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数字经济、产业融合、农业产业链韧性:指数测算与效应检验 |
王珊珊
高铭阳
吕杰
|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
2025 |
6
|
|
2
|
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基于903个县域的实证研究 |
刘合光
齐心
陈珏颖
|
《中国流通经济》
北大核心
|
2025 |
3
|
|
3
|
数字产业集群创新与演化研究 |
夏杰长
陶鸠
|
《财经问题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6
|
|
4
|
数字技术推进产教深度融合的作用机理与创新路径 |
景安磊
朱元嘉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7
|
|
5
|
高等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的逻辑理路与协同路径 |
祁占勇
吴仕韬
|
《高校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
2025 |
17
|
|
6
|
数实融合能否助推工业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基于信息产业与工业的前后向关联考察 |
朱俏俏
靳春丽
李征帛
|
《南方经济》
北大核心
|
2025 |
6
|
|
7
|
新兴数字技术赋能新质生产力:核心机制与主要路径 |
渠慎宁
梁航远
|
《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
2025 |
10
|
|
8
|
场景驱动实体经济和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内在机理与实施路径 |
夏杰长
张雅俊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3
|
|
9
|
数字新质生产力对中国式产业链现代化的影响与机制——基于本土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 |
张林
黄懿翀
陈云涛
|
《中国流通经济》
北大核心
|
2025 |
6
|
|
10
|
数字技术促进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径与新模式——基于大健康产业分析 |
房宏琳
|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11
|
新质生产力赋能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的运行机理与纾解路径 |
沈克印
谢昕
|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6
|
|
12
|
以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内在逻辑与关键举措 |
张晨
卢江
|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13
|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路径探索 |
沈克印
王璇
王震
|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3
|
|
14
|
数字金融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理论逻辑、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 |
郑强
胡明茜
|
《改革》
北大核心
|
2025 |
3
|
|
15
|
实数技术融合与企业韧性——兼论环境不确定性的调节作用 |
陈磊
王慧新
|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16
|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与产业融合:产品创新的视角 |
黄浩
徐子贤
|
《中国软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17
|
数字产业集聚对中国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研究 |
张天顶
王庆柯
|
《治理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18
|
“四链”融合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效应与机制检验 |
吴凡
李明阳
王泽锋
|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
2025 |
4
|
|
19
|
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融合助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作用机制、现实困境与实现路径 |
周良君
|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20
|
新质生产力、数实融合与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
许军
李晓敏
|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
202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