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淬火冷却过程中表面综合换热系数的反传热分析 被引量:60
1
作者 顾剑锋 潘健生 胡明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9-22,31,共5页
研究了用反传热方法计算表面综合换热系数的基本原理和算法,结合编制的计算机程序对计算结果进行了讨论,表明时间步长和空间步长的选择对计算结果有很大影响.在时间步长为0.01s,空间步长为1mm的条件下,多点法能够更为准确... 研究了用反传热方法计算表面综合换热系数的基本原理和算法,结合编制的计算机程序对计算结果进行了讨论,表明时间步长和空间步长的选择对计算结果有很大影响.在时间步长为0.01s,空间步长为1mm的条件下,多点法能够更为准确地反映表面综合换热系数随表面温度的变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传热问题 表面综合换热 淬火 冷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铸件和铸型间界面传热系数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陈玲 钟蜀津 殷飞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78-82,共5页
在铸造凝固过程的数值模拟中,铸件/铸型间的界面传热系数是非常关键的一个参数。为提高数值模拟精度,文中采用铝合金铸件设计了金属型铸造试验,考虑了铸型厚度对结果的影响,使用特制的热电偶采集了铸件内部不同位置的温度值。以此实测... 在铸造凝固过程的数值模拟中,铸件/铸型间的界面传热系数是非常关键的一个参数。为提高数值模拟精度,文中采用铝合金铸件设计了金属型铸造试验,考虑了铸型厚度对结果的影响,使用特制的热电偶采集了铸件内部不同位置的温度值。以此实测的温度场数据为基础,结合数值模拟技术和界面传热系数"反问题"的求法,得到界面传热系数与时间的函数关系。结果表明:铸型厚度不同会影响铸件铸型间的热流和界面传热系数的变化规律,且界面传热系数在铸件冷却中并非常数,随着凝固过程的继续而减小。最后将所得界面传热系数用于凝固过程的温度场模拟,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到了合理的分布,说明此界面传热系数测定方法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场 界面传热系数 反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体深部热病灶产生时体表温度变异的换热机制 被引量:5
3
作者 於可广 纪志广 +2 位作者 谢庭藩 李希靖 黄建瑾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09-112,117,共5页
为了查明人体深部热病灶产生时体表温度场的畸变状况及其生理、换热机制,本课题组采用了人体组织换热的数学模型及其参数辨识的反问题新方法,并结合人工病灶的医学实验数据,较圆满地解决了该物理医学难题。
关键词 热病灶 体表温度场 导热反问题 换热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晶合金凝固过程模拟与界面换热关系 被引量:3
4
作者 邱克强 谢挺举 +2 位作者 张伟 任英磊 杨桂星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96-500,共5页
为了准确模拟块体非晶合金凝固过程的温度场,对浇注温度为840℃的非晶合金凝固期间的温度场进行了数据采集.根据界面换热模型与热量守恒定律建立了液固相与铜模之间的界面换热关系式,从而实现了对非晶凝固温度场的模拟.结果表明,合金与... 为了准确模拟块体非晶合金凝固过程的温度场,对浇注温度为840℃的非晶合金凝固期间的温度场进行了数据采集.根据界面换热模型与热量守恒定律建立了液固相与铜模之间的界面换热关系式,从而实现了对非晶凝固温度场的模拟.结果表明,合金与铜模之间的界面换热系数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大.合金在液态阶段降温曲线的模拟值与实测值基本吻合,且当凝固温度降至500℃后,二者偏差也较小.利用界面换热模型并结合实测温度场可以表征非晶合金凝固时的界面换热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合金 界面换热系数 热物性参数 快速凝固 数值模拟 温度场 冷却速度 铜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雾化气体淬火过程换热系数的计算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自良 王利 +1 位作者 刘美红 葛夏文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203-207,共5页
研究了用反传热方法计算雾化气体淬火过程试件表面综合换热系数的基本原理和算法,利用Matlab编写了试件表面综合换热系数的反求程序。然后,通过反求程序对不同工艺参数下淬火过程试件表面的综合换热系数进行了计算。运用Matlab模拟了不... 研究了用反传热方法计算雾化气体淬火过程试件表面综合换热系数的基本原理和算法,利用Matlab编写了试件表面综合换热系数的反求程序。然后,通过反求程序对不同工艺参数下淬火过程试件表面的综合换热系数进行了计算。运用Matlab模拟了不同工况下淬火试件的温度场,实测了试件淬火过程的温度变化,并对试件的温度计算值和实测值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所述的方法对雾化气体淬火试件表面综合换热系数的数值计算是准确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化气体淬火 换热系数 温度场 反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卷径向等效导热系数的仿真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建平 刘涛 +1 位作者 胡仕成 毛大恒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276-1280,共5页
利用铝板退火加热实验采集到的温度,通过热传导反问题的求解,求得铝板间的等效导热系数,将其等效为铝卷径向导热系数,并推导出铝卷强对流传热系数对温度的数学表达式,从而构建更准确的铝卷退火的温度场模型。运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 利用铝板退火加热实验采集到的温度,通过热传导反问题的求解,求得铝板间的等效导热系数,将其等效为铝卷径向导热系数,并推导出铝卷强对流传热系数对温度的数学表达式,从而构建更准确的铝卷退火的温度场模型。运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综合考虑铝卷的导热系数和对流换热系数随温度变化的非线性,模拟铝卷退火过程中的瞬态温度场。仿真结果表明:在退火的开始阶段,铝卷外表面与芯部温差较大,最高达173℃;在保温阶段,铝卷内部温差逐渐减小,温差只有3℃,最后稳定在545℃,与实测结果较吻合,证明所建立的数学模型是可靠的,同时,为铝卷退火工艺的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热系数 热传导反问题 黄金分割法 温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筒内壁热流密度和对流换热系数的红外热诊断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曹春梅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849-851,共3页
利用红外测温技术,结合导热反问题求解,给出了一种根据圆筒外壁温度数据红外监测做为一强加边界条件反推圆筒内壁热流密度分布和对流换热系数分布的红外热诊断方案,得到了二维稳态圆筒内壁热流密度分布和对流换热系数分布的普适解析级数... 利用红外测温技术,结合导热反问题求解,给出了一种根据圆筒外壁温度数据红外监测做为一强加边界条件反推圆筒内壁热流密度分布和对流换热系数分布的红外热诊断方案,得到了二维稳态圆筒内壁热流密度分布和对流换热系数分布的普适解析级数解,从而为这一类热设备内壁热流密度和对流换热系数分布的红外诊断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测温 导热反问题 热流密度 对流换热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边界测点求解二维稳态导热逆问题 被引量:1
8
作者 吴兆春 《空气动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4-117,134,共5页
针对导热逆问题求解中的测点的选择提出了不同的方式 ,即采用边界测点取代内部测点进行导热逆问题的求解。通过数值计算揭示了测点选择不当将导致逆问题计算的失败及原因 ,验证了采用边界测点求解二维稳态导热逆问题的可行性。采用本文... 针对导热逆问题求解中的测点的选择提出了不同的方式 ,即采用边界测点取代内部测点进行导热逆问题的求解。通过数值计算揭示了测点选择不当将导致逆问题计算的失败及原因 ,验证了采用边界测点求解二维稳态导热逆问题的可行性。采用本文提出的方式将使逆问题的应用更为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问题 求解 二维 边界 稳态 导热 数值计算 测点 取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稳态传热分析的高炉炉壁温度场建模方法 被引量:4
9
作者 徐思远 潘冬 +2 位作者 蒋朝辉 刘少强 余浩洋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863-4880,共18页
高炉炉壁温度场是掌握炉内热负荷状态和燃料燃烧情况、及时发现高炉异常工况、保障高炉稳定顺行的重要信息。针对现有炉壁温度场获取难及温度场建模过程中未考虑渣皮脱落与生成现象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稳态传热分析的高炉炉壁温度场建... 高炉炉壁温度场是掌握炉内热负荷状态和燃料燃烧情况、及时发现高炉异常工况、保障高炉稳定顺行的重要信息。针对现有炉壁温度场获取难及温度场建模过程中未考虑渣皮脱落与生成现象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稳态传热分析的高炉炉壁温度场建模方法。首先,利用COMSOL仿真软件搭建炉壁三维仿真模型;其次,充分考虑渣皮对炉壁温度变化的影响,建立包含渣皮热源项的稳态传热模型,获得初始炉壁内表面温度场;然后,为提高温度场模型精度,基于热传导反问题理论,以冷却壁中热电偶的实测温度为参考,构建炉壁温度场修正模型,实现炉壁温度场数据的迭代修正。实验表明经温度场修正模型修正后,传热模型的计算误差控制在5%以内,满足现场检测精度要求,并能可视化展示炉壁温度场,为高炉调控操作提供了可靠的炉壁温度场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炉壁 渣皮 温度场建模 温度迭代修正 热力学 传热 热传导反问题 热传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