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玉米期货价格泡沫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1
作者 姜雨丝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80-184,共5页
文章选取2020年6月1日—2023年9月1日中国玉米期货日收盘价格作为面板数据,通过SADF、GSADF与BSADF检验法分析中国玉米期货价格泡沫的存在性与持续时间,借助静态面板模型与动态面板模型实证检验中国玉米期货价格泡沫影响因素。结果显示... 文章选取2020年6月1日—2023年9月1日中国玉米期货日收盘价格作为面板数据,通过SADF、GSADF与BSADF检验法分析中国玉米期货价格泡沫的存在性与持续时间,借助静态面板模型与动态面板模型实证检验中国玉米期货价格泡沫影响因素。结果显示:观察期内,中国玉米期货市场价格存在4次泡沫现象,其中2022年9月至2022年11月价格泡沫持续时间最长(68 d);2023年8月至2023年9月玉米期货价格泡沫持续时间较短(31 d)。在中国玉米期货价格泡沫的各类影响因素中,玉米临时收储政策、气候因素与中国玉米期货价格泡沫的关系呈负向相关;生猪市场价格波动、大豆价格波动以及非洲猪瘟与中国玉米期货价格泡沫的关系呈正向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玉米期货 价格泡沫 玉米临时收储政策 气候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价格支持政策与粮食可持续发展能力:基于玉米临时收储政策的自然实验 被引量:29
2
作者 廖进球 黄青青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5-125,共11页
基于2007年起中央在东北产区实施玉米临时收储这一自然实验,在测算主产省份玉米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利用双重差分法(DID)对政策实施前后(2004~2015年)玉米全要素生产率及相关变量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玉米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 基于2007年起中央在东北产区实施玉米临时收储这一自然实验,在测算主产省份玉米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利用双重差分法(DID)对政策实施前后(2004~2015年)玉米全要素生产率及相关变量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玉米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上升趋势;政策带来的增产激励,会导致玉米生产中化肥、种子、机械服务等要素过量使用以及农业资源过度消耗,并弱化技术进步效应,从而抑制玉米全要素生产率上升,不利于增强粮食可持续发展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格支持政策 粮食可持续发展能力 玉米临时收储 全要素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世纪以来粮食收储政策演进、得失与改革完善 被引量:10
3
作者 郭庆海 宫斌斌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32-41,共10页
粮食收储政策是21世纪以来我国惠农政策的重点,先后出现了最低收购价格、临时收储价格、目标价格和“市场定价+生产者补贴”四种形态。粮食收储政策的实施在增加农民收入和粮食产量方面发挥了高强度的支撑作用,但也衍生出不可低估的负... 粮食收储政策是21世纪以来我国惠农政策的重点,先后出现了最低收购价格、临时收储价格、目标价格和“市场定价+生产者补贴”四种形态。粮食收储政策的实施在增加农民收入和粮食产量方面发挥了高强度的支撑作用,但也衍生出不可低估的负面效应。目标价格政策一度成为粮食收储政策改革的选择,但因其方案的粗放性而失败。“市场定价+生产者补贴”的方案最终替代了临时收储政策。现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和“市场定价+生产者补贴”政策,并非改革的终结方案,仍存在较大的改革空间,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仍是改革的基本取向。因此,目标价格政策的可行性有待重新评估,与土地挂钩的补贴政策潜伏着不可小视的隐患,最低收购价政策有必要适时退出市场,市场结构与流通结算体系建设必须受到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收储政策 最低收购价格 临时收储价格 目标价格 生产者补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临时收储价格政策实施效果与改制原因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姚志 谢云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6-30,共5页
2016年中国政府用"市场化收购"与"补贴"相结合的新机制替代玉米临时收储价格政策。通过梳理玉米临时收储价格政策的出台背景、实现方式、实施情况以及经济学机理,从市场、农户、国家等三个主体出发,深入探讨了实施... 2016年中国政府用"市场化收购"与"补贴"相结合的新机制替代玉米临时收储价格政策。通过梳理玉米临时收储价格政策的出台背景、实现方式、实施情况以及经济学机理,从市场、农户、国家等三个主体出发,深入探讨了实施效果与改制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临时收储政策 价格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年以来国内玉米市场形势分析与展望
5
作者 焦善伟 《种业导刊》 2015年第10期14-17,共4页
2015以来,国内玉米市场利空因素占据主导,临储玉米去库存化进度缓慢,再加上需求未见明显亮点,以及新产玉米陆续上市,玉米价格整体弱势运行。时至9月份,市场已经进入了政策出台的密集期,国家一方面限制谷物大量进口,另一方面临储玉米&qu... 2015以来,国内玉米市场利空因素占据主导,临储玉米去库存化进度缓慢,再加上需求未见明显亮点,以及新产玉米陆续上市,玉米价格整体弱势运行。时至9月份,市场已经进入了政策出台的密集期,国家一方面限制谷物大量进口,另一方面临储玉米"市场化"趋势明显,只是政策迟迟没有明确,使得市场一时传言四起。从市场多空因素博弈看,在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要求下,保证口粮绝对安全、谷物基本自给,就要保持国内粮食生产的稳定性,由此玉米临储政策的改革短期内仍难"到位",需要给予市场、农民、政府等时间和空间去缓冲。基于此,预计后期国内玉米价格回归市场的基调不会变化,但短期内临储政策将继续发挥相应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市场价格 临储政策 供需形势 进口 替代 后市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临储制度下玉米价格风险管控 被引量:5
6
作者 王劲雨 陈盛伟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9-70,共12页
分析与评价玉米价格风险管控现状,基于生产者和加工企业利益共赢为出发点,利用延期点价,促进农业和工业的有效融合;基于加工企业和贸易商利益协同、促进交易为出发点,利用基差交易,规避基差风险,促进商品因素(现货)和金融因素(期货)有... 分析与评价玉米价格风险管控现状,基于生产者和加工企业利益共赢为出发点,利用延期点价,促进农业和工业的有效融合;基于加工企业和贸易商利益协同、促进交易为出发点,利用基差交易,规避基差风险,促进商品因素(现货)和金融因素(期货)有效融合;基于加工企业管控价格风险的需要,利用玉米和淀粉基差、生产成本数据、副产品收入等,建立“价格-损益”管控模型,实现加工企业在决策玉米采购时,就能够预判经营的风险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农业产业 玉米 临时收储政策 风险管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玉米临时收储价格政策的成效、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3
7
作者 张莹莹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7-40,共4页
中国自2008年开始实行两批中央储备与国家临时收储政策,主要是在辽宁、吉林、黑龙江以及内蒙等4省区执行,成为我国玉米价格宏观调控政策的新举措。从政策的成效来看,玉米临时收储政策有效促进了玉米的种植生产、保护了农民合理收益、稳... 中国自2008年开始实行两批中央储备与国家临时收储政策,主要是在辽宁、吉林、黑龙江以及内蒙等4省区执行,成为我国玉米价格宏观调控政策的新举措。从政策的成效来看,玉米临时收储政策有效促进了玉米的种植生产、保护了农民合理收益、稳定了玉米市场价格。从政策存在的问题来看,产生巨大的玉米库存压力和财政负担、市场有效供给与总体供给的矛盾比较突出、玉米消费不旺与玉米价格创新高矛盾比较突出、以玉米为原材料的下游加工企业受冲击较大、玉米市场的国内外价格倒挂现象比较突出、玉米的替代消费现象日趋突出等现象,是玉米临时收储政策不得不解决的突出问题。应该从完善玉米临时收储政策、推进玉米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加大扶持社会化仓储建设等几个方面入手,维护玉米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临时收储政策 成效 收储价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