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人工智能面对人类情感:服务机器人情感表达对用户体验的影响机制 被引量:2
1
作者 罗莉娟 王康 +1 位作者 胡金淼 徐四华 《心理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06-1026,共21页
新一代AI技术的快速发展,给服务环境带来了深刻变革,“人工智能+”已成为我国战略层面的重要议题。然而,当前人工智能服务仍存在用户抗拒、接受意愿低、服务体验差等问题。服务机器人如何更好地表达情感,以提升用户体验,显得尤为重要。... 新一代AI技术的快速发展,给服务环境带来了深刻变革,“人工智能+”已成为我国战略层面的重要议题。然而,当前人工智能服务仍存在用户抗拒、接受意愿低、服务体验差等问题。服务机器人如何更好地表达情感,以提升用户体验,显得尤为重要。以AI赋能用户情感链接为切入点,本文研究人机互动中的情感识别-情感表达内容-情感表达方式。重点研究三个方面:①构建基于多维情感计算模型的用户情感识别方法,并构建用户情感矩阵;②基于服务交互多阶段探究AI情感表达内容的作用机制;③基于服务情境探究AI情感表达方式对用户体验的影响机制。通过行为学实验和神经科学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打开用户服务体验的“黑箱”。本研究为服务机器人情感表达的影响机制提供了一套完整的理论框架,为“人工智能+服务”融合发展提供了新方向,有助于打造“人工智能+”时代的智能服务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客服 人机交互 服务机器人 情感表达 用户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共同体新手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认知、情感、社会连接互动关系自我叙事研究
2
作者 杨岑 全洁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4-65,共12页
本文以产出导向法(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POA)云共同体中的一位新手教师为对象进行为期四年的跟踪研究,探究其在专业发展理论内化期、应用期、创新期的认知、情感、社会连接互动样态,研究显示:情感连接是单一型社会连接形成、... 本文以产出导向法(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POA)云共同体中的一位新手教师为对象进行为期四年的跟踪研究,探究其在专业发展理论内化期、应用期、创新期的认知、情感、社会连接互动样态,研究显示:情感连接是单一型社会连接形成、认知连接发展的起点,促进教师内化理论;差异化的社会连接为情感和认知连接的深度互动提供场域,促进教师应用理论;强化后的认知连接是构建多样化社会连接的基础,并在此场域中反哺情感连接,进而巩固多样化的社会连接,促进教师创新理论。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本文提出:在教师理论内化期,建立情感趋同的单一型团队,培育认知落地生根的土壤;在教师理论应用期,提供拓宽社会连接的契机,加速认知与情感的互动;在教师理论创新期,构建多样化的社会连接,实现认知与情感的升华。以上建议对打造互学共进、互促共研、互利共赢的云共同体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共同体 新手教师 专业发展 认知、情感、社会连接 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情感的类人表情机器人研究综述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志良 王巍 +1 位作者 谷学静 郑思仪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4-39,共6页
具有情感的类人表情机器人是机器人研究领域中的热点问题之一。对这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首先,梳理了国内外具有情感的类人表情机器人的研究之路,概括性地总结了具有代表性的表情机器人涉及的相关理论与技术,并对比分析了其系统... 具有情感的类人表情机器人是机器人研究领域中的热点问题之一。对这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首先,梳理了国内外具有情感的类人表情机器人的研究之路,概括性地总结了具有代表性的表情机器人涉及的相关理论与技术,并对比分析了其系统构成、机械结构、传感系统、控制系统和特性;其次,详细阐述了该领域所涉及的理论与技术,包括面部编码系统理论、人工心理与人工情感理论、传感技术、图像处理技术以及语音识别与表达技术,继而针对该领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讨论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最后,对该领域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表情机器人 情感 交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对幼儿情绪表达事件的态度及其意义 被引量:16
4
作者 但菲 梁美玉 薛瞧瞧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7,共5页
采用事件取样观察法,本研究对幼儿情绪表达事件中教师的态度与行为进行观察记录,共收集有效样本298件。结果表明,教师对待幼儿情绪表达事件以中立态度为主;教师对男孩表现出更多的消极态度;幼儿消极情绪表达事件中教师常采用消极态度;... 采用事件取样观察法,本研究对幼儿情绪表达事件中教师的态度与行为进行观察记录,共收集有效样本298件。结果表明,教师对待幼儿情绪表达事件以中立态度为主;教师对男孩表现出更多的消极态度;幼儿消极情绪表达事件中教师常采用消极态度;教师对待由其自身引发的幼儿情绪表达表现出较多的积极态度。教师的积极态度有助于幼儿情绪表达与管理,对幼儿的人际交往与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态度 幼儿情绪 情绪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体态语言的三维虚拟教师情感表达 被引量:3
5
作者 赵慧勤 孙波 +2 位作者 胡晓雁 谢彬 田燕琴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159-161,164,共4页
虚拟教师一般仅通过面部表情表达情感。为此,在情感、个性等高层心理参数与虚拟教师人脸、人体几何模型等低层动画参数之间建立映射机制,构建体态语言情感表达行为模型,以表达情感所使用的不同肢体部位建立原子动作库,通过贝叶斯网络设... 虚拟教师一般仅通过面部表情表达情感。为此,在情感、个性等高层心理参数与虚拟教师人脸、人体几何模型等低层动画参数之间建立映射机制,构建体态语言情感表达行为模型,以表达情感所使用的不同肢体部位建立原子动作库,通过贝叶斯网络设计情感表达生成策略,基于脚本技术实现体态语言逼真和丰富的表达。在OpenSim上的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模型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态语言 虚拟教师 情感表达 OpenSim平台 脚本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师生情感互动中的荒诞现象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肖川 郝东方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2-37,共6页
师生的情感生活日渐获得重视,成为当下教育领域中的一个热门话题。师生的情感生活因为教和学而联系在一起,并以师生情感互动的形式渗透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利用课堂观察和课后访谈的资料,以阿尔伯特·加缪的荒诞理论来审视师生情感互... 师生的情感生活日渐获得重视,成为当下教育领域中的一个热门话题。师生的情感生活因为教和学而联系在一起,并以师生情感互动的形式渗透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利用课堂观察和课后访谈的资料,以阿尔伯特·加缪的荒诞理论来审视师生情感互动,可以发现师生情感互动中存在一些荒诞现象。这些荒诞现象包括机械重复、分离、孤独陌生、异化。此外,加缪的反抗理论为走出荒诞现象提供了出路,具体来说,包括厘清价值信念、处理好个人福祉和集体福祉的关系、持续反抗三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生情感互动 荒诞 反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师幼互动中教师生气情绪表达原因探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许倩倩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6-35,共10页
情绪情感是幼儿园教育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情绪是影响学前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通过非参与式观察与非正式访谈,本研究对师幼互动中131例教师生气情绪表达事件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教师生气情绪的主要诱因是集体活动、学习活动、生活活... 情绪情感是幼儿园教育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情绪是影响学前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通过非参与式观察与非正式访谈,本研究对师幼互动中131例教师生气情绪表达事件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教师生气情绪的主要诱因是集体活动、学习活动、生活活动、同伴交往等情景中被教师评价为不良的幼儿行为。教师生气情绪表达与其对幼儿行为情景评价的单一倾向、对行为主体评价的刻板印象以及对行为影响评价的放大倾向密切相关。改进教师在师幼互动中的情绪表达,需要加强教师情绪素养培训,提升教师情绪能力;关注教师情绪健康,优化园所管理氛围;超越定势思维,深入理解幼儿园教师的负向情绪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情绪 情绪表达 师幼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面互动事件对情绪劳动的作用机理:基于归因视角 被引量:3
8
作者 刘喆 杨勇 唐加福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30-138,共9页
情绪劳动普遍存在于服务行业中,对于服务员工个人和顾客绩效都有重要的影响,近年来员工-顾客负面互动事件对情绪劳动的影响更受到关注。文章从导游员工视角出发,依据归因控制点理论将负面互动事件划分为归因顾客负面互动事件、归因自己... 情绪劳动普遍存在于服务行业中,对于服务员工个人和顾客绩效都有重要的影响,近年来员工-顾客负面互动事件对情绪劳动的影响更受到关注。文章从导游员工视角出发,依据归因控制点理论将负面互动事件划分为归因顾客负面互动事件、归因自己负面互动事件和归因第三方负面互动事件,分别探讨三类负面互动事件对情绪劳动的影响。通过三次调查研究,共选取222名人均工作经验约2.1年的导游为调查样本,运用多元回归方法检验,结果表明:员工将负面互动事件归因顾客时,倾向于表层表演;员工将负面互动事件归因自己时,倾向于真实表达;员工将负面互动事件归因第三方时,倾向于深层表演。研究结果进一步完善了情绪劳动理论,为旅游业导游员工的管理实践提供一定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面互动事件 控制点归因 情绪劳动策略 表层表演 深层表演 真实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教师情感劳动研究的进展与启示 被引量:17
9
作者 王卫华 李书琴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9-36,共18页
情感劳动与教师的身心健康、专业发展和职业生涯息息相关,也影响教育目标的实现。通过对SSCI数据库中201篇文献的计量分析和内容综述,发现国外教师情感劳动研究呈现持续升温的趋势,受到多个国家的学者、期刊的关注,研究内容涉及教师情... 情感劳动与教师的身心健康、专业发展和职业生涯息息相关,也影响教育目标的实现。通过对SSCI数据库中201篇文献的计量分析和内容综述,发现国外教师情感劳动研究呈现持续升温的趋势,受到多个国家的学者、期刊的关注,研究内容涉及教师情感劳动的内涵与特征、一般机制、影响因素、结果与优化措施四个方面。这些研究进展带给我国的启示是:立足教育学的学科视野,统整教师情感劳动的理论体系;加大研究力度,持续深化教师情感劳动的本土研究;融合多学科理论与研究方法,把握教师情感劳动的复杂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情感劳动 情感规则 表层表演 深层表演 自然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动仪式链的大学课堂师生关系类型探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苏林琴 徐若男 崔宇康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21,共9页
大学课堂是知识和思想衍生的基地,是本科教学变革的主阵地。要让课堂成为思想碰撞、启迪智慧的互动场所,需要师生双方的互相关注和情感联结。互动仪式链中的身体共在、身份认同、关注焦点、情感共享要素吻合了课堂师生互动仪式成功联结... 大学课堂是知识和思想衍生的基地,是本科教学变革的主阵地。要让课堂成为思想碰撞、启迪智慧的互动场所,需要师生双方的互相关注和情感联结。互动仪式链中的身体共在、身份认同、关注焦点、情感共享要素吻合了课堂师生互动仪式成功联结的要求,以相互关注的程度和情感能量的强弱,将师生关系分为合作型、强迫型、疏离型、期待型等四种类型,并通过实证研究验证师生关系的理论分类。基于研究结果,建议师生共同投入和创生课程,培养有情有义的“合作型”,为课堂教学排“水”冶“金”;激发师生共同的情感能量,避免相看两厌的“疏离型”;聚焦缺乏能量的“强迫型”,实现静态性“师教生学观”向动态性“共生互学观”转换;关注沉默学习者和“期待型”学习者,强化互动,共同实现课堂革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课堂 师生关系 互动仪式链 相互关注 情感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AD情感模型的老龄智能陪伴机器人面部表情评估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吴磊 孙悦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3-61,共9页
目的为探索老龄智能陪伴机器人的表情设计特征,依据FACES国际表情数据库等,提取7种基本面部表情类型,得到老龄智能陪伴机器人表情样本21个。方法首先,基于PAD情感模型,对老龄智能陪伴机器人表情样本进行实验评估。实验自变量为老龄智能... 目的为探索老龄智能陪伴机器人的表情设计特征,依据FACES国际表情数据库等,提取7种基本面部表情类型,得到老龄智能陪伴机器人表情样本21个。方法首先,基于PAD情感模型,对老龄智能陪伴机器人表情样本进行实验评估。实验自变量为老龄智能陪伴机器人的表情风格和被试年龄,实验因变量为表情设计的识别率、满意度和PAD量表得分。然后,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得出老龄智能陪伴机器人的表情风格、被试年龄与PAD量表得分之间的影响机制,进而得到影响老年人对智能陪伴机器人表情交互的接受度和情感反应规律。最后,通过实际设计案例验证研究方法的可行性。结论通过PAD情感模型测量数据统计分析,得到老龄智能陪伴机器人的表情交互设计特征和规律,为老龄智能陪伴机器人表情交互设计领域提供相关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龄智能陪伴机器人 人机交互 面部表情 情感体验 PAD情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互艺术教学中视觉语言的构建与审美情感表达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蕾 王圣童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56-59,共4页
交互艺术是艺术表现的载体和传播形式,是技术、艺术及思维理念的平衡与融通。基于交互艺术视觉语言构建的视角,我们通过不同的数字化情景及视觉语言创作方式,强化交互艺术教学中媒介元素与人的互动,从而使艺术媒介表达出人的真实情感。... 交互艺术是艺术表现的载体和传播形式,是技术、艺术及思维理念的平衡与融通。基于交互艺术视觉语言构建的视角,我们通过不同的数字化情景及视觉语言创作方式,强化交互艺术教学中媒介元素与人的互动,从而使艺术媒介表达出人的真实情感。在交互艺术教学中,独特的艺术感知力与创造构想力的培养,能改变人固有的思维模式,使人具备超强的艺术表现力;在强化艺术教学效果的同时,强调其精神审美意识的培育,提升艺术对人精神情感的驱动,并获得情感价值的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互艺术教学 视觉语言 审美意识 媒介元素 情感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孔知觉中面孔性别与情绪表情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吴彬星 张智君 孙雨生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43-952,共10页
面孔知觉中,面孔性别与表情的加工有不同的机制。Bruce和Young(1986)及Haxby,Hoffman和Gobbini(2000)的面孔知觉理论虽然对表情加工也较为关注,但对面孔性别加工机制的解释却较少,也未能明确面孔性别与表情的相互关系。当前关于两者是... 面孔知觉中,面孔性别与表情的加工有不同的机制。Bruce和Young(1986)及Haxby,Hoffman和Gobbini(2000)的面孔知觉理论虽然对表情加工也较为关注,但对面孔性别加工机制的解释却较少,也未能明确面孔性别与表情的相互关系。当前关于两者是否独立加工尚无明确结论,但更多证据支持它们相互影响。我们认为,Garner范式下面孔性别与表情加工的研究可能忽略了面孔熟悉性因素。同时,面孔适应范式为该研究领域提供了新的思路。此外,文章对于两者相互作用的机制也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孔知觉 面孔性别 情绪表情 独立加工 相互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际互动中表情抑制的负面社会效应 被引量:2
14
作者 向翠萍 孙莎莎 黄敏儿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2-47,共6页
人际互动中表情抑制会有怎样的社会心理效应?实验室条件下,研究设计两位陌生被试讨论一个有争议的话题,令一方抑制情绪表达,另一方自然表达。结果显示,表情抑制组正情绪和自我真实感降低,对同伴负面看法和人际隔阂感增强,交谈融洽度下... 人际互动中表情抑制会有怎样的社会心理效应?实验室条件下,研究设计两位陌生被试讨论一个有争议的话题,令一方抑制情绪表达,另一方自然表达。结果显示,表情抑制组正情绪和自我真实感降低,对同伴负面看法和人际隔阂感增强,交谈融洽度下降。另外,表情抑制习惯缓解了表情抑制所引起的自我真实感降低。研究表明,社会互动中表情抑制将引起系列社会心理的负面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情抑制 人际互动 自我真实感 人际关系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用户旅程图的机器人社会情感动作表达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谢启思 陆定邦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84-90,共7页
目的 基于用户旅程图的分析视角,研究机器人通过动作展现复杂社会情感的方法。方法 首先,对社会情感的定义和内容进行分析,将社会情感拆分成个体自身的情感和面向他人的情感;其次,梳理用户旅程图的实施方法,提取事件、用户、触点、阶段... 目的 基于用户旅程图的分析视角,研究机器人通过动作展现复杂社会情感的方法。方法 首先,对社会情感的定义和内容进行分析,将社会情感拆分成个体自身的情感和面向他人的情感;其次,梳理用户旅程图的实施方法,提取事件、用户、触点、阶段和步骤的要素类比映射机器人情感表达,得到角色、情景、刺激、情感表达流程和情感表达步骤的研究要素;最后,基于上述内容生成了机器人社会情感动作表达的方法,并通过宠物机器人的情感表达任务实验验证了识别度。结论 研究提出的机器人社会情感动作表达方法具有模块化表达、系统化设计和流程化分析的优势,包括能够将社会情感拆分成简单的基本情感模块,优化机器人复杂情感表达问题;能够通过系统化设计呈现情感变化过程,展现出机器人的交互意图;能够以流程化分析的方法将情感变化过程细化成具体的组合动作,为机器人情感表达动作的设计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交互 机器人情感表达 用户旅程图 社会情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通道注意力机制的人脸表情识别机器人交互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张波 兰艳亭 +1 位作者 鲜浩 方炜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69-174,共6页
为提升机器人与人类之间的交互能力,实现人机交互更加智能、自然。提出了基于通道注意力机制的人脸表情识别方法,以双足人形机器人NAO为实验平台,设计了能进行人脸表情识别的人机交互系统。首先,通过RAF-DB数据集对注意力机制的人脸表... 为提升机器人与人类之间的交互能力,实现人机交互更加智能、自然。提出了基于通道注意力机制的人脸表情识别方法,以双足人形机器人NAO为实验平台,设计了能进行人脸表情识别的人机交互系统。首先,通过RAF-DB数据集对注意力机制的人脸表情识别算法进行训练,训练结果显示,模型可以对7种基本表情(高兴、生气、恶心、恐惧、伤心、惊讶和自然)进行识别,其准确率可以达到76.21%。其次设计NAO机器人面对不同表情时的交互语音和动作,最后,对整个人机交互系统进行测试。测试结果显示,当NAO机器人接收到电脑端识别的情绪后,会像人类一样说话和做出动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人脸表情识别 NAO机器人 人机交互 通道注意力机制 情绪识别 表情分类 RAF-D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