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1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TCR阻值的控制与调整 被引量:6
1
作者 孙平 樊玉薇 +2 位作者 贾连娣 吴冲若 陈后胜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2期74-79,共6页
从晶粒电阻、晶界电阻以及陶瓷基体与金属电极接触电阻三方面详细讨论了材料配方及工艺对PTCR阻值的影响规律.烧结后样品阻值可通过后续处理调整到所需的数数.
关键词 正温度系数 热敏电阻器 控制 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TiO_3基PTCR陶瓷材料的Sol-Gel制备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4
2
作者 李东升 吴淑荣 +1 位作者 熊为淼 王文亮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932-935,共4页
改进了 Ba Ti O3 基 PTCR纳米粉体的 Sol-Gel法制备工艺 ,用 XRD、DSC、SEM和 BET等技术考察了粉体特性及其对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 (PTCR)陶瓷材料电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所得粉体平均粒径为 3 0~40 nm,分布窄 ,团聚轻 ,外貌近球形 ,比... 改进了 Ba Ti O3 基 PTCR纳米粉体的 Sol-Gel法制备工艺 ,用 XRD、DSC、SEM和 BET等技术考察了粉体特性及其对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 (PTCR)陶瓷材料电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所得粉体平均粒径为 3 0~40 nm,分布窄 ,团聚轻 ,外貌近球形 ,比表面积为 2 6.2 0 m2 / g,在室温下呈立方钙钛矿结构 ;粉体经造粒、成型并在改进的烧结工艺下获得综合电性能有较大幅度提高的 PTCR陶瓷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TIO3 Ptcr陶瓷材料 SOL-GEL 制备方法 正电阻-温度系数 溶胶-凝胶法 纳米粉体 电子陶瓷 钛酸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b掺杂BaTiO%_3-Bi_(0.5)K_(0.5)TiO_3陶瓷系统PTCR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韦继锋 蒲永平 毛玉琴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B06期145-148,共4页
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Nb2O5掺杂的(1-x)BaTiO3-xBi0.5K0.5TiO3(BT-BKT,0≤x≤0.02)系统陶瓷,研究了Nb2O5和BKT掺杂量对该系统陶瓷显微结构和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BaTiO3陶瓷的晶格轴率c/a值随着BKT含量的增加而变大,陶瓷具有良好的... 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Nb2O5掺杂的(1-x)BaTiO3-xBi0.5K0.5TiO3(BT-BKT,0≤x≤0.02)系统陶瓷,研究了Nb2O5和BKT掺杂量对该系统陶瓷显微结构和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BaTiO3陶瓷的晶格轴率c/a值随着BKT含量的增加而变大,陶瓷具有良好的晶粒和明显的晶界。BT-BKT陶瓷的居里温度(Tc)也随着BKT的加入向高温移动,当x=0.01时,Tc提高到150℃,但室温电阻率(ρRT)随着BKT含量的增加也快速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TiO3-Bi0.5 K0.5TiO3 陶瓷 正温度系数电阻率 居里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CR阻温特性曲线实验室用测试系统 被引量:2
4
作者 郑占申 曲远方 +1 位作者 李晓雷 马卫兵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41-343,共3页
介绍了一种利用计算机进行PTCR阻温特性的自动数据采集及参数处理的系统,叙述了该仪器的结构及原理,详细介绍了仪器的硬件和软件。以VB为编程语言,应用于Windows98及以上版本操作系统。在界面上完成初始参数的设置,lgρ-T曲线可在界面... 介绍了一种利用计算机进行PTCR阻温特性的自动数据采集及参数处理的系统,叙述了该仪器的结构及原理,详细介绍了仪器的硬件和软件。以VB为编程语言,应用于Windows98及以上版本操作系统。在界面上完成初始参数的设置,lgρ-T曲线可在界面上即时显示,并可导出数据另行处理。本系统能够方便地应用于实验室的样品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cr 热敏电阻 阻温特性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PTCR陶瓷复合材料的显微结构与再氧化效果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晓雷 曲远方 +1 位作者 马卫兵 郑占申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21-24,共4页
用金属Ni复合的方法降低PTCR陶瓷的室温电阻率,采用草酸镍分解法制备了Ni/PTCR陶瓷复合材料,并对其显微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再氧化对PTCR效应的恢复和显微结构对再氧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可以明显地恢复复合材料的PTCR效应,... 用金属Ni复合的方法降低PTCR陶瓷的室温电阻率,采用草酸镍分解法制备了Ni/PTCR陶瓷复合材料,并对其显微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再氧化对PTCR效应的恢复和显微结构对再氧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可以明显地恢复复合材料的PTCR效应,而显微结构对热处理的效果有很大影响,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这种Ni/PTCR陶瓷复合材料具有明显的PTCR特性和较低的室温电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温度系数 复合材料 低阻化 热处理 显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铝电极的BaPbO_3陶瓷的PTCR效应 被引量:2
6
作者 李井润 李志成 徐永波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0-14,共5页
为了研究开发具有低电阻率和正电阻温度系数 (PTCR)的高居里点陶瓷材料 ,以BaCO3和PbO为原料制备了一组La掺杂的陶瓷材料 .实验发现 ,烧结的陶瓷样品在室温下具有极低的电阻率 ,且呈现出和金属导体一样的电导体特征 ;使用铝电极的BaPbO... 为了研究开发具有低电阻率和正电阻温度系数 (PTCR)的高居里点陶瓷材料 ,以BaCO3和PbO为原料制备了一组La掺杂的陶瓷材料 .实验发现 ,烧结的陶瓷样品在室温下具有极低的电阻率 ,且呈现出和金属导体一样的电导体特征 ;使用铝电极的BaPbO3基陶瓷体表现出PTCR特性 ,并且这种特性可以通过调整掺杂物的量进行改善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陶瓷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 .微观结构分析表明 ,一薄层的烧结陶瓷表层为具有金属性质的正交结构BaPbO3纳米相 ,并由此使其表现出极低的电阻率 ;具有PTCR特性的陶瓷体内部是由具有畴结构的铁电相组成 ,所以除去烧结陶瓷表层后 ,喷镀铝电极的陶瓷体表现出正电阻温度效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钡铅氧化物陶瓷 电阻率 正电阻温度系数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温直流对靶溅射制备高TCR氧化钒薄膜 被引量:2
7
作者 吴淼 胡明 +1 位作者 吕宇强 刘志刚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806-809,共4页
常温下用直流对靶磁控溅射的方法在玻璃基片上制备出了高电阻温度系数(TCR)氧化钒薄膜.通过设计正交试验,系统分析了Ar和O_2的标准体积比、溅射功率、工作压强和热处理时间对氧化钒薄膜TCR的影响.对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得的薄膜进行电阻温... 常温下用直流对靶磁控溅射的方法在玻璃基片上制备出了高电阻温度系数(TCR)氧化钒薄膜.通过设计正交试验,系统分析了Ar和O_2的标准体积比、溅射功率、工作压强和热处理时间对氧化钒薄膜TCR的影响.对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得的薄膜进行电阻温度特性测试,TCR达到-3.3%/K,室温方块电阻为28.5kΩ,个别样品的TCR达到-4%/K以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的形貌分析显示,这种制备方法结合适当的退火可以制备出氧化钒多晶薄膜,晶粒尺寸在纳米数量级.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发现,高TCR薄膜样品中钒的总体价态接近+4价.所有结果表明,制得的氧化钒薄膜电性能满足红外探测器的要求,且该工艺能与CMOS工艺兼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对靶磁控溅射 氧化钒薄膜 电阻温度系数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CR纳米晶粉体的烧结成瓷工艺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东升 岳可芬 +1 位作者 吴淑荣 王文亮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2000年第5期517-520,共4页
采用 Sol-gel制得了 PTCR纳米晶粉体 ,借助热分析技术研究了烧结过程中的热行为 ,并以此热分析数据为依据 ,拟定了烧结工艺。在此工艺条件下获得的 PTCR陶瓷材料的电性能比前文有较大幅度提高 ,其室温电阻率 (ρ室 )约为 2 0 Ω· ... 采用 Sol-gel制得了 PTCR纳米晶粉体 ,借助热分析技术研究了烧结过程中的热行为 ,并以此热分析数据为依据 ,拟定了烧结工艺。在此工艺条件下获得的 PTCR陶瓷材料的电性能比前文有较大幅度提高 ,其室温电阻率 (ρ室 )约为 2 0 Ω· cm,电阻 -温度系数 (αr)达 2 0 % /℃ ,耐电压强度 (Vb)大于 1 6 0 V/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晶粉体 烧成工艺 Ptcr 陶瓷材料 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整VO_2薄膜相变特性和TCR的制备及辐照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卢勇 林理彬 何捷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8-60,共3页
采用不同的真空还原时间、真空退火温度和衬底制备出了VO2 薄膜 ,并对制备出的薄膜进行电子辐照。通过测试辐照前后的VO2 薄膜相变电学性能及低温半导体相电阻 温度系数 (TCR) ,表明不同的制备工艺和不同注量的电子辐照可明显改变VO2 ... 采用不同的真空还原时间、真空退火温度和衬底制备出了VO2 薄膜 ,并对制备出的薄膜进行电子辐照。通过测试辐照前后的VO2 薄膜相变电学性能及低温半导体相电阻 温度系数 (TCR) ,表明不同的制备工艺和不同注量的电子辐照可明显改变VO2 薄膜相变过程中电学性能 ,提高薄膜的电阻 温度系数。对影响V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2薄膜 电阻温度系数 电学性能 电子辐照 相变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精度的RC振荡器电路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亮 王静 冯玉明 《半导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1-76,共6页
为了给微处理器芯片提供高精度的内部时钟,基于110 nm CMOS工艺设计了一种高精度电阻电容(RC)振荡器电路。通过在振荡器结构中引入充放电电流粗调电路、参考电压细调电路、温度系数调节电路,实现了对振荡器电路的工艺偏差、电压敏感度... 为了给微处理器芯片提供高精度的内部时钟,基于110 nm CMOS工艺设计了一种高精度电阻电容(RC)振荡器电路。通过在振荡器结构中引入充放电电流粗调电路、参考电压细调电路、温度系数调节电路,实现了对振荡器电路的工艺偏差、电压敏感度、温度敏感度的有效补偿。细调电路提取与电压、工艺及温度都无关的比例系数作为频率调节因子;温度系数调节电路通过合理匹配使得常温下电阻不受档位变化的影响,改善温度系数的同时提高了档位调节过程中的频率稳定性。芯片实测结果显示,经过粗调、细调和温度系数调节三重校正后,振荡器典型输出频率为8 MHz,在-40~150℃的全温度范围内频率变化小于±0.5%,实现了对RC振荡器电路工艺偏差、电压敏感度、温度敏感度的补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精度 电阻电容(RC)振荡器 电压系数修调 温度补偿 CMOS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造孔PTCR性能和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苏士美 《郑州工业大学学报》 2000年第1期49-52,共4页
对采用规模工业级原料取得的石墨造孔PTCR的工艺技术、性能和微观结构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和探讨 .当石墨的质量分数为 1 .0 %时 ,采用快速升温、自然冷却的方法 ,可得到室温电阻率低 (2 0~1 0 0Ω·cm)、升阻比高 (≥ 1 0 5)、温度... 对采用规模工业级原料取得的石墨造孔PTCR的工艺技术、性能和微观结构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和探讨 .当石墨的质量分数为 1 .0 %时 ,采用快速升温、自然冷却的方法 ,可得到室温电阻率低 (2 0~1 0 0Ω·cm)、升阻比高 (≥ 1 0 5)、温度系数大 (2 1 % /℃ )的热敏电阻 ;通过对样品微观结构的分析 ,提出了多孔PTC效应主要起因于晶界氧的吸附 ,而晶粒细小并非是必需的条件的观点 ,并借助Heywany模型作了进一步的理论解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敏电阻 Ptcr 石墨造孔剂 钛酸钡 陶瓷半导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掺杂对Yb半导的(Ba,Sr)TiO_3系PTCR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米庆 唐子龙 张中太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90-292,共3页
研究了不同掺杂方式对PTCR材料电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Yb一次掺杂BaTiO3电阻变化为“U”型曲线,低阻区为0.1mol%~0.3mol%;其移峰效率为3~5℃/mol。二次单一掺杂Yb提高电阻率,降低升阻比;... 研究了不同掺杂方式对PTCR材料电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Yb一次掺杂BaTiO3电阻变化为“U”型曲线,低阻区为0.1mol%~0.3mol%;其移峰效率为3~5℃/mol。二次单一掺杂Yb提高电阻率,降低升阻比;二次单一掺杂Mn提高电阻率与升阻比;二次Yb.Mn共掺杂可降低电阻率,提高升阻比,并探讨了二者配合作用的机理。Yb∶Mn=1∶1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cr 掺杂 电子补偿 空位补偿 电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R矫正对非制冷探测器微桥热导测试的影响
13
作者 邱宇峰 金晶 翟厚明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29-632,共4页
VO2薄膜的电阻温度系数TCR(Temperature Coefficient of Resistance,用α表示)随温度改变会发生显著变化。因此,以VO2薄膜为热敏材料的非制冷探测器微桥像元采用1/R—(-αI2)曲线来测量微桥热导时,如果使用固定TCR数值,必然会对测量结... VO2薄膜的电阻温度系数TCR(Temperature Coefficient of Resistance,用α表示)随温度改变会发生显著变化。因此,以VO2薄膜为热敏材料的非制冷探测器微桥像元采用1/R—(-αI2)曲线来测量微桥热导时,如果使用固定TCR数值,必然会对测量结果带来偏差。本文采用TCR逐点矫正的方法测量了非制冷微桥热导,并分析了有效热导,实验中的最大热导矫正率达到20.08%。采用本方法可使非制冷探测器微桥的热导测试结果更为准确,也更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制冷探测器 热导 有效热导 电阻温度系数 微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法制备Y掺杂BaTiO_(3)-(Bi_(0.5)Na_(0.5))TiO_(3)无铅PTCR陶瓷 被引量:1
14
作者 冷森林 杨远 +2 位作者 温明微 龙禹 成昊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6-31,共6页
用化学法制备了(1-xmol%)BaTiO_(3)-xmol%(Bi_(0.5)Na_(0.5))TiO_(3)(BBNTx,x=1,2,3,4,5)高温无铅正温度系数电阻(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of resistivity, PTCR)陶瓷。XRD表明所有的BBNTx陶瓷形成了单相的ABO_(3)四方钙钛矿... 用化学法制备了(1-xmol%)BaTiO_(3)-xmol%(Bi_(0.5)Na_(0.5))TiO_(3)(BBNTx,x=1,2,3,4,5)高温无铅正温度系数电阻(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of resistivity, PTCR)陶瓷。XRD表明所有的BBNTx陶瓷形成了单相的ABO_(3)四方钙钛矿结构。电阻温度特性表明空气中烧结的所有BBNTx陶瓷都能够半导化,具有明显的PTC特性。其中0.2 mol%Y掺杂BBNT1陶瓷,室温电阻率大约为500Ω·cm,电阻突跳比(最大电阻/最小电阻)在2.7个数量级左右,电阻突变温度约130℃。材料的电阻突变温度会随着BNT的增加而略有增加。但BNT的增加会导致室温电阻率明显增大,并且PTC效应也会降低。BBNT5陶瓷的电阻突变温度能够增加到145℃左右,但室温电阻率超过105Ω·cm,电阻突跳只有1个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TiO_(3)-(Bi_(0.5)Na_(0.5))TiO_(3) Y掺杂 Ptcr 化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却通道对引射器红外辐射特性影响的研究
15
作者 王忠义 吴雪 +2 位作者 张力敏 孙涛 王萌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85-1092,共8页
为降低燃气轮机排气系统中的引射器排气温度,从而减少排出燃气的红外辐射强度,本文提出了一种具有冷却通道的亚音速引射器结构,并提出了评价冷却通道引射器的综合系数。在原有的引射器喷嘴内增加冷却通道,使冷气直接与主流中心位置的高... 为降低燃气轮机排气系统中的引射器排气温度,从而减少排出燃气的红外辐射强度,本文提出了一种具有冷却通道的亚音速引射器结构,并提出了评价冷却通道引射器的综合系数。在原有的引射器喷嘴内增加冷却通道,使冷气直接与主流中心位置的高温气体掺混,破坏排气包覆性分布,达到提高主流温度均匀性、降低中心温度的目的。本文运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引射器内冷却通道数量、冷却通道进深和排气通道的排布对引射器内阻力特性、换热特性、出口温度分布特性的综合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单排冷却通道排布时,通道数量与换热特性成正比,与阻力损失成反比;双排冷却通道排布时,阻力损失降低。双排12通道引射器可有效降低出流总温,均匀主流温度,综合系数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射器 冷却通道 温度均匀度 阻力 换热 综合系数 排气系统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特殊环境的薄膜应变计的制备与表征
16
作者 张丛春 康志鹏 +1 位作者 雷鹏 闫博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89-596,共8页
使用磁控溅射制备了卡玛合金薄膜应变计,研究了退火温度对薄膜微观结构的影响,测试了薄膜的电学性能以及压阻响应特性,并进行了环境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温度升高,薄膜的电阻率逐渐下降,电阻温度系数则逐渐升高,在室温下有最小的电... 使用磁控溅射制备了卡玛合金薄膜应变计,研究了退火温度对薄膜微观结构的影响,测试了薄膜的电学性能以及压阻响应特性,并进行了环境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温度升高,薄膜的电阻率逐渐下降,电阻温度系数则逐渐升高,在室温下有最小的电阻温度系数(TCR),约为59.9×10^(-6)/℃,经过200℃退火处理的薄膜应变计的应变灵敏度系数(GF)为2.2,TCR为64.4×10^(-6)/℃。经历温湿循环、盐雾、霉菌试验后,薄膜的压阻特性变化不大,能耐受海洋特殊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控溅射 薄膜应变计 电阻温度系数 应变因子 环境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锆合金表面高温抗氧化涂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林丹 肖华强 +4 位作者 任丽蓉 肖易 莫太骞 林波 田雨鑫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869-2894,共26页
锆合金因其热中子吸收截面小、热膨胀系数低,以及与UO2良好的相容性而成为当前核反应堆中主要的构件材料。然而,在高温蒸汽氧化环境中,锆合金会快速氧化失效,并产生大量氢气,从而引发氢爆炸。为了提高核反应堆的安全性,对锆合金表面进... 锆合金因其热中子吸收截面小、热膨胀系数低,以及与UO2良好的相容性而成为当前核反应堆中主要的构件材料。然而,在高温蒸汽氧化环境中,锆合金会快速氧化失效,并产生大量氢气,从而引发氢爆炸。为了提高核反应堆的安全性,对锆合金表面进行强化形成高温抗氧化防护涂层,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本文介绍了锆合金表面高温氧化行为,重点综述了高温抗氧化涂层(包括金属涂层、陶瓷涂层以及复合涂层)的氧化行为和失效机理,对比分析了不同锆合金表面涂层高温氧化性能。另外,还对锆合金表面高温抗氧化涂层的多元素成分设计、制备方法和梯度结构设计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合金 蒸汽氧化 高温抗氧化涂层 热膨胀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铂膜电阻温度传感器耐高温结构设计与性能验证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永超 刘成利 +4 位作者 王大兴 傅巍 高云鹏 皮倩倩 李涛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9-102,110,共5页
针对铂(Pt)膜电阻温度传感器难以实现850℃高温环境长期稳定测量问题。采用磁控溅射法在996氧化铝(Al_(2)O_(3))陶瓷衬底沉积Pt膜温度敏感层,通过对Pt膜进行热处理、耐高温表面防护结构提升其耐高温性能,采用阻值修调技术控制传感器阻... 针对铂(Pt)膜电阻温度传感器难以实现850℃高温环境长期稳定测量问题。采用磁控溅射法在996氧化铝(Al_(2)O_(3))陶瓷衬底沉积Pt膜温度敏感层,通过对Pt膜进行热处理、耐高温表面防护结构提升其耐高温性能,采用阻值修调技术控制传感器阻值精度,结合微机电系统(MEMS)与厚膜工艺技术制备Pt膜电阻温度传感器。结果表明:Pt膜电阻温度传感器电阻温度系数(TCR)为(3851±3)×10^(-6)℃;0℃电阻值控制在199.92~200.06Ω范围内;传感器从室温阶跃至850℃热响应时间(τ_(90))为15.1 s;传感器经100次室温至850℃温度冲击后输出稳定;经850℃环境1000 h寿命考核,传感器0℃阻值漂移量小于0.5%。制备的Pt膜电阻温度传感器可长期保持850℃高温环境稳定测量,该温度传感器广泛应用于汽车尾气排放、发动机健康监测等高温测量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铂膜 温度传感器 电阻温度系数 高温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炭黑/十四醇基低居里温度PTC复合材料的热控性能
19
作者 董畅 刘欢欢 +5 位作者 李杰 王跃毅 徐玲 雷军 李忠明 鄢定祥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5-51,共7页
具有正温度系数(PTC)的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组成的自控温热敏电阻,可代替普通电阻用于加热器件,在电子设备主动控温方面具有很大优势。然而,现有PTC复合材料的居里温度(>60℃)普遍较高,在常温段工作电子设备的控温方面应用受到限制。... 具有正温度系数(PTC)的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组成的自控温热敏电阻,可代替普通电阻用于加热器件,在电子设备主动控温方面具有很大优势。然而,现有PTC复合材料的居里温度(>60℃)普遍较高,在常温段工作电子设备的控温方面应用受到限制。基于此,本文以低相变温度的十四醇为相变基体,炭黑(CB)为导电粒子,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为骨架,通过熔融共混和模压成型方法制备了具有低居里温度(35℃)的PTC复合材料,探究了CB质量分数对复合材料电性能和PTC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当CB质量分数为12%时,复合材料室温电阻率为0.5Ω·m,PTC强度高达7.0,且未出现负温度系数(NTC)效应。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复合材料微观结构,并将复合材料电性能变化与微观结构相关联,解释了复合材料获得优异PTC性能的内在机理。此外,研究了PTC复合材料的热控行为,发现与普通电阻加热器相比,PTC复合材料作为电阻加热器具有自适应控温能力,无需外部控制系统条件下可将受控器件温度控制在常温段温度范围内并保持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温度系数复合材料 居里温度 室温电阻率 正温度系数性能 自适应控温能力 乙烯-醋酸乙烯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高速下铁基合金激光熔覆涂层耐磨性能研究
20
作者 付琴 姜炳春 +1 位作者 胡少华 阎文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97-202,共6页
本研究旨在制备出一种在高温高速条件下具有优异耐磨性能的铁基合金激光熔覆涂层。通过选择钢基材料金属盘作为熔覆涂层的基础材料,采用铁粉作为主要成分,结合高纯碳化铬粉和二硫化钨,利用激光熔覆机的辅助作用,制备出铁基合金激光熔覆... 本研究旨在制备出一种在高温高速条件下具有优异耐磨性能的铁基合金激光熔覆涂层。通过选择钢基材料金属盘作为熔覆涂层的基础材料,采用铁粉作为主要成分,结合高纯碳化铬粉和二硫化钨,利用激光熔覆机的辅助作用,制备出铁基合金激光熔覆涂层。使用试验机测试该涂层在高温高速摩擦环境下的耐磨性能,试验结果显示,该涂层在400℃时,摩擦系数和磨损率分别达到0.3和20%,属于较高范围,且该温度下,摩擦后涂层更加光滑,不会出现较为严重的颗粒磨损。在1500 r/min的试验条件下,该涂层的摩擦系数呈现偏低状态,且涂层未出现明显凹坑与划痕。由此可见在高温高速环境下,该涂层具有较高耐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高速下 铁基合金 激光熔覆 耐磨性能 摩擦系数 磨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