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7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eaching evaluation on a WebGIS course based on dynamic self-adaptive teaching–learning-based optimization 被引量:5
1
作者 HOU Jing-wei JIA Ke-li JIAO Xue-ju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3期640-653,共14页
Teaching evaluation on a WebGIS course is a multi-objective nonlinear high-dimensional NP-hard problem. The index system for the teaching evaluation of a WebGIS course, including teacher- and student-oriented sub-syst... Teaching evaluation on a WebGIS course is a multi-objective nonlinear high-dimensional NP-hard problem. The index system for the teaching evaluation of a WebGIS course, including teacher- and student-oriented sub-systems, is first established and used for questionnaires from 2013 to 2017. The multi-objective nonlinear high-dimensional evaluation model is constructed and then solved via dynamic self-adaptive teaching–learning-based optimization (DSATLBO). DSATLBO is based on teaching–learning-based optimization with five improvements: dynamic nonlinear self-adaptive teaching factor, extracurricular tutorship factor, dynamic self-adaptive learning factor, multi-way learning factor, and non-dominated sorting factor. WebGIS teaching performance is fully evaluated based on questionnaires and DSATLBO. Optimal weights and weighted scores from DSATLBO are compared with those from the 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II using the Pareto front, coverage to two sets, and spacing of the non-dominated solution sets to validate the performance of DSATLBO. The results show that DSATLBO can be uniformly distributed along the Pareto front. Therefore, DSATLBO can efficiently and feasibly solve the multi-objective nonlinear high-dimensional teaching evaluation model of a WebGIS course. The proposed teaching evaluation method can help reflecting the quality of all aspects of classroom teaching and guide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aching evaluation MULTI-OBJECTIVE WEBGIS DSATLBO optim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优化的逻辑理路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1
2
作者 李亮亮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42,共6页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以话语作为载体和媒介,通过话语影响思政课教学成效,关系着思政课的学理性、生命力、解释力和亲和力。进入新时代,数字技术革新与迭代升级打破了传统思政课教学空间的固有形态,由此建构出的虚拟...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以话语作为载体和媒介,通过话语影响思政课教学成效,关系着思政课的学理性、生命力、解释力和亲和力。进入新时代,数字技术革新与迭代升级打破了传统思政课教学空间的固有形态,由此建构出的虚拟空间也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形塑着教学的空间、模式、场景与话语格局,成为影响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关键变量。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优化的路径是明晰教学话语优化的依据,选好教学话语优化的内容,创新教学话语优化的手段,把握教学话语优化的时机,找准教学话语优化的分寸,将教材文本转化为教学文本,化文本为生活、化抽象为形象,使思政课堂中的大学生既“抬头”又“点头”,既“解渴”又“过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话语优化 教学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韧性治理视域下“双高建设计划”的现实价值、内涵要义和建设逻辑 被引量:2
3
作者 霍丽娟 吴升刚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11,共7页
“双高建设计划”是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也是中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风向标”和“助推器”。第二期“双高建设计划”以“办学能力高水平,产教融合高质量”为导向,遵循“对接需求—机制创新—要素迭代”的建设逻辑框架,... “双高建设计划”是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也是中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风向标”和“助推器”。第二期“双高建设计划”以“办学能力高水平,产教融合高质量”为导向,遵循“对接需求—机制创新—要素迭代”的建设逻辑框架,围绕对接产业适配需求、思政引领贯穿全局、平台搭建聚合资源、数字赋能重塑生态、要素迭代提升内涵、服务贡献彰显效能等六个方面加强建设,旨在将教学改革关键变量转化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其核心是教学关键要素改革创新和职业教育的生态重塑,反映和体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韧性治理,具有精准性、协同性、集成性和调适性的运行特征。未来建设中,应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协同的关系,谋划好专业内涵建设与产业发展的关系,处理好教学关键要素与育人体系的关系,把握好改革任务举措与资源配置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高建设计划” 要素优化 韧性治理 教学关键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联网环境下车辆辅助的自适应任务卸载策略
4
作者 张超 赵辉 +4 位作者 董宇航 唐汉秦 王静 万波 王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6-187,共12页
随着车联网的快速发展,计算能力有限的边缘服务器在面临大量数据处理时将延迟任务完成时间,影响用户体验。然而,在道路上行驶的部分车辆在满足自身需求的前提下可能存在空闲资源,造成资源浪费。此外,在动态的车联网环境下由于通信连接... 随着车联网的快速发展,计算能力有限的边缘服务器在面临大量数据处理时将延迟任务完成时间,影响用户体验。然而,在道路上行驶的部分车辆在满足自身需求的前提下可能存在空闲资源,造成资源浪费。此外,在动态的车联网环境下由于通信连接的不稳定性而导致任务重新传输也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车联网环境下车辆辅助的自适应任务卸载策略,降低任务完成时间。根据车辆与边缘服务器的相对位置、通信覆盖范围,考虑车辆的行驶状态信息,将车联网环境下任务卸载分为以下两种情况。当车辆不在或即将驶出边缘服务器覆盖范围时,任务无法直接卸载至边缘服务器,提出一种最佳服务车辆选择算法,将任务卸载至最佳服务车辆;当车辆在边缘服务器覆盖范围内时,提出一种基于混合差分教学优化算法的任务调度算法,将任务卸载至最优边缘服务器。最后,设计仿真实验并与车联网环境下现有的任务卸载方法进行对比,验证了所提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联网 任务卸载 服务车辆 混合差分教学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优化案例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
5
作者 刘洋 祝安 +2 位作者 邢作霞 李文文 宋明达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3-96,102,共5页
为研究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运行方案和丰富教学手段,提升园区运行质量与产教融合水平,设计并搭建一种园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该平台考虑了风光储、电热耦合以及冷热电气协同的多场景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实验教学案例。结果表... 为研究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运行方案和丰富教学手段,提升园区运行质量与产教融合水平,设计并搭建一种园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该平台考虑了风光储、电热耦合以及冷热电气协同的多场景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实验教学案例。结果表明,采用冷热电气协同、源网荷储集群联控技术,可进一步提升园区运行质量和能源利用效率。通过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与应用,能增强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与实践能力,对电气工程等相关领域的研究与教学具有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仿真 实验教学平台 园区综合能源系统 优化调度 教学案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比例新能源消纳优化的虚拟仿真实验平台
6
作者 刘洋 宋明达 +3 位作者 邢作霞 李文文 祝安 李旗文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4-98,111,共6页
面向实际应用与教学实践的需求,针对高比例新能源消纳所导致的配电网运行不稳定问题,设计一种用于优化高比例新能源消纳的虚拟仿真实验平台。该平台基于风光储联合优化运行机制及新型配电网柔性互联技术,保障配电网系统协调稳定运行并... 面向实际应用与教学实践的需求,针对高比例新能源消纳所导致的配电网运行不稳定问题,设计一种用于优化高比例新能源消纳的虚拟仿真实验平台。该平台基于风光储联合优化运行机制及新型配电网柔性互联技术,保障配电网系统协调稳定运行并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平台支持根据实验需求灵活调整设备及负荷参数,对比不同场景下新能源消纳效果,并通过动态曲线直观展示与分析结果。该平台既支持教师课堂演示,也适用学生虚拟仿真实验,通过沉浸式体验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消纳优化 虚拟仿真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求解U型拆卸线平衡问题的多目标教与学优化
7
作者 李涛 李梓响 +2 位作者 郑晨昱 张子凯 张利平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9-235,共7页
考虑到在拆线问题中存在带有AND和OR优先关系的任务,结合最小化工作站数量、优化拆卸平衡、最小化危险程度和最小化需求度4个目标,建立了在U型布局下数学模型。由于U型的特殊布局,采用了基于操作排序的编码和解码来获得可行的操作方案... 考虑到在拆线问题中存在带有AND和OR优先关系的任务,结合最小化工作站数量、优化拆卸平衡、最小化危险程度和最小化需求度4个目标,建立了在U型布局下数学模型。由于U型的特殊布局,采用了基于操作排序的编码和解码来获得可行的操作方案。同时,对教与学优化算法两阶段进行部分更改,在教师阶段扩大了教学因子的取值范围,在学习阶段也加入了教师来指导学生学习,并加入Q学习来选择适合的教学因子,提出了基于Q学习的多目标教与学优化算法,并用Pareto非劣解和拥挤度距离机制来处理多目标问题的解。为了验证所提出的算法性能,将该算法与另外4种多目标算法进行对比,测试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的性能优于所比较的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型拆卸线 AND和OR优先关系 教与学优化算法 Q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品工艺学》课程探索与实践
8
作者 李敏 张海涛 +1 位作者 牛艳芳 吕桂芬 《现代畜牧科技》 2025年第3期160-163,共4页
该文探讨了《乳品工艺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通过分析课程现状,提出了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完善评价体系等改革措施。实践表明,改革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为培养高素质乳品工程人才提供了有... 该文探讨了《乳品工艺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通过分析课程现状,提出了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完善评价体系等改革措施。实践表明,改革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为培养高素质乳品工程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品工艺学 教学改革 创新能力 课程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价值诠释与实践逻辑 被引量:2
9
作者 黄友初 王毳 《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0-66,共7页
核心素养课程目标的有效落实需要教师超越“一课一备”的课时主义,以单元为整体进行教学设计,这不仅有助于课程的针对性优化和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也有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但在教育现实中还存在教师对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内涵解读片面化,... 核心素养课程目标的有效落实需要教师超越“一课一备”的课时主义,以单元为整体进行教学设计,这不仅有助于课程的针对性优化和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也有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但在教育现实中还存在教师对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内涵解读片面化,设计的内容和过程两极化等不足,制约了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价值的彰显。为此,本研究对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内涵进行了阐述,并将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归结为教科书的自然单元型、教学内容整合单元型和发展目标整合单元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以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纲制定教学目标,以学习内容联结为径选择教学内容,以学生学习为本组织教学方式,遵循“个人构思—集体商议—个性化设计”的实施路径。其中,教师独立构思是实施的前提,集体研讨是实施的关键,而在集体研讨结果指导下教师的再设计是实施的直接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 核心素养 课程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的土木工程材料教学综合实验优化设计
10
作者 董晶亮 陈霄雷 +4 位作者 刘强 周鹏 丁海滨 方焘 赵秀绍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24-231,共8页
传统土木工程材料教学实验多为固定配比的水泥基材料验证性实验,未充分融入现代绿色低碳理念及科学设计方法。该教学实验提出以碱激发赤泥胶凝材料替代水泥,并利用响应面法优化材料配比。实验结果表明,在煅烧温度850℃、碱激发剂掺量16... 传统土木工程材料教学实验多为固定配比的水泥基材料验证性实验,未充分融入现代绿色低碳理念及科学设计方法。该教学实验提出以碱激发赤泥胶凝材料替代水泥,并利用响应面法优化材料配比。实验结果表明,在煅烧温度850℃、碱激发剂掺量16%、赤泥掺量10%条件下,该材料的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分别提升了32.18%和42.21%。该材料及优化方法已在白鹭大桥伸缩缝修复工程中成功应用,工程成本降低了10.8%,修复材料力学性能提升了11.3%。该教学实验旨在通过系统的实验设计、现场操作和数据分析训练,提升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创新思维,推动土木工程实验教学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凝材料 响应面法 实验教学 材料配比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目标优化驱动的碳纤维纺丝电工电子教学实验平台设计
11
作者 华一村 刘晓洁 +3 位作者 曹原 尚建华 邓开连 韦方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84-188,共5页
为了解决传统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产教脱节、能力培养断层、评价机制单一等难题,设计了一种由多目标优化算法确定工艺参数的“碳纤维纺丝电工电子教学实验平台”。以虚拟碳纤维纺丝生产流程为工业场景载体,融合了电工电子技术、智能优化算... 为了解决传统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产教脱节、能力培养断层、评价机制单一等难题,设计了一种由多目标优化算法确定工艺参数的“碳纤维纺丝电工电子教学实验平台”。以虚拟碳纤维纺丝生产流程为工业场景载体,融合了电工电子技术、智能优化算法以及纤维生产制造等多学科前沿技术,从而构建一条跨学科的工程实验链路。平台采用模块化设计,实现了从基础电路设计到综合工程研究的多层次实验任务。最后,通过虚实结合的双向反馈机制和全过程动态评价体系,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工程思维和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优化 电工电子教学实验平台 跨学科交叉 虚实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G无线网络优化虚拟仿真实验平台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薛波 张琳 +1 位作者 俞洋 许祥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73-78,共6页
针对5G无线通信网络系统具有构建运行成本高、信号流程不可及、涉及场地广以及现场实验难以开展的问题,设计开发了基于mMIMO特性的5G无线网络优化虚拟仿真实验。通过将真实实验场景数字化和虚拟化,解决了实验设备缺乏、波束无法观测等问... 针对5G无线通信网络系统具有构建运行成本高、信号流程不可及、涉及场地广以及现场实验难以开展的问题,设计开发了基于mMIMO特性的5G无线网络优化虚拟仿真实验。通过将真实实验场景数字化和虚拟化,解决了实验设备缺乏、波束无法观测等问题,同时结合工程案例,再现了5G波束在实际5G建设与维护工程中的应用场景。虚拟仿真实验分为预习、5G基础启发、波束覆盖优化、波束干扰优化4个实验模块,实验内容不断深入,通过智能引导交互机制,培养知识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虚拟仿真实验以开放、自主、安全、经济的方式进行,且可回溯重现,较好地实现了真实条件下的教学效果,达到了融合知识、掌握技术、结合实际和能力递进的实验教学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通信 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 网络优化 虚拟仿真 波束场景 人机交互 实验教学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智能的“机械优化设计与仿真”课程评估改革
13
作者 林玉龙 白慧娟 《印刷与数字媒体技术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9-184,共6页
人工智能(AI)技术正推动高校教学评估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型。本研究以北京印刷学院机械工程专业选修课“机械优化设计与仿真”为研究对象,针对传统教学评估中存在的单一性、滞后性与缺乏个性化等痛点,提出了“数据采集—模... 人工智能(AI)技术正推动高校教学评估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型。本研究以北京印刷学院机械工程专业选修课“机械优化设计与仿真”为研究对象,针对传统教学评估中存在的单一性、滞后性与缺乏个性化等痛点,提出了“数据采集—模型构建—动态反馈”三位一体的评估体系。通过一学期的实践应用与对比分析,学生在总评成绩、学习能力一致性、学习效率、教学资源利用率、学习满意度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人工智能赋能的教学评估方法能够显著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教学评估 机械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机器人虚实结合轨迹优化实验教学设计
14
作者 杨勇 胡家康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6-111,共6页
为满足新质生产力对机器人领域专门人才培养的要求,同时考虑现有机器人轨迹规划实验教学中学生理解不透彻、规划算法效率低下等问题,设计了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的3-5-3多项式规划虚实结合实验教学方法。构建包含运动学建模、轨迹规划计... 为满足新质生产力对机器人领域专门人才培养的要求,同时考虑现有机器人轨迹规划实验教学中学生理解不透彻、规划算法效率低下等问题,设计了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的3-5-3多项式规划虚实结合实验教学方法。构建包含运动学建模、轨迹规划计算、虚拟仿真和实验操作等完整的实验教学方案。在桌面式机械臂Dobot Magician平台进行实验,得到包含关节空间轨迹以及末端轨迹的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提高运行效率,虚实结合的实验教学方式使学生对轨迹规划与时间最优问题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桌面式机械臂 轨迹优化 粒子群算法 虚实结合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铁企业配电系统电能质量优化虚拟仿真实验设计
15
作者 王业琴 熊宏齐 +2 位作者 邬清海 刘斌 丁祖军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0-136,共7页
该文以学生为中心,基于钢铁企业智能配电系统的优化设计,实现了场景搭建、规律探究、参数设计、参数校核、分析改进、自主优化等模块化、交互式电能质量优化虚拟仿真实验,推进了融情景体验、任务驱动、容错探究于一体的自主性、探究式... 该文以学生为中心,基于钢铁企业智能配电系统的优化设计,实现了场景搭建、规律探究、参数设计、参数校核、分析改进、自主优化等模块化、交互式电能质量优化虚拟仿真实验,推进了融情景体验、任务驱动、容错探究于一体的自主性、探究式、个性化学习,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掌握专业知识、训练综合技能,增强创新思维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系统 电能质量优化 虚拟仿真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堂高阶问题的特征识别与设计策略优化--基于文本语料库循证的方法
16
作者 曲茜茜 刘晓楠 +1 位作者 解月光 武晓旋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4-102,共9页
思维的深度发展是创新型人才培养之路的应有之义。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开展高阶思维教学的课堂当以高阶问题为动力,以思维对话为载体。研究聚焦于课堂中的高阶问题,依循数据—证据—行动的循证实践与跃迁过程,基于一定的筛选标准与方法,... 思维的深度发展是创新型人才培养之路的应有之义。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开展高阶思维教学的课堂当以高阶问题为动力,以思维对话为载体。研究聚焦于课堂中的高阶问题,依循数据—证据—行动的循证实践与跃迁过程,基于一定的筛选标准与方法,历经样本筛选、问题提取、标注与存储等流程,从纵向追踪的5000余份教案文本中筛选出1055份教案文本及3042条高阶问题数据并建立文本语料库,采用质性分析方法通过开放性编码、主轴性编码、选择性编码等证据创制的实证分析过程,识别出包括目标、认知、内容与类型在内的高阶问题四维特征及其关系框架,并依据循证结果,提出高阶问题设计策略的优化方案,为提升教师高阶问题设计能力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阶问题 教案 文本语料库 循证 特征识别 策略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LBO-LIBSVM的联合收割机振动筛螺栓故障诊断
17
作者 李鹏程 顾新阳 +2 位作者 梁亚权 章浩 唐忠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8-33,42,共7页
联合收割机振动筛工作时的瞬时冲击与交变载荷易导致振动筛螺栓结构发生失效。为解决联合收割机振动筛螺栓故障诊断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元特征融合TLBO-LIBSVM的振动筛螺栓失效故障诊断方法,通过提取特征矩阵,分别将时域特征、频域特... 联合收割机振动筛工作时的瞬时冲击与交变载荷易导致振动筛螺栓结构发生失效。为解决联合收割机振动筛螺栓故障诊断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元特征融合TLBO-LIBSVM的振动筛螺栓失效故障诊断方法,通过提取特征矩阵,分别将时域特征、频域特征、WOA-VMD能量熵特征组合归一化得到多元融合高维特征矩阵,导入经验参数LIBSVM模型,得到的成功率分别为64.44%、74.44%、81.11%、90%。结果表明:随着特征矩阵维数不断增加,失效特征信息不断完善,识别成功率不断提升,也验证了联合收割机振动筛螺栓频域特征敏感性高于时域特征。通过运用TLBO算法对LIBSVM模型超参数进行优化,得到最佳参数组合下的识别成功率为98.89%,完成了联合收割机振动筛螺栓失效故障的高精度识别,可为联合收割机振动筛螺栓故障的精确诊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筛螺栓 变分模态分解 鲸鱼优化算法 支持向量机模型 教与学优化算法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热冬冷地区高校教学楼自然通风模拟及优化策略研究——以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新建教学楼为例
18
作者 丁悦 田虹雨 李悦 《绿色科技》 2025年第4期255-265,共11页
高校教学楼是师生交流、教学、实验实训的重要场所。教学楼在使用过程中,以南北向为最佳朝向,人体在该室内物理环境易产生热舒适感。但在实际建造中,往往要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如基地范围的影响。本文以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新建东... 高校教学楼是师生交流、教学、实验实训的重要场所。教学楼在使用过程中,以南北向为最佳朝向,人体在该室内物理环境易产生热舒适感。但在实际建造中,往往要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如基地范围的影响。本文以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新建东西朝向的实验大楼为例,对建筑进行实地调研,发现建筑内部整体风环境有所欠缺,室内过热现象。而自然通风则会有效降低建筑能耗,可引入室外新鲜空气适当提高空气龄,从而改善室内空气条件。本文对新教学楼典型层的室内自然通风状况进行实测,新教学楼室内风环境存在提出优化设计策略,为其他高校新建东西向的教学楼风环境评估和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楼 自然通风 模拟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缘协作环境下最小化完工时间任务调度方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超 赵辉 +3 位作者 张智峰 王静 万波 王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4-127,共14页
由于用户地理位置分布不均可能导致边缘服务器负载不均衡,难以为用户提供满意的服务质量。此外,边缘服务器可用资源有限,一些大任务可能难以全部卸载到边缘服务器。针对以上问题,利用多个边缘服务器之间的协作,结合任务部分卸载方式,提... 由于用户地理位置分布不均可能导致边缘服务器负载不均衡,难以为用户提供满意的服务质量。此外,边缘服务器可用资源有限,一些大任务可能难以全部卸载到边缘服务器。针对以上问题,利用多个边缘服务器之间的协作,结合任务部分卸载方式,提出一种边缘协作环境下最小化完工时间的任务调度方法。首先,结合边缘水平协作和任务部分卸载技术,考虑多用户多边缘服务器场景下用户和边缘服务器的位置关系,以最小化任务完工时间为目标,建立任务部分卸载调度模型;其次,提出基于改进分组教学优化算法的任务调度算法,联合优化边缘服务器计算资源分配、用户-边缘服务器关联决策、任务卸载比例以及执行位置决策,以最小化任务完工时间为目标,实现边缘计算环境下任务的高效调度;最后,通过实验将提出的任务调度算法与其他算法在多个指标下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降低任务完工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协作 部分卸载 调度算法 分组教学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做教育家型教师:前提性追问、释义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14
20
作者 贺慧敏 《当代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8-124,共7页
学做教育家型教师是践行教育家精神的关键,是教师人才成长的路径之一。要引导新入职教师树立成为教育家型教师的职业意愿,分析出教育家型教师的精神内核和核心动力,即“教育爱”与“持续追求教育教学”优化。循证于此,构建新入职教师高... 学做教育家型教师是践行教育家精神的关键,是教师人才成长的路径之一。要引导新入职教师树立成为教育家型教师的职业意愿,分析出教育家型教师的精神内核和核心动力,即“教育爱”与“持续追求教育教学”优化。循证于此,构建新入职教师高质量成长路径,即要以积极情感诠释职业价值,用仁爱情怀关照教育对象,在热爱情感中推进事业发展来实现教育爱;要通过保持开放式心态,对教育教学问题进行创新性阐述,积极主动超越现状、超越碎片化来实现教育教学优化,以此创新教师队伍素质提升的理念与路径,提高教师队伍建设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家型教师 教育爱 教育教学优化 学做 新入职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