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4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anguage teachers should develop students' vocabulary learning skills
1
作者 马骅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S1期280-281,共2页
It is self-evident that vocabulary work is the most essential and necessary task in foreign language accepition. English language teachers should develop students’ vocabulary learning skills.
关键词 READ language teacher vocabulory learn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llege English Teachers' Roles in CAI
2
作者 郭艳 董俊虹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S2期412-414,共3页
With continuing advances in technology, 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 provides opportunities for individualized, interactive instruction. The philosophy of constructivism has encouraged instructional designers to crea... With continuing advances in technology, 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 provides opportunities for individualized, interactive instruction. The philosophy of constructivism has encouraged instructional designers to create less behavioral, more democratic programs that promote learner control. In the area of ESL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computers are seen to be a highly motivating, instructional to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I language teaching teachers ROLES MOTIV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语教师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实证研究综述
3
作者 王安琪 张庆华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2-53,共12页
教师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对于二语教育数字化转型至关重要。本文使用质性资料分析软件NVivo 12 Plus,对2011-2023年SSCI、A&HCI和CSSCI来源期刊中关于二语教师TPACK的65项实证研究进行分析并有以下三个发现:此类研究大致... 教师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对于二语教育数字化转型至关重要。本文使用质性资料分析软件NVivo 12 Plus,对2011-2023年SSCI、A&HCI和CSSCI来源期刊中关于二语教师TPACK的65项实证研究进行分析并有以下三个发现:此类研究大致经历两个发展阶段,发文数量呈增长趋势;研究内容可分为五类:教师TPACK现状、教师TPACK发展、TPACK框架要素之间的关系、教师TPACK量具开发、教师TPACK的作用与应用;在研究方法方面,存在质性研究偏少且方法较为单一、自我报告型数据占主导等情况。本文在系统梳理评析现有实证研究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基础上,对后疫情时代二语教育领域的教师TPACK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PACK 二语教师 实证研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通用语言文字在西域——以于阗为考察对象
4
作者 王启涛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7,共17页
文中所言“中国通用语言文字”,指汉语汉字,既包括通用书面语-文言文和规范正体字,也包括以首都之音为基础音形成的通用口语和通行字。文章基于大量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首先论述了于阗与中原王朝的密切关系,然后从行政、军事、经济、法... 文中所言“中国通用语言文字”,指汉语汉字,既包括通用书面语-文言文和规范正体字,也包括以首都之音为基础音形成的通用口语和通行字。文章基于大量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首先论述了于阗与中原王朝的密切关系,然后从行政、军事、经济、法律、宗教、教育、文化等角度论述了汉语文在于阗的通用语言文字地位,同时还论证了汉语文与汉文书在遣词造句和行款格式上对于阗语文及于阗文书的重要影响。汉语文在新疆作为通用语言文字,源远流长,这是历史的必然,在过去、现在和未来都不会有任何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通用语言文字 西域 于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民族地区学前儿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 政策历程、创新实践与发展路向
5
作者 石琳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9-49,共11页
新时代我国语言文字工作的中心任务之一是充分发挥语言减贫与教育扶智的积极作用,面向重点地区和关键人群,尤其是非义务教育阶段学前儿童,持续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本研究聚焦承担民族地区推广“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试点任务的... 新时代我国语言文字工作的中心任务之一是充分发挥语言减贫与教育扶智的积极作用,面向重点地区和关键人群,尤其是非义务教育阶段学前儿童,持续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本研究聚焦承担民族地区推广“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试点任务的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阐释学前儿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在“普及普惠→专项措施→质量保障”政策历程中,逐步形成具有我国民族地区特色的语言政策框架。同时,总结新时代民族地区在语言教育要素与体系建设上的新举措、新成效和新经验,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办学条件、优化课程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加强测评督导等,实现学前儿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从重视普及转向质量优先的发展跃迁,并构建起“政府主导-分层推进-精准施策”的协同教育治理模式,为我国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积累了成功经验。未来,应着力落实以“提质量”为靶向目标,持续推进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巩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成果,全方位构建教育服务体系,立体构筑特色化发展道路,扩大数字资源覆盖面,通过提升教育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促进区域化均质发展、革新教育教学模式、推动数智化技术赋能等,为民族地区学前阶段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扩优提质开辟发展新路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学前儿童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 语言政策 语言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资本视角下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少数民族语言文化传承
6
作者 巫达 陈开雯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35,共12页
在全球化与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少数民族语言文化传承的关系备受瞩目。本文基于西部边疆H镇的田野调查,借助文化资本理论,探究全球化背景下少数民族语言实践与教育选择的主体性逻辑。研究显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快速... 在全球化与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少数民族语言文化传承的关系备受瞩目。本文基于西部边疆H镇的田野调查,借助文化资本理论,探究全球化背景下少数民族语言实践与教育选择的主体性逻辑。研究显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快速推广离不开少数民族“文化自觉”的理性选择,其工具性价值(社会融入、经济转化)与文化认同功能相辅相成。本文认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为主流文化资本具备制度性优势,民族语言作为潜在文化资本同样存在传承需求,由此提出双向发展路径,促使二者在“多元一体”格局中形成互动增益,通过场景化分工与资本转化达成共生。此举既有助于破解民族语言保护难题,也能为多民族地区语言政策优化提供“文化驱动—制度支撑—实践创新”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文化资本 民族语言文化 文化自觉 多语共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外语教师技术使用认知与行为意向研究——基于国内外量化研究的MASEM分析
7
作者 于金明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6-78,共13页
本研究采用元分析与结构方程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外语教师技术使用认知与行为意向研究文献进行了系统检索,并对选取的文献进行了变量的相关性分析与路径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感知易用性对技术使用态度没有直接影响;感知有用性有很强... 本研究采用元分析与结构方程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外语教师技术使用认知与行为意向研究文献进行了系统检索,并对选取的文献进行了变量的相关性分析与路径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感知易用性对技术使用态度没有直接影响;感知有用性有很强的中介效应,且对技术使用态度与行为意向有很强的正向影响;技术使用自我效能感对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使用态度以及行为意向都存在很强的直接与间接影响;技术使用的便利条件对感知易用性与行为意向有很强的正向直接影响。该研究对提升我国外语教师技术利用率、促进教育信息化有一定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语教师 技术使用 元分析 自我效能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时代外语教师教育面临的困境与变革路径
8
作者 王强 肖舒元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3-81,共9页
人工智能时代,智能化成果不断融入外语教育,外语教师教育困境与机遇并存。职前培养存在课程设置与教学需求矛盾、能力培养局限、职业认同受冲击等问题;职后发展面临知识更新、角色转换、评价变革等挑战。为此,本文提出变革路径:职前重... 人工智能时代,智能化成果不断融入外语教育,外语教师教育困境与机遇并存。职前培养存在课程设置与教学需求矛盾、能力培养局限、职业认同受冲击等问题;职后发展面临知识更新、角色转换、评价变革等挑战。为此,本文提出变革路径:职前重构课程体系、创新能力培养、强化职业认同;职后构建学习支持体系、重塑教师角色、适应智能评价,并借助智能技术实现职前职后一体化衔接,以推动外语教师教育适应时代发展,提升外语教育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时代 外语教师教育 困境 变革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语教育学视域下师范生教研意识的培养
9
作者 徐锦芬 杨嘉琪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0-75,F0003,共7页
师范生教研意识的培养是推动外语教育学学科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前提。本研究基于外语教育学的学科定位,聚焦当前师范生教研意识薄弱的问题,深入探讨师范生教研意识的培养路径,明确界定师范生教研意识的内涵,提出角色认识、价值认... 师范生教研意识的培养是推动外语教育学学科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前提。本研究基于外语教育学的学科定位,聚焦当前师范生教研意识薄弱的问题,深入探讨师范生教研意识的培养路径,明确界定师范生教研意识的内涵,提出角色认识、价值认同与教研自觉三个关键维度,并阐述其相互间的逻辑递进关系与内在统一性。此外,本研究提出师范生教研意识的系统培养路径,包括优化课程体系、实施项目教学、构建实习教研共同体和完善教研意识评价体系四个方面。未来的师范教育应强化师范生对自身教研角色的清晰认识,深化其对教研价值的认同,促使其主动持续地参与教研活动,进而推动外语教育学学科的长远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研意识 外语师范生 外语教育学 教研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儿园教师的语言输入质量与类型:基于师幼互动三个维度的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海丹 白洁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23,共13页
语言学习是一种基于意义交流的自然习得过程。整合课程背景下的幼儿园语言教育主张语言学习和通过语言学习相统一,强调教师要提高自身的语言输入质量,从而保障幼儿从日常社交语言向学业语言的发展进程。为探究教师整合式语言教育的水平... 语言学习是一种基于意义交流的自然习得过程。整合课程背景下的幼儿园语言教育主张语言学习和通过语言学习相统一,强调教师要提高自身的语言输入质量,从而保障幼儿从日常社交语言向学业语言的发展进程。为探究教师整合式语言教育的水平,从概念、语言学和交互性三个维度考察了30位大班教师在集体语言活动中的语言输入质量与类型。结果发现:教师去语境化语言较少,语言复杂度偏低,习惯采用重复和澄清阐述等示范性策略,很少通过延伸、形成性反馈等引发性策略支持幼儿在持续的对话中理解和运用语言,总体落后于幼儿发展需要;教师的语言输入可分为拓展输入型、有限输入型和封闭输入型,其中拓展输入型教师组幼儿语言发展最优,封闭输入型教师组最弱,概念维度和交互性维度是后两类教师的明显短板,也是限制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教师的语言输入质量深受其语言观、语言发展观、语言教育观的影响。未来需深化教师语言观,关注“谈什么”,为语言教育“从何整合”找到切入口;迭代教师语言发展观,优化“用什么谈”,让幼儿能在交流中真正习得语言的意义与形式;内化教师语言教育观,掌握“怎么谈”,让整合式语言教育在高质量的师幼互动中顺利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语言输入 师幼互动 去语境化语言 语言复杂度 语言交互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中文教师教育研究领域与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晶 王祖嫘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0-51,共12页
国际中文教师教育作为学科建设与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系统,人才培养体系存在衔接不畅、人才供需明显脱节等问题,导致无法有效应对全球中文教育治理体系的差异化特征、精准回应学习者差异化需求。归根到底在于国际中文教师教育的理论研究... 国际中文教师教育作为学科建设与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系统,人才培养体系存在衔接不畅、人才供需明显脱节等问题,导致无法有效应对全球中文教育治理体系的差异化特征、精准回应学习者差异化需求。归根到底在于国际中文教师教育的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发展。因此,亟须加强国际中文教师教育理论研究。文章对当前国际中文教师教育形成的多维度研究进行系统梳理,提出八大核心研究领域:国际中文教师专业素养能力多维评价、教师认知与专业发展解构、职前教师培养体系建构、教师培训效能评估机制、教师教育理论体系范式建构、智能教学技术研发赋能教师教育、区域国别教师教育发展战略以及师资标准研制与制度创新;同时提出三重复合方法论框架:其一,全球教育比较与整体系统思维的整合范式;其二,跨学科研究范式与工程化研究思维的协同机制;其三,在方法论实施层面,定量与质性混合研究方法的有机整合,能够有效平衡研究的客观效度与解释深度,显著提升实证研究的信度水平。三重复合法为国际中文教师教育的理论体系创新与实践范式建构提供方法论支撑与学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中文教育 国际中文教师 教师教育 教师发展 三重复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振达 《语言战略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6-43,共8页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中国语言生活依法治理的基础。该法自公布、施行至今25年,对该法的研究可分为法律解读、“良法”讨论、“善治”转向3个时期,呈现语言研究和法律研究两类视角。学界对该法的角色地位、主要功能、对象范围、特...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中国语言生活依法治理的基础。该法自公布、施行至今25年,对该法的研究可分为法律解读、“良法”讨论、“善治”转向3个时期,呈现语言研究和法律研究两类视角。学界对该法的角色地位、主要功能、对象范围、特点原则等达成了基本共识,在以下方面则尚存争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概念及界定,汉语拼音的地位性质与使用范围,语言权利和义务,“软法”属性,“非通用语言文字”立法,外国语言文字的使用及其规范。面对新时代语言文字法治建设要求,需要在以下方面做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修订工作:(1)科学研判,深究法理依据;(2)与时俱进,修订法律规定;(3)系统落地,对接执法司法;(4)共享共治,增强法治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语言文字法治建设 语言立法 语言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外语教师对大语言模型的接受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13
作者 蓝启红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6-178,共13页
本研究基于技术接受模型及其扩展模型,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475名高校外语教师对大语言模型(LLMs)的接受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高校外语教师对LLMs的整体认知程度较高,但是整体接受程度不高;感知有用性是影响高校外语教师对LLMs接受... 本研究基于技术接受模型及其扩展模型,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475名高校外语教师对大语言模型(LLMs)的接受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高校外语教师对LLMs的整体认知程度较高,但是整体接受程度不高;感知有用性是影响高校外语教师对LLMs接受度的关键因素,感知易用性有助于增加教师的感知有用性;个人特质是影响外语教师对LLMs接受度的重要因素,社群影响和技术信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接受度。基于间接证据与理论推演,研究还揭示了技术焦虑的潜在影响作用。为此,研究从培训提升、技术信任、社群支持、个体适配及制度保障等方面提出建议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语言模型 高校外语教师 技术接受度 技术接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意图融合框架的联合意图识别和槽填充
14
作者 尹商鉴 黄沛杰 +3 位作者 梁栋柱 何卓棋 黎倩尔 徐禹洪 《中文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3-130,共8页
近年来,多意图口语理解(SLU)已经成为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当前先进的多意图SLU模型采用图的交互式框架进行联合多意图识别和槽填充,能够有效地捕捉到词元级槽位填充任务的细粒度意图信息,取得了良好的性能。但是,它忽略了联合... 近年来,多意图口语理解(SLU)已经成为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当前先进的多意图SLU模型采用图的交互式框架进行联合多意图识别和槽填充,能够有效地捕捉到词元级槽位填充任务的细粒度意图信息,取得了良好的性能。但是,它忽略了联合作用下的意图所包含的丰富信息,没有充分利用多意图信息对槽填充任务进行指引。为此,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意图融合框架(MIFF)的联合多意图识别和槽填充框架,使得模型能够在准确地识别不同意图的同时,利用意图信息为槽填充任务提供更充分的指引。在MixATIS和MixSNIPS两个公共数据集上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所提模型在性能和效率方面均超过了同期最先进的方法,同时能够有效从单领域数据集泛化到多领域数据集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意图口语理解 多意图融合框架 联合多意图识别和槽填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教材到教学:语文教师备课中知识的三次转化
15
作者 金野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33,共5页
对知识的分析处理是语文教师备课的重要任务,在实践中教师存在着片面理解教材内容和去知识化的误区。研究认为,语文学科的备课要重视对教材知识的统整分析,关注学生既有的语文知识和教材知识的关联。从教材内容到课程知识体系,再到课堂... 对知识的分析处理是语文教师备课的重要任务,在实践中教师存在着片面理解教材内容和去知识化的误区。研究认为,语文学科的备课要重视对教材知识的统整分析,关注学生既有的语文知识和教材知识的关联。从教材内容到课程知识体系,再到课堂的知识学习活动,语文教师应做好知识系统回溯、选择补充、组织建构的三次转化,将教材知识依次转化为课程知识、课堂知识、情境知识,以实现学生在课堂中知识的学习及应用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师 备课 语文知识 教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江与小语种文学的新世界文学困境
16
作者 郝岚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9-140,共12页
202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韩江的创作实践,为审视小语种文学在“新世界文学”体系中的独特困境与突围路径提供了典型案例。韩江所属的韩语文学在新世界文学框架中面临三重困境:如何命名、怎样流通以及本土文学传统遭受忽视。面对“小文学... 202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韩江的创作实践,为审视小语种文学在“新世界文学”体系中的独特困境与突围路径提供了典型案例。韩江所属的韩语文学在新世界文学框架中面临三重困境:如何命名、怎样流通以及本土文学传统遭受忽视。面对“小文学”“弱势文学”等概念因文化语境差异难以适配的情况,提出以语言使用人数为核心的“小语种文学”概念,强调其区别于流散、移民写作的东亚本土性经验。小语种文学在西方中心霸权下遭遇的流通困境,包含跨文化翻译的错漏折射的语言政治不平等,以及国际影响力背后潜藏着小语种国家文化宣传政策与国际市场的妥协之间的现实张力。此外,对以韩江作品为代表的小语种本土文学传统的忽视,体现在国际文学奖的选择和对文本的批评解读,往往深陷西方经典理论阐释的惯性框架中,以西方文学传统模式界定其文学价值,忽略其本身与本土传统文化及文学脉络的深层关联。在警惕西方理论收编的危险的同时,重新强调本土文化对小语种作品阐释的意义。以韩江被新世界文学“祝圣”为镜,小语种文学的世界化进程既需突破西方霸权话语的围剿,亦需在技术变革与文化认同的多重张力中重构主体性,这为重新思考新世界文学体系中的边缘文学提供极具意义的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江 新世界文学 小语种文学 流通 本土文学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外语教师创造力信念调查研究
17
作者 徐李洁 王文浩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2-93,共12页
教师的创造力信念影响学生创造力培养,且具学科领域特殊性。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半结构访谈,考察高校外语教师对一般及外语领域的创造力的信念与教学实践。结果显示,教师普遍持合理的一般创造力信念,影响其创造力教学归因、自我效能与... 教师的创造力信念影响学生创造力培养,且具学科领域特殊性。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半结构访谈,考察高校外语教师对一般及外语领域的创造力的信念与教学实践。结果显示,教师普遍持合理的一般创造力信念,影响其创造力教学归因、自我效能与教学实践。教师对外语领域创造力有特异性信念,但认知深度与全面性不足。建议深化外语教师对学科内创造力的理解,推动外语创新教育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力 内隐理论 外语教师 教师信念 创造力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师范生评价素养的价值意蕴、基本框架与培育路径——基于教师职业能力标准的视角
18
作者 李华伟 李荣华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4期3-9,共7页
师范生是未来教师队伍的第一资源,教育评价改革作为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破局点,对未来教师队伍的专业能力提出了革命性要求。基于教师职业能力标准的视角来看,培育“未来教师”师范生的评价素养是锻造新时代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必... 师范生是未来教师队伍的第一资源,教育评价改革作为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破局点,对未来教师队伍的专业能力提出了革命性要求。基于教师职业能力标准的视角来看,培育“未来教师”师范生的评价素养是锻造新时代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落实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使命任务,更是衡定教师职业素养专业性向的重要标尺。作为教师核心职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师范生评价素养包括知识素养、语言素养、数据素养和伦理素养,其培育需要建立高标准的评价课程体系的主渠道、打造一体化的评价实践模式的主阵地、打通连贯性的评价反思环节的主动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师范生 评价素养 教师职业能力标准 知识素养 语言素养 数据素养 伦理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TQS: a telephonebased Chinese spoken dialogue system
19
作者 Mao Jiaju Chen Qiulin Gao Feng Guo Rong Lu Ruzha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5年第4期881-885,共5页
SHTQS is an intelligent telephone-besed spoken dialyze system providing the infomation about the best route between two sites in Shanghai. Instead of separated parts of speech decoding and language parsing, a close co... SHTQS is an intelligent telephone-besed spoken dialyze system providing the infomation about the best route between two sites in Shanghai. Instead of separated parts of speech decoding and language parsing, a close cool,ration is carded out in SHTQS by integrating automatic speech recognizer (AS,R), language understanding, dialogue management and speech generatot. In such a way, the erroneous analysis and uncertainty happening in the preceding stages would be recovered and determined acourately with high-level knowledge, Moreover, instead of shallow word-level analysis or simply keyword or key phrase matching, a deeper analysis is performed in our system by integrating a robust parser and a semantic interpreter. The robust parser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for spontanecos speech inputs because most of the inquiry sentences/phrases are ill-formed. In addition, in designinga mixed-initiative dialogue system, understanding users' inquiries is essential; however, simply matching keywords and/or key phrases can hardly achieve this. Therefore, a semantic interpreter is incorporated in oar system. The performnce of is also evaluated. The dialogue efficiency is 4.4 sentences per query on an average and the case precision rate of language understanding module is up to 81%. The results are satisfacto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oken dialogue system ASR natural language understanding NLG T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多意图识别与语义槽填充的双向交互模型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实 孙镇鹏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0-138,共9页
意图识别与语义槽填充是口语理解的两个主要任务,两者具有高度相关性,通常进行联合训练。随着口语理解任务的深入,研究发现用户在现实场景中的话语往往含有多个意图。但部分联合模型只能识别用户话语中的单个意图,未能充分建模多个意图... 意图识别与语义槽填充是口语理解的两个主要任务,两者具有高度相关性,通常进行联合训练。随着口语理解任务的深入,研究发现用户在现实场景中的话语往往含有多个意图。但部分联合模型只能识别用户话语中的单个意图,未能充分建模多个意图和语义槽之间的关联性。考虑到话语中多个意图的信息可以引导语义槽填充,语义槽信息也可以帮助意图更好的识别,模型采用图注意力网络建立意图和语义槽之间的双向交互。具体的,将两个任务双向关联以便模型能够挖掘多个意图与语义槽之间的关系,同时引入两个任务的标签信息使模型能够学习到话语上下文和标签的关系,从而提高意图识别与语义槽填充的准确率,优化口语理解的整体性能。实验表明,模型在MixATIS和MixSNIPS两个多意图数据集上对比其他模型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语理解 多意图识别 语义槽填充 联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