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海疆维权文献证据知识元价值体系与多标签自动分类研究
1
作者 王燕红 杨海平 +2 位作者 程为 彭玉芳 朱梦蝶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4-181,共8页
[研究目的]解决南海疆维权证据价值多重语义分类问题,实现证据知识元价值的多标签自动分类,填补南海疆维权文献中对证据知识价值揭示的不足,丰富面向南海问题研究和南海维权知识服务的南海疆维权证据自动分类研究。[研究方法]深入文献... [研究目的]解决南海疆维权证据价值多重语义分类问题,实现证据知识元价值的多标签自动分类,填补南海疆维权文献中对证据知识价值揭示的不足,丰富面向南海问题研究和南海维权知识服务的南海疆维权证据自动分类研究。[研究方法]深入文献内容到知识元层面对细粒度的证据知识从语用价值层面进行分类,深度揭示文献中证据知识的价值,构建南海疆维权文献证据知识元价值体系,并利用ALBERT实现证据知识元多标签自动分类。[研究结果/结论]实现南海疆维权文献证据知识元价值的多重语义分类,有助于南海疆维权文献知识发现场景中的语义检索与关联,服务于南海维权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疆维权文献 价值体系 证据知识元 多标签 文本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南海疆维权证据本体模型构建 被引量:3
2
作者 司徒凌云 孙鹤 +1 位作者 石进 沈固朝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8-88,共11页
[研究目的]大国博弈背景下,南海疆维权关乎国家安全、区域和平与亚太经济发展。南海疆维权证据本体模型的构建是南海维权证据链建设的重要前提,也是实现多模态南海疆维权证据链系统的迫切需求。[研究方法]首先,从本体模型构建和本体属... [研究目的]大国博弈背景下,南海疆维权关乎国家安全、区域和平与亚太经济发展。南海疆维权证据本体模型的构建是南海维权证据链建设的重要前提,也是实现多模态南海疆维权证据链系统的迫切需求。[研究方法]首先,从本体模型构建和本体属性标记两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其次,从文本型和图片型两种模态出发,对多模态南海疆维权证据要素进行了界定;接着,融合属性层、逻辑层和证明层关系,构建了多模态南海疆维权证据本体模型;最后,基于提出的本体模型对《开罗宣言》实现了语义结构化表示。[研究结论]结果表明该文所提出的多模态南海疆维权证据本体模型能够较好地表示多模态证据的多维度语义与多层次关系,为多模态南海维权证据链的智能化构建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疆维权 多模态证据 本体模型 本体属性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决策的地图知识服务
3
作者 齐小英 李昕尉 +2 位作者 杨海平 许盘清 陆岚 《情报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30-445,共16页
为了将地图的地理政治与历史人文信息融合并转化为情报以服务决策,本文立足“过程地理”与“长时段”的互动组合,考虑空间场域的共时性与时间秩序的历时性,构建了地图知识服务体系,并进行了南海地图知识服务实践研究。首先,基于情报发... 为了将地图的地理政治与历史人文信息融合并转化为情报以服务决策,本文立足“过程地理”与“长时段”的互动组合,考虑空间场域的共时性与时间秩序的历时性,构建了地图知识服务体系,并进行了南海地图知识服务实践研究。首先,基于情报发现、情报评估、情报解释、情报预测和情报交付5种情报分析能力,构建了面向决策的地图知识服务体系,阐释了该体系中知识发现机制、知识评估机制、知识关联与推理机制以及知识交付机制的关键问题与核心环节;其次,基于该体系,从南海地图的资源建设、语义组织、知识关联与知识交付4个方面,开展了南海地图数据库与地图分类体系、南海地图元数据框架与地图本体模型、南海地图知识图谱、南海地图智能问答、南海地图证据链等知识服务实践,为充分发挥南海地图在维权“证据战”决策中的情报价值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基础与智能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地图 知识组织 知识服务 证据链 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空间的“领土化”构建与实践 ——以美国在南海地区的干涉行动为例
4
作者 周诗仪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1-106,I0004,共17页
随着海洋与人类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控制人类海上活动的必要性,令海洋空间的“领土化”成为难以避免的趋势。主流话语开始从将海洋描述为无主之地,变成倾向于为扩大公共权力对海域控制的做法辩护,为海上力量投送和海域管控编织正当理由。... 随着海洋与人类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控制人类海上活动的必要性,令海洋空间的“领土化”成为难以避免的趋势。主流话语开始从将海洋描述为无主之地,变成倾向于为扩大公共权力对海域控制的做法辩护,为海上力量投送和海域管控编织正当理由。由此,产生了一定的海洋空间“领土化”,国家从规范功能的角度逐渐控制海洋空间,将公共权力投射至领海和管辖水域外的海域。塑造符合自身利益需求的地区规范秩序,并在实践上强化地区军事力量投送,这两种海洋空间“领土化”扩张方式,鲜明地体现在美国在南海地区的干涉行动中。中国需在南海促进建设更有效的海洋治理体系,扩大行为规范塑造和海洋新秩序建设上的话语权,更好地维护国家海洋安全和发展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空间 领土化 海洋治理 南海 行为规范 美国海岸警卫队 干涉行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1∶100万海南岛幅海洋区域地质调查与编图成果综述 被引量:11
5
作者 陈泓君 彭学超 +5 位作者 朱本铎 钟和贤 黄永健 孙桂华 王立飞 郭丽华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3-96,共14页
2006—2011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实施了1∶100万海南岛幅海洋区域地质调查与编图项目,采用深水多波束、高分辨率单道地震、多道地震、重力、磁力、热流、地质取样、浅地层钻探等地质-地球物理综合调查手段,对海南岛幅内的海底地形地貌、表... 2006—2011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实施了1∶100万海南岛幅海洋区域地质调查与编图项目,采用深水多波束、高分辨率单道地震、多道地震、重力、磁力、热流、地质取样、浅地层钻探等地质-地球物理综合调查手段,对海南岛幅内的海底地形地貌、表层沉积物、晚第四纪地层及沉积环境、海底热流、断裂构造及岩浆活动、深部地壳结构、灾害地质以及矿产资源等分布特征开展了调查与研究。本图幅取得的主要成果为:(1)在南海北部发现了新的海底峡谷群,对地理实体进行了命名,划分了海底地貌单元;(2)分析了海底表层及柱状沉积物类型、矿物和地球化学等分布特征;(3)建立了图幅晚更新世以来沉积地层框架,并对沉积环境及古气候演变进行了综合分析;(4)开展了重力、磁力、地震资料的联合反演,分析了深部地壳结构特征;(5)图幅内存在滑坡、泥底辟、埋藏古河道等灾害地质现象,对灾害地质的成因和分布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6)开展了图幅内的石油与天然气、天然气水合物、重砂矿物、建筑用砂等矿产资源远景区的划分及预测;(7)编制了地形图、地貌图、地质图、构造图、矿产图和环境地质因素图等基础性成果图件以及系列辅助性地质地球物理图件。海南岛幅调查与编图项目的顺利完成为我国全面开展1∶100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海南岛幅 海洋区域地质调查 编图 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证南海海疆国界线 被引量:16
6
作者 王颖 葛晨东 邹欣庆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11,共11页
追溯探查历史图件,根据1946年内政部方域司编制的一组"南海诸岛位置图"(南海诸岛位置图,南沙群岛,中沙群岛,西沙群岛,西沙群岛永兴岛及石岛,南沙群岛太平岛)和1948年出版的"中华民国行政区域图"分析,南海诸岛外围... 追溯探查历史图件,根据1946年内政部方域司编制的一组"南海诸岛位置图"(南海诸岛位置图,南沙群岛,中沙群岛,西沙群岛,西沙群岛永兴岛及石岛,南沙群岛太平岛)和1948年出版的"中华民国行政区域图"分析,南海诸岛外围的断续线段是我国在南海的海疆国界线;当时划定,是与陆域国界相连的,海上国界是陆域国界的延伸,以断续线段表示是国际地图上对海疆国界线通用的表示方法,当时即获国际认可。上述结果为南海划界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疆国界线 历史图件 海洋权益 南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际法与南海诸岛主权的历史演变 被引量:15
7
作者 韩永利 谭卫元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0-114,129,共5页
依据时际法规则,需要从客观事实的角度出发,针对不同历史时期运用符合时代要求的判断标准考察南海诸岛在中国历史上的演变。中国人最早发现南海诸岛,按照传统天下观,其已成为中国疆域的一部分。随着历史发展,中国与南海诸岛的关系逐渐紧... 依据时际法规则,需要从客观事实的角度出发,针对不同历史时期运用符合时代要求的判断标准考察南海诸岛在中国历史上的演变。中国人最早发现南海诸岛,按照传统天下观,其已成为中国疆域的一部分。随着历史发展,中国与南海诸岛的关系逐渐紧密,并通过设治管理而纳入中国版图。在近代,随着西方领土主权思想的传入,中国政府顺应历史潮流采用符合近代国际法的治理方式,南海诸岛最终完成了从传统意义的疆域、版图向近代主权意义的领土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际法 南海诸岛 主权 领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历史地图上南海“九段线”的国界意义——兼论“九段线”内岛礁和海域的管辖权利 被引量:5
8
作者 徐志良 李立新 +1 位作者 潘虹 周鑫 《太平洋学报》 CSSCI 2013年第2期79-84,共6页
"九段线"全称为"南海九段断续国界线"或"南海断续国界线"。"九段线"内岛礁和海域的管辖权利问题,是南海问题的焦点,对中国维护海洋权益的正当性影响甚大。本文从中外历史地图沿革入手,展开连... "九段线"全称为"南海九段断续国界线"或"南海断续国界线"。"九段线"内岛礁和海域的管辖权利问题,是南海问题的焦点,对中国维护海洋权益的正当性影响甚大。本文从中外历史地图沿革入手,展开连接式的考证和研究,尝试分别解释中国坚持"九段线"的"国界"意义、"九段线"内岛礁和海域管辖权利以及海域管辖权的历史和现实,以期为中国坚持"九段线"内岛礁和海域的管辖权利提供新的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地图 南海 九段线 管辖权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GHSOM网络分析南海北部表层环流模态与黑潮入侵 被引量:3
9
作者 徐晓华 廖光洪 +2 位作者 杨成浩 袁耀初 黄韦艮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9-41,共13页
基于1992年10月至2009年11月卫星观测的海表高度(SSH)时间序列数据,应用增长型分级自组织映射(GHSOM)人工神经网络方法研究南海北部和西太平洋SSH和中尺度涡旋的变化,识别出该海域SSH的季节和年际变化信号。分析表明,流经吕宋海峡的黑... 基于1992年10月至2009年11月卫星观测的海表高度(SSH)时间序列数据,应用增长型分级自组织映射(GHSOM)人工神经网络方法研究南海北部和西太平洋SSH和中尺度涡旋的变化,识别出该海域SSH的季节和年际变化信号。分析表明,流经吕宋海峡的黑潮分支在冷季入侵南海北部,同时在吕宋岛西北海域出现一个强烈的气旋式涡旋,表层黑潮的入侵与跨过吕宋海峡南北的经向压力梯度密切相关。黑潮的非入侵事件主要出现在暖季。春秋季节作为两个事件的过渡期,环流结构复杂,由GHSOM的第2层特征图进一步进行分类识别。黑潮入侵事件和非入侵事件发生的百分比分别为24.57%和27.53%,过渡模态的百分比为47.87%。当入侵南海事件发生时,南海北部表层环流流态相对简单,主要为气旋环流控制南海北部,吕宋海峡表层海流是否入侵南海,与南海北部中尺度涡旋特别是吕宋岛西北的气旋式涡的变化关系密切;反之,在非入侵事件发生时,南海北部出现多涡结构,环流流态复杂,表明吕宋海峡海流入侵南海对南海北部环流也有重要调整作用。除季节尺度变化外,年际时间尺度变化信号也十分显著。在1994—1995、1997—1998和2002—2003年期间,表层黑潮入侵南海北部的事件要显著多于其他年份,然而入侵事件在1998—2001年和2006—2009年时间段明显减少,非入侵事件增加。应用欧氏距离定义的模态2的时间发展序列与Ni o3.4指数序列延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表高度 南海北部环流 黑潮入侵 增长型分级自组织映射 季节变化 年际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时代数字图书馆智能化人机交互技术分析——以古代南海海图数字图书馆为例 被引量:15
10
作者 张兴旺 赵乐 葛梦兰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6-64,共9页
人机交互技术是人工智能时代数字图书馆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也是古代南海海图数字图书馆构建的关键技术之一。文章分析了人工智能时代数字图书馆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探讨了数字图书馆人机交互技术的发展过程及研究现状,分别从人机交互... 人机交互技术是人工智能时代数字图书馆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也是古代南海海图数字图书馆构建的关键技术之一。文章分析了人工智能时代数字图书馆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探讨了数字图书馆人机交互技术的发展过程及研究现状,分别从人机交互用户界面、智能设施、智能技术与智能环境等构建了数字图书馆智能化人机交互技术体系,最后以我国古代南海海图数字图书馆为例,对其智能化人机交互应用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发现,数字图书馆的智能化人机交互技术体系可通过自然、智能的信息隐喻方式,将用户心理、行为及状态(输入)与数字图书馆所拥有的信息、知识(输出)转换成彼此理解的关联知识,从而实现自然、灵活和智能的人机交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数字图书馆 人机交互 南海海图 可视化 智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法公约与南海领土争议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李金明 《南洋问题研究》 CSSCI 2005年第2期83-89,共7页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自产生以来,原先存在的南海主权争议不仅没有得到解决,反而更趋复杂化,其原因与海洋法公约中一些无提及的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论述了海洋法公约中有关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岛屿、岩礁、群岛国、群岛水域等问题对...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自产生以来,原先存在的南海主权争议不仅没有得到解决,反而更趋复杂化,其原因与海洋法公约中一些无提及的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论述了海洋法公约中有关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岛屿、岩礁、群岛国、群岛水域等问题对南海领土争议的种种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法公约 南海领土争议 专属经济区 岛礁 群岛水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来西亚在南海声称的领土争议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金明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66-72,共7页
马来西亚在南海声称的领土争议,主要集中在对南沙群岛某些岛礁、苏拉威西海两小岛和新加坡海峡白礁的声称。对南沙群岛某些岛礁的声称,马来西亚依据的是岛礁“在其声称的大陆架上”,这种依据违反了“陆地支配海洋”的国际法基本原则。... 马来西亚在南海声称的领土争议,主要集中在对南沙群岛某些岛礁、苏拉威西海两小岛和新加坡海峡白礁的声称。对南沙群岛某些岛礁的声称,马来西亚依据的是岛礁“在其声称的大陆架上”,这种依据违反了“陆地支配海洋”的国际法基本原则。在苏拉威西海两小岛的争议中,最近国际法庭依据连续的实际管辖,将两岛的主权判属马来西亚,这对今后解决类似的国际争议将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西亚 南海 领土争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亚地区安全架构中的同盟政治与领土争端——以中日钓鱼岛争端和中菲南海争端为例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途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8-72,共15页
尽管关于同盟和同盟承诺的研究成果并不少见,但是"一国会在什么情况下介入盟国与第三方之间的领土主权争端"这一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回答。事实上,同盟关系本身并不足以说明同盟一方是否会介入盟国与第三方的领土主权争端。... 尽管关于同盟和同盟承诺的研究成果并不少见,但是"一国会在什么情况下介入盟国与第三方之间的领土主权争端"这一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回答。事实上,同盟关系本身并不足以说明同盟一方是否会介入盟国与第三方的领土主权争端。同盟介入争端的程度和意愿取决于三大因素:同盟条约的规定、介入争端的收益以及同盟牵连的风险。这也是美国在多次公开承诺《美日安保条约》适用于钓鱼岛的同时,拒绝将菲律宾主张的南沙岛礁和黄岩岛纳入《美菲共同防御条约》的重要原因。尽管不应过分夸大同盟在领土争端问题上的威慑作用,但是从其客观影响来看,美国出于自身利益介入东亚地区领土争端,只会激化问题,加剧争端解决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盟 美国 领土争端 钓鱼岛争端 南海争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组织神经网络模态振幅算法及其在南海海面高度异常年际变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金宝刚 张韧 +2 位作者 王辉赞 范磊 栾毅 《海洋学研究》 2010年第4期76-82,共7页
作为一种非监督分类方法,自组织神经网络在气象和海洋学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该方法无法给出要素场典型模态随时间变化的振幅。基于所输入要素场与典型模态场的相似程度能够反映出典型模态在该时刻强弱程度的思想,提出了一种简便易... 作为一种非监督分类方法,自组织神经网络在气象和海洋学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该方法无法给出要素场典型模态随时间变化的振幅。基于所输入要素场与典型模态场的相似程度能够反映出典型模态在该时刻强弱程度的思想,提出了一种简便易行的自组织神经网络模态振幅算法,并应用于南海海面高度异常研究。根据该算法计算出了1993—2008年南海海面高度异常年际变化空间分布模态相应的振幅,根据振幅时间序列进一步正确计算出了Nio 3指数与这些模态的延迟相关关系,表明本文模态振幅算法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组织神经网络 模态振幅 南海 海面高度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沙岛礁领土争议法律方法不适用性之实证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金永明 《太平洋学报》 CSSCI 2012年第4期20-30,共11页
解决南海存在的南沙岛礁领土归属争议,利用和平方法是必须遵循的原则。本文分析了利用和平方法(政治方法和法律方法)处理南沙岛礁领土争议问题的基础和障碍,阐述了国际司法机构的管辖权制度,特别指出了遵守"搁置争议、共同开发&qu... 解决南海存在的南沙岛礁领土归属争议,利用和平方法是必须遵循的原则。本文分析了利用和平方法(政治方法和法律方法)处理南沙岛礁领土争议问题的基础和障碍,阐述了国际司法机构的管辖权制度,特别指出了遵守"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原则的重要性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得出南沙岛礁领土争议问题无法利用法律方法解决的结论。最后,本文提出完善我国海洋问题政策与法制等方面的具体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问题 南沙岛礁领土争议 政治方法 法律方法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争端的国际法研判及韬略筹划--以中菲南沙群岛主权争端为视角 被引量:4
16
作者 江河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6-44,共9页
菲律宾通过立法宣示其对南沙群岛拥有主权,侵犯了中国对南沙群岛所固有的领土主权。中菲南沙群岛主权争端的国际环境和地理条件的复杂性,体现了它的代表意义,也决定了中国应采取灵活审慎的外交战略,同时也不能放弃或忽视法律途径。根据... 菲律宾通过立法宣示其对南沙群岛拥有主权,侵犯了中国对南沙群岛所固有的领土主权。中菲南沙群岛主权争端的国际环境和地理条件的复杂性,体现了它的代表意义,也决定了中国应采取灵活审慎的外交战略,同时也不能放弃或忽视法律途径。根据国际法中的先占原则,中国对南海诸岛拥有领土主权是无可置疑的,而菲律宾借以主张领土主权的"国家安全原则",在法理上缺乏正当性,也无法得到国际司法实践的支持。中菲争端的法律分析,有利于在战术上确定可行的外交策略和正当的法律诉求。同时,只有理解外交和法律途径及其国际背景和法律制度之间的互动关系,才能和平解决中国与菲律宾乃至南海邻国之间的海洋争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争端 南沙群岛 领土主权 国家安全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越领土争端:中菲关系的旧观念与新框架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开盛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2016年第4期15-31,121-122,共17页
中菲关系面临的僵局不仅仅源于"零和"性的南海领土主权争端,彼此间误解也是一个重要根源。中国对菲律宾的误解主要集中在后者的外交事务,对其地缘政治重要性与对美关系的"独立性"认识不足,同时低估了菲律宾国内因... 中菲关系面临的僵局不仅仅源于"零和"性的南海领土主权争端,彼此间误解也是一个重要根源。中国对菲律宾的误解主要集中在后者的外交事务,对其地缘政治重要性与对美关系的"独立性"认识不足,同时低估了菲律宾国内因素对其外交事务的影响。菲律宾对中国的误解主要集中在后者的领土政策,以为中国的最终目标是无止境地攫取地盘,怀疑中国政治协商的诚意,以及迷信美方干预能够制约甚至改变中国政策。双边误解放大了利益冲突,导致互相误判,导致阿基诺三世执政时期的中菲关系被领土争端所绑架。两国必须走出这些误解以及由这些误解所导致的困境。当下要务是应该利用菲律宾政府更替之机,寻求妥协,控制争端,防止将来出现更大的冲突。长远来说,关键是重启和发展一个培养双边战略互信的战略框架,实现双边关系的长期稳定与良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土争端 南海 中菲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GrADS软件正确绘制中国地图中南海诸岛附图
18
作者 张福颖 宋静 +1 位作者 刘菲 徐金龙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64-766,共3页
以中国地图为底图的插图在气象科技论文中较为常见。针对中国地图中南海诸岛附图的规范表达形式,应用GrADS(Grid Analysis and Display System)绘图软件,详细给出了正确绘制中国地图中南海诸岛附图的*.gs文件程序,利于同行参考和规范制图。
关键词 GrADS软件应用 南海诸岛附图 规范表达 科技论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渔民视角下中国南海的领域构建 被引量:7
19
作者 刘云刚 刘玄宇 张争胜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062-1071,共10页
南海的战略态势对中国经济和安全利益具有重大影响。基于对中国海南省渔民的实地调研,探讨了不同权力主体在南海的领域化过程及其中渔民的能动作用。结果表明:中国的南海主权边界明晰,具有历史延承性,但近代空间行为主体的多元化,多重... 南海的战略态势对中国经济和安全利益具有重大影响。基于对中国海南省渔民的实地调研,探讨了不同权力主体在南海的领域化过程及其中渔民的能动作用。结果表明:中国的南海主权边界明晰,具有历史延承性,但近代空间行为主体的多元化,多重领域相互叠置,使得南海的领域矩阵呈现出多尺度复合性和权力逻辑复杂化的特点,进而诱发不同层次领域间的潜在冲突和不稳定性。着眼于其中渔民自下而上的主体作用,探讨渔民基于生存动机和日常生活实践,对南海家园式的领域化,这种行为使渔民成为国家领域空间秩序的维护者,也因其特有的族群惯习,对国家的领域治理结构形成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南海 领域建构 渔民 领域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舰船数据可视化分析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5
20
作者 王桃苹 王加胜 +1 位作者 王健 刘宇晨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5-30,共6页
为了更好地对南海舰船数据进行展现和分析,基于百度地图API,以南海舰船数据为基础数据,采用B/S架构,结合数据可视化图表库Echarts、百度地图大数据可视化库、百度地图热力图库,采用数据库等技术对舰船数据进行管理,在时间和空间上对舰... 为了更好地对南海舰船数据进行展现和分析,基于百度地图API,以南海舰船数据为基础数据,采用B/S架构,结合数据可视化图表库Echarts、百度地图大数据可视化库、百度地图热力图库,采用数据库等技术对舰船数据进行管理,在时间和空间上对舰船数据进行可视化和分析。设计并实现具有舰船位置和轨迹可视化、舰船统计分析、舰船轨迹查询、舰船热力图为核心功能的Web应用。该系统能够更加直观高效地对舰船数据进行管理分析,对航道安全的提升具有分析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度地图 南海舰船 Echarts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