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4年茶园生产机械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
作者 陈佳 蒋清海 +4 位作者 韩余 占才学 陈彬 孙翔灵 宋志禹 《中国茶叶》 2025年第8期1-9,共9页
茶园生产管理机械化是我国茶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梳理了2024年国内外茶园生产管理机械化技术及装备研究概况,重点突出国内技术装备研究重点,归纳当前发展瓶颈与挑战,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为建立机械化、智能化并行发展的茶园生... 茶园生产管理机械化是我国茶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梳理了2024年国内外茶园生产管理机械化技术及装备研究概况,重点突出国内技术装备研究重点,归纳当前发展瓶颈与挑战,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为建立机械化、智能化并行发展的茶园生产管理技术体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茶园机械化 茶园智慧管控 茶园耕作 茶园施肥 茶园采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定鸟王种育苗及茶园管护采收关键技术研究
2
作者 胡家琴 李府鹏 +2 位作者 张琼 罗玉红 张羽丽 《南方农机》 2025年第8期18-20,29,共4页
【目的】现存的鸟王茶产量与品质难以满足市场需求,需解决贵定鸟王种育苗及茶园管护采收关键问题,以提升鸟王茶产量与品质,促进鸟王茶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方法】基于田间生产实践和野外调查,深入阐述了贵定鸟王种的定义、原产地、选... 【目的】现存的鸟王茶产量与品质难以满足市场需求,需解决贵定鸟王种育苗及茶园管护采收关键问题,以提升鸟王茶产量与品质,促进鸟王茶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方法】基于田间生产实践和野外调查,深入阐述了贵定鸟王种的定义、原产地、选育情况,总结了鸟王种育苗栽培技术和茶园管护关键技术,明确了鸟王茶鲜叶采收的方法和时间等关键技术。【结果】结合鸟王种生长规律,采取不同的育苗栽培及茶园管护措施并用于实际生产,有助于鸟王种的产量提高和品质保证,助力贵州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结论】本研究可为鸟王茶的茶叶生产和技术推广提供借鉴和参考,为当地茶叶产业技术推广人员及广大种植者提供理论依据和科技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定鸟王种 育苗 茶园管护 采收 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都匀毛尖茶茶园高效栽培技术优化与应用
3
作者 周潇潇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5年第5期110-112,共3页
从土地调理、茶植修整、肥料施用及疾病与害虫的控制等多个领域,对现行的都匀毛尖茶种植技术进行了审视,明确了目前技术实践中的缺陷,从完善土壤治理手段、改良茶树整枝技巧、优化肥料施用计划及加大病虫害集成管理力度等方面,提出了一... 从土地调理、茶植修整、肥料施用及疾病与害虫的控制等多个领域,对现行的都匀毛尖茶种植技术进行了审视,明确了目前技术实践中的缺陷,从完善土壤治理手段、改良茶树整枝技巧、优化肥料施用计划及加大病虫害集成管理力度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方案,以期增进都匀毛尖茶的种植效能与茶叶品质,推动本地茶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匀毛尖茶 高效栽培技术 土壤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管理方式对古茶园土壤理化性状及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杨薇 周晓 蓝增全 《茶叶通讯》 2024年第2期181-189,共9页
以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惠民乡景迈山大平掌古茶园为试验对象,设置不同管理方式(大量疏枝、免耕,少量疏枝、浅耕,不疏枝、浅耕,不疏枝、免耕),分别采集0~20 cm和20~40 cm土层土壤样,分别测定p H值、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速效钾、有... 以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惠民乡景迈山大平掌古茶园为试验对象,设置不同管理方式(大量疏枝、免耕,少量疏枝、浅耕,不疏枝、浅耕,不疏枝、免耕),分别采集0~20 cm和20~40 cm土层土壤样,分别测定p H值、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速效钾、有效磷、氨态氮、硝态氮含量及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酸性磷酸酶、蛋白酶的活性。结果表明,少量疏枝、免耕管理方式可有效提高土壤有效磷(13.55 mg/kg)、速效钾(171.44 mg/kg)、全钾(13.27g/kg)等养分的含量,更有利于古茶树的生长和发育;不疏枝、浅耕管理方式对提高古茶园土壤脲酶与蛋白酶的活性效果最佳,更利于提高古茶园的土壤肥力。古茶园的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的酶活性变化直接相关,其中土壤酸性磷酸酶和蛋白酶更适宜评价古茶园多数土壤性质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茶园 栽培管理方式 土壤 理化性质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茶园绿肥应用现状及建议 被引量:1
5
作者 叶昌博 《中国茶叶》 2024年第12期32-35,共4页
我国茶园面积广阔,应用绿肥的潜力巨大,但在实际生产中,茶园绿肥应用严重不足。通过剖析我国茶园绿肥应用现状,认为限制茶园绿肥应用的主要因素有绿肥相关知识宣传不足、区域性绿肥品种缺乏、绿肥种植配套技术落后,对此文章提出加强宣... 我国茶园面积广阔,应用绿肥的潜力巨大,但在实际生产中,茶园绿肥应用严重不足。通过剖析我国茶园绿肥应用现状,认为限制茶园绿肥应用的主要因素有绿肥相关知识宣传不足、区域性绿肥品种缺乏、绿肥种植配套技术落后,对此文章提出加强宣传引导、提升绿肥种植意识、筛选适宜的绿肥品种、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种植管理技术等举措,以期为我国茶园绿肥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 绿肥 套种 管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南方食用菌原料林培育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6
作者 李建民 周志春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09-214,共6页
香菇等食用菌在我国具有近千年的栽培历史 ,是山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食用菌原料林的培育对于以阔叶树为原料的食用菌产业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本文重点对食用菌原料林树种的优选、人促更新定向培育、主要原料林树种的丰产栽培以及其采... 香菇等食用菌在我国具有近千年的栽培历史 ,是山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食用菌原料林的培育对于以阔叶树为原料的食用菌产业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本文重点对食用菌原料林树种的优选、人促更新定向培育、主要原料林树种的丰产栽培以及其采种基地建设等进行述评。根据食用菌原料林培育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提出进一步发展的技术对策和今后的研究重点 ,包括主要原料林树种的良种选育和扩繁技术、育苗技术、松杉林冠下造林技术和多种食用菌原料林树种混植技术、二代食用菌原料林的萌芽更新技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原料林 树种优选 培育技术 经营模式 人工促进天然林更新 丰产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塑料大棚茶园管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王世斌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54-758,共5页
将同块生产茶园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搭建塑料大棚,约300 m2;另一部分露天栽培。在两种不同栽培方式、相同管理技术条件下,观测记录它们的新梢生长量、着叶数、新梢生长速度等指标,比较分析了塑料大棚栽培和露天栽培茶树的生长情况。结果... 将同块生产茶园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搭建塑料大棚,约300 m2;另一部分露天栽培。在两种不同栽培方式、相同管理技术条件下,观测记录它们的新梢生长量、着叶数、新梢生长速度等指标,比较分析了塑料大棚栽培和露天栽培茶树的生长情况。结果在大棚设施栽培下,茶树的早春新梢生长量、着叶数增大,并提前萌发,新梢生长速度加快。显示出茶树塑料大棚栽培是提早名优茶开采时间、提升茶叶品质、增加经济效益的有效技术,且具有保温防霜防冻功能,在环境调控和管理等方面容易人为加以控制,值得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 大棚栽培 露天栽培 管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茶园机械化生产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易文裕 余满江 +2 位作者 姚金霞 应婧 谢祖琪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92-295,共4页
立足四川茶园,深入村、镇调研四川茶园管理方式、管理栽培环节的机械化水平、现有茶园管理机械等,分析了四川茶园机械化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进四川茶园机械化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茶园 管理栽培 机械化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古茶园栽培管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刘德和 殷丽琼 +2 位作者 宋维希 肖星 夏锐 《湖南农业科学》 2013年第6期12-14,共3页
云南是中国古茶树分布面积最大的省份,由于不合理开发等因素导致了古茶树树势的迅速衰退,茶叶产量和品质的下降,严重制约了古茶山茶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生态系统构建、土壤管理、树冠管理、病虫害控制、寄生(附生)植物清除等方面提... 云南是中国古茶树分布面积最大的省份,由于不合理开发等因素导致了古茶树树势的迅速衰退,茶叶产量和品质的下降,严重制约了古茶山茶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生态系统构建、土壤管理、树冠管理、病虫害控制、寄生(附生)植物清除等方面提出了古茶园的栽培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古茶园 生态环境 栽培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松人工林改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徐光花 冯博 《林业科技情报》 2011年第4期31-32,共2页
论述了红松人工林改培的目的和意义,并从林分选择、抚育间伐和经营技术措施管理等方面对改培技术做了简单的说明。
关键词 红松人工林 改培 抚育间伐 经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叶籽油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1
作者 常亚丽 黄双杰 +3 位作者 刘威 陈义 张永瑞 郭桂义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38-146,共9页
茶叶籽油从山茶科山茶属植物茶树的成熟种子中提取,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多种生理活性成分,可制成高级食用油、美容护肤品用油和医疗专用油,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茶叶籽油提取制备工艺、脂肪酸组成和含量分析、生理... 茶叶籽油从山茶科山茶属植物茶树的成熟种子中提取,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多种生理活性成分,可制成高级食用油、美容护肤品用油和医疗专用油,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茶叶籽油提取制备工艺、脂肪酸组成和含量分析、生理活性成分检测的研究进展,并针对生产实践中茶树结实率低、茶叶籽含油率中等两大问题,论述了改良茶园栽培管理技术增强茶叶籽丰产性、分子育种法提高茶叶籽含油率的可行性,旨在为制备优质的茶叶籽油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籽油 提取工艺 脂肪酸组成 生理活性成分 种子分子生物 茶园栽培管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性系茶园建设与幼龄期管理技术 被引量:1
12
作者 曹宜成 陈振 +1 位作者 金开美 邹存静 《耕作与栽培》 2013年第5期56-57,共2页
为提高信阳地区茶叶生产质量,结合信阳茶区的自然生态条件及信阳毛尖、信阳红茶的适制性,从园地规划整理、品种选择、茶苗定植技术要求、幼龄茶园管理技术等几方面总结了无性系良种茶园建设技术。
关键词 信阳 无性系茶树 茶树品种 幼龄茶园 管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