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构造煤中有机显微组分变形差异的力学及分子结构本质 |
侯晨亮
姜波
李明
宋昱
刘和武
程国玺
|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含构造煤组合体受载裂隙动态演化规律 |
赵鹏翔
刘莹莹
李树刚
刘妍群
刘云川
王捞捞
陆卫东
|
《煤田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动力变质作用对构造煤微纳米孔隙结构演化的影响机理 |
刘和武
吕晓雪
侯晨亮
熊作鹏
|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4
|
构造煤变形能及在煤与瓦斯突出中的作用 |
程远平
王成浩
|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1
|
|
5
|
煤岩构造变形与动力变质作用 |
琚宜文
林红
李小诗
范俊佳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46
|
|
6
|
构造变形作用对煤岩大分子结构的影响——以构造煤镜质组分离为例 |
李小诗
琚宜文
侯泉林
林红
|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14
|
|
7
|
典型构造煤变形特征及储集层物性 |
要惠芳
康志勤
李伟
|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20
|
|
8
|
构造煤中煤层气扩散-渗流特征及其机理 |
陈富勇
琚宜文
李小诗
范俊佳
梁英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58
|
|
9
|
构造煤与原生结构煤的孔隙结构及吸附性差异 |
王向浩
王延斌
高莎莎
洪鹏飞
张美娟
|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33
|
|
10
|
构造煤结构成分应力效应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研究 |
琚宜文
姜波
侯泉林
王桂梁
|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43
|
|
11
|
构造煤微孔特征及成因探讨 |
屈争辉
姜波
李明
|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18
|
|
12
|
应力释放构造煤煤层气开发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
桑树勋
周效志
刘世奇
王海文
曹丽文
刘会虎
李自成
朱术云
刘长江
黄华州
徐宏杰
王冉
贾金龙
ASHUTOSH Tripathy
韩思杰
|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56
|
|
13
|
构造煤中矿物质对孔隙结构的影响研究 |
李明
姜波
秦勇
刘杰刚
|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19
|
|
14
|
煤岩变质变形作用的谱学研究 |
李小诗
琚宜文
侯泉林
林红
|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19
|
|
15
|
构造煤结构-成因新分类及其地质意义 |
琚宜文
姜波
侯泉林
王桂梁
|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160
|
|
16
|
黔西发耳矿区构造演化及煤层变形响应 |
李明
姜波
林寿发
陈玮胤
张贵山
|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10
|
|
17
|
沁水盆地柿庄地区构造煤定量分析及其物性特征 |
陈晶
黄文辉
陆小霞
闫德宇
张谦
|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15
|
|
18
|
低中煤级构造煤超临界甲烷吸附特性及吸附模型适用性 |
宋昱
姜波
李明
刘杰刚
刘和武
|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20
|
|
19
|
临汾与保德地区构造差异性特征及其对煤层含气性的控制 |
陈红东
姜波
屈争辉
汪吉林
王琳琳
|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18
|
|
20
|
构造演化对煤与瓦斯突出的控制作用 |
韩军
张宏伟
|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6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