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5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教师教育研究的热点领域与前沿主题的可视化分析——基于《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2000-2015年刊载文献 被引量:10
1
作者 郭超华 闫守轩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40-45,共6页
以美国SSCI数据库中教师教育研究的权威期刊《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2000-2015年刊载文献为数据源,运用文献计量可视化软件Cite Space中的文献共被引和关键词共现技术,对美国21世纪以来教师教育领域发展的热点领域与前沿主题... 以美国SSCI数据库中教师教育研究的权威期刊《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2000-2015年刊载文献为数据源,运用文献计量可视化软件Cite Space中的文献共被引和关键词共现技术,对美国21世纪以来教师教育领域发展的热点领域与前沿主题进行分析表明:多元文化教师培养、教师知识基础、教师教育改革、连续性教师职业指导是美国教师教育研究关注的热点领域。在美国教师教育研究的各大前沿主题中,教师教育改革和教育政策一直保持着稳健的演进趋势。以视频分析和量化研究为代表的新型研究方法正成为美国教师教育研究的最新前沿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教师教育研究 多元文化教师培养 教师知识基础 教师教育改革 连续性教师职业指导 视频分析 量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负能”到“赋能”:基于LLMs的思维链提示设计与教研AI智能体构建——以课堂教学智能分析为例 被引量:5
2
作者 王冬青 陈自力 +3 位作者 邵文豪 张粤芳 李赞坚 任光杰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1-117,125,共8页
课堂教学智能分析是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循证教研的新趋势,通常以报告的形式呈现给一线教师,但其往往包含巨大认知负荷且数据呈现复杂,使得一线教师难以把握问题关键点并用于教学改进,以数据“赋能”为出发点,却反而给教师带去了数据“负... 课堂教学智能分析是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循证教研的新趋势,通常以报告的形式呈现给一线教师,但其往往包含巨大认知负荷且数据呈现复杂,使得一线教师难以把握问题关键点并用于教学改进,以数据“赋能”为出发点,却反而给教师带去了数据“负能”。该文基于思维链提示逻辑,提出了教研AI智能体赋能课堂教学分析报告解读的构建框架,实现从数据解析到反馈生成的循环,并以此为导向模块化构建了基于开源大语言模型(LLMs)的智能体框架,个性化开发教研AI智能体。通过63份真实报告数据,验证了“基于思维链提示的回复”相较于“基于LLM的普通回复”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前者在多项评价维度上均表现出更高的评分,尤其是在准确性、逻辑性和专业性方面具有显著提升。该文通过聚焦智能体在教研中的垂直应用,探索从数据负能到赋能转变的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语言模型 智能体 思维链提示 课堂教学智能分析 循证教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教学和科研组织的数字时空互嵌模式再造
3
作者 李志峰 柯忻瑜 +1 位作者 沈振锋 陆思铭 《江苏高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1-77,共7页
现有高校教学与科研组织的设计模式阻碍了彼此的互动,强化了职能分化,教学与科研组织“此消彼长”的实践逻辑进一步强化了教学与科研组织的失衡,滞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高校教学与科研组织的目标、技术、结构、价值等内部要素存在着组... 现有高校教学与科研组织的设计模式阻碍了彼此的互动,强化了职能分化,教学与科研组织“此消彼长”的实践逻辑进一步强化了教学与科研组织的失衡,滞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高校教学与科研组织的目标、技术、结构、价值等内部要素存在着组织目标的传播性与生产性困境、组织技术的稳定性与灵活性困境、组织结构的紧密性与松散性困境、组织价值的保守性与开放性困境。因此,高校教学和科研组织融合需要数字化技术赋能,实现价值协商、促进目标交融、强化技术关联、突破结构壁垒,推动高校教学与科研组织之间深度融合,实现教学和科研组织的数字时空互嵌模式再造,继而实现知识生产和知识传授的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教育 教学与科研组织 时空互嵌 教育数字化 组织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赋能体育教研员专业化发展的应然样态、实然困境与提升路径
4
作者 白翠瑾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22,共7页
数智赋能体育教研员专业化发展是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必由之路。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探讨数智赋能体育教研员专业化发展的应然样态、实然困境与提升路径。研究认为,数智赋能体育教研员专业化发展的应然样态为形成数智体育教研... 数智赋能体育教研员专业化发展是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必由之路。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探讨数智赋能体育教研员专业化发展的应然样态、实然困境与提升路径。研究认为,数智赋能体育教研员专业化发展的应然样态为形成数智体育教研共同体、生成数智体育教研能力、养成数智体育教研思维、建成数智体育教研队伍。数智赋能体育教研员专业化发展的实然困境表现为体育教研员角色认知不清晰、数智体育教研能力表征不全、数智体育教研思维尚未建立、数智体育教研队伍建设缓慢。据此提出提升路径:深化角色认知,增强数智体育教研互动;依托数智技术,创生体育教研员教研能力;革新教研思维,促进体育教研员可持续发展;优化准入标准,强化数智体育教研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研员 专业化发展 数智技术 教育数字化 基础体育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中职衔接背景下省域一体化教研的多维转向与行动路径研究
5
作者 崔陵 于丽娟 刘冰雪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49-55,共7页
教研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要有高质量、高水平的教研体系作支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背景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由“分段”走向“一体”,服务场域由“区域”走向“全局”。为纵深推进中高职衔接... 教研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要有高质量、高水平的教研体系作支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背景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由“分段”走向“一体”,服务场域由“区域”走向“全局”。为纵深推进中高职衔接培养,更好满足学生发展和产业升级需要,职业教育教研亟须变革校企壁垒突出、中高职学校“各自为政”的传统模式,加强省域层面的顶层设计和整体重构,通过多主体缀合、多要素整合、多保障聚合,走出共存样态下中高职教研主体分离、教研组织分设、教研资源分散的现实困境,建立纵横交错、内外协同的一体化教研体系,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和省域布局优化聚势赋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中高职衔接 一体化教研 行动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TR:教研新范式
6
作者 孙发勤 曾祥翊 冯锐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5-33,48,共10页
该研究聚焦于智能精准教研(IPTR)范式的理论构建与实践探索,基于2021—2024年覆盖全国28个省108个区县和276所学校的大规模试点实践,系统阐述了智能精准教研的理论框架,将其定位为一种以数据循证为基础、人机协同为核心机制、精准赋能... 该研究聚焦于智能精准教研(IPTR)范式的理论构建与实践探索,基于2021—2024年覆盖全国28个省108个区县和276所学校的大规模试点实践,系统阐述了智能精准教研的理论框架,将其定位为一种以数据循证为基础、人机协同为核心机制、精准赋能教师个性化与规模化专业发展为价值旨归的教研新形态;揭示了智能精准教研的五大特征:数据化、智能化、精准化、个性化和规模化,并分析了教研主体、证据、情境、模式和生态等核心要素的转型;技术层面,构建了多模态数据采集与分析的技术基座,包括课堂教学行为数据、教学质量评价数据和课堂话语文本数据;实践层面,提炼了系统化的教学诊断方法、动态发展的教师画像体系及创新的教研活动模式;生态层面,提出了包含政府、教研机构、企业、高校和学校的GEBUS多元协同生态系统模型,并探讨了教研文化重塑的必要性。研究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区域教研创新提供了理论指导与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精准教研 教师专业发展 人机协同 教研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学教学改革研究热点及趋势
7
作者 郭燕 张大瑾 +2 位作者 朱东丽 董珊珊 杨铁林 《遗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99-408,共10页
遗传学作为生命科学的核心学科之一,在医学、农业、环境保护等诸多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遗传学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和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及综合素质方面逐渐显现出其局限性。... 遗传学作为生命科学的核心学科之一,在医学、农业、环境保护等诸多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遗传学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和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及综合素质方面逐渐显现出其局限性。为了提升遗传学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推动教学改革已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的关注重点。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1986~2023年间国内外遗传学教学改革领域的690篇相关文献进行了全面梳理和分析。研究内容包括文献的时间分布、研究主题、主要研究机构和作者、关键词共现等多个维度。结果显示,遗传学教学改革研究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关键词分析表明,教学改革、实验教育和医学遗传学等主题已成为研究的焦点,而这些主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践、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等方面。高产机构主要集中在农业和生命科学领域,特别是农业大学和综合性大学的生命科学学院。本文总结了遗传学教学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借鉴。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促进遗传学教育的创新发展,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学教学改革 教学方法创新 文献计量学分析 实验教学 研究热点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世纪课改后农村学校教学变革发生了吗——基于全国5省6县的调查分析
8
作者 杨卫安 韩善缘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共8页
新世纪后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持续了20多年的时间,弄清楚课程改革在农村取得的成效,有没有促进农村学校教学形态发生根本性变革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政策议题。对全国5省6个县(市)的实地调查发现,农村教学变革已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从传... 新世纪后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持续了20多年的时间,弄清楚课程改革在农村取得的成效,有没有促进农村学校教学形态发生根本性变革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政策议题。对全国5省6个县(市)的实地调查发现,农村教学变革已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从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体现在新课改理念被普遍认同,但课堂“传统三中心”仍未根本扭转;教学方法趋向多元化,但中老年教师依然偏重传统教学;教学内容注重与实际生活和其他学科知识的联系,但对所教知识的整合能力不足;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提升,但效果还需加强;已认识到多元评价的重要性,但“唯分数”问题依然突出;多媒体教学在农村学校课堂使用率提升,但偏远地区和老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仍然较低。农村教学深度变革受到教师主体、评价导向、外部支持、制度保障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未来,需要多举措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课改执行能力;完善学生和教师评价体系,正确引导课改方向;强化外部支持,形成支持课改实施的良好社会生态;完善监督与反馈体系,为课改实施提供制度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 教学变革 教学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赋能高校虚拟教研建设:国际启示与本土策略
9
作者 胡小勇 许课雪 +1 位作者 刘雪旎 刘桓秀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48,共10页
作为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教育数字化为我国高校教研创新注入了新动能。数字化赋能的高校虚拟教研日益受到关注,但仍处于发展方向有待明晰的萌发探索阶段。研究探究了高校虚拟教研类型及共性特征,明确... 作为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教育数字化为我国高校教研创新注入了新动能。数字化赋能的高校虚拟教研日益受到关注,但仍处于发展方向有待明晰的萌发探索阶段。研究探究了高校虚拟教研类型及共性特征,明确了各类教研数字化过程中存在的典型问题:专业建设与社会发展脱节、课程建设应用性不足,以及课堂质量亟待提升;系统梳理了数智技术赋能高校教研建设的国际政策及其着力焦点,剖析了政策启示与案例经验,进而提出推动高校专业建设与新质人才培养融合、倡导校际课程协同数智共建共享、提升教学数字化创新应用水平等以数字化赋能高校虚拟教研深入发展的推进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研 虚拟教研 教育数字化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科背景下园艺植物研究法课程教学模式探究
10
作者 张小军 高燕 +2 位作者 梁晋军 王鹏飞 温鹏飞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7期143-146,共4页
在“安吉宣言”提出新农科园艺专业人才教育培养模式创新的大背景下,针对山西农业大学园艺植物研究法课程教学中存在的教学内容庞杂、学时有限、科研实训教学不足、教学方法单一和教学考核评价不合理等问题,从教学内容优化、课程思政强... 在“安吉宣言”提出新农科园艺专业人才教育培养模式创新的大背景下,针对山西农业大学园艺植物研究法课程教学中存在的教学内容庞杂、学时有限、科研实训教学不足、教学方法单一和教学考核评价不合理等问题,从教学内容优化、课程思政强化、教学方法集成、科研实训完善和教学考核评价优化等多方面着手,探索园艺植物研究法课程教学新模式。该教学新模式探索为新农科创新型园艺人才培养奠定基础,也为其他高校同类课程的教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艺植物研究法 新农科 案例教学法 课程思政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思政视域下环境土壤学课程教学构建与探索
11
作者 范庆锋 邹洪涛 +3 位作者 王展 安晶 何娜 党秀丽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1期131-134,共4页
环境土壤学是一门融合环境科学与土壤学的交叉性综合学科,是环境科学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程。将思政元素融合进环境土壤学课程各环节的教学中,是实现思想道德观念树立、基础知识传递及专业能力培育多元统一,推行立德树人融入高等教育... 环境土壤学是一门融合环境科学与土壤学的交叉性综合学科,是环境科学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程。将思政元素融合进环境土壤学课程各环节的教学中,是实现思想道德观念树立、基础知识传递及专业能力培育多元统一,推行立德树人融入高等教育领域目标的重要途径。该文从修改教学大纲、融入思政元素、优化教学内容、营造思政氛围、丰富教学手段、科研反哺教学和完善考核评价等多方面探讨环境土壤学课程思政的教学构建,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土壤学 课程思政 教学改革 科研反哺教学 课程与实践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中文教育学科专业教研室设置构拟
12
作者 汤洪 厉志鹏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160,206,共10页
国际中文教育学科应时而生,承载着时代新使命,为中文和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培养优秀专业人才。如何合理划分、设置科学的基层教研室,从而真正实现教学研究的基础功能以及达成人才培养目标,成为当前建设该学科专业所面临的重要现实问... 国际中文教育学科应时而生,承载着时代新使命,为中文和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培养优秀专业人才。如何合理划分、设置科学的基层教研室,从而真正实现教学研究的基础功能以及达成人才培养目标,成为当前建设该学科专业所面临的重要现实问题。依据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的交叉学科属性,结合人才培养方案与学生职业发展目标,可以构拟语言教研室、文学教研室、跨文化教研室和国际中文教学法教研室等四个教研室,为新时期国际中文教育学科专业教研室设置以及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具备中国文化阐释传播能力的双语、双文化新型人才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中文教育 汉语国际教育 教研室 学科建设 专业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语教育学视域下师范生教研意识的培养
13
作者 徐锦芬 杨嘉琪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0-75,F0003,共7页
师范生教研意识的培养是推动外语教育学学科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前提。本研究基于外语教育学的学科定位,聚焦当前师范生教研意识薄弱的问题,深入探讨师范生教研意识的培养路径,明确界定师范生教研意识的内涵,提出角色认识、价值认... 师范生教研意识的培养是推动外语教育学学科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前提。本研究基于外语教育学的学科定位,聚焦当前师范生教研意识薄弱的问题,深入探讨师范生教研意识的培养路径,明确界定师范生教研意识的内涵,提出角色认识、价值认同与教研自觉三个关键维度,并阐述其相互间的逻辑递进关系与内在统一性。此外,本研究提出师范生教研意识的系统培养路径,包括优化课程体系、实施项目教学、构建实习教研共同体和完善教研意识评价体系四个方面。未来的师范教育应强化师范生对自身教研角色的清晰认识,深化其对教研价值的认同,促使其主动持续地参与教研活动,进而推动外语教育学学科的长远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研意识 外语师范生 外语教育学 教研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林科背景下“产学研政用”多元协同育人模式改革与实践——以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为例
14
作者 张国梁 李会平 许中旗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5期275-278,282,共5页
以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为例,探索新林科背景下价值引领的“产学研政用”多元协同育人模式改革并应用于教学实践。首先从新目标育人机制建设、跨学科培养机制建设、多路径实践机制建设三个层面论述“产学研政用”多元协同育人模式的总体... 以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为例,探索新林科背景下价值引领的“产学研政用”多元协同育人模式改革并应用于教学实践。首先从新目标育人机制建设、跨学科培养机制建设、多路径实践机制建设三个层面论述“产学研政用”多元协同育人模式的总体设计思路;进一步阐述具体实施方案,包括重构课程体系、建立项目式教学方式、强化实践育人体系、加强一流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学生能力培养和深化拓展劳动教育;进而列举多元协同育人实施效果;最后指出进一步建设的思路和举措。实践表明,“产学研政用”多元协同育人模式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学研政用 新林科 多元协同 模式改革 教学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科专业科教产教双融合育人模式探索实践
15
作者 陈纪鹏 支添添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16期114-118,共5页
本文基于新农科建设背景,针对当前农科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产教融合不深、实践能力不足等问题,构建了“科教、产教双融合”育人模式。通过实行本科生导师制促进师生互动交流,借助科研项目和学科竞赛开辟第二课堂,与农业企业、科研院所深度... 本文基于新农科建设背景,针对当前农科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产教融合不深、实践能力不足等问题,构建了“科教、产教双融合”育人模式。通过实行本科生导师制促进师生互动交流,借助科研项目和学科竞赛开辟第二课堂,与农业企业、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开辟生产实践第三课堂,形成了“三个课堂”协同育人体系。通过该育人模式实践,建立了师生互动交流机制,使科教融合落到实处;形成了多方协同育人机制,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精准对接;构建了开放型师资队伍,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推动了农学、动物医学等学科建设;学生就业率及考研率提升,科研积极性提高;组建了服务团,建立产业与基层服务的联系,推进产教融合与校企政协同发展。本文为农业高校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科专业 科教融合 产教融合 育人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以动物生理学课程为例
16
作者 姜锦鹏 赵春芳 李小金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273-275,共3页
大学阶段是青年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课程思政”是高校实现全方位培育人才的有效途径。以专业基础课程—动物生理学为例,通过重构课程教学目标、拓展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深入提炼动物生理学课程中蕴含... 大学阶段是青年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课程思政”是高校实现全方位培育人才的有效途径。以专业基础课程—动物生理学为例,通过重构课程教学目标、拓展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深入提炼动物生理学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并有机融入课程知识点中,在知识传授的同时着力培养农科学生的爱国主义、理想信念、生态文明观、法治意识、创新意识、“一懂两爱”情怀和中华传统美德等,实现学生知识能力培养与价值引导的有机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基础课程 课程思政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农林院校生态学专业产教融合实践教学模式探索
17
作者 孙小霞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9期127-130,共4页
基于当前农林院校生态学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我国“大国小农”的经营格局,该文提出更新教学理念,整合实践课程教学内容,构建实践知识图谱、产教基地、实验平台3大产学研教学模块的实践教学模式。要求依据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年生产实... 基于当前农林院校生态学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我国“大国小农”的经营格局,该文提出更新教学理念,整合实践课程教学内容,构建实践知识图谱、产教基地、实验平台3大产学研教学模块的实践教学模式。要求依据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年生产实际,教师组队分批带领学生深入农业基地调研,坚持问题、技能、成果导向设计教学研究项目,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基于项目团队运行、案例行动学习、多元价值共创机制开展实践教学,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产教融合 产学研合作 生态学 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免疫学AI课程的建设及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媛 初明 +7 位作者 王娜 张鑫彤 王月丹 薛殷彤 王丽珺 李燕 郝洁 高翔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94-1300,I0002,共8页
在人工智能(AI)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本文系统地阐释了基于AI的教育(AIBE)范式,以AI赋能教学过程、学习过程、研究过程和管理过程,构建基于AI的教育范式,包括基于AI的教学(AIBT)、基于AI的学习(AIBL)、基于AI的研究(AIBR)和基于AI... 在人工智能(AI)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本文系统地阐释了基于AI的教育(AIBE)范式,以AI赋能教学过程、学习过程、研究过程和管理过程,构建基于AI的教育范式,包括基于AI的教学(AIBT)、基于AI的学习(AIBL)、基于AI的研究(AIBR)和基于AI的管理(AIBM)。本文以医学免疫学AI课程的建设及应用为例,开展AIBT、AIBL、AIBR和AIBM,加快推进第四代医学教育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免疫学AI课程 基于AI的教育 基于AI的教学 基于AI的学习 基于AI的研究 基于AI的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应用的检视与思考——基于安徽省66所中职学校的抽样调查 被引量:1
19
作者 段红 杜黎丽 卢卫青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3-89,共7页
贯彻落实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是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工作。以安徽省66所中职学校为调研对象,就标准的学习宣传、贯彻执行、校本应用、效果成效等维度进行线上问卷调查与实地访谈。调研结果显示,安徽省对照职业教育专业目录优... 贯彻落实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是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工作。以安徽省66所中职学校为调研对象,就标准的学习宣传、贯彻执行、校本应用、效果成效等维度进行线上问卷调查与实地访谈。调研结果显示,安徽省对照职业教育专业目录优化专业布局、参照专业教学标准规范专业教学、落实课程标准提升课堂质量取得显著成效,但也存在标准建设进度影响应用广度、办学层次等因素影响应用深度、教师能力不足影响应用方式和考核评价体系缺失影响应用效果等问题。建议完善国家教学标准体系、提升应用广度、优化分层管理、增强标准应用深度、提升教师能力、推动标准校本化实施、建立统一的考核评价体系等,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体系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国家教学标准 应用效果 调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我国基础教育学科实践的内涵、逻辑起点与实施路径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长吉 姜栋栋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18,共7页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学科实践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方向,是课程改革的必然逻辑。新时代我国基础教育学科实践是根据新课程方案、新课程标准,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的课程目标要求中提出来的,具有悠...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学科实践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方向,是课程改革的必然逻辑。新时代我国基础教育学科实践是根据新课程方案、新课程标准,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的课程目标要求中提出来的,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旨在将学科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具有“实践取向”的内涵。新时代我国基础教育学科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的理论和马克思主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哲学理论的产物,是杜威“从做中学”教育学思想的延伸,是布迪厄实践社会学理论的拓展。教学方法向“实践教学”转变、学习方式向“知行合一”转变以及评价方式向“教学评一体化”转变是新时代我国基础教育学科实践的实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基础教育 学科实践 实践教学 知行合一 教学评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