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夏季青藏高原TBB低频振荡及其与华中地区旱涝的关系 被引量:17
1
作者 贺懿华 李才媛 +1 位作者 金琪 王晓玲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58-664,共7页
利用17年(1980--1994年和1997—1998年)逐候GMSTBB资料,对华中地区夏季旱涝年的TBB候距平场进行了合成分析,研究了夏季青藏高原TBB的低频(10~20天和30~60天)振荡及其同华中地区旱涝的关系。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东南部(27°... 利用17年(1980--1994年和1997—1998年)逐候GMSTBB资料,对华中地区夏季旱涝年的TBB候距平场进行了合成分析,研究了夏季青藏高原TBB的低频(10~20天和30~60天)振荡及其同华中地区旱涝的关系。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东南部(27°~30°N,90°~100°E)是低频抓荡最为活跃的地区,青藏高原东南部和华中地区TBB存在正相关关系,其相关程度涝年比旱年更为显著。对华中地区旱涝而言,青藏高原东南部的30~60天振荡比10~20天振荡敏感性要强。华中地区涝(旱)年,青藏高原东南部存在较强(弱)的低频(30~60天)TBB负值中心,其影响方式有的自西向东传播,有的同华中地区低频(30~60天)TBB同时加强或减弱。青藏高原低频(30~60天)TBB的负值位相有利于对流云团的生成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tbb亮温 低频振荡 华中地区旱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镓固定点的空间红外辐射基准黑体研究
2
作者 司马瑞衡 宋健 +3 位作者 徐春媛 许鑫 郝小鹏 齐宏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0,共10页
长期准确的气候监测是气候研究的前提,弱自然气候年际变化趋势监测需要在全球覆盖的统一观测平台上进行长达几十年的时间序列辐射测量。然而,在复杂空间环境中保证仪器的长期稳定性和准确性是困难的,在轨测量传感器和计量校准器的漂移... 长期准确的气候监测是气候研究的前提,弱自然气候年际变化趋势监测需要在全球覆盖的统一观测平台上进行长达几十年的时间序列辐射测量。然而,在复杂空间环境中保证仪器的长期稳定性和准确性是困难的,在轨测量传感器和计量校准器的漂移将导致卫星观测发生变化。展示了新一代的镓固定点空间红外辐射基准黑体,将国际温标定义温度基准原器“相变固定点”引入空间应用,通过复现包裹辐射界面的镓基材料在相变过程中稳定熔融温度曲线实现对温度的空间溯源,并将其传递到红外载荷,建立由国际温标(ITS-90)到空间红外辐射参考源辐亮度温度的量值传递链。黑体腔采用60 mm的光阑口径、230 mm的腔深以及32°的腔内锥角结构,相变过程中的辐射面温度均匀性优于15 mK。通过基于比对法和控制环境辐射的反射比法进行的光学试验,获得了在5~16μm波段内均值为302.907 K的辐亮度温度及0.9993发射率测试结果。此外,长达四年的重复相变试验证实了其长期复现性可达到0.003 K以内。根据不确定度评估方法,合成标准不确定度(k=1)优于0.024 K。该工作可有效应用于空间红外辐射温度溯源,并有望成为未来空间红外观测的基准仪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遥感 辐射定标 黑体 镓固定点 亮度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天河国际机场2023年入梅强降水过程闪电特征
3
作者 陈炜 王清龙 +1 位作者 成勤 姚润 《绿色科技》 2024年第22期20-25,30,共7页
利用FY-4A卫星闪电成像仪LMI、地基闪电ADTD数据、雷达回波数据和ERA5再分析资料等,以2023年6月18日湖北省入梅强降水过程为例,对武汉天河国际机场附近50 km范围内对流云团闪电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本次过程受低槽发展、低涡东... 利用FY-4A卫星闪电成像仪LMI、地基闪电ADTD数据、雷达回波数据和ERA5再分析资料等,以2023年6月18日湖北省入梅强降水过程为例,对武汉天河国际机场附近50 km范围内对流云团闪电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本次过程受低槽发展、低涡东移、中低层切变线和暖低压发展共同影响,天气形势和环境条件均有利于闪电等对流天气发生;②云地之间闪电活跃时段可分为三个阶段,均以负极性为主;③第一、第三阶段的雷电流强度、陡度分布较集中,第二阶段分布相对均匀;第三阶段的闪击次数最多,但雷电流幅值、陡度均最小;④第一阶段对流云团和闪电自南向北、自西向东汇合发展,机场西部的闪电密度最大;第二阶段强回波向东北方向移动,闪电密集区位于机场西北部的孝南区北部;第三阶段对流单体活跃、分散,造成的闪电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大,造成多个核密度中心;⑤FY-4A探测的TBB低值区与云地闪电位置一致性好,探测的闪电密集区主要在机场的东北部、东部和南部。二者结合可以为制定科学的决策信息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TD闪电系统 FY-4A闪电成像仪 强对流 雷达回波 云顶亮温tb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波红外高光谱成像光谱仪的辐射定标 被引量:8
4
作者 袁小春 杨智雄 +3 位作者 余春超 郑为建 雷正刚 严敏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31-434,共4页
红外辐射定标是红外遥感信息定量化的关键技术,对所测光谱进行定标是定量分析中的重要环节。采用自行研制长波红外高光谱成像光谱仪原理实验装置(简称CHIPED-I)进行验证,用黑体对实验装置进行了两点线性定标,将测量的相对强度转化成目... 红外辐射定标是红外遥感信息定量化的关键技术,对所测光谱进行定标是定量分析中的重要环节。采用自行研制长波红外高光谱成像光谱仪原理实验装置(简称CHIPED-I)进行验证,用黑体对实验装置进行了两点线性定标,将测量的相对强度转化成目标的绝对辐射亮度谱,采用亮温法算出标定后的亮温光谱。结果表明,这种辐射定标方法用于长波红外高光谱成像光谱仪方法可行,这对进一步分析大气透过率和反演大气中红外活性气体浓度具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波红外 高光谱成像光谱仪 线性定标 黑体辐射 亮温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风云气象卫星反演产品定义南海夏季风爆发指标 被引量:2
5
作者 任素玲 李云 +1 位作者 方翔 蒋建莹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87-597,共11页
夏季风爆发伴随着风场和大气温湿度的急剧变化,我国风云气象卫星反演的云导风(AMV)和黑体亮温(TBB)产品可从大气动力和热力两个方面对夏季风活动进行实时监测。根据气象卫星AMV和TBB资料综合分析,选择南海夏季风监测区域为110~120°... 夏季风爆发伴随着风场和大气温湿度的急剧变化,我国风云气象卫星反演的云导风(AMV)和黑体亮温(TBB)产品可从大气动力和热力两个方面对夏季风活动进行实时监测。根据气象卫星AMV和TBB资料综合分析,选择南海夏季风监测区域为110~120°E,10~20°N。夏季风爆发期间,对流层高层(150~300 hPa高度层范围)云导风由偏西风转为偏东风,风云气象卫星区域日平均TBB下降至280 K以下,综合利用AMV和TBB双指标可更好描述南海夏季风的爆发特征。定义气象卫星监测南海夏季风爆发判别方法为:4月15日以后,AMV和TBB指标同时稳定大于临界值,其中,AMV指标稳定是指持续10天且中断不超过5天,TBB指标稳定是指维持5天。该判别方法可为南海夏季风业务服务和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卫星 云导风 黑体亮温 夏季风爆发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红外系统标定体系精度的走向
6
作者 周玮 王蓬 高魁明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69-173,共5页
建立了被检辐射温度计和标准辐射温度计只因两者工作波长不同而产生的亮度温度差(精度)的理论公式.此公式内涵表明了由于黑体空腔总精度的不等温分量几乎与波长无关,所以大幅度地降低了上述亮度温度差的差值,即与标准接触式温度计... 建立了被检辐射温度计和标准辐射温度计只因两者工作波长不同而产生的亮度温度差(精度)的理论公式.此公式内涵表明了由于黑体空腔总精度的不等温分量几乎与波长无关,所以大幅度地降低了上述亮度温度差的差值,即与标准接触式温度计相比大大提高了红外辐射温度计的标定精度.本文还列举了几种典型黑体空腔温度分布的例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温度计 红外辐射温度计 标定体系 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体红外波段辐射亮度响应的通用公式 被引量:12
7
作者 崔双龙 孙博君 孙晓刚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29-1333,共5页
以红外测温技术为背景,着重研究了f(T)=∫^λ2λ1RλLbλ(T)dλ≈CT^n模型,即某段波长范围内,黑体辐射在探测器上引起的响应,称其为黑体波段辐射亮度响应。对于不同的探测器,不同的波长区间,不同的温度范围,有不同的C及n。n值难以准确获... 以红外测温技术为背景,着重研究了f(T)=∫^λ2λ1RλLbλ(T)dλ≈CT^n模型,即某段波长范围内,黑体辐射在探测器上引起的响应,称其为黑体波段辐射亮度响应。对于不同的探测器,不同的波长区间,不同的温度范围,有不同的C及n。n值难以准确获取,多数研究者试验时使用Inagaki及Okamoto在1996年提出的三个固定波段模型,不能很好的扩展到任意波段的探测器。通过使用"维恩近似公式"代替普朗克公式,从理论上推导出f(T)的解析式,得到了黑体波段辐射亮度响应的通用公式,从而能够通过理论计算的方式,求取任意波段内黑体波段辐射亮度响应f(T)。使用黑体波段辐射亮度响应的通用公式进行了两项仿真工作。一是将通用公式在全波段内进行积分,得到解析式Mbb=5.2385×10^-8T^4,并与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对比。通用公式求得的系数σ′=5.2385×10^-8与斯蒂芬玻尔兹曼常数σ=5.6679×10^-8差值为0.4294×10^-8。二是使用通用公式计算出8~13μm波段内黑体波段辐射亮度响应f(T),并绘图与Inagaki及Okamoto文章中的拟合结果f(T)≈0.136σT^4.09进行对比,结果曲线基本一致。两项仿真说明了通用公式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实验验证。以实验室内面源辐射体为目标,根据所提出的通用公式,计算被测目标的发射率ε,并将之与目标发射率参考值ε0对比。面源辐射体实验结果:ε0=0.92为参考值,ε=0.93为测量值,发射率误差为0.01。实验误差较小,说明所提出的通用公式可用于红外测温的工程实践中。通用公式与原模型f(T)≈CT^n相比,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在任意波段内,不需考虑温度分区,通过理论计算的方式,求取黑体波段辐射亮度响应f(T),具有通用性。黑体波段辐射亮度响应的通用公式进一步完善了红外测温技术的基础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测温 黑体波段辐射亮度响应 f(T)≈CT^n n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葵花8号卫星在暴雨对流云团监测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39
8
作者 张夕迪 孙军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245-1254,共10页
高时空分辨率的葵花8号卫星(简称H8卫星)2016年在我国得到应用,而该年是我国暴雨过程频繁、极端性强的一年,H8卫星到底在暴雨对流云团监测方面有何优势也是预报员所关心的。目前的业务中H8、FY-2卫星和雷达资料到达业务平台的平均延迟... 高时空分辨率的葵花8号卫星(简称H8卫星)2016年在我国得到应用,而该年是我国暴雨过程频繁、极端性强的一年,H8卫星到底在暴雨对流云团监测方面有何优势也是预报员所关心的。目前的业务中H8、FY-2卫星和雷达资料到达业务平台的平均延迟时间分别为15、35、6 min左右。本文利用H8卫星红外云图结合地面降水,在2016年汛期27次暴雨过程中每个过程选定一个主要的目标对流云团分析其初生情况,并与FY-2卫星和雷达探测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表明:H8和FY-2卫星在同时刻云顶黑体亮温(TBB)观测数值上差别不大,时间变化趋势也基本一致,但H8卫星由于高频次观测的优势对暴雨对流强弱的变化刻画得更加细致,在监测暴雨对流云团方面具有明显时间上的优势,即H8卫星较FY-2卫星平均提前23 min发现对流云团,较雷达平均提前达33 min。通过结合地面小时和10 min降水量对2016年华北"7·20"极端暴雨过程进行分析,发现TBB与地面降水量之间有很好的反相关关系,同时降水量的变化幅度明显大于TBB的变化;当TBB峰值向低温一侧移动时,与之对应的地面降水量级也增大,降水逐渐转为冷云降水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葵花8号卫星(H8卫星) 暴雨对流云团监测 黑体亮度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