照样本中的基因进行差异表达分析。在肿瘤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筛选HCC转录组数据集,分析CLEC1B在HCC中的差异表达。采用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探寻HCC中与CLEC1B相关的信号通路。收集37例HCC患者的癌组织和相应的癌旁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CLEC1B mRNA表达,蛋白质印迹分析法检测CLEC1B蛋白表达,并采用χ^2检验分析CLEC1B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通过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分析CLEC1B mRNA表达与HCC患者预后的关系;留取37例HCC患者和37名健康志愿者血液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浆中CLEC1B水平,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CLEC1B对HCC的诊断价值。结果 CLEC1B在HCC癌组织中低表达,CLEC1B的低表达与HCC患者的肿瘤出血有关(P<0.01)。血浆中CLEC1B水平可作为诊断HCC的生物标志物,以62.44 ng/mL作为截断值时,CLEC1B的诊断效能最佳(ROC曲线下面积为0.966,灵敏度为92.7%,特异度为91.3%)。高表达CLEC1B的HCC患者总生存期长于低表达CLEC1B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HCC中,CLEC1B基因与ATR通路(ATM and Rad3-related pathway)、细胞周期通路、DNA修复通路、myc信号通路呈现出一致的表达差异趋势。结论 CLEC1B在HCC中低表达并与肿瘤出血有关,CLEC1B低表达的患者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型凝集素结构域家族1成员B 肝细胞 诊断 预后 基因富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免疫球蛋白超级家族成员9促进肺腺癌细胞增殖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4
14
作者 邱萍英 林裕龙 +2 位作者 卢敏莹 徐鹏 杨凤啸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41-447,共7页
肺癌是全球发病率与死亡率均位于第一位的恶性肿瘤。肺腺癌(lung adenocarcinoma,LUAD)大约占整个肺癌的40%。但是,目前对肺腺癌发生发展的机制尚未阐明。TCGA在线数据库GEPIA证实,免疫球蛋白超级家族成员9(immunoglobulin superfamily ... 肺癌是全球发病率与死亡率均位于第一位的恶性肿瘤。肺腺癌(lung adenocarcinoma,LUAD)大约占整个肺癌的40%。但是,目前对肺腺癌发生发展的机制尚未阐明。TCGA在线数据库GEPIA证实,免疫球蛋白超级家族成员9(immunoglobulin superfamily member 9,IGSF9)在肺腺癌中的平均表达量是6.56,其在正常癌旁组织中的平均表达量是0.55,提示IGSF9在肺腺癌中的表达量是正常癌旁组织的11.93倍。人类蛋白组学数据库也提示,IGSF9在肺腺癌中高表达。通过qRT-PCR检测IGSF9在肺腺癌细胞中的表达量,发现其在A549和H1299细胞中的表达量分别是其在BEAS-2B细胞中的4.17倍和6.6倍。细胞功能实验发现,过表达IGSF9,其LUAD细胞的增殖能力显著增加。平板克隆形成实验发现,在A549细胞中,对照组平板克隆大约有240个,过表达IGSF9后,该组细胞的平板克隆数大约是385个,实验组的克隆数目是对照组的1.60倍(P<0.01)。敲低IGSF9,则LUAD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降低。平板克隆形成实验发现,在H1299细胞中,对照组平板克隆大约有320个,敲低IGSF9后,该组细胞的平板克隆数大约是164个,实验组的克隆数目仅为对照组的51.25%(P<0.01)。生物信息学预测结合后期研究证实,IGSF9可显著抑制叉头蛋白K2(forkhead box protein K2,FOXK2)的表达。MTS实验发现,过表达FOXK2可显著逆转IGSF9对LUAD细胞增殖的促进作用,而敲低FOXK2则可明显补偿敲低IGSF9对LUAD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这些结果提示,IGSF9通过下调FOXK2从而促进LUAD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球蛋白超级家族成员9 叉头蛋白K2 肺腺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GT2B15基因D85Y多态性和前列腺癌关系的Meta分析
15
作者 朱景振 董宗明 +3 位作者 李龙坤 刘骞 孙碧韶 宋波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2686-2691,共6页
目的评价UGT2B15基因D85Y(D85 to Y85)多态性和前列腺癌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通过检索Pubmed、Embase、CBM数据库,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章,使用优势比(ORs)和95%的可信区间(95%CI)进行相关性评价。采用Begg检验和Egger检验对各项研究的发表... 目的评价UGT2B15基因D85Y(D85 to Y85)多态性和前列腺癌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通过检索Pubmed、Embase、CBM数据库,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章,使用优势比(ORs)和95%的可信区间(95%CI)进行相关性评价。采用Begg检验和Egger检验对各项研究的发表偏倚进行分析。结果 Meta分析中共纳入6篇文章(病例组817例,对照组1 000例),检测显示UGT2B15基因D85Y多态性和前列腺癌具有显著的相关性(Additive模型:OR=0.72,95%CI=0.58-0.89;Dominant模型:OR=0.53,95%CI=0.35-0.81;Recessive模型:OR=0.77,95%CI=0.61-0.98;YY vs DD基因型:OR=0.53,95%CI=0.32-0.88;YD vs DD基因型:OR=0.55,95%CI=0.35-0.86)。结论 UGT2B15基因Y85可能是前列腺癌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糖醛酸转移酶2家族B15基因 UGT2B15 前列腺 单核苷酸多态.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快速CYP2C19基因检测的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患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1例报道
16
作者 张太辉 任洪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31-1135,共5页
本文报道了一例老年女性院内卒中患者的临床诊疗过程。该患者于肛肠外科手术后2 d突发急性缺血性卒中,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右侧颈内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在接受了1个月的卒中二级预防药物治疗后,择期行血管内治疗。术前该患者进行了快速... 本文报道了一例老年女性院内卒中患者的临床诊疗过程。该患者于肛肠外科手术后2 d突发急性缺血性卒中,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右侧颈内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在接受了1个月的卒中二级预防药物治疗后,择期行血管内治疗。术前该患者进行了快速细胞色素P450酶家族2亚家族C成员19(cytochrome P450 family 2 subfamily C member 19,CYP2C19)基因检测,结果为中间代谢型,提示应用氯吡格雷的效果可能不佳。基于这一检测结果调整抗血小板治疗方案,选择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作为替代治疗。治疗后,患者病情稳定,预后较好。本病例报道提示,在非轻型卒中患者中,快速CYP2C19基因检测可帮助选择抗血小板治疗策略,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颈内动脉 细胞色素P450酶家族2亚家族C成员19基因 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 替格瑞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隔药饼灸对免疫抑制大鼠SLAM、PVRL2甲基化及4-1BB调控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田岳凤 熊罗节 +2 位作者 王慧芳 翟春涛 李玮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0,I0001-I0005,共11页
目的观察隔药饼灸干预对免疫抑制大鼠信号转导淋巴细胞激活分子(signaling lymphocytic activation molecule,SLAM)、脊髓灰质炎病毒相关受体2基因(poliovirus receptor-related 2,PVRL2)甲基化以及共刺激分子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成... 目的观察隔药饼灸干预对免疫抑制大鼠信号转导淋巴细胞激活分子(signaling lymphocytic activation molecule,SLAM)、脊髓灰质炎病毒相关受体2基因(poliovirus receptor-related 2,PVRL2)甲基化以及共刺激分子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成员9(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 superfamily member 9,TNFRSF9,又称4-1BB)的影响。方法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免疫抑制模型组、隔药饼灸组、假药饼灸组、中药灌胃组,每组10只。采用腹腔注射环磷酰胺造模,以30 mg/kg剂量对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进行模型制备,持续3 d。隔药饼灸组与假药饼灸组均选择“神阙”“关元”“中脘”“足三里(双)”进行干预,连续10 d。中药灌胃组使用六味地黄汤悬浊液灌服,连续10 d。血常规检测各组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数量,ELISA法检测血清中CD28、4-1BB、肿瘤坏死因子配体超家族成员9(tumor necrosis factor superfamily member 9,TNFSF9,又称4-1BBL)及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 17,IL-17)含量;免疫荧光法检测脾组织中4-1BB及4-1BBL平均荧光强度;BSP法检测脾组织SLAM及PVRL2。结果血常规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免疫抑制模型组白细胞显著减少。ELISA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免疫抑制模型组CD28、4-1BB及IL-17水平均显著升高;与免疫抑制模型组比较,隔药饼灸组CD28、4-1BB及IL-17水平均显著降低。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免疫抑制模型组4-1BB及4-1BBL平均荧光强度显著升高;与免疫抑制模型组比较,隔药饼灸组4-1BB及4-1BBL荧光强度均显著降低。甲基化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免疫抑制模型组SLAM及PVRL2启动子区甲基化率均降低;与免疫抑制模型组比较,隔药饼灸组SLAM甲基化率升高,但PVRL2甲基化率降低。结论隔药饼灸可能通过调节共刺激分子4-1BB及其配体以及SLAM甲基化水平,改善免疫抑制状态,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药饼灸 免疫抑制 环磷酰胺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成员9 信号转导淋巴细胞激活分子 脊髓灰质炎病毒相关受体2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LC12A3基因Arg913Gln多态与上海地区汉族人群T2DM肾病的关系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蔚菁 刘丽梅 +3 位作者 郑泰山 李鸣 汪年松 王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828-832,853,共6页
目的探讨溶质载体家族12成员3(SLC12A3)基因Arg913Gln(G→A)多态与上海地区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T2DM)及糖尿病肾病(DN)的相关性。方法上海地区258例汉族T2DM患者(T2DM组)根据24h尿白蛋白排泄率(AER)分为未合并肾病组(DN0组,n=95)和合并... 目的探讨溶质载体家族12成员3(SLC12A3)基因Arg913Gln(G→A)多态与上海地区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T2DM)及糖尿病肾病(DN)的相关性。方法上海地区258例汉族T2DM患者(T2DM组)根据24h尿白蛋白排泄率(AER)分为未合并肾病组(DN0组,n=95)和合并肾病组(DN组,n=163),后者又分为微量蛋白尿肾病亚组(DN1组,n=95)和显性蛋白尿肾病亚组(DN2组,n=68);以无糖尿病和肾病且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正常者作为对照组(n=82)。应用PCR直接测序法检测各组多态基因型;比较各组间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及临床变量间的差异。结果检出多态基因型GG、GA和AA。T2DM组的多态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组各亚组间多态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组GA+AA基因型患者的三酰甘油(TG)、AER、空腹血胰岛素(FINS)和HOMA-IR值均显著高于GG基因型患者(均P<0.05)。结论上海地区汉族人群SLC12A3基因Arg913Gln(G→A)多态与T2DM和DN无显著相关性;GA+AA基因型携带者的AER显著高于GG基因型携带者。提示Arg913Gln多态(G→A)可能是中国上海地区汉族T2DM患者蛋白尿显著增加的一个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质载体家族12成员3(SLC12A3)基因 Arg913Gln(G→A)多态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LT3与TET2突变的急性髓系白血病伴IgA-κ型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1例报告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露婷 刘贝贝 +4 位作者 陆丽娜 曹淑雅 李琼琼 万秋霞 王素云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225-1228,共4页
1病例资料患者男,53岁,因“反复胸闷1个月余”于2020年3月5日就诊于我院。患者入院前1个多月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伴心悸,多于劳累后出现,每次持续3~5 min,休息后可缓解,无其他不适。入院后体格检查:生命体征平稳,皮肤黏膜、口唇苍白,皮... 1病例资料患者男,53岁,因“反复胸闷1个月余”于2020年3月5日就诊于我院。患者入院前1个多月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伴心悸,多于劳累后出现,每次持续3~5 min,休息后可缓解,无其他不适。入院后体格检查:生命体征平稳,皮肤黏膜、口唇苍白,皮下无出血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胸骨无压痛,双肺呼吸音粗,左肺可闻及哮鸣音,右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肝脾肋下未触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 FMS样酪氨酸激酶3 tet癌基因家族成员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尼替尼通过NF-кB旁路途径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NKG2DLs的表达
20
作者 黄宇贤 陈心彤 +6 位作者 林遐 翁关样 郭坤元 吴秉毅 宋朝阳 贺艳杰 李玉华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03-709,共7页
目的:探讨舒尼替尼通过NF-κB信号通路诱导肝癌HepG2细胞表达自然杀伤细胞2族成员D配体(natural killer group 2 member D ligands,NKG2DLs)的分子机制。方法:常规体外培养HepG2细胞,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1μmol/L舒尼替尼处理HepG2细胞2... 目的:探讨舒尼替尼通过NF-κB信号通路诱导肝癌HepG2细胞表达自然杀伤细胞2族成员D配体(natural killer group 2 member D ligands,NKG2DLs)的分子机制。方法:常规体外培养HepG2细胞,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1μmol/L舒尼替尼处理HepG2细胞24 h前后DNA损伤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药物处理前后细胞DNA损伤修复分子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分别以NF-κB激动剂和抑制剂处理HepG2细胞前后NKG2DLs蛋白表达及IKKα和IκBα表达情况。结果:舒尼替尼药物处理后,HepG2细胞均发生不同程度DNA损伤;且AP-1、ATM、ATR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而CHK1、CHK2、GSK3β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不同处理组间DNA损伤修复相关信号分子mRNA表达有显著差异(F=61.242,P=0.000)。NF-κB转录活性抑制剂JSH-23可降低HepG2细胞NKG2DLs蛋白表达量,而NF-κB转录活性激动剂TNF-α、PMA均可增加HepG2细胞NKG2DLs蛋白表达量(F=15.043,P=0.000);舒尼替尼处理肿瘤细胞后NF-κB的抑制分子IKKα被抑制,而激活分子IκBα被激活。结论:舒尼替尼可通过DNA损伤修复分子激活NF-κB旁路途径诱导肿瘤细胞表达NKG2D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尼替尼 肝细胞 DNA损伤修复分子 HEPG2细胞 NF-κB家族成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