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无人机载巡飞弹安全投放控制方案设计
1
作者 周航 袁鸣 +2 位作者 拜云山 李永泽 冯高鹏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6-212,共7页
针对无人机载巡飞弹高空投放面临的控制系统可靠启控和弹体姿态稳定控制问题,基于惯性投放方式,提出了一种考虑机弹分离过程的安全投放控制方案。基于机弹分离安全距离的CFD计算结果、特种投放装置的特点及巡飞弹自身能够感知的状态信息... 针对无人机载巡飞弹高空投放面临的控制系统可靠启控和弹体姿态稳定控制问题,基于惯性投放方式,提出了一种考虑机弹分离过程的安全投放控制方案。基于机弹分离安全距离的CFD计算结果、特种投放装置的特点及巡飞弹自身能够感知的状态信息,设计了飞控系统启控时机的判断条件模型,确保弹翼约束解除后可快速转入姿态控制。在此基础上,基于BTT控制方式设计了某巡飞弹初始稳定段的姿态控制系统,并通过数学仿真试验和挂载投放飞行试验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实现巡飞弹的安全分离、可靠启控及初始姿态稳定控制,为顺利完成作战任务提供了前提和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巡飞弹 惯性投放 启控时机 姿态控制系统 飞行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发射战术导弹绕射打击目标方法研究
2
作者 郑菊红 王嘉文 +1 位作者 赵军民 罗建军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68-676,共9页
针对垂直发射战术导弹绕射打击目标的问题,提出一种多段组合的弹道设计与位姿切换的控制策略。建立了垂直发射战术导弹运动的数学模型,采用四元数表示姿态旋转矩阵,通过适时切换旋转顺序,将其解算为导弹姿态角,适应垂直发射绕射打击的... 针对垂直发射战术导弹绕射打击目标的问题,提出一种多段组合的弹道设计与位姿切换的控制策略。建立了垂直发射战术导弹运动的数学模型,采用四元数表示姿态旋转矩阵,通过适时切换旋转顺序,将其解算为导弹姿态角,适应垂直发射绕射打击的姿态角范围;对绕射打击弹道进行了分段设计,将全段弹道分为垂直转弯段、绕射准备段、绕射转弯段、末段打击段,并给出了各段弹道俯仰/偏航/滚转三通道的控制策略;建立了不同阶段弹道的过渡模型,给出了不同控制策略下的控制方法,实现垂直发射战术导弹的稳定飞行绕射并打击目标。以某型垂直发射战术导弹为例,通过对比仿真校验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蒙特卡洛仿真统计脱靶量小于0.15 m,期望打击偏航角误差小于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发射 绕射 弹道设计 导弹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液体运载火箭测发流程模拟演练系统设计
3
作者 张远东 范稀木 +2 位作者 胥新宇 代意坤 李岳桓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8-106,共9页
当前低温液体运载火箭已成为航天任务主力,其岗位人员能力急需提升,针对各发射场对即将投入使用的通用化地面测发控系统的训练需要,充分考虑正常测发流程的训练、异常状态下的排故训练、应急处置操作训练等场景,开展低温液体运载火箭测... 当前低温液体运载火箭已成为航天任务主力,其岗位人员能力急需提升,针对各发射场对即将投入使用的通用化地面测发控系统的训练需要,充分考虑正常测发流程的训练、异常状态下的排故训练、应急处置操作训练等场景,开展低温液体运载火箭测发流程模拟演练系统研究、设计及建设工作。通过深入分析产品通用化特点,研发与真实产品一致的硬件设备、测试软件,覆盖发射场各系统各阶段测试操作,支持全系统、全岗位的全流程操作训练。该系统可充分满足低温运载火箭测发岗位人员训练的需求,具备支撑构建技术更强测发队伍的能力,全面保障航天强国基础能力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液体运载火箭 通用化地面测发控系统 测发流程模拟演练 排故训练 应急处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控设备时统信号异常的故障树分析与改进
4
作者 郝义龙 王若瑶 +2 位作者 刘晓濛 赵杨 殷睿 《弹箭与制导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6-272,共7页
典型无控靶弹采用固体火箭发动机助推方式飞行,通过发控设备实现地面点火发射。采用故障树分析法,对发控设备在试验中出现的时统信号传输异常问题进行故障诊断和定位。首先对由点火控制器、电池盒、安全控制盒、笔记本电脑、无线电台等... 典型无控靶弹采用固体火箭发动机助推方式飞行,通过发控设备实现地面点火发射。采用故障树分析法,对发控设备在试验中出现的时统信号传输异常问题进行故障诊断和定位。首先对由点火控制器、电池盒、安全控制盒、笔记本电脑、无线电台等组成的发控设备的工作原理进行分析,描述了时统信号传输异常的故障现象。然后针对时统信号传输链路特点,建立故障树模型,对各底事件开展定性分析,通过逐一验证和排查,确定了故障发生原因为点火控制器CPU软件中输出时统信号的逻辑上存在写冲突,导致在特定触发条件下的时统信号脉宽小于101 ms,不满足靶标端电台对信号输入的要求。分析了故障产生机理并复现了故障现象,同时针对故障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设计改进。测试结果表明,改进措施有效,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火箭靶弹 发控设备 时统信号 脉宽异常 故障树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滤波器和动态面的指定时间预设性能导弹冷发射响应控制 被引量:1
5
作者 于小川 杨晓伟 +2 位作者 梁相龙 朱威霖 姚建勇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155-4174,共20页
围绕车载导弹发射平台无依托垂直发射过程,提出一种通过液压执行器主动调节发射筒摆振进而控制弹体出筒姿态的思路,以保证发射安全性和车载导弹发射平台对发射场坪的适应性。考虑发射筒-适配器-弹筒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建立6自由度发射... 围绕车载导弹发射平台无依托垂直发射过程,提出一种通过液压执行器主动调节发射筒摆振进而控制弹体出筒姿态的思路,以保证发射安全性和车载导弹发射平台对发射场坪的适应性。考虑发射筒-适配器-弹筒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建立6自由度发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结合液压压力动态方程推导出7阶状态空间方程。为避免高阶非线性系统控制器反步设计存在的“微分爆炸”问题,引入一种基于光滑的非线性滤波器的动态面技术以简化控制器设计。为抑制难以建模因素对发射响应控制的影响,引入时延估计控制方法进行未建模误差和外部扰动的估计和衰减。结合指定时间预设性能控制方法,实现弹体跟踪快速收敛,并满足摆振幅度和角速度的预设指标。通过数学模型和有限元模型的仿真结果比较,验证了新提出的发射动力学模型的正确性。同时,对PID控制器、动态面控制器、动态面和时延估计结合的控制器以及在此基础上加入指定时间预设性能的控制器影响下的发射动态响应结果进行比较。新提出的控制器能够保证弹体出筒时刻弹体角度被约束在0.5°之内,角速度被约束在1.5°/s之内,其控制性能更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弹 发射平台 无依托垂直发射 指定时间预设性能控制 时延估计 动态面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发冷弹射导弹四推冲器转弯动力学研究
6
作者 孙晓峰 李毅 郭一达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32,共11页
针对四推冲器转弯控制技术与其他垂发冷弹射导弹转弯控制技术存在较大差异的问题,建立了导弹的转弯段线运动方程、姿态运动方程和待转信息方程;设计了转弯时序,通过引入预估模型及相应判据设计了转弯控制策略;并基于上述策略开展了参数... 针对四推冲器转弯控制技术与其他垂发冷弹射导弹转弯控制技术存在较大差异的问题,建立了导弹的转弯段线运动方程、姿态运动方程和待转信息方程;设计了转弯时序,通过引入预估模型及相应判据设计了转弯控制策略;并基于上述策略开展了参数匹配研究;通过简易装置实现了弹体轴线的大范围调节。通过仿真算例验证了所提出参数匹配关系以及转弯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发射 冷弹射导弹 动力学研究 推冲器 简易控制 转弯控制 转弯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发射快速转弯气动力/推力矢量控制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闫循良 陈士橹 +1 位作者 王志刚 徐敏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7-60,共4页
研究战术导弹垂直发射快速转弯复合控制技术。针对气动力/推力矢量复合控制技术,提出了战术导弹垂直发射程序转弯方案;建立了导弹的气动力/推力矢量复合控制数学模型;通过设计线性组合的舵复合策略,将系统由多输入-单输出,转变为单入-... 研究战术导弹垂直发射快速转弯复合控制技术。针对气动力/推力矢量复合控制技术,提出了战术导弹垂直发射程序转弯方案;建立了导弹的气动力/推力矢量复合控制数学模型;通过设计线性组合的舵复合策略,将系统由多输入-单输出,转变为单入-单出系统;设计了复合控制回路并进行了回路分析,纵向回路频域特性分析表明,系统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和动态特性;最后通过弹道的六自由度仿真,验证了所设计的复合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术导弹 垂直发射 快速转弯 气动力/推力矢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道导弹快速测试与发射控制技术探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徐利明 史文森 王瑞臣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63-66,共4页
传统的弹道导弹测试与发射控制工作,涉及装设备多、准备时间长、操作人员多、发射测试方案效率低,越来越不适应作战需求。针对该问题,基于1553B总线的导弹控制系统设计、提高测试覆盖性、优化发射测试方案、简化发射操作等技术的应用有... 传统的弹道导弹测试与发射控制工作,涉及装设备多、准备时间长、操作人员多、发射测试方案效率低,越来越不适应作战需求。针对该问题,基于1553B总线的导弹控制系统设计、提高测试覆盖性、优化发射测试方案、简化发射操作等技术的应用有效提高了发射效率。一体化的测试发射控制技术、机内测试技术、故障诊断技术、并行测试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则是弹道快速测试发射控制的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道导弹 快速测试 发射控制 导弹控制系统 1553B总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潜射导弹运动特性的分析与测试 被引量:10
9
作者 王聪 王学孝 +1 位作者 徐世昌 张嘉钟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15,共4页
针对潜射导弹水下发射力学环境 ,在给定推力作用下 ,对导弹模型水下运动的速度特性以及运动轨迹进行了分析。对导弹水下推力、运动过载以及弹体结构应变等参数进行了试验测试 ,并取得了理论分析和试验测试结果的一致性。
关键词 水下发射 试验测试 运动特性 潜射导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埋式导弹武器安全分离地面试验关键技术 被引量:5
10
作者 韩颖超 杜广宇 +2 位作者 李雪飞 赵琦 夏芒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70-172,共3页
内埋式机载导弹武器在发射过程中需经历复杂发射控制过程,为验证内埋弹射发射安全分离技术,提供了一种地面验证试验方法,给出了试验设计方案,将试验划分为综合对接与地面分离验证两部分,设计了综合对接试验系统,给出了导弹模拟装置原理... 内埋式机载导弹武器在发射过程中需经历复杂发射控制过程,为验证内埋弹射发射安全分离技术,提供了一种地面验证试验方法,给出了试验设计方案,将试验划分为综合对接与地面分离验证两部分,设计了综合对接试验系统,给出了导弹模拟装置原理及组成;设计了地面分离验证系统,讨论了内埋武器舱遮挡导弹遥测信号问题解决办法及试验数据录取方法,设计了试验验证序号流程,为内埋弹射导弹武器发射过程地面验证提供一种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埋式导弹 安全分离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发射转弯复合控制分配策略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闫循良 徐敏 +1 位作者 陈士橹 安效民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7878-7882,共5页
研究战术导弹垂直发射快速转弯复合控制分配策略。针对气动力与推力矢量复合控制技术,提出了战术导弹垂直发射程序转弯方案;建立了导弹复合控制数学模型,设计了复合控制回路;提出了三种复合控制分配策略:常比例系数线性分配策略、角误... 研究战术导弹垂直发射快速转弯复合控制分配策略。针对气动力与推力矢量复合控制技术,提出了战术导弹垂直发射程序转弯方案;建立了导弹复合控制数学模型,设计了复合控制回路;提出了三种复合控制分配策略:常比例系数线性分配策略、角误差的非线性函数分配策略和最小控制能量分配策略。纵向回路频域特性分析表明,系统具有良好的鲁棒性;通过弹道的六自由度仿真,验证了复合控制策略的可行性,给出了三种复合控制分配策略的特性比较分析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术导弹 垂直发射 快速转弯 复合控制 分配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载火箭新型地面测试发控系统构想 被引量:16
12
作者 张晨光 杨华 杨军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49-252,共4页
为了提高我国地面测试发控系统整体水平,在借鉴和继承国内外成熟型号地面测试发控系统优秀设计思想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运载火箭技术需求,通过对总体设计、任务和功能分析、框架组建等方面的分析和论述,提出了新型运载火箭地面测试发控系... 为了提高我国地面测试发控系统整体水平,在借鉴和继承国内外成熟型号地面测试发控系统优秀设计思想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运载火箭技术需求,通过对总体设计、任务和功能分析、框架组建等方面的分析和论述,提出了新型运载火箭地面测试发控系统方案构想。此方案在总体设计思想、系统框架结构设计、应用模式上提出新的思路,对于适应未来运载火箭发射要求提供了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载火箭 地面测试发控系统 总体设计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弹发射车主动控制悬架多工况减振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徐伟国 毕世华 陈阵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909-914,共6页
某车载导弹武器系统拟采用任意点无支撑发射方式,采用主动控制悬架可以使运输发射车重要部位同时满足导弹发射和机动状态的减振要求。对于发射和机动两种工况,分别应用最优控制和自适应控制理论设计控制器,并给出了作动器的切换策略。... 某车载导弹武器系统拟采用任意点无支撑发射方式,采用主动控制悬架可以使运输发射车重要部位同时满足导弹发射和机动状态的减振要求。对于发射和机动两种工况,分别应用最优控制和自适应控制理论设计控制器,并给出了作动器的切换策略。仿真计算显示该方法有较好的减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控制技术 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 导弹运输发射车 发射冲击激励 随机路面激励 振动的主动控制 模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向攻击空空导弹发射包线的快速精确拟合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宏伦 龚诚 佟明安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1998年第6期9-13,共5页
基于对攻击区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提出了一种使用目标进入角与机动过载的复合三角函数作为自变量的空空格斗导弹攻击区拟合方法。使用同样的阶次,较之于传统的纯多项式拟合方法而言,本文的处理方法显著地降低了界外发射概率和失机概率。
关键词 空空导弹 发射包线 火力控制 数据处理 作战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弹测试发控系统可靠性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许忠 高玉水 +1 位作者 徐振辉 段丰安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9-11,共3页
通过对某型导弹测试发控系统故障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对故障进行深入的电气原理分析和故障失效机理分析,并进行了系统可靠性试验,提出了相应的纠正措施和工具备附件的预测与管理等措施,提高了装备的可靠性,取得了可靠性增长的效果。
关键词 导弹武器系统 发控系统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地导弹快速起竖装置的模糊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3
16
作者 肖晨静 欧阳昌 +1 位作者 凡永华 杨军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5-86,90,共3页
文中针对地地导弹的地面发射装置速度慢、时间长的缺陷,在完成起竖装置的非线性建模基础上,提出一种模糊控制设计方法,实现了发射装置的快速起竖控制。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所设计的控制器可以有效缩短发射装置的起竖时间,而且具有较高... 文中针对地地导弹的地面发射装置速度慢、时间长的缺陷,在完成起竖装置的非线性建模基础上,提出一种模糊控制设计方法,实现了发射装置的快速起竖控制。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所设计的控制器可以有效缩短发射装置的起竖时间,而且具有较高的控制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地导弹 发射装置 快速起竖 模糊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AN总线的舰载导弹发控系统 被引量:2
17
作者 瞿军 邵建波 李昊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1期191-192,195,共3页
分析了传统舰载导弹发控系统的特点,提出将现场总线技术应用于导弹综合测控领域的基本思路。鉴于CAN总线具有可靠性高、实时性好、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及其在工业测控领域的成功应用,构造了基于CAN总线的分布式舰载导弹测控系统网络模型... 分析了传统舰载导弹发控系统的特点,提出将现场总线技术应用于导弹综合测控领域的基本思路。鉴于CAN总线具有可靠性高、实时性好、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及其在工业测控领域的成功应用,构造了基于CAN总线的分布式舰载导弹测控系统网络模型。最后在分析了导弹测试和发射过程基本需求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CAN总线的智能控制网络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N总线 导弹 发射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甲系列运载火箭测试发射控制技术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刚 金志超 韩峰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8-75,共8页
长三甲系列运载火箭作为中国的主力火箭已成功完成第100次发射,总结了长三甲系列运载火箭测试与发射控制技术的发展历程,通过对测试发射控制系统架构的分析总结了每个发展阶段采用的先进技术、设计思想和经验。随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智... 长三甲系列运载火箭作为中国的主力火箭已成功完成第100次发射,总结了长三甲系列运载火箭测试与发射控制技术的发展历程,通过对测试发射控制系统架构的分析总结了每个发展阶段采用的先进技术、设计思想和经验。随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智能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测试发射控制技术面临巨大的挑战和发展机遇。结合实际工程经验和人工智能技术,讨论了运载火箭测试发射控制技术发展的方向及关键技术,给出了可行的技术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甲系列 运载火箭 测试发射控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激振荡线性化舵机延迟补偿时间处理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于剑桥 林凡 方正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52-656,共5页
针对某单通道控制炮射导弹所采用的自激振荡线性化舵机,给出了一种有效的舵机延迟补偿时间处理方法。自激振荡线性化舵机的高频振荡特性使得对其延迟时间的测量和处理相当困难,为解决此问题提出采用弹体滤波去除舵机高频振荡所造成的不... 针对某单通道控制炮射导弹所采用的自激振荡线性化舵机,给出了一种有效的舵机延迟补偿时间处理方法。自激振荡线性化舵机的高频振荡特性使得对其延迟时间的测量和处理相当困难,为解决此问题提出采用弹体滤波去除舵机高频振荡所造成的不确定性,并由导弹法向加速度延迟确定舵机延迟补偿时间的方法。数据处理结果表明,采用所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地确定自激振荡线性化舵机的延迟补偿时间。还从舵机延迟补偿难易的角度对比了调幅方波和调幅正弦波两种舵机指令形式的优劣,得到了自激振荡线性化舵机对正弦波指令的响应特性优于方波指令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处理技术 舵机延迟补偿 自激振荡线性化舵机 炮射导弹 导弹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潜射弹道导弹发展历程研究与启示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军延 王宝和 宋杰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7,共7页
美国潜射弹道导弹经过近60年的发展经历了北极星、海神、三叉戟等6个型号,装载发射平台经历了"乔治·华盛顿"、"伊桑·艾伦"、"拉斐特"、"俄亥俄"等4个型号,分析导弹与发射平台的论证... 美国潜射弹道导弹经过近60年的发展经历了北极星、海神、三叉戟等6个型号,装载发射平台经历了"乔治·华盛顿"、"伊桑·艾伦"、"拉斐特"、"俄亥俄"等4个型号,分析导弹与发射平台的论证、研制、部署中的论证需求、技术发展、试验实施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可以总结其潜射导弹发展中方案的论证以及战术技术指标如何确定,不同型号之间的研制衔接,性能指标与技术发展如何匹配等问题,为武器装备的论证、研制和部署提供一定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射弹道导弹 发射平台 飞行试验 射程 精度 再入弹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