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玉果油田果8区块减氧空气驱低温氧化对采收率的影响
1
作者 肖志朋 张彦斌 +4 位作者 李启航 李宜强 韩继凡 闫茜 吴永恩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4-339,共6页
注减氧空气是低渗透油藏有效的开发手段,减氧空气可在地层条件下与原油发生低温氧化反应,提高采收率。针对玉果油田果8区块目前减氧空气驱提高采收率机理认识不完善的问题,采用等温氧化实验和长岩心驱替实验探究原油氧化过程和生成物质... 注减氧空气是低渗透油藏有效的开发手段,减氧空气可在地层条件下与原油发生低温氧化反应,提高采收率。针对玉果油田果8区块目前减氧空气驱提高采收率机理认识不完善的问题,采用等温氧化实验和长岩心驱替实验探究原油氧化过程和生成物质对提高采收率的影响。等温氧化实验结果表明,稀油的低温氧化过程产生了沉积物质,随着温度升高,氧化程度明显提高,89℃时原油氧化生成重质组分沉积量为1.25×10^(-3)g/g,100℃时为3.43×10^(-3)g/g,120℃时为5.02×10^(-3)g/g。长岩心驱替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氧化温度下重质组分沉降对采收率存在影响,随着温度升高,气窜时机变晚,波及效果变好,最终采收率有所提高,温度为89℃、100℃和120℃时的最终采收率分别为52.77%、58.89%和65.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果油田 果8区块 减氧空气驱 低温氧化 轻质原油 提高采收率 气相色谱 长岩心驱替实验 组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水色谱法的进展及其在生化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2
作者 刘彤 耿信笃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0-34,共5页
着重评述了疏水色谱法的理论研究及疏水固定相中无机填料、有机填料、非多孔填料以及大孔膜的新发展,并对疏水色谱法在生物大分子的分离、纯化和生化研究中的应用,包括在蛋白质复性、折叠和分子构象变化等方面的应用作了介绍,全文包... 着重评述了疏水色谱法的理论研究及疏水固定相中无机填料、有机填料、非多孔填料以及大孔膜的新发展,并对疏水色谱法在生物大分子的分离、纯化和生化研究中的应用,包括在蛋白质复性、折叠和分子构象变化等方面的应用作了介绍,全文包括62篇文献和一张表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C 疏水色谱 固定相 生物大分子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工程中的液相色谱 被引量:17
3
作者 刘彤 耿信笃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0-34,共5页
对液相色谱用于基因工程生产蛋白质分子构象、变性蛋白的复性、蛋白折叠中间体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及液相色谱在基因工程样品的质量检验、制备方面的新进展分别加以评述。全文引用了42篇文献。
关键词 基因工程 液相色谱 质量检验 蛋白药物 分离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液相色谱中同系物体系实验点与预测方程参数间的匹配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彦 张静 耿信笃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26-331,共6页
以波相色谱中溶质计量置换统一保留模型(SDM-R)的二参数、三参数和四参数方程为基础,研究了在预测同系物保留值时实验点与预测方程参数间的匹配关系。用两个实验点,分别以二、三和四参数方程对反相色谱中同系物保留值进行预测,发... 以波相色谱中溶质计量置换统一保留模型(SDM-R)的二参数、三参数和四参数方程为基础,研究了在预测同系物保留值时实验点与预测方程参数间的匹配关系。用两个实验点,分别以二、三和四参数方程对反相色谱中同系物保留值进行预测,发现预测值与实验值基本相符,但以二参数方程预测结果为最佳。又与其它保留方程的预测结果进行了比较,证实了上述结论。当实验点数增加到4~5个时,多参数方程预测同系物的准确度增加,且明显高于二参数方程。同时还讨论了方程中各参数与同系物碳数间的线性关系,发现二参数方程中的参数遵循同系物变化规律。然而无论实验点取多少,多参数方程均不服从这一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液相色谱 LC 预测 保留值 参数 同系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液相色谱中溶剂强度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张维平 郭鸿 +1 位作者 高娟 耿信笃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75-479,共5页
以溶质计量置换保留模型 (SDM R)为依据 ,通过研究 3种正链醇同系物溶剂置换剂对 14种正链醇同系物溶质色谱保留行为的影响 ,发现计量置换参数Z(对应 1mol溶质被吸附时从溶质与固定相接触处释放出的溶剂的总摩尔数 )、lgI(与 1mol溶质... 以溶质计量置换保留模型 (SDM R)为依据 ,通过研究 3种正链醇同系物溶剂置换剂对 14种正链醇同系物溶质色谱保留行为的影响 ,发现计量置换参数Z(对应 1mol溶质被吸附时从溶质与固定相接触处释放出的溶剂的总摩尔数 )、lgI(与 1mol溶质对固定相亲和势有关的常数 )和 j(与 1mol溶剂对固定相亲和势有关的常数 )均随着同系物置换剂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减小 ,并呈现出线性变化 ,表明溶剂强度与溶剂分子的大小有关 ,分子愈大 ,溶剂洗脱能力愈强 ,并遵循同系物规律。此外 ,还得出了 j作为溶剂强度参数最为可靠及准确的结论 ,从一个新的角度揭示了液相色谱中同系物规律。与Snyder经验公式中对应的 3个参数比较 ,发现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SDM-R 溶剂强度 变化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聚合物在生物分离工程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8
6
作者 詹劲 周蕊 刘铮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534-537,共4页
介绍了智能聚合物的分类和基本特性及其在生物分离工程中的应用 。
关键词 智能聚合物 生物分离 临界温度 亲合沉淀 双水相 变温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醋酸水流动相体系中硅胶键合相上生物大分子保留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养军 申烨华 +1 位作者 张启东 耿信笃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87-490,共4页
提出了以醋酸 水作为流动相的体系中 ,在ODS柱上分离生物大分子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RPLC)方法。实验结果表明 ,醋酸 水的洗脱能力强于甲醇 水 三氟醋酸体系 ,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色谱分离中一些蛋白质的不可逆吸附且具有便于冷冻干... 提出了以醋酸 水作为流动相的体系中 ,在ODS柱上分离生物大分子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RPLC)方法。实验结果表明 ,醋酸 水的洗脱能力强于甲醇 水 三氟醋酸体系 ,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色谱分离中一些蛋白质的不可逆吸附且具有便于冷冻干燥的优点。用参数Z(1mol溶剂化溶质被溶剂化固定相吸附时从两者接触表面释放出置换剂的摩尔总数 ) ,logI(与 1mol溶质对固定相亲和势有关的常数 )和 j(与 1mol溶剂对固定相亲和势有关的常数 )对 9种蛋白质在此流动相体系中的保留进行了表征。该流动相使在RPLC中用于分离生物大分子的三元流动相体系成为二元流动相体系 ,更适合于理论研究。同时得出结论 :在醋酸 水体系中 ,蛋白质与固定相之间的作用力主要为非选择性作用力 ;蛋白质在醋酸 水和甲醇 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生物大分子 保留行为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氨基酸的新型树枝状色谱置换剂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1
8
作者 史清洪 杨婕 +1 位作者 苏亮 孙彦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271-1276,共6页
高效置换剂的设计与合成一直是置换色谱发展的重要方向。采用固相合成方法合成了新型树枝状聚电解质置换剂Phe-D和Leu-D,并与置换剂BAEE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置换剂的动态亲和性随着lgΔ值增大而降低。在lgΔ<0.845时,BAEE... 高效置换剂的设计与合成一直是置换色谱发展的重要方向。采用固相合成方法合成了新型树枝状聚电解质置换剂Phe-D和Leu-D,并与置换剂BAEE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置换剂的动态亲和性随着lgΔ值增大而降低。在lgΔ<0.845时,BAEE具有最高的动态亲和力;而随着lgΔ进一步升高,Phe-D展现出最强的动态亲和力,这种趋势一直维持至lgΔ值达到3.08。蛋白质的静态置换实验表明,新型置换剂对蛋白质具有更高的置换百分率。这种高置换率主要源于置换剂中伯胺基团数量的增加;同时,Phe-D分子中苯基的引入使模型蛋白的置换百分率提高了70%,展示了苯基对蛋白质置换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枝状置换剂 离子交换置换色谱 静态置换 细胞色素C α-糜蛋白酶原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蛋白同时复性及纯化的制备型装置中流动相用量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张养军 李翔 耿信笃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23-426,共4页
在生物大分子的高效液相色谱分离中 ,由计量置换保留模型可得出生物大分子在色谱柱上的保留行为取决于流动相中置换剂的浓度的结论。据此提出了用于蛋白同时复性及纯化的制备型装置 (USRPP)中最小流动相用量的估算公式 ,并进一步得出在... 在生物大分子的高效液相色谱分离中 ,由计量置换保留模型可得出生物大分子在色谱柱上的保留行为取决于流动相中置换剂的浓度的结论。据此提出了用于蛋白同时复性及纯化的制备型装置 (USRPP)中最小流动相用量的估算公式 ,并进一步得出在保持最小流动相用量不变的条件下 ,改变流动相流速和线性梯度时间几乎不影响制备型USRPP分离蛋白的分离度和复性效率的结论。该结论与实验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 计量置换保留模型 流动相 优化 生物大分子 分离 纯化 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阳离子交换色谱中疏水作用对蛋白保留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孙萱 杨云 耿信笃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10,共5页
选取了四种常用的弱阳离子交换(WCX)商品柱以研究标准蛋白在其上的色谱保留行为。发现在疏水色谱(HIC)模式下,蛋白在这四种WCX商品柱上也有不同程度的保留特征,且洗脱曲线呈现出保留值随盐浓度变化的"U"型。从分子力学角度定... 选取了四种常用的弱阳离子交换(WCX)商品柱以研究标准蛋白在其上的色谱保留行为。发现在疏水色谱(HIC)模式下,蛋白在这四种WCX商品柱上也有不同程度的保留特征,且洗脱曲线呈现出保留值随盐浓度变化的"U"型。从分子力学角度定性解释了因疏水相互作用力的存在影响了蛋白在WCX色谱柱上洗脱顺序的改变。运用计量置换理论(SDT)中的两组线性方程进一步证实了WCX和HIC中蛋白与固定相间相互作用力的性质,在HIC中为非选择性作用力,而在离子交换色谱(IEC)中为选择性作用力。这四种色谱柱中的两种事实上可在WCX和HIC两种模式下,对标准蛋白进行分离且有较好的分离效果,有可能作为二维色谱柱来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交换色谱 疏水色谱 计量置换 混合保留机理 蛋白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液相色谱中lgI对极性小分子溶质色谱行为的表征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维平 高娟 +1 位作者 白泉 耿信笃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28-331,共4页
以极性溶质正链醇同系物及芳香醇同系物的实验数据对反相液相色谱中计量置换表征参数lgI进行了多方面验证 ,并将lgI值与溶质的其他物理化学参数做了比较 ,证明了lgI在限定条件下分别可作为溶质的种类和大小、流动相中置换剂、所选用固... 以极性溶质正链醇同系物及芳香醇同系物的实验数据对反相液相色谱中计量置换表征参数lgI进行了多方面验证 ,并将lgI值与溶质的其他物理化学参数做了比较 ,证明了lgI在限定条件下分别可作为溶质的种类和大小、流动相中置换剂、所选用固定相特性及有关溶质分离选择性大小的表征参数 ,也证明了极性溶质体系的lgI亦具有热力学平衡常数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谱行为 反相液相色谱 计量置换 极性溶质 表征参数 正链醇同系物 芳香醇同系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P驱中石油磺酸盐在油水两相中的分配系数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陈权生 聂小斌 韩炜 《油气采收率技术》 CSCD 1997年第1期11-15,共5页
该文介绍了克拉玛依油田二中区ASP驱中石油磺酸盐在油水两相中的分配系数研究成果。考察了盐浓度、碱浓度和磺酸盐浓度对分配系数的影响,结合二中区ASP驱,给出了ASP配方中磺酸盐在油水比(体积)为1∶1时的分配系数。文中... 该文介绍了克拉玛依油田二中区ASP驱中石油磺酸盐在油水两相中的分配系数研究成果。考察了盐浓度、碱浓度和磺酸盐浓度对分配系数的影响,结合二中区ASP驱,给出了ASP配方中磺酸盐在油水比(体积)为1∶1时的分配系数。文中还介绍了用多维液相色谱法分析原油中的石油磺酸盐。该项研究为其它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油 ASP驱油 石油磺酸盐 油水两相 分配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液相色谱中同系物结构参数收敛的热力学表征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静 王彦 耿信笃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1期5-9,共5页
以液相色谱中的溶质计量置换保留模型为理论基础 ,从热力学角度对反相液相色谱中同系物四种分子结构参数的收敛性进行了研究 ,推导出计算收敛点的坐标方程 ,并从热力学角度阐述了收敛点坐标的物理意义。这些参数收敛点纵坐标的自由能变... 以液相色谱中的溶质计量置换保留模型为理论基础 ,从热力学角度对反相液相色谱中同系物四种分子结构参数的收敛性进行了研究 ,推导出计算收敛点的坐标方程 ,并从热力学角度阐述了收敛点坐标的物理意义。这些参数收敛点纵坐标的自由能变均为 0。基于任何常数值与 2 .3 0 3 RT之乘积均带有能量量纲 ,故横坐标为分别用 Z和这些参数表征自由能时两者之间的补偿自由能。并进一步讨论了同系物收敛性存在的实质是在收敛点时 ,溶质的总保留自由能变为 0。用实验数据和文献数据对理论进行了验证 ,两者符合甚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液相色谱 热力学 同系物 分子结构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压淋洗色谱法从^(147)Nd中分离^(147)Pm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炜 郭治军 +2 位作者 冯利邦 刘志安 陈励权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28-232,共5页
研究了用加压离子交换法从堆照产物147Nd中分离147Pm。首先用加压排代色谱法确定了堆照产物147Nd中的主要杂质成分,继而用加压淋洗色谱法以α羟基异丁酸(αHIBA)抗坏血酸(Vc)为淋洗剂,从147Nd中分离147Pm,避免了主要杂质152,154Eu对产品... 研究了用加压离子交换法从堆照产物147Nd中分离147Pm。首先用加压排代色谱法确定了堆照产物147Nd中的主要杂质成分,继而用加压淋洗色谱法以α羟基异丁酸(αHIBA)抗坏血酸(Vc)为淋洗剂,从147Nd中分离147Pm,避免了主要杂质152,154Eu对产品147Pm的污染。研究结果表明,当分离条件为:c(αHIBA)=0.30~040molL、c(Vc)=0.05~0.10molL、pH=400~420、线性流速为8~12cmmin时,分离因子β(NdPm)=3.00,β(EuNd)=2.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压淋洗色谱 钕147 钜147 分离 加压离子交换法 放射性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液相色谱中计量置换线性参数logI的热力学特征 被引量:2
15
作者 白泉 耿信笃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89-193,共5页
依据液相色谱中溶质计量置换保留模型及线性参数 log I(与 1mol溶质对固定相的亲和势大小有关的常数 ) ,通过作图得知非极性和极性小分子溶质及生物大分子的 log I与绝对温度的倒数 1/T,以及小分子溶质的log I与其在正辛醇 -水中分配系... 依据液相色谱中溶质计量置换保留模型及线性参数 log I(与 1mol溶质对固定相的亲和势大小有关的常数 ) ,通过作图得知非极性和极性小分子溶质及生物大分子的 log I与绝对温度的倒数 1/T,以及小分子溶质的log I与其在正辛醇 -水中分配系数的对数 log Po/ w呈线性关系 ,从两方面进一步证明了 log I具有热力学平衡常数的性质。基于小分子溶质、生物大分子的 log I和分配系数大小的差别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 线性参数logⅠ 热力学性质 计量置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间歇性高容量血液滤过患者血清、尿液及置换液中莫西沙星浓度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莉 史伟 +1 位作者 陈铁锋 刘双信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918-1921,共4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间歇性高容量血液滤过(PHVHF)患者血清、尿液及置换液中莫西沙星浓度。方法:PHVHF联合莫西沙星治疗肾衰合并感染患者8例,测定肾功、电解质。采用依利特SinoChrom ODS-BP色谱柱(5μm,4.6mm×150mm...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间歇性高容量血液滤过(PHVHF)患者血清、尿液及置换液中莫西沙星浓度。方法:PHVHF联合莫西沙星治疗肾衰合并感染患者8例,测定肾功、电解质。采用依利特SinoChrom ODS-BP色谱柱(5μm,4.6mm×150mm)测定莫西沙星浓度,流动相为乙腈:(10mmol/L磷酸二氢钾、1.5mmol/L四丁基硫酸氢胺)=25:75(v/v),柱温40℃,检测波长290nm,流速1mL/min。结果:血BUN及SCr、血清K+水平显著下降(P<0.05)。血清莫西沙星在0.1~10.0mg/L范围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4.49x-0.257,r=0.99986。准确度为98.7%~101%,日内和日间RSD为1.12%~5.7%。置换液在0.1~10.0mg/L范围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3.877x-0.249,r=0.9985。准确度为85.7%~95.7%,日内和日间RSD为1.34%~8.9%。尿液在0.1~10.0mg/L范围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3.565x-0.270,r=0.9868。准确度为97.4%~101.7%,日内和日间RSD为1.51%~11.6%。结论:HPLC方法检测血滤患者血清、尿液及置换液中莫西沙星浓度,方法简便、快速、重复性好,可满足临床研究血滤时莫西沙星药代动力学变化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谱法 高压液相 间歇性高容量血液滤过 莫西沙星 血清 尿液 置换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丁方程的推导、改进及其参数的推算 被引量:3
17
作者 耿信笃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1年第2期25-44,共20页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中溶质的计量置换保留模型推导并改进了既适用于一般溶质又适用于同系物的马丁方程。该改进的用于同系物的马丁方程中的参数A和B与计量置换模型中的4个常数和流动相中置换剂的浓度[D_0]有关。溶质的容量因子k′可由A...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中溶质的计量置换保留模型推导并改进了既适用于一般溶质又适用于同系物的马丁方程。该改进的用于同系物的马丁方程中的参数A和B与计量置换模型中的4个常数和流动相中置换剂的浓度[D_0]有关。溶质的容量因子k′可由A和B对在适当范围内的[D_0]的线性关系求得。用文献中的原始k′值对本文提出的改进的马丁方程进行了检验。并且还用其对在不同[D_0]和不同碳原子数同系物的k′值进行了预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丁方程 高效液相色谱 理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系物置换剂对反相色谱溶质保留行为的表征 被引量:1
18
作者 高娟 耿信笃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89-392,共4页
以计量置换模型为根据,利用溶质的计量置换参数Z,logI和溶剂表征参数j研究了3种小分子同系物置换剂(有机溶剂) 对溶质色谱保留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同系物置换剂分子的增大,溶质的上述3 种计量置换参数依次减小,并... 以计量置换模型为根据,利用溶质的计量置换参数Z,logI和溶剂表征参数j研究了3种小分子同系物置换剂(有机溶剂) 对溶质色谱保留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同系物置换剂分子的增大,溶质的上述3 种计量置换参数依次减小,并呈现出线性变化。从一个新的角度揭示了液相色谱中的同系物规律。此外,还比较了j和Snyder经验公式中的斜率S作为溶剂强度参数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结果表明,j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色谱 同系物置换剂 溶质 保留行为 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参数Z表征疏水色谱中脲变α-糜蛋白酶及其折叠中间体的分子构象变化 被引量:1
19
作者 耿信笃 刘振岭 +1 位作者 柯从玉 李建军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79-885,共7页
目的用参数Z表征疏水色谱中脲变α-糜蛋白酶(α-Chy)及其折叠中间体的分子构象变化。方法用疏水色谱法对不同脲变条件下的α-Chy进行分离,对收集的不同馏分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HPHIE-MALDI-TOF-MS)进行检测,... 目的用参数Z表征疏水色谱中脲变α-糜蛋白酶(α-Chy)及其折叠中间体的分子构象变化。方法用疏水色谱法对不同脲变条件下的α-Chy进行分离,对收集的不同馏分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HPHIE-MALDI-TOF-MS)进行检测,并用紫外和荧光光谱对其分子构象变化进行了验证。结果确认了脲变α-Chy中仅有一个稳定的折叠中间体存在,发现二者的z值均随脲浓度的增加而减小。在脲浓度范围为0~3.0mol·L^-1时,α-Chy折叠中间体的Z值远小于天然α-Chy的Z值,而脲浓度为4.0mol·L^-1和5.0mol·L^-1时,折叠中间体的Z值稍大于天然α-Chy的Z值。结论α-Chy折叠中间体的分子构象随脲浓度改变基本呈连续性变化。而天然α-Chy的分子构象随脲浓度呈不连续性变化。进一步发现α-Chy的Z值与其复性回收率之间存在着相似的变化规律。中间体的保留机理服从计量置换保留理论(SDT-R),且得到的参数Z可用来表征天然α-Chy和其折叠中间体的分子构象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折叠 分子构象 疏水相互作用色谱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 (MALDI-TOF-MS) 计量置换 α-糜蛋白酶(α-Chy) 折叠中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中溶质的保留机理与能量守恒 被引量:4
20
作者 耿信笃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4年第4期337-344,共8页
由于在反相液相色谱(RPLC)中的分配保留机理忽略了在溶质进入固定相时溶剂分子必须要离开固定相的这一事实,所以,首次得出了RPLC中的分配机理是违背了物理学中的两个基本原理,一个空间不能同时被两个物体占据和能量守恒定... 由于在反相液相色谱(RPLC)中的分配保留机理忽略了在溶质进入固定相时溶剂分子必须要离开固定相的这一事实,所以,首次得出了RPLC中的分配机理是违背了物理学中的两个基本原理,一个空间不能同时被两个物体占据和能量守恒定律的结论。分配机理不考虑固定相对溶质保留的贡献和惯常置换(吸附)机理不考虑流动相对溶质保留的贡献是不合理的。溶质的计量置换保留模型(SDM—R)不仅符合上述的两个物理学基本原理,而且考虑了RPLC体系中分子间的各种相互作用。用文献中发表的本是用来支持分配机理的原始k’值,着重检验和比较该SDM—R与分配机理的结果,发现这些数据更支持SDM—R。还得出上述结论亦适用于生物大分子。首次证实SDM—R可以用来统一迄今仍在争论的RPLC中的分配机理和置换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留机理 高效液相色谱 溶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