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ISSTES算法的敦煌场地红外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周艳 张运杰 +2 位作者 张允祥 李新 郑小兵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29-234,共6页
敦煌场地光谱发射率和温度是基于敦煌辐射定标场开展卫星遥感器热红外波段在轨辐射定标的重要参数。利用便携式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D&P 102F)和红外标准板在2018年8月对敦煌辐射校正场地表发射率光谱进行了不同时间和观测条件下... 敦煌场地光谱发射率和温度是基于敦煌辐射定标场开展卫星遥感器热红外波段在轨辐射定标的重要参数。利用便携式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D&P 102F)和红外标准板在2018年8月对敦煌辐射校正场地表发射率光谱进行了不同时间和观测条件下的多次测量。基于光谱多次迭代平滑温度与发射率分离算法(ISSTES),通过设置不同精度的温差间隔,对测得的野外光谱数据进行多次迭代平滑分析处理,实现了敦煌场地光谱发射率与温度的分离。与采用多通道法温度与发射率分离算法获得的CE312通道发射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各个通道发射率的误差均在0.011以内,验证了试验获得的敦煌场地光谱发射率和温度具有较好的精度。本试验为基于敦煌定标场开展卫星遥感器热红外通道在轨辐射定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温度与发射率分离 辐射定标 红外 光谱发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ASTER数据的陆面温度反演方法 被引量:4
2
作者 许军强 白朝军 +1 位作者 殷乐 苏栋 《遥感信息》 CSCD 2007年第6期77-80,I0005,共5页
陆面温度是地表物体热红外辐射的综合定量形式,是地表热量平衡的结果。陆面温度作为一个重要的基本参数已广泛用于相关模型的计算及生态环境等领域的研究。ASTER数据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与光谱分辨率,可提供比陆地卫星、NOAA/AVHRR等... 陆面温度是地表物体热红外辐射的综合定量形式,是地表热量平衡的结果。陆面温度作为一个重要的基本参数已广泛用于相关模型的计算及生态环境等领域的研究。ASTER数据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与光谱分辨率,可提供比陆地卫星、NOAA/AVHRR等常见卫星数据更丰富的地表信息,有助于提高陆面温度的反演精度。根据温度/比辐射率分离(TES)的思想,基于ASTER热红外数据的特性,获取了一种反演陆面温度的方法,并以长白山为例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所用的方法仅依赖ASTER遥感数据便可快速获取地面温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对自然地表可取得比较理想的结果,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teR数据 陆面温度反演 温度/比辐射率分离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与发射率分离模型的改进及其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祝善友 朱迅 +1 位作者 尹球 匡定波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1-76,共6页
针对温度与发射率分离模型的缺陷,提出了一种模型改进方法,利用模拟数据对比研究了模型改进前后温度与发射率的反演精度;并从理论分析和模拟计算两个角度探讨了修正前后模型对初始发射率设定的变化、大气下行与上行辐射和大气透过率等... 针对温度与发射率分离模型的缺陷,提出了一种模型改进方法,利用模拟数据对比研究了模型改进前后温度与发射率的反演精度;并从理论分析和模拟计算两个角度探讨了修正前后模型对初始发射率设定的变化、大气下行与上行辐射和大气透过率等校正误差的敏感程度.研究结果表明,修正后模型的反演精度明显高于修正前的模型,除大气下行辐射校正误差外,其它误差都影响着两种模型的反演精度,但修正后的模型对这些误差的敏感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与发射率分离 改进 反演精度 校正误差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中红外发射率提取算法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程洁 柳钦火 +2 位作者 李小文 肖青 杜永明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1-26,30,共7页
基于四步观测法,提出了一种土壤中红外发射率提取方法.该方法利用热红外的ISSTES算法获得土壤热红外的发射率光谱和高精度的土壤温度估值,并将得到的温度估值用于中红外的发射率提取,减少中红外待反演参数,形成多余观测,使用最小二乘方... 基于四步观测法,提出了一种土壤中红外发射率提取方法.该方法利用热红外的ISSTES算法获得土壤热红外的发射率光谱和高精度的土壤温度估值,并将得到的温度估值用于中红外的发射率提取,减少中红外待反演参数,形成多余观测,使用最小二乘方法求解土壤中红外的发射率.重点分析了仪器定标误差和辐射传输方程简化对中红外发射率提取的影响.最后,基于模拟数据给出了中红外部分波段发射率反演误差较大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温度 发射率 温度发射率分离 ISStes 定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订正ALPHA差值谱的热红外温度与发射率分离算法 被引量:11
5
作者 唐世浩 朱启疆 苏理宏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86-290,共5页
与可见光遥感不同,热红外传感器测得的辐射亮度值是温度和发射率的函数,因此,对于热红外遥感,温度和发射率的分离是一个关键问题?本研究从普朗克方程的维恩近似出发,定义并推导出与温度无关的ALPHA差值谱,并进一步提出消除维恩近似影响... 与可见光遥感不同,热红外传感器测得的辐射亮度值是温度和发射率的函数,因此,对于热红外遥感,温度和发射率的分离是一个关键问题?本研究从普朗克方程的维恩近似出发,定义并推导出与温度无关的ALPHA差值谱,并进一步提出消除维恩近似影响的修正项.以此为基础,在不考虑大气下行辐射影响的条件下,借鉴ALPHA导出发射率法和ASTERTES算法的优点,提出一个新的发射率温度分离算法.与现有发射率温度分离算法相比,该算法的优点是原理清楚,流程简单,求解速度快,结果精度高,并且适用的温度和下垫面范围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红外 遥感 温度与发射率分离算法 发射率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红外遥感的温度与发射率分离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张猛 刘万崧 +2 位作者 杨长保 王小娜 徐铮伟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160-163,共4页
热红外传感器测得的辐射亮度值是温度和发射率的函数,因此,对于热红外遥感反演地表温度,温度和发射率的分离是一个关键问题。总结了地表温度反演所取得的进展,综述了温度与反射率分离的几种主要方法,对比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最后,... 热红外传感器测得的辐射亮度值是温度和发射率的函数,因此,对于热红外遥感反演地表温度,温度和发射率的分离是一个关键问题。总结了地表温度反演所取得的进展,综述了温度与反射率分离的几种主要方法,对比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最后,对地表温度反演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发射率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温离子液体在原子光谱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7
7
作者 孙汉文 冯波 +1 位作者 吴远远 葛旭升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6-224,共9页
介绍和讨论了室温离子液体的理化特性及其作为萃取剂在分离富集金属离子中的应用.综述了室温离子液体在火焰原子吸收、蒸汽发生原子吸收、石墨炉原子吸收、原子荧光光谱和原子发射光谱的应用研究进展.
关键词 室温离子液体 分离 富集 原子吸收光谱 原子荧光光谱 原子发射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关性的中红外温度与发射率分离算法 被引量:3
8
作者 程洁 聂爱秀 杜永明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40-345,共6页
温度和发射率是耦合在一起的。在精确获得大气参数的情况下,由传感器的辐射测量反演地表的温度与发射率,仍然是一个病态问题,必须采取一定的策略进行温度与发射率的分离。因此,温度与发射率的分离是红外遥感的核心问题。文章在分析无太... 温度和发射率是耦合在一起的。在精确获得大气参数的情况下,由传感器的辐射测量反演地表的温度与发射率,仍然是一个病态问题,必须采取一定的策略进行温度与发射率的分离。因此,温度与发射率的分离是红外遥感的核心问题。文章在分析无太阳直射光影响时大气下行辐射和含有大气残留的地表发射率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针对野外测量中红外高光谱数据的温度与发射率分离算法。该算法利用大气下行辐射和含有大气残留的地表发射率之间的相关性作为判据来优化地表温度,进而获得地表发射率。基于模拟的中红外高光谱数据,对算法的精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获得较高的地表温度和发射率反演精度;具有较广的适用范围;对测量过程中大气下行辐射变化不敏感;同时算法具有一定的抗噪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与发射率分离 中红外 相关性 高光谱 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型CFB锅炉关键技术与设计方案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孙献斌 林伟荣 +5 位作者 韩应 刘海峰 赵鹏勃 金森旺 时正海 王海涛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6,共6页
为提高燃用难燃煤种的循环流化床(CFB)锅炉的燃烧效率,提出了高温型CFB锅炉的技术概念,建立了高温型CFB试验研究平台,在该CFB试验台上研究了难燃煤种的高温燃烧及污染物排放特性。试验结果表明,炉内燃烧温度提高可较明显地降低难燃煤种... 为提高燃用难燃煤种的循环流化床(CFB)锅炉的燃烧效率,提出了高温型CFB锅炉的技术概念,建立了高温型CFB试验研究平台,在该CFB试验台上研究了难燃煤种的高温燃烧及污染物排放特性。试验结果表明,炉内燃烧温度提高可较明显地降低难燃煤种的飞灰可燃物质量分数,提高燃烧效率;但随着运行床温的升高,脱硫效率下降,NOx排放值有所增加。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对高温型超超临界660 MW CFB锅炉技术方案进行了设计研究,并对锅炉方案中的6个旋风分离器的灰颗粒流量分配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确定了旋风分离器的优化布置方式,为后续的高温型超超临界660 MW CFB锅炉结构设计及工程应用奠定了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型 CFB锅炉 燃烧特性 污染物排放 超超临界参数 旋风分离器 灰颗粒流量 分配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0MW CFB锅炉床温偏差大原因分析与改造 被引量:8
10
作者 黄中 郭钛星 +1 位作者 梁进林 刘冠杰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68-74,共7页
国内大量在役300 MW循环流化床(CFB)锅炉床温偏差大、存在局部高温点,烟气SO2和NOx的原始排放质量浓度较高,这给CFB锅炉的节能降耗和超低排放带来了困难。分析认为其主要因分离器流量偏差和效率偏差造成的循环回路循环量和炉膛物料浓度... 国内大量在役300 MW循环流化床(CFB)锅炉床温偏差大、存在局部高温点,烟气SO2和NOx的原始排放质量浓度较高,这给CFB锅炉的节能降耗和超低排放带来了困难。分析认为其主要因分离器流量偏差和效率偏差造成的循环回路循环量和炉膛物料浓度存在差异所致。对此,通过分离器入口烟道改造和中心筒改型使床温偏差得以消除,炉膛平均床温降幅达35℃以上,脱硫剂消耗量降低40%,脱硝尿素消耗量下降20%。该结果可为改善CFB锅炉运行环保经济性及设计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B锅炉 床温 旋风分离器 流量偏差 效率偏差 脱硫剂 节能 超低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醇制丙烯工艺路线技术经济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灵玲 雍晓静 +5 位作者 廖祖维 王林 蒋斌波 王靖岱 阳永荣 焦洪桥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86-1194,共9页
以49万t规模甲醇制丙烯(MTP)流程为研究对象,考察了高温醚化+前脱丁烷、高温醚化+前脱丙烷、低温醚化+前脱丁烷、低温醚化+前脱丙烷4种技术组合的经济性能。在4种技术组合中,低温醚化+前脱丙烷的技术组合能耗(502MW)、公用工... 以49万t规模甲醇制丙烯(MTP)流程为研究对象,考察了高温醚化+前脱丁烷、高温醚化+前脱丙烷、低温醚化+前脱丁烷、低温醚化+前脱丙烷4种技术组合的经济性能。在4种技术组合中,低温醚化+前脱丙烷的技术组合能耗(502MW)、公用工程费用(加热冷却公用工程费用6.22×10~8 RMB yuan/a),CO_2排放量(2.023×10~9 kg/a),能效(0.7107)等指标更优,更具有竞争力。产品分离过程的能耗占全流程能耗的50%以上,因此分离单元的优化改进是提高甲醇制丙烯流程能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脱丙烷分离流程 前脱丁烷分离流程 高温醚化 低温醚化 节能 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醇柴油配比优化及其用于发动机的性能试验 被引量:6
12
作者 孙瑞 陈振斌 李开绵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55-63,共9页
为了完善乙醇柴油的稳定性、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性能的研究,该文基于稳定性试验数据建立响应面模型,并对乙醇柴油的配比进行优化和试验验证,最后使用优化后乙醇柴油(体积比:乙醇10%,正丁醇4%,柴油86%;简称乙醇柴油)在柴油机上进行负荷特... 为了完善乙醇柴油的稳定性、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性能的研究,该文基于稳定性试验数据建立响应面模型,并对乙醇柴油的配比进行优化和试验验证,最后使用优化后乙醇柴油(体积比:乙醇10%,正丁醇4%,柴油86%;简称乙醇柴油)在柴油机上进行负荷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常温下该燃料在具塞试管里可以保持稳定状态,不发生相分离时间达到60d以上。通过额定转速1500r/min及1200r/min转速下的负荷特性试验发现,使用乙醇柴油的发动机有效热效率在小负荷时与纯柴油相近,在高负荷及全负荷时均高于纯柴油;乙醇柴油的NOx排放,在小负荷时低于纯柴油,在中高负荷时却稍高于纯柴油,在全负荷时与纯柴油相近;乙醇柴油的碳烟排放,在小负荷时与纯柴油相近,在中高负荷时却明显低于纯柴油。对于试验所用柴油机,适当减小供油提前角有利于改善乙醇柴油的发动机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排放控制 乙醇柴油 相分离温度 有效热效率 烟度 NO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波段光谱的小行星表面温度反演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丰熠 张玉贵 +1 位作者 王伟刚 徐彭梅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62-1167,共6页
小行星表面温度是研究行星热物理特性的关键参数。太阳系中小天体的轨道动力学研究具有多种实际应用,包括预测行星体轨道和撞击产生的陨石坑率、选择航天器合适的探测采样目标。对于近地天体,分析它们的轨道结构、星体的轨道演化和未来... 小行星表面温度是研究行星热物理特性的关键参数。太阳系中小天体的轨道动力学研究具有多种实际应用,包括预测行星体轨道和撞击产生的陨石坑率、选择航天器合适的探测采样目标。对于近地天体,分析它们的轨道结构、星体的轨道演化和未来的偏移轨迹等近地天体动力学特性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即将发射“天问二号”,对近地小行星2016HO3进行热辐射探测和风化层采样。“天问二号”预计在不远的将来到达环绕2016HO3的轨道。研究了一种温度-比辐射率分离算法,用于从“欧西里斯-雷克斯”热辐射光谱仪(OTES)辐亮度数据中,计算与小行星2016HO3热物理性质相近的行星“贝努”(Bennu)的表面温度。温度-比辐射率分离算法融合了发射率归一化法(NEM)、比值法(RAT)、发射率最大最小值差法(MMD),是目前精度较高的一种表面温度反演算法。为了验证算法的准确性,使用了CRISM光谱库的光谱数据,通过改变目标的温度和算法使用波段,来研究算法对二者的敏感性。其中,因为仪器波段限制等原因,尚无使用波段对算法的误差推导。研究结果表明:(1)设置温度范围为115~415 K,步长5 K,随着温度的增加,反演温度的均方根误差增加,而发射率的误差大致不变。(2)样本温度为295 K,算法使用的波段起点为7.5μm,采样间隔0.04μm,终点为10~13.8μm,步长0.2μm。发现波长范围在7.5~13.8μm,算法的MMD模块的精度最高。使用算法求解行星“贝努”的表面温度,结果表明:在剔除了大太阳高度角和高纬像素的情况下,算法计算的温度的误差平均值为-0.3660 K,误差的标准差为1.0393 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比辐射率分离算法 Bennu(贝努) 2016HO3 行星表面温度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