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4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mpact attenuation mechanism of single/double-layer potting structures of MEMS devices under continuous double-pulse impact
1
作者 Hao'nan Guo Yunbo Shi +4 位作者 Rui Zhao Yu'nan Chen Peng Zhang Liang Chen Tao Guo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2025年第6期104-114,共11页
High-overload shocks are very likely to cause damage to the microstructure of MEMS devices, especially the continuous multiple high-overload shocks generated by the penetration of the multilayer target environment pos... High-overload shocks are very likely to cause damage to the microstructure of MEMS devices, especially the continuous multiple high-overload shocks generated by the penetration of the multilayer target environment pose more stringent challenges to its protective structure. In this study, the kinetic response model of the protective structure under single-pulse and continuous double-pulse impact is established,and a continuous double-pulse high overload impact test impact platform based on the sleeve-type bullet is constructed, and the protective performance of the multi-layer structure under multi-pulse is analyzed based on the acceleration decay ratio,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tective performance of the structure ha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its thickness, and it is not sensitive to the change of the load of the first impact;the first impact under double-pulse impact will cause damage to the microstructure through the superposition of the second impact. The first impact under double-pulse impact will cause an increase in the overload amplitude of the second impact through superposition;compared with the single-layer structure, the acceleration attenuation ratio of the double-layer structure can be increased by up to 26.13%, among which the epoxy-polyurethane combination has the best protection performance, with an acceleration attenuation ratio of up to 44.68%. This work provides a robust theoretical foundation and experimental basis for the reliable operation of MEMS devices, as well as for the design of protective structures in extreme environ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tinuous double pulse Protective structure attenuation ratio MEMS devic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yered metastructure containing freely-designed local resonators for wave attenuation
2
作者 Yu Li Huguang He +3 位作者 Jiang Feng Hailong Chen Fengnian Jin Hualin Fan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2期23-31,共9页
Combining periodic layered structure with three-dimensional cylindrical local resonators,a hybrid metastructure with improved wave isolation ability was designed and investigated through theoretical and numerical appr... Combining periodic layered structure with three-dimensional cylindrical local resonators,a hybrid metastructure with improved wave isolation ability was designed and investigated through theoretical and numerical approaches.The metastructure is composed of periodic rubber layers and concrete layers embedded with three-dimensional resonators,which can be freely designed with multi local resonant frequencies to attenuate vibrations at required frequencies and widen the attenuation bandgap.The metastructure can also effectively attenuate seismic responses.Compared with layered rubber-based structures,the metastructure has more excellent wave attenuation effects with greater attenuation and wider bandga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yered metastructure Local resonator Wave attenu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套管和水泥环尺寸对CBL/VDL测井套管波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朱雷 潘金林 +3 位作者 陈雪莲 马锐 田隆梅 周浩栋 《石油钻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6-143,共8页
深井超深井厚套管、薄水泥环等复杂井况下利用CBL/VDL测井评价固井质量时,是利用测量的套管波幅度或衰减评价水泥环的胶结状况。但截至目前,对套管中模式波传播机理的研究较少,精细固井质量评价缺乏理论支撑。为此,建立了柱状多层介质... 深井超深井厚套管、薄水泥环等复杂井况下利用CBL/VDL测井评价固井质量时,是利用测量的套管波幅度或衰减评价水泥环的胶结状况。但截至目前,对套管中模式波传播机理的研究较少,精细固井质量评价缺乏理论支撑。为此,建立了柱状多层介质的套管井模型,计算得到了套管模式波的相速度、衰减及灵敏度曲线,研究了非胶结因素、套管直径及水泥环尺寸等对套管波衰减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CBL/VDL测井频段内存在3~4阶轴向振动模态的套管波,套管外径越大,振动模态越多;套后胶结水泥时,套管波幅度随着套管壁厚增厚明显增大,但自由套管的套管波幅度基本不变;灵敏度曲线表明,套管波衰减对水泥横波速度的灵敏度明显高于纵波,说明单极子声源激发的套管波主要通过剪切耦合向水泥环泄漏能量;另外,地层中纵横波声场快照表明,套管波沿着套管传播时还会向地层中泄漏能量,使水泥环厚度和岩性等的变化也影响套管波幅度。研究结果为复杂井况下固井质量的精细评价及套管波幅度校正图版的绘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管波 水泥环厚度 频散 衰减 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随机裂缝介质横波散射衰减数值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周浩 符力耘 +2 位作者 曹辉 俞军 邓继新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68-679,共12页
声波衰减对裂缝识别更为敏感,因此在非常规油气勘探和压裂监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裂缝型油气储层非均质性强,散射效应显著,但长波长假设下的等效介质理论无法准确描述散射导致的声波衰减.本研究利用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方法,在二维... 声波衰减对裂缝识别更为敏感,因此在非常规油气勘探和压裂监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裂缝型油气储层非均质性强,散射效应显著,但长波长假设下的等效介质理论无法准确描述散射导致的声波衰减.本研究利用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方法,在二维随机裂缝介质上模拟了标量横波(SH波)的传播,并研究了裂缝尺度、密度以及交叉对横波散射衰减的影响.研究发现,裂缝长度l_(c)、裂缝密度γ和背景介质波数k_(0)可定量表征散射衰减.裂缝长度l_(c)小于背景介质波长λ_(0)的1/30时,可以忽略散射衰减;当k_(0)l_(c)/2<1时,衰减随着k_(0)l_(c)/2的增大而增大,反之,衰减随着k_(0)l_(c)/2的增大而减小;当l_(c)≈λ_(0)/3时,衰减最强.裂缝交叉会加强k_(0)l_(c)/2<1时的散射衰减,而减弱k_(0)l_(c)/2>1时的衰减.这种定量关系有助于理解多尺度裂缝的横波散射衰减特征,对声波测井和勘探地震中的裂缝识别问题具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波衰减 裂缝识别 裂缝散射 谱比法 多尺度裂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破振动传播规律及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乔雄 黄锦聪 +1 位作者 杨鑫 扈士静 《地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51-766,共16页
在各种由爆破作业引起的危害中,爆破振动的危险性最大,对周围环境和结构安全构成显著威胁。为给爆破振动研究工作提供参考,首先回顾爆破振动理论在国内外的发展历程,详细介绍关键的理论研究进展和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总结爆破振动传播... 在各种由爆破作业引起的危害中,爆破振动的危险性最大,对周围环境和结构安全构成显著威胁。为给爆破振动研究工作提供参考,首先回顾爆破振动理论在国内外的发展历程,详细介绍关键的理论研究进展和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总结爆破振动传播规律的研究现状,并对高程放大效应和空洞效应进行阐述;梳理不同国家关于爆破振动安全判据的标准。其次从能量源、传播介质和传播过程三个方面,对爆破振动控制技术进行细致的分类讨论,并介绍新型爆破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特点及其优势。最后对工程爆破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指出现有研究在爆破振动衰减规律、安全判据制定以及爆破控制技术方面存在的不足,并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具体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振动 衰减规律 安全判据 振动控制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猪瘟弱毒疫苗效力评价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戈胜强 沙洲 +10 位作者 崔进 房琳琳 王潇葳 于家荣 胡永新 张永强 李瑞红 左媛媛 郑辉 魏荣 王志亮 《中国动物检疫》 2025年第2期51-56,共6页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感染引起的烈性传染病。目前在研的ASF疫苗仍难以兼顾安全绝对保证及效力确实可靠。本文对已报道的ASF弱毒疫苗相关研究数据进行总结分析,分别从攻...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感染引起的烈性传染病。目前在研的ASF疫苗仍难以兼顾安全绝对保证及效力确实可靠。本文对已报道的ASF弱毒疫苗相关研究数据进行总结分析,分别从攻毒剂量及途径、攻毒后评价指标等方面进行综述。总结分析发现:ASF弱毒疫苗研究主要以免疫攻毒方式探究其效力;肌内注射剂量多为102~104 HAD50/TCID50,而与自然感染相似的口鼻接种途径不同感染方式采用的剂量差异较大;疫苗免疫后攻毒常以体温反应、临床表现、死亡情况、病毒血症、排毒水平等作为评价指标,并结合临床评分标准科学展示临床指标。未来在技术层面,ASF弱毒疫苗效力评价还应进一步探索模拟自然感染途径的疫苗攻毒保护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 弱毒疫苗 评价指标 效力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箱型浮式防波堤的波浪消减性能分析研究
7
作者 马玉祥 田世豪 董国海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6-55,共10页
为了综合比选现有箱型浮式防波堤、分析其截面的改进设计方向,本文总结了目前提出的箱型浮式防波堤的截面型式,并收集对应的物理模型试验结果对其波浪消减性能进行了分析。通过引入无量纲参数β,对各类浮堤的消波特性进行讨论,得到了不... 为了综合比选现有箱型浮式防波堤、分析其截面的改进设计方向,本文总结了目前提出的箱型浮式防波堤的截面型式,并收集对应的物理模型试验结果对其波浪消减性能进行了分析。通过引入无量纲参数β,对各类浮堤的消波特性进行讨论,得到了不同截面型式浮式防波堤的消浪性能边界。结果表明:当入射波周期小于9 s时,各类浮堤的透射系数可达到0.5以下;当大于9 s时,浮堤的消浪能力大幅下降,透射系数集中在0.8~1.0。在此基础上,总结了3种改进浮式防波堤截面的途径,建议优选组合异形截面并添设消波模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式防波堤 消波特性 物理模型试验 截面型式 消波模块 消波评价参数 截面设计 透射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水雾抑制预混可燃气爆炸超压的衰减模型 被引量:1
8
作者 牛国庆 马亚男 贾海林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7-456,共10页
为获得超细水雾作用下预混可燃气爆炸超压的衰减规律,基于自行搭建的超细水雾抑爆系统,开展了不同超细水雾通量抑制三种预混气(甲烷、丙烷、氢气分别与空气预混)爆炸的系列试验,以分析超细水雾通量对爆炸超压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超细... 为获得超细水雾作用下预混可燃气爆炸超压的衰减规律,基于自行搭建的超细水雾抑爆系统,开展了不同超细水雾通量抑制三种预混气(甲烷、丙烷、氢气分别与空气预混)爆炸的系列试验,以分析超细水雾通量对爆炸超压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超细水雾能够有效减弱预混气爆炸超压。随着超细水雾通量增加,在1.25 L爆炸管道中,甲烷、丙烷、氢气预混气的爆炸超压分别减小了17.26%、10.13%、9.50%;在14.4 L爆炸管道中,氢气预混气的爆炸超压减小了11.33%。基于量纲分析法和爆炸相似律,结合试验数据运用regress函数进行回归分析,推导获得了四个爆炸超压衰减模型。误差分析显示,超细水雾通量在0~1 kg/m^(3)范围内时A3和A5模型相对误差在±15%以内,模型预测值与试验测试值吻合度较高。进一步结合另外两组试验数据,验证A3和A5模型的通用性发现,A5模型比A3模型更为准确,表明超细水雾通量在0~1 kg/m^(3)范围内时A5模型更可靠。爆炸超压衰减模型的建立可为抑爆设计提供依据,工程实践时可为爆炸冲击波危害防控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预混气爆炸 超细水雾通量 爆炸超压 衰减模型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旅游经济增长促进经济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其边界探测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安乐 杨承玥 +1 位作者 明庆忠 吴丰林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01-1213,共13页
旅游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早已被学界证实,但其空间效应范围有多大、是否存在边界以及有何规律性亟待深入研究。基于旅游经济促进经济发展假说(TLGH)和“地理第一定律”两大假说,利用2010—2020年贵州省88个县域单元的面板数据,基于SPDM... 旅游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早已被学界证实,但其空间效应范围有多大、是否存在边界以及有何规律性亟待深入研究。基于旅游经济促进经济发展假说(TLGH)和“地理第一定律”两大假说,利用2010—2020年贵州省88个县域单元的面板数据,基于SPDM双重固定效应模型检验县域旅游经济增长对经济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探测其空间衰减边界。研究发现:1)贵州省县域旅游经济增长本地和邻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均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受贵州旅游经济增长发展阶段影响,间接效应低于直接效应;2)贵州省县域旅游经济增长对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溢出效应存在空间溢出衰减边界,空间溢出效应随着地理距离变化形成“倒V型”曲线。90 km为贵州省县域旅游经济增长空间溢出的最小空间溢出边界,350km是最优溢出边界,450km是最大空间溢出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旅游经济增长 空间溢出效应 距离衰减 SPDM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内电磁波传播衰减统计模型用于矿井的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继平 彭铭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共8页
5G,5.5G,WiFi6,WiFi7,UWB,ZigBee等矿井移动通信、人员和车辆定位、无线视频和无线传感等系统的设计、规划和优化,需进行矿井电磁波传播分析。电磁波传播衰减统计模型是预测电磁波传播衰减的有效方法。分析研究了室内电磁波传播衰减统... 5G,5.5G,WiFi6,WiFi7,UWB,ZigBee等矿井移动通信、人员和车辆定位、无线视频和无线传感等系统的设计、规划和优化,需进行矿井电磁波传播分析。电磁波传播衰减统计模型是预测电磁波传播衰减的有效方法。分析研究了室内电磁波传播衰减统计模型在矿井的适用性:①矿井电磁波传播为有限空间特殊环境中远距离传播,与地面室内长方体简单环境中近距离电磁波传播不同。②矿井巷道四周为较厚的煤岩,对电磁波具有较强的吸收能力,巷道支护材料进一步阻挡了电磁波穿透,一般不考虑电磁波穿墙衰减。室内−室内电磁波传播衰减统计模型中的COST−Multi−Wall模型、Keenan−Motley模型考虑电磁波穿墙衰减,不适用于矿井。③矿井的基站和无线终端均在巷道内,为有限空间内部电磁波传播。室外−室内电磁波传播衰减统计模型适用于基站在室外开放空间、无线终端在室内有限空间的电磁波传播,不适用于矿井。分析研究了室内电磁波传播衰减统计模型对矿井不同场景(矿井辅助运输大巷、掘进巷道、拐弯巷道、分支巷道、综采工作面)中电磁波传播衰减的预测误差:利用室内电磁波传播衰减统计模型中的WINNER II模型、3GPP InH−Office模型、ITU−R P.1238模型、ITU−R M.2412 InH模型预测矿井电磁波传播衰减时,总的误差均值分别为9.3,8.2,9.9,7.7 dB,由于预测误差较大,这些模型不适用于矿井。目前没有专门针对矿井特殊环境建立的矿井电磁波传播衰减统计模型。因此,有必要针对矿井有限空间特殊环境,研究建立矿井电磁波传播衰减统计模型,指导矿井通信基站和定位分站及其天线的设计和布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通信 电磁波传播 电磁波衰减 统计模型 基站布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部燕山期构造圈热侵蚀的原因及其成矿效应
11
作者 曾普胜 刘斯文 邱小平 《矿床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123,共14页
中国东部燕山期为稳定的克拉通,可以产出含金刚石的地幔来源的金伯利岩/钾镁煌斑岩/碳酸岩等,其岩石圈厚度大于200km,并伴有大规模成矿作用,形成高压条件下才能形成的金刚石矿床沿郯庐断裂带等深断裂带产出,并有金-铁-稀土-钨锡钼铋-铜... 中国东部燕山期为稳定的克拉通,可以产出含金刚石的地幔来源的金伯利岩/钾镁煌斑岩/碳酸岩等,其岩石圈厚度大于200km,并伴有大规模成矿作用,形成高压条件下才能形成的金刚石矿床沿郯庐断裂带等深断裂带产出,并有金-铁-稀土-钨锡钼铋-铜铅锌银-汞(铊)锑砷-铷铯铍铌钽矿等大宗矿产或战略性关键矿产,并在深断裂带外侧盆地中形成铀-油气-锂钾溴碘的新能源矿产和非常规油气能源矿产。成矿作用按时代分为139Ma和121 Ma,成矿峰期显示出幕式脉动性。这种具龙骨式的稳定地台向薄的非稳定地块演变,产生“构造圈热侵蚀”的最可能原因是新生代青藏高原的挤出效应,使东亚克拉通岩石圈向东滑移,从而使原本厚的岩石圈变形减薄,同时使先前较陡的俯冲板片变得平缓,已经变薄的中国东部岩石圈在新生代又经历了太平洋构造域北东向构造的牵拉,岩石圈进一步变薄,甚至沿张家口-蓬莱深断裂分开,形成渤海湾式的北西向构造与鸭绿江式的北东向构造共轭伸展,并伴有各类幔源岩浆作用和关键矿产(稀土-蓝宝石-金-油气-氢-氦等)。因此,中国东部是深地探测和研究的理想场所,并具有战略性矿产巨大发现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圈热侵蚀 成矿效应 燕山期 岩石圈 减薄 中国东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猪瘟弱毒疫苗研究的挑战与思考
12
作者 戈胜强 左媛媛 +5 位作者 宋芳芳 吕艳 于小静 刘春菊 李金明 王志亮 《中国动物检疫》 2025年第5期78-85,共8页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致死性疾病。虽然非洲猪瘟弱毒疫苗已在越南上市,但对其安全性仍存在很多质疑和讨论。本文总结了以往研究人员在研发非洲猪瘟弱毒疫苗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障碍,如弱毒疫苗有效性和安...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致死性疾病。虽然非洲猪瘟弱毒疫苗已在越南上市,但对其安全性仍存在很多质疑和讨论。本文总结了以往研究人员在研发非洲猪瘟弱毒疫苗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障碍,如弱毒疫苗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兼容性问题,接种剂量与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关联性问题,以及不同基因型或毒株敲除相同基因结果出现差异等问题,并对疫苗研发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与总结,继而提出了将疫苗免疫防控与生物安全管理等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控理念,以期为非洲猪瘟弱毒疫苗的成功研制以及非洲猪瘟防控措施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 弱毒疫苗 安全性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隙地下水中汽油BTEX的生物降解和化学氧化:一个7 a砂槽实验回顾
13
作者 陈余道 陆仁骞 +4 位作者 邓日添 邓旭 蒋亚萍 程亚平 王欢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2-393,共12页
利用实验室较大尺度的砂槽开展了长达7 a的传统汽油和乙醇汽油污染修复实验,通过向砂槽投注硫酸盐、硝酸盐和过硫酸盐(persulfate,PS)研究其对汽油主要组分苯、甲苯、乙苯和二甲苯(benzene,toluene,ethylbenzene,xylene,简称BTEX)的增... 利用实验室较大尺度的砂槽开展了长达7 a的传统汽油和乙醇汽油污染修复实验,通过向砂槽投注硫酸盐、硝酸盐和过硫酸盐(persulfate,PS)研究其对汽油主要组分苯、甲苯、乙苯和二甲苯(benzene,toluene,ethylbenzene,xylene,简称BTEX)的增强生物降解和化学氧化机制和效果。结果表明:BTEX溶解具有初期浓度高、易波动、多峰并逐渐衰减的特征,长期污染会降低含水层的渗透性能,该影响在乙醇汽油污染场地更突出;乙醇汽油BTEX的自然衰减速率比传统汽油慢,补充硝酸盐和硫酸盐有利于提高BTEX衰减速率;投注PS能够更快地处理高浓度BTEX,而乙醇对PS氧化BTEX的影响不明显;多次或连续投注PS对提高BTEX衰减速率贡献不明显;地球化学证据和微生物证据表明,PS化学氧化作用能够与硝酸盐或硫酸盐还原作用在孔隙地下水燃油污染修复中共存,具有协同修复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油污染 地下水 自然衰减 增强生物修复 原位化学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研究
14
作者 万卫 薄景山 +1 位作者 彭达 李孝波 《地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86-900,共15页
利用黄土高原44次地震的烈度等值线图等资料,选用椭圆限定模型,运用两次加权、两步回归法分别建立黄土高原西区和东区的地震烈度衰减关系。通过增加拟合限定条件,实现长轴和短轴在震中和远场的烈度值大致相等的要求。与其他区域的地震... 利用黄土高原44次地震的烈度等值线图等资料,选用椭圆限定模型,运用两次加权、两步回归法分别建立黄土高原西区和东区的地震烈度衰减关系。通过增加拟合限定条件,实现长轴和短轴在震中和远场的烈度值大致相等的要求。与其他区域的地震烈度衰减关系对比显示,黄土高原地区烈度衰减关系具有显著的区域性特点。在大多数情况下,相同距离处,黄土高原西区的烈度值高于青藏区,最大差值可达0.8;当震中距较小时,黄土高原东区的长轴和短轴烈度值均低于东部强震区,因黄土高原东区烈度的衰减速率较慢,随着距离增大,其烈度值逐渐超过东部强震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地震烈度 衰减关系 限定模型 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控船舶靠泊变节流主动防撞系统设计
15
作者 郭兆松 刘静 陈道智 《中国航海》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37,共6页
针对失控船舶靠泊过程冲击大、回弹难控制的问题,通过变节流主动缓冲方法解决,设计失控船舶靠泊变节流主动缓冲原理。建立该系统的数学模型,基于AMESIM搭建该系统的仿真模型,对比被动缓冲系统和主动变节流系统的仿真结果,验证变节流主... 针对失控船舶靠泊过程冲击大、回弹难控制的问题,通过变节流主动缓冲方法解决,设计失控船舶靠泊变节流主动缓冲原理。建立该系统的数学模型,基于AMESIM搭建该系统的仿真模型,对比被动缓冲系统和主动变节流系统的仿真结果,验证变节流主动缓冲系统的有效性,分析变节流腔压力、船舶靠泊缓冲位移和速度,研究变节流阀开度和溢流阀开启压力对变节流主动缓冲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使用靠泊变节流主动缓冲系统后,船舶靠泊过程减速平缓无回弹、变节流腔无压力冲击和波动;增大变节流开度可延长变节流腔压力响应时间;增大溢流阀开启压力可延长变节流腔压力衰减时间;低速轻载靠泊工况下,船舶靠泊缓冲减速较平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控船舶 靠泊 变节流 主动缓冲 回弹 压力衰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试验的U形通风采煤工作面瓦斯爆炸超压影响因素分析
16
作者 刘佳佳 张翔 +3 位作者 高志扬 张扬 陈玖强 靳马超 《爆炸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3-176,共14页
为探究U形通风采煤工作面瓦斯爆炸的传播规律,并探讨瓦斯爆炸超压衰减对不同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利用Fluent模拟软件并结合某矿3906工作面情况开展了数值模拟研究。首先,根据瓦斯爆炸机理搭建了数学模型,并依据前人实验方案进行了数值模拟... 为探究U形通风采煤工作面瓦斯爆炸的传播规律,并探讨瓦斯爆炸超压衰减对不同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利用Fluent模拟软件并结合某矿3906工作面情况开展了数值模拟研究。首先,根据瓦斯爆炸机理搭建了数学模型,并依据前人实验方案进行了数值模拟,以此验证了该数学模型的可靠性;其次,依序进行了模拟关键参数的优化,并得到了关键参数网格尺寸、迭代步长和点火温度的最合理设置分别为0.2 m、0.05 ms和1900 K,通过拟合得到了工作面爆炸超压峰值及其到达时间与爆心距之间的函数关系。通过正交试验分析了瓦斯爆炸超压衰减对不同影响因素的敏感性。极差分析结果表明,温度、瓦斯体积分数和瓦斯积聚区压力3个主控因素的极差值依次减小,温度对于爆炸超压衰减的影响最显著,其中R值达到5.928。运用方差分析对影响瓦斯爆炸超压衰减率的主控因素进行了显著性研究,结果表明,温度的方差值最大,瓦斯积聚区压力的方差值次之,瓦斯体积分数的方差值最小,其中温度的显著值F达到31.835,其余两项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形通风 采煤工作面 瓦斯爆炸 超压衰减率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瓦斯爆炸超压和冲击气流速度衰减模型
17
作者 程磊 王蒙 +1 位作者 景国勋 张俊展 《爆炸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0-39,共10页
为降低瓦斯爆炸对煤矿作业人员和煤炭安全开采的巨大威胁,对巷道中不同体积的瓦斯/空气混合气体爆炸超压和冲击气流速度随传播距离衰减的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根据量纲分析法和能量相似律,综合考虑巷道中瓦斯爆炸超压、冲击气流速... 为降低瓦斯爆炸对煤矿作业人员和煤炭安全开采的巨大威胁,对巷道中不同体积的瓦斯/空气混合气体爆炸超压和冲击气流速度随传播距离衰减的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根据量纲分析法和能量相似律,综合考虑巷道中瓦斯爆炸超压、冲击气流速度随传播距离衰减的影响因素,建立了超压和冲击气流速度随传播距离衰减的无量纲公式。其次,对大尺寸巷道中的试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了超压、冲击气流速度的衰减模型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式。最后,对所建立的衰减模型和关系式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混合气体能量、气体积聚体积、测点距离、水力直径和巷道截面积是超压、冲击气流速度衰减的主要影响因素;超压、冲击气流速度均与混合气体积聚体积正相关,起始超压和冲击气流速度越高,衰减越迅速;衰减模型理论值与试验值的相对误差及关系式理论值与试验值的相对误差均控制在约10%,数据整体吻合度较高,验证了其可靠性,能够更简洁直观地描述瓦斯爆炸传播规律,实现对超压、气流速度的快速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爆炸 冲击波超压 冲击气流速度 量纲分析法 衰减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湿-冻融作用输水渠道膨胀土强度特性及损伤演化规律研究
18
作者 姜海波 卢燕 +1 位作者 李琳 张军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56-1367,共12页
季节冻土区膨胀土的“干缩湿胀”与“冻胀融沉”效应,诱发了诸多工程病害问题。针对北疆供水工程膨胀土输水渠道强度衰减及边坡失稳破坏问题,以渠基膨胀土所经历的干湿及冻融循环作用为试验边界条件,开展渠基膨胀土不同埋深含水率监测试... 季节冻土区膨胀土的“干缩湿胀”与“冻胀融沉”效应,诱发了诸多工程病害问题。针对北疆供水工程膨胀土输水渠道强度衰减及边坡失稳破坏问题,以渠基膨胀土所经历的干湿及冻融循环作用为试验边界条件,开展渠基膨胀土不同埋深含水率监测试验,分析干湿、冻融不同阶段土体含水率随埋深的变化规律。同时通过干湿-冻融循环室内试验,研究干湿-冻融循环作用对膨胀土不均匀变形、强度衰减及微观结构损伤演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干湿-冻融环境下,渠基一定深度范围膨胀土的水分变化剧烈,其中冻融阶段含水率的变化最大,形成了膨胀土的“相变动力区”。(2)干湿-冻融循环作用下,膨胀土微观结构的损伤效应较显著,裂隙随循环次数增加不断发育扩展,膨胀土持续经历着“干缩湿胀”和“冻胀融沉”作用。在干湿-冻融作用的初期,膨胀变形量在总体变形量中贡献较大。经历一定次数的干湿-冻融循环作用后,土体的体积变形、膨胀变形量逐渐趋于稳定。(3)膨胀土的抗剪强度及其强度指标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衰减。其中黏聚力的衰减幅度较大,呈指数形式骤减,而内摩擦角的降低幅度则较小。在干湿-冻融作用的初期,黏聚力的衰减幅度占总衰减率的41.2%~48.6%。土体黏聚力的骤减,导致了渠基边坡膨胀土的浅层滑坡破坏,表明黏聚力在边坡失稳中起决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土输水渠道 干湿-冻融循环 含水率 强度衰减 裂隙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局部配位缺陷WO_(3-x)薄膜的电致变色原位可调谐近红外减光片
19
作者 马岩 臧浩良 +5 位作者 有心 李盼 马航宇 陈硕 吕营 刘星元 《发光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684-1693,共10页
可调谐减光片是一种能够在宽谱段内均匀衰减光线强度而不改变光谱分布的光学元件,在光学成像、光电探测及光通讯等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区别于传统机械旋转等调谐方式,原位可调谐减光片的开发是其走向小型化、智能化和高度集成化... 可调谐减光片是一种能够在宽谱段内均匀衰减光线强度而不改变光谱分布的光学元件,在光学成像、光电探测及光通讯等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区别于传统机械旋转等调谐方式,原位可调谐减光片的开发是其走向小型化、智能化和高度集成化的关键。电致变色材料可在外电压作用下连续、可逆地改变光学透过率,是实现原位可调谐减光片的理想候选者。然而,受电致变色材料电子结构的限制,其各波段的光谱变化很不均衡,难以满足宽带均匀减光要求。此外,常用的透明电极如氧化铟锡(ITO),氟掺杂氧化锡(FTO)等的近红外透过率低,严重制约近红外可调减光片的发展及应用进程。针对上述挑战,本研究将局部存在配位缺陷的WO_(3-x)薄膜沉积在铈掺氧化铟(Ce∶In_(2)O_(3),ICO)可见近红外宽带透明电极上,制备了电致变色原位可调谐近红外减光片,实现了宽带均衡的透过率衰减(1000~2500 nm,透过率波动仅为7.2%),其最大光学对比度高达51.7%,着色和褪色响应时间分别为6.3 s和4.7 s,着色效率达80.7 cm^(2)·C^(-1)(1000 nm处),且在循环2500次后光学对比度仅降低4.7%。相关结果为高性能原位可调谐近红外减光片设计构筑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可调谐 近红外减光片 电致变色 WO_(3-x) 宽带透明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锚点匹配和距离修正的轨迹相似性度量方法
20
作者 桂志鹏 窦晨 +2 位作者 彭德华 刘宇航 吴华意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4,共14页
轨迹相似性度量对群体移动模式分析与个性化位置服务推荐具有重要意义,现有方法未综合考虑轨迹点序列顺序与点对空间邻近性,导致对局部相似轨迹、逆序轨迹间的关系度量不准确。该文提出一种顾及轨迹全局空间分布和序列顺序的轨迹相似性... 轨迹相似性度量对群体移动模式分析与个性化位置服务推荐具有重要意义,现有方法未综合考虑轨迹点序列顺序与点对空间邻近性,导致对局部相似轨迹、逆序轨迹间的关系度量不准确。该文提出一种顾及轨迹全局空间分布和序列顺序的轨迹相似性度量方法,基于K近邻算法识别两条轨迹中空间相似度高的点对作为锚点,以划分区间约束其他点对匹配,并对受序列顺序约束无法匹配至空间邻近点的轨迹点进行距离修正,优化轨迹相似性计算。在深圳市515条人工标注轨迹数据上的验证结果表明,与改进的编辑距离、模糊最长公共子串和时空格网模型等8种方法相比,该方法在轨迹聚类任务中准确性提升2.8%~41.9%,并对轨迹长度、噪声和采样率变化具有较高的鲁棒性;此外,通过消融实验、特殊场景分析等证明了方法各步骤的有效性,并探讨了算法参数对精度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轨迹聚类、轨迹检索等下游任务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迹相似性 轨迹匹配 时间序列 空间邻近性 K近邻 距离衰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