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36篇文章
< 1 2 15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alysis of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mmonium chloride smoke particles in confined spaces 被引量:7
1
作者 Chen-youshi Xu Bing-ting Zha +2 位作者 Jia-qian Bao He Zhang Hong-xia Li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7期1269-1280,共12页
In response to the demand for short-range detection of anti-smoke environment interference by laser fuzes,this study proposes a smoke environment simulation of non-uniform continuous point source diffusion and investi... In response to the demand for short-range detection of anti-smoke environment interference by laser fuzes,this study proposes a smoke environment simulation of non-uniform continuous point source diffusion and investigates an experimental laboratory smoke environment using an ammonium chloride smoke agent.The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composition,and mass flow distribution of the smoke were studied.Based on a discrete phase model and a kεturbulence model,a numerical simulation was developed to model the smoke generation and diffusion processes of the smoke agent in a confined space.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moke mass concentration,velocity,and temperature in the space after smoke generation were analyzed,and the motion law governing the smoke diffusion throughout the entire space was summarized.Combined with the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of the smoke environment laboratory,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moke plume changed from fan-shaped to umbrella-shaped during smoke generation,and then continued to spread around.Meanwhile,the mass concentration of smoke in the space decreased from the middle outward;the changes in temperature and velocity were small and stable.In the diffusion stage(after 900 s),the mass concentration of smoke above 0.8 m was relatively uniform across an area of smoke that was 12 m thick.The concentration decreased over time,following a consistent decreasing trend,and the attenuation was negligible in a very short time.Therefore,this system was suitable for conducting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laser fuzes in a smoke environment.Owing to the stability of the equipment and facilities,the setup could reproduce the same experimental smoke environment by artificially controlling the smoke emission of the smoke agent.Overall,this work provides a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subsequent research efforts regarding the construction of uniform smoke environments and evaluating laser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in smoky environ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ser fuze Smoke environment temporal distribution spatial distribution Confined space Smoke ag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ndTrendr算法的广东省1990-2020年森林干扰与森林恢复的动态变化分析
2
作者 刘凯 夏艺菲 +1 位作者 扎西卓玛 曹晶晶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8-69,共12页
为准确掌握广东省森林干扰与森林恢复的动态特征,文章基于谷歌地球引擎(Google Earth Engine,GEE)云平台构建Landsat长时序年度无云地表反射率影像集,采用LandTrendr(Landsat-based detection of Trends in Distur-bance and Recovery)... 为准确掌握广东省森林干扰与森林恢复的动态特征,文章基于谷歌地球引擎(Google Earth Engine,GEE)云平台构建Landsat长时序年度无云地表反射率影像集,采用LandTrendr(Landsat-based detection of Trends in Distur-bance and Recovery)算法提取广东省1990—2020年森林干扰与森林恢复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分析其演变的驱动因素,比较不同森林类型的干扰与恢复特征。结果表明:(1)1990—2020年,广东省的森林干扰总面积约为1.35×10^(4)km^(2),集中分布在广东省西部、东部和中部小范围地区,干扰面积最大的3个城市分别为韶关、梅州、清远市;森林恢复总面积约为1.91×10^(4)km^(2),集中分布在广东省北部和西部地区,恢复面积最大的3个城市分别为韶关、清远、肇庆市。(2)广东省森林干扰与森林恢复均集中发生在海拔小于等于600 m的地区,高海拔地区的森林面积较为稳定;广东省森林干扰集中发生在坡度小于等于25°的地区,森林恢复集中发生在坡度小于等于35°的地区。(3)广东省森林干扰在1996年后发生较为频繁,其中2011年的森林干扰面积最大;森林恢复主要集中在2001—2016年,其中2012年的森林恢复面积最大。(4)广东省的森林干扰与森林恢复主要受雨雪冰冻灾害、台风、病虫害等自然因素以及森林火灾、城市化、采伐、林业政策等人为因素的综合影响,其中雨雪冰冻灾害对广东省北部地区的常绿针叶林的影响较大,但该类型的森林恢复也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干扰 森林恢复 LandTrendr算法 Landsat影像 时空分布特征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银矿床类型、时空分布与找矿远景 被引量:3
3
作者 秦克章 韩日 +5 位作者 回凯旋 李真真 阚靖 王乐 高燊 赵俊兴 《岩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3-415,共33页
我国银矿床分布广泛,矿床成因类型多。近些年来,一些大型-超大型银矿床的相继发现,改写了我国银资源的分布格局。因此亟需对我国银矿床主要成因类型及时空分布规律进行系统总结与研究。本文经过系统整理,梳理出我国77座中型以上(>20... 我国银矿床分布广泛,矿床成因类型多。近些年来,一些大型-超大型银矿床的相继发现,改写了我国银资源的分布格局。因此亟需对我国银矿床主要成因类型及时空分布规律进行系统总结与研究。本文经过系统整理,梳理出我国77座中型以上(>200t)的银多金属矿床的基本信息与要素,将我国银矿床划分为浅成低温热液型、斑岩型、矽卡岩型、VMS型、SEDEX型、MVT型、沉积型和风化型(红土型)等八种类型,其中以浅成低温热液型最为主要。中国银矿床主要形成于中生代,尤其是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空间上划分出兴蒙、华北、秦岭-东昆仑、华南、西藏-三江等五个银成矿省。银成矿省成因与陆壳类型(古老和新生地壳)、伸展构造背景和大规模中酸性岩浆活动密切相关。综合上述因素,兴蒙复合造山带仍然是具有巨大找矿潜力的成矿区。那更康切尔沟银多金属矿床的发现表明东昆仑(原特提斯-新特提斯)叠合造山带地区具有很好的找矿潜力。三江复合造山带在银锡矿床的勘查方面亦潜力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银矿床 成因类型 地质特征 时空分布 银成矿省 找矿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81-2020年陕西省暖季不同历时强降水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1
4
作者 蔡新玲 蔡依晅 +3 位作者 叶殿秀 李茜 户元涛 胡琳 《干旱区地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共10页
利用1981—2020年陕西省暖季(5—9月)95个国家气象观测站小时降水量资料,结合多种数理统计方法分析4个历时(1h、3h、6h、12h)强降水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1)陕西省短历时强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4个历时强降水高发区均位于陕南秦巴山区... 利用1981—2020年陕西省暖季(5—9月)95个国家气象观测站小时降水量资料,结合多种数理统计方法分析4个历时(1h、3h、6h、12h)强降水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1)陕西省短历时强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4个历时强降水高发区均位于陕南秦巴山区,稀发区位于关中平原中部和陕北长城沿线。(2)各历时降水极值的空间差异均较大,历时越短,极值分布的局地性越强。(3)近40a,陕西省各历时强降水均呈增多增强趋势,尤以3h强降水的增加最为显著。(4)各历时强降水的趋势变化在空间上表现为非均一性,陕北黄河沿线和陕南中南部强降水呈增多趋势,陕北南部和关中平原中部呈减少趋势,且历时越短,强降水呈增多趋势的范围越大。(5)强降水日变化南北不同,历时越短,强降水的日变化越明显,特别是陕北短历时强降水日变化最为突出,且在傍晚或夜间易发生强降水事件,其危害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历时强降水 变化趋势 时空分布 陕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56-2016年中国降水量时空分布规律及变化特征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原园 李云玲 +2 位作者 郭旭宁 潘扎荣 刘为锋 《水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7,共17页
为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降水时空演变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带来的挑战,基于第三次全国水资源调查评价1956—2016年逐月降水量观测数据,全面剖析了降水量在全国、水资源一级区、省级行政区的空间分布规律以及年际变化、年内分配等... 为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降水时空演变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带来的挑战,基于第三次全国水资源调查评价1956—2016年逐月降水量观测数据,全面剖析了降水量在全国、水资源一级区、省级行政区的空间分布规律以及年际变化、年内分配等时间分布特征,探讨了降水时空分布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中国南方地区多年平均年降水深为1215.1 mm,北方地区仅为329.3 mm;各水资源一级区均出现连枯连丰现象,降水量越少的区域年际变化越显著;北方地区连续最大4个月降水量占多年平均年降水量的70%~80%,南方地区则占50%~65%;1956—2016年全国降水量呈现出丰枯交替的现象,整体变化趋势未发生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量 时空分布 年际变化 年内分配 变化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太阳能资源时空分布特征与区划评估 被引量:1
6
作者 范立张 解明恩 +2 位作者 杨晓鹏 杨鹏武 肖瑞迪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96-504,共9页
为系统评估云南太阳能资源,在近年来完成云南清洁能源气象评估项目基础上,初步构建云南太阳能资源的精细化评估框架和模型。利用云南7个辐射站太阳总辐射资料和126个台站日照资料,建立1961—2022年全省太阳总辐射时间序列,在此基础上分... 为系统评估云南太阳能资源,在近年来完成云南清洁能源气象评估项目基础上,初步构建云南太阳能资源的精细化评估框架和模型。利用云南7个辐射站太阳总辐射资料和126个台站日照资料,建立1961—2022年全省太阳总辐射时间序列,在此基础上分析云南日照时数、日照百分率和太阳总辐射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云南太阳总辐射呈中部多,西南部次之,东部及西北部少的分布特征。云南年太阳总辐射量在905~1800 kWh/m^(2)之间,除滇西北边缘地区外,大致呈西高东低型分布。云南太阳能资源总体可分为5个等级,滇中地区拥有云南最好的太阳能资源量,滇西南是云南太阳能资源的次高值区。云南全省年太阳能资源理论总储量约577.28×10^(12) kWh,太阳能资源储量总体富裕。云南大部地区具有较好的太阳能开发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日照 太阳辐射 ARCGIS 时空分布 区划评估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56-2016年中国水资源总量时空分布规律及变化特征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原园 李云玲 +2 位作者 郭旭宁 潘扎荣 刘为锋 《水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27,共10页
为摸清中国水资源演变新情势,科学合理地制定适应性水资源管理政策,利用第三次全国水资源调查评价1956—2016年数据,评估了全国、水资源一级区及省级行政区水资源总量及时空分布特征,揭示了水资源总量时空演变规律。主要结论如下:①中... 为摸清中国水资源演变新情势,科学合理地制定适应性水资源管理政策,利用第三次全国水资源调查评价1956—2016年数据,评估了全国、水资源一级区及省级行政区水资源总量及时空分布特征,揭示了水资源总量时空演变规律。主要结论如下:①中国南方水资源总量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81.5%,显著高于北方的18.5%;②中国水资源总量演变区域分异特征显著,水资源总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南方产水系数普遍高于北方;③1956—2016年水资源总量变化趋势为西北、东南略增,其余地区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总量 时空分布 演变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百度慧眼的长沙市主城区夜间经济活动人群时空特征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郑群明 曹灵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5-93,共9页
为了探究城市人群夜间活动集聚规律及其时空分布特征,针对长沙市主城区夜间人群活动情况,利用百度慧眼商业与人口分析系统提取人群定位数据,从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分析夜间经济活动中人群的集聚程度和分布位置。研究结果表明:长沙市主城... 为了探究城市人群夜间活动集聚规律及其时空分布特征,针对长沙市主城区夜间人群活动情况,利用百度慧眼商业与人口分析系统提取人群定位数据,从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分析夜间经济活动中人群的集聚程度和分布位置。研究结果表明:长沙市主城区夜间人群活动集聚特征,在不同日期具有时段上的相似性。18:00~22:00左右处于持续高热阶段,随后至次日2:00~3:00为人群集聚热度骤降阶段,到次日5:30热度逐渐攀升。空间上整体呈现出“一心T圈多核”的规律,在时间发展上显示“持续聚集—边缘消散—点状消散—部分重聚”的动态规律,人流主要集中在五一商圈、万家丽商圈等城市夜间休闲区和河西大学城等高校以及居住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人口分布 百度慧眼 夜间经济 时空特征 长沙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因子对渤海强壮滨箭虫四季种群结构的影响
9
作者 孙颖 陈学超 +3 位作者 沈阳 孙跃 王博渊 朱丽岩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7-117,共11页
为深入探究环境因子与渤海强壮滨箭虫四季种群结构动态的关系,并进一步丰富近年来渤海海域浮游动物的相关研究,本研究于2018年4月—2019年12月在渤海海区开展4个航次的海洋综合调查工作,对渤海强壮滨箭虫的时空分布以及生长繁殖状况进... 为深入探究环境因子与渤海强壮滨箭虫四季种群结构动态的关系,并进一步丰富近年来渤海海域浮游动物的相关研究,本研究于2018年4月—2019年12月在渤海海区开展4个航次的海洋综合调查工作,对渤海强壮滨箭虫的时空分布以及生长繁殖状况进行了研究,并讨论了温度、盐度、深度以及饵料等环境因子对其种群结构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盐度与强壮滨箭虫的时空分布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在28.5~32.7的范围内,盐度的升高对强壮滨箭虫种群增长有抑制作用;温度通过影响强壮滨箭虫的摄食、代谢来影响其季节上的变化;桡足类作为强壮滨箭虫的主要饵料,也是影响强壮滨箭虫生长繁殖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因子 渤海 强壮滨箭虫 时空分布 生长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农业人口格网分布特征及其时空演变 被引量:1
10
作者 米瑞华 刘书敏 倪世龙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47,共11页
利用第五至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探索基于土地利用类型的农业人口格网化方法,获得陕西省1.5 km农业人口格网密度数据,揭示农业人口分布的特征和时空演变过程。研究发现,2020年陕西省农业人口在关中平原和汉中盆地分布密集,陕北高原和秦巴... 利用第五至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探索基于土地利用类型的农业人口格网化方法,获得陕西省1.5 km农业人口格网密度数据,揭示农业人口分布的特征和时空演变过程。研究发现,2020年陕西省农业人口在关中平原和汉中盆地分布密集,陕北高原和秦巴山地相对稀疏;在河谷地带分布相对密集,而在城市核心区、难利用土地以及生态保护和水源涵养区密度极低。2000—2020年,陕西省农业人口密度全域普遍下降,但各地降幅存在差异,致使空间不均匀性加剧,其原因可能在于土地利用类型转变和农业人口规模下降速度不同。精度验证发现,农业人口格网数据与人口普查数据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农业人口格网数据集的拟合精度较高。研究减轻了可塑性面积单元问题,充分捕捉了农业人口分布的细节信息,对加快塑造分布合理的农业现代化人力资源、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具有政策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人口分布 人口数据格网化 土地利用类型 时空演变 陕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水光充储”协调运行的电动汽车充电站规划
11
作者 叶圣永 刘旭娜 +3 位作者 李海波 龙川 秦建茹 杨新婷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2-271,共10页
基于路网拓扑信息和电动汽车出行数据信息,根据马尔可夫过程原理结合蒙特卡洛方法进行行程链模拟,建立电动汽车充电热点时空分布需求预测模型;以此为基础建立电动汽车充电决策运行约束模型;从充电用户满意度和配网可靠运行角度出发,以... 基于路网拓扑信息和电动汽车出行数据信息,根据马尔可夫过程原理结合蒙特卡洛方法进行行程链模拟,建立电动汽车充电热点时空分布需求预测模型;以此为基础建立电动汽车充电决策运行约束模型;从充电用户满意度和配网可靠运行角度出发,以系统总成本最小化为目标,建立考虑配网约束、“水光充储”协调运行的充电站一体化规划模型;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所提模型的有效性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分布式发电 储能 配电网 时空分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2023年甘肃省祁连山-阿尔金山旱獭疫源地动物鼠疫流行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12
作者 王鼎盛 周小杰 +3 位作者 安文静 席进孝 徐大琴 郭丽民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68-674,共7页
目的分析甘肃省祁连山-阿尔金山旱獭疫源地鼠疫宿主动物及媒介病原学阳性数时空分布及聚集性特征,为鼠疫精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4—2023年甘肃省祁连山-阿尔金山旱獭疫源地鼠疫监测资料(来源于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Orig... 目的分析甘肃省祁连山-阿尔金山旱獭疫源地鼠疫宿主动物及媒介病原学阳性数时空分布及聚集性特征,为鼠疫精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4—2023年甘肃省祁连山-阿尔金山旱獭疫源地鼠疫监测资料(来源于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Origin 2024软件进行数据可视化展示,以各乡镇作为空间尺度,应用ArcGIS 10.8软件进行全局、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和趋势性分析。结果2014—2023年甘肃省祁连山-阿尔金山旱獭疫源地累计分离鼠疫菌440株,其中从旱獭体内分离出的菌株数最多(345株,78.41%),其余均从媒介中分离得到。从时间分布来看,7月和8月报告的检菌数最多(均为121株,27.50%);从地区分布来看,阿克塞县报告的检菌数最多(255株,57.95%)。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除2014、2016和2021—2023年外,该疫源地各乡镇年检菌数整体呈空间聚集性分布,其中2020年空间聚集性最强(Moran's I=0.5212,Z=14.3970,P<0.001)。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2014—2023年该疫源地每年均存在“高-高”聚集区,主要为阿克塞县的红柳湾镇和肃北县的党城湾镇,“低-低”聚集区与鼠疫疫情低活跃度地区分布基本一致。年总检菌数的趋势由东向西逐渐增加,最大值出现在疫情焦点的西部。结论2014—2023年甘肃省祁连山-阿尔金山旱獭疫源地鼠疫菌检出数在乡镇水平上整体存在明显的空间聚集性特征,聚集区域主要在该疫源地的祁连山西段至阿尔金山段,应作为重点监测和防控地区,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防控措施,降低鼠疫发生与传播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鼠疫 流行特征 时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稀有金属矿床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
13
作者 李晓峰 徐恒 +6 位作者 朱艺婷 余勇 邓宣驰 崔子良 王泽传 姜永果 吴福元 《岩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213-2242,共30页
滇西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南部,其地质构造演化过程是特提斯构造、岩浆和成矿演化的缩影。该地区稀有金属资源成矿潜力是近年来地质学家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收集、分析和整理已有的地质勘查资料及年代学、地球化学和同... 滇西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南部,其地质构造演化过程是特提斯构造、岩浆和成矿演化的缩影。该地区稀有金属资源成矿潜力是近年来地质学家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收集、分析和整理已有的地质勘查资料及年代学、地球化学和同位素数据,并通过对典型稀有金属矿床(点)的考察和研究,结合“第二次青藏高原科学考察综合研究”专题“稀有金属资源现状和远景评估”执行过程中的最新研究成果,阐述了滇西地区稀有金属矿床的成矿类型、时空分布、成矿规律和资源远景。滇西地区稀有金属矿床主要沿怒江和澜沧江断裂带呈带状、局部集中分布;成矿类型主要有花岗岩型、伟晶岩型、矽卡岩型、云英岩型、电气石-石英脉型、硫化物-石英脉型、金云母热液脉型、风化壳型以及煤系型和热泉型等,其中花岗岩型和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中发育有宝玉石资源(如:碧玺和海蓝宝石等)。滇西稀有金属矿床主要形成于三叠纪(240~220Ma)、早白垩世(124~120Ma)、晚白垩世(80~70Ma)、古新世-始新世(65~50Ma)、渐新世(33~30Ma)、中新世(25~12Ma)等6个时期,分别与三叠纪古特提斯洋闭合后碰撞环境、新特提斯洋的俯冲,以及印度-欧亚大陆碰撞及碰撞后的大型剪切走滑作用有关。滇西Li-Be-Rb-Cs稀有金属矿床主要形成于晚白垩世、古新世-始新世和中新世,其中渐新世和中新世主要与剪切走滑变形变质作用密切相关。滇西地区稀有金属矿床具有富F或富B,或富F且富B的特点,与不同时期分异程度较高的花岗岩关系密切。锡石、电气石和云母等指示矿物可以示踪稀有金属成矿过程及成矿元素组合的差异性。本文提出滇西稀有金属成矿具有地域性和时域性的特点,晚白垩世和中新世是该地区稀有金属大规模成矿时期,稀有金属资源成矿潜力较好,其中花岗岩型和伟晶岩型是下一步主要突破方向。Li-Rb-Cs的找矿工作多集中怒江成矿带,腾冲-梁河地区以花岗岩型和风化壳型为主,高黎贡地区应以伟晶岩型和金云母热液脉型为主。Be矿找矿工作应集中于高黎贡和腾冲-梁河地区,崇山和西盟地区也应予以关注。Nb-Ta和Zr-Hf找矿应多注重寻找与主矿种共伴生元素的Nb-Ta和Zr-Hf。锡矿则应以寻找稀有金属花岗岩型为突破口,以及在已有矿床的深部和外围开展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有金属矿床 成矿规律 成矿远景 时空分布 变质变形 滇西 青藏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尕海湿地不同植被退化阶段土壤颗粒有机碳含量及动态
14
作者 马维伟 刘强 +1 位作者 李广 常文华 《土壤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9-200,共12页
研究高寒湿地植被退化过程中土壤颗粒有机碳(POC)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可为深入理解高寒湿地土壤碳库动态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提供基础数据。以甘肃尕海湿地区内不同植被退化程度的沼泽草甸(未退化ND、轻度退化SD、中度退化M... 研究高寒湿地植被退化过程中土壤颗粒有机碳(POC)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可为深入理解高寒湿地土壤碳库动态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提供基础数据。以甘肃尕海湿地区内不同植被退化程度的沼泽草甸(未退化ND、轻度退化SD、中度退化MD和重度退化HD)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植被退化过程中湿地土壤POC在2016年和2017年生长季的变化特征及其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植被退化显著降低了湿地表层(0~10和10~20 cm)土壤POC含量,而对其他土层(20~40、40~60、60~80和80~100 cm)土壤POC含量影响不显著。(2)随生长季的推移,表层土壤POC含量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但其他土层土壤POC含量无明显变化,2016年土壤POC含量和变幅均高于2017年。(3)采样时间、植被退化和土壤深度均对POC影响显著,同时对土壤POC有显著交互作用。(4)全氮和地下生物量是影响土壤有机碳组分变化的主导因素。植被退化可能导致青藏高原湿地表层土壤碳库中积累的大量POC损失,使青藏高原湿地成为一个潜在碳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退化 土壤颗粒有机碳 时空分布 尕海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高等级革命文物时空分布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
15
作者 韦峰 马嘉铭 栾春凤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8-64,共7页
革命文物是弘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文化遗产。文章以全国4115处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中的革命文物为研究对象,结合具体的历史价值与文化内涵,将其划分为7种类型和6个时期。运用GIS空间分析与量化方法,研究全国革命文物的时空... 革命文物是弘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文化遗产。文章以全国4115处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中的革命文物为研究对象,结合具体的历史价值与文化内涵,将其划分为7种类型和6个时期。运用GIS空间分析与量化方法,研究全国革命文物的时空分布特征,发现:(1)总体呈现“全域广布、差异显著”的集聚特征,以及“一核、多片”的聚集格局和“由南至北、蔓延全国”的动态演化格局;(2)各类型、各时期的革命文物数量和空间分布差异显著,其中“重要机构、会议旧址”“土地革命时期”分别占比最大。影响因素上:革命事件是革命文物生成的最主要的成因,地理区位、战略方针、经济条件、敌我情势是影响革命文物分布格局的基础因素、主导因素、驱动因素和催生因素。研究旨在为全国革命文物的连片保护与系统展示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文物 高等级 时空分布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DEEMs-PARAFAC的长荡湖溶解性有机物(DOM)来源及分布特征研究
16
作者 宦娟 郑永春 +4 位作者 徐宪根 张浩 袁佳龙 李鑫城 周立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91-600,共10页
湖泊水质直接影响周边生态、人类健康和经济,而现代工业、城市化带来的压力使得湖泊面临着严峻挑战,需要深入了解变化、寻找污染源,并采取有效措施维护生态健康和人民生活水质安全。因此,基于三维荧光(3DEEMs)和平行因子(PARAFAC)方法,... 湖泊水质直接影响周边生态、人类健康和经济,而现代工业、城市化带来的压力使得湖泊面临着严峻挑战,需要深入了解变化、寻找污染源,并采取有效措施维护生态健康和人民生活水质安全。因此,基于三维荧光(3DEEMs)和平行因子(PARAFAC)方法,对2022年长荡湖及其周边面源的水质溶解性有机物(DOM)的荧光光谱进行分析,探讨了长荡湖DOM的荧光组分来源及时空分布,同时对比周边面源荧光与湖体荧光的相似性。结果表明,长荡湖水体的溶解有机质(DOM)荧光主要由两类荧光组分构成:类蛋白荧光组分(C1)和类腐殖质组分(C2、C3、C4)。这些组分与周边印染、生活排放以及水产养殖等源头的荧光组分相似度较高。长荡湖在不同水期各类荧光分布存在差异,特别是丰水期,荧光强度主要集中于下游出湖口。长荡湖荧光特征参数FI的值为(1.68~1.75),BIX的值在(0.92~0.93),HIX的值在(0.56~0.7),表明长荡湖DOM的增量以内源为主。综合分析显示,长荡湖的有机质主要来自水生动植物和藻类的腐解等内源增量。冗余分析结果表明,与湖体DOM相关性较大的环境因子主要包括Chl-a和COD。本研究不仅对解决当地生态环境问题具有积极作用,同时也为其他湖泊生态系统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荡湖 三维荧光 平行因子分析 DOM时空分布 有机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昌市降水结构时空特征及其与大尺度气候的关联机制
17
作者 刘卫林 胡林浩 +1 位作者 张景嵘 郭强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0-44,共5页
为揭示南昌市降水结构时空特征及其与大尺度气候的关联机制,基于南昌市1965~2017年13个降水站点的逐日降水数据,采用线性趋势、滑动t检验、Morlet小波分析、小波相干、反距离插值法对南昌市各级别降水指标进行了时空特征分析,探讨了其... 为揭示南昌市降水结构时空特征及其与大尺度气候的关联机制,基于南昌市1965~2017年13个降水站点的逐日降水数据,采用线性趋势、滑动t检验、Morlet小波分析、小波相干、反距离插值法对南昌市各级别降水指标进行了时空特征分析,探讨了其与全球大尺度气候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南昌市西北、东南地区各等级降水量、降水日数高于其余地区;暴雨、总降水雨量呈增加趋势,中雨呈减少趋势;暴雨雨强呈增加趋势;小雨、中雨降水量与降水日数存在28年周期,大雨、暴雨降水量与降水日数存在18年周期;各等级降水雨强均有明显的28年周期长度;南昌市降水与北大西洋涛动(NAO)、厄尔尼诺暖流(Nino3.4)、南方涛动指数(SOI)、副热带高压脊线及夏季季风指数(SASMI)均存在显著线性关系,其中SOI、Nino3.4及副高脊线在2000年前后对于暴雨等级降水均表现出时滞相干性。研究结果有助于南昌市防汛抗旱,并为适应大尺度气候变化的水资源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昌市 不同量级降水 时空变化 大尺度气候特征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51~2020年海南岛旱涝急转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力研究
18
作者 王秀杰 滑心怡 +2 位作者 田福昌 曲姿桦 苑希民 《气候与环境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4,共14页
根据1951~2020年海南岛19个气象站的逐日降水数据,基于长周期旱涝急转指数(Long-cycle Drought–Flood Abrupt Alternation Index,LDFAI)识别旱涝急转事件,采用Mann-Kendall检验、小波分析、R/S分析法及多元线性回归等方法,研究海南岛... 根据1951~2020年海南岛19个气象站的逐日降水数据,基于长周期旱涝急转指数(Long-cycle Drought–Flood Abrupt Alternation Index,LDFAI)识别旱涝急转事件,采用Mann-Kendall检验、小波分析、R/S分析法及多元线性回归等方法,研究海南岛的旱涝急转现象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驱动力。结果表明:1)1951~2020年,乐东、保亭的LDFAI存在显著的减少趋势,其余17个气象站LDFAI变化趋势均不显著;海南岛LDFAI突变年份相对分散,儋州、文昌及琼中的潜在突变年份为2006年,三亚、保亭及陵水为2019年,白沙、乐东、琼海和万宁的突变年份分别为1958年、1976年、1992年和2017年。2)1951~2020年海南岛共发生27次旱涝急转事件,各站5~10月LDFAI序列在4 a、15~20 a及40 a左右尺度上的周期性振荡较为明显,20 a周期最为活跃,一直存在且比较明显;万宁及陵水两地LDFAI的未来趋势与1951~2020年相反。3)海南岛发生旱涝急转事件的主要影响因子是降水量,遥相关指数中Niño3.4对旱涝急转事件的影响最为显著。气象因子与4个遥相关因子耦合的决定系数中,乐东最大,与耦合单一遥相关因子相比,气象因子与遥相关因子耦合对儋州的影响最大。遥相关因子对海南岛旱涝急转事件的影响均呈增加趋势,进一步证明了大气环流异常增加了旱涝急转事件发生的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岛 旱涝急转 时空分布特征 长周期旱涝急转指数 驱动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2022年我国森林火灾时空分布规律
19
作者 黄锐 王卓泰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0-25,共6页
森林火灾不仅会直接破坏森林生态系统,还会造成水土流失、气候变暖等危害。研究森林火灾时空分布规律有助于林火的预测,同时为森林火灾的预防扑救工作提供技术支撑。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0-2022年我国森林火灾的历史数据,利用Excel、SPSS... 森林火灾不仅会直接破坏森林生态系统,还会造成水土流失、气候变暖等危害。研究森林火灾时空分布规律有助于林火的预测,同时为森林火灾的预防扑救工作提供技术支撑。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0-2022年我国森林火灾的历史数据,利用Excel、SPSSPRO、ArcGIS等工具,采用描述性数据分析法、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分析我国森林火灾发生的规律。结果表明:2010-2022年,我国森林火灾的年际变化呈现波动下降趋势,森林火灾发生次数、火场总面积、受灾森林面积等指标,从2010年的峰值降至2021年的谷值,即森林火灾发生次数由7723起降至616起,火场总面积从116243 hm^(2)降至14124 hm^(2),受灾森林面积从45761 hm^(2)降至4457 hm^(2),但2017年与2022年出现反弹现象;2010-2022年,我国森林火灾空间分布总体呈现聚集态,多数省区市表现为“高高聚集、低低聚集”,即林火高发区域在空间上多毗邻,林火低发区域之间趋于相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火灾 时空分布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地区A级旅游景区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基于2001—2022年广西面板数据分析
20
作者 邓爱民 董金义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9-130,共12页
全面和准确掌握景区空间格局演变及其影响因素是优化旅游空间布局的关键,也是民族地区旅游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2001—2022年的广西A级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运用GIS空间分析、地理探测器对广西A级旅游景区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探究... 全面和准确掌握景区空间格局演变及其影响因素是优化旅游空间布局的关键,也是民族地区旅游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2001—2022年的广西A级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运用GIS空间分析、地理探测器对广西A级旅游景区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结果表明:广西A级旅游景区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其空间形态发生了“由差异—无明显差异”变化、方向分布均为“东北—西南”趋势和空间分布方向性在逐渐减弱的特征;空间密度上呈现出散点向线状和带状演变的特征,构成了三地两带一中心旅游新格局的主要轮廓;资源本底、自然环境、经济产业和社会环境对广西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能力具有动态变化特征和上升趋势;自然旅游资源、植被指数、三产比重和常住人口影响能力呈现出动态变化和上升趋势;人文旅游资源和GDP影响能力也具有动态变化,但呈现出下降趋势;地形起伏、河流水系、通车里程和城市园林绿化影响能力相对稳定,但前两者表现出略有上升的趋势。结果可为明晰广西A级旅游景区空间演化格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提供数据和理论支撑,也为当下广西文化旅游产业政策、规划的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A级旅游景区 时空分布 演变特征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