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权利还是职权:教师惩戒权的法律性质及立法规制——兼论《教师法》相关条款的修改 被引量:7
1
作者 段斌斌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5-188,共14页
教育惩戒究竟是教师的一项权利还是职权,在学界尚存分歧,也困扰着《教师法》的修订,需重回词源本身才能正本清源。权利体现平等关系、指向个体利益、可以自由处置、依赖国家保护、承担民事侵权责任,而职权则指代不对等地位、体现公共利... 教育惩戒究竟是教师的一项权利还是职权,在学界尚存分歧,也困扰着《教师法》的修订,需重回词源本身才能正本清源。权利体现平等关系、指向个体利益、可以自由处置、依赖国家保护、承担民事侵权责任,而职权则指代不对等地位、体现公共利益、限制意思自由、能够独立实现、承担行政法律责任且侵权责任由机构承担。教师惩戒具有鲜明的职权属性,主要体现在:教师可以成为职权主体且有相较学生的合法强力,但教师惩戒的行为选择需受法律限制,正当惩戒是基于教育目的而非个人考虑,并须承担违规惩戒的行政法律责任,而侵权责任则由学校承担。为此,应围绕职权性质健全教师惩戒法律体系,将教育惩戒纳入教师职权条款,授予中小学和高校教师教育惩戒职权,明确教师惩戒的法治边界、正当程序与责任规范,通过嵌入准用性规范和修改《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实现与下位立法的衔接和配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惩戒 教师惩戒权 《教师法》修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教育惩戒权法理依据之反思与修正 被引量:16
2
作者 秦涛 张旭东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1-47,63,共8页
传统观点认为,高校惩戒权是以特别权力关系理论为基础发展而来的一种非对等性权力,这种权力排除了被惩戒人的人权保障及司法救济。该观点显然与依法治教的顶层设计不符,也无法解释当前行政权、司法权对高校管理权的介入和干预。从法律... 传统观点认为,高校惩戒权是以特别权力关系理论为基础发展而来的一种非对等性权力,这种权力排除了被惩戒人的人权保障及司法救济。该观点显然与依法治教的顶层设计不符,也无法解释当前行政权、司法权对高校管理权的介入和干预。从法律关系上来看,高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具有内部性,应定性为特别行政法律关系。在行政处罚、行政处分理论二分下,教育惩戒权属于行政处分,应当依据行政处分的基本法理来行使。但这种行政处分与《公务员法》中的行政处分不同,可依据是否“足以改变学生身份”“对学生有重大影响”的标准来判断是否可提起司法救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惩戒权 特别权力关系 行政处分 司法救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教师教育惩戒权 被引量:25
3
作者 周贤日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1-85,190,共16页
教师教育惩戒权是一项由教师代表学校对学生进行管理的职权。这项职权是社会法意义上的为了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和学生的整体利益及个体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塑造学生的品行所必需的管理职责和职权。设定教师惩戒权的目的是为了儿... 教师教育惩戒权是一项由教师代表学校对学生进行管理的职权。这项职权是社会法意义上的为了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和学生的整体利益及个体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塑造学生的品行所必需的管理职责和职权。设定教师惩戒权的目的是为了儿童利益最佳化或者最大化。在此前提下要尊重教师出于合法教育目的而依法依规采取的惩戒措施;同时要克服教师惩戒权侵蚀家庭、父母亲权,必须注意教师惩戒权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儿童养成为校内外认同的良好品行,教师教育惩戒各项措施要始终围绕这样的初心而展开。因此,在设定教师教育惩戒权的要件、具体方式和相关程序时,要从这一根本目的和原则出发,展开相关机制、规则和程序的设置。教师教育惩戒权融合了公法的基本标准和私法中教师代表学校对学生管理的自治规则,体现了公法与私法融合的典型特点。在否定对学生身体直接施加体罚和不符合教育正当目的之侮辱性语言的基本前提下,根据学生违法违纪行为的轻重程度,设置与学生身心特点适应且必要的惩戒措施。在具体惩戒措施方面,根据学生违纪违法行为与法律关系的紧密程度,设置三个档次的惩戒措施和不同的程序。对于法律关系度密切的较重的惩戒,规定严格的程序,保障惩戒的合法合理合情,以达到惩戒为促进学生养成优良品行之目的;对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违法实施惩戒的教师,要从解除聘用关系直至追加相应的法律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 教育惩戒 社会职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惩罚的意义系统与“有意义惩罚”的实现 被引量:3
4
作者 徐俊 王真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5-35,共11页
在“惩罚具有正面的教育意义”成为基本共识后,需要进一步讨论这种正面的教育意义“是什么”以及具有正面教育意义的惩罚(教育惩罚)应当“如何做”的问题。思考这些问题的首要障碍在于“惩罚”是人类社会里一个非常古老的现象,在漫长的... 在“惩罚具有正面的教育意义”成为基本共识后,需要进一步讨论这种正面的教育意义“是什么”以及具有正面教育意义的惩罚(教育惩罚)应当“如何做”的问题。思考这些问题的首要障碍在于“惩罚”是人类社会里一个非常古老的现象,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早已被包裹上了许多层不同的意义。通过历史和文献梳理,可以初步区分出七种不同意义的惩罚:作为后果的惩罚、作为管控的惩罚、作为报复的惩罚、作为弥补的惩罚、作为立威的惩罚、作为纪律的惩罚和作为荣誉的惩罚(惩罚的“最高境界”)——其中的六种意义同“作为警示的惩罚”共同构成了“教育惩罚的意义系统”(惩罚可能具有的正面教育意义)。在教育中实现“有意义惩罚”可以遵循三条“意义原则”(正面意义原则、丰富意义原则、高级意义原则)与两条“准备原则”(意愿准备原则、基础准备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惩罚 教育惩戒 教师权威 纪律 有意义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教师惩戒权的文化内涵与制度特征 被引量:1
5
作者 施克灿 程春玉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2-27,共6页
清代教师惩戒权在继承历代制度的基础上得以完善,适用范围广、可操作性强,且具有相关保障机制。清代教师惩戒规则是一种“儒法并存”的教化设计,将“克己复礼”的儒家伦理教化思想与法家法制、刑罚治理思想相结合,将教师惩戒权列于“天... 清代教师惩戒权在继承历代制度的基础上得以完善,适用范围广、可操作性强,且具有相关保障机制。清代教师惩戒规则是一种“儒法并存”的教化设计,将“克己复礼”的儒家伦理教化思想与法家法制、刑罚治理思想相结合,将教师惩戒权列于“天地君亲师”的精神信仰序列之中。同时,传统因果报应思想也为教师惩戒权提供了一定的正当性。此三者构成了清代教师惩戒权的独特内涵,并彰显了“儒表法里”“鼓励自新”“政教合一”“师道尊严”等鲜明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教师 教育惩戒 惩戒文化 制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行使教育惩戒权的法理弹性 被引量:3
6
作者 左崇良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8-55,共8页
教师如何科学而规范地行使教育惩戒权是新时期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教育惩戒并非单纯的法律行为,更主要的是教育行为。教师行使教育惩戒权既要有章有法,又要有理有据,有一定的专业性和灵活度,教育惩戒权具有一定的法理弹性。... 教师如何科学而规范地行使教育惩戒权是新时期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教育惩戒并非单纯的法律行为,更主要的是教育行为。教师行使教育惩戒权既要有章有法,又要有理有据,有一定的专业性和灵活度,教育惩戒权具有一定的法理弹性。教育惩戒权的法理学逻辑是“犯错-惩罚”,教师对学生施以不愉快的影响,以抑制学生不当行为,使学生弃恶从善。教师行使教育惩戒权,应遵循合法性、合理性、教育性、灵活性原则。教师行使教育惩戒权必须合法合规,在法律规制的范围内使用好教育惩戒这把“戒尺”。我国现行教育法规将教育惩戒界定为教育行为,允许教师在必要的情形下选择合适的教育惩戒方式,教师的教育惩戒行为具有情境性和可变通性,具有一定范围的弹性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 学生管理 教育惩戒权 规范 法理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图书馆经济处罚权力的合法获得与规范行使 被引量:1
7
作者 蒋蒙 《国家图书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8-22,共5页
长期以来,社会各界对公共图书馆是否合法享有与行使处罚权(尤其是罚款权)问题存在颇多争议,处罚行为至今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图书馆科学管理,影响着图书馆的社会形象。通过总结分析学术研究中对图书馆处罚权的不同观点,从公共图书馆法... 长期以来,社会各界对公共图书馆是否合法享有与行使处罚权(尤其是罚款权)问题存在颇多争议,处罚行为至今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图书馆科学管理,影响着图书馆的社会形象。通过总结分析学术研究中对图书馆处罚权的不同观点,从公共图书馆法律地位与职能的角度阐述其在现行法律制度框架内享有的处罚权,并就权力的规范化行使问题进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处罚权 罚款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惩戒权的立法规制研究 被引量:28
8
作者 刘旭东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8-55,共8页
目前,立法上关于教育惩戒权的内容较为笼统,导致这一权力难以获得规范行使。教育惩戒权内含鲜明的教育价值,对其进行详细的立法规定成为此次《教师法》修订工作的重要任务。《教师法》应在明确教育惩戒权基本原则的基础上,界定这一权力... 目前,立法上关于教育惩戒权的内容较为笼统,导致这一权力难以获得规范行使。教育惩戒权内含鲜明的教育价值,对其进行详细的立法规定成为此次《教师法》修订工作的重要任务。《教师法》应在明确教育惩戒权基本原则的基础上,界定这一权力的概念及种类等规范意涵,确保立法的可操作性。《教师法》亦应构建教育惩戒权的监督机制,其具体含纳校内申诉机制与政府申诉机制两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惩戒权 《教师法》 体罚 变相体罚 申诉机制 监督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惩戒与体罚的边界——基于日本经验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31
9
作者 郑超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9-76,共8页
教师教育惩戒不同于学校惩戒,通过对《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的解读可以发现,其中所使用的“教师教育惩戒”一词与广义上包含了警告、退学等学校处分在内的惩戒概念不同,而是属于狭义上的惩戒概念。通过与... 教师教育惩戒不同于学校惩戒,通过对《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的解读可以发现,其中所使用的“教师教育惩戒”一词与广义上包含了警告、退学等学校处分在内的惩戒概念不同,而是属于狭义上的惩戒概念。通过与日本中小学教育惩戒权中相关狭义惩戒内容的比较分析,研究者认为,当前我们的视野不应该仅仅局限在如何设定教师教育惩戒的方式与程序上,而是应该将学生失范行为当作一个更大的课题。教育惩戒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遵守正确的校内规范并进一步养成健全的人格,其所要面对的不仅仅包括违反课堂纪律、不认真对待学业,更有可能包括但不限于校园欺凌、校园暴力等等,而后者的问题很难单纯地通过教师教育惩戒进行应对。应该允许教师在实施教育惩戒上具有一定的裁量权。如果认可教师教育惩戒包含一定物理有形力的行使,那么有必要在惩戒方式的客观必要性、相当性与实施主体的主观目的正当性上进行限定,根据事件的具体情境进行判断,防止惩戒过当变为体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惩戒 教育惩戒权 惩戒 日本 体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教育惩戒权的基本属性、权能构造与法律渊源--对现有研究和制度规定的双重反思 被引量:15
10
作者 朱茂磊 《重庆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7-48,共12页
教育惩戒是广大教师完成立德树人使命的必要手段。作为教育惩戒的核心论题,教师教育惩戒权受到学界广泛关注并得到了制度的确认,但还存在基本属性阐释不明、权能揭示不完整以及法律规范体系缺失等局限,必须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教师教... 教育惩戒是广大教师完成立德树人使命的必要手段。作为教育惩戒的核心论题,教师教育惩戒权受到学界广泛关注并得到了制度的确认,但还存在基本属性阐释不明、权能揭示不完整以及法律规范体系缺失等局限,必须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教师教育惩戒权具有双重属性,既是教师面向学生时的一种权力,也是其面向学校和教育行政机关时的一种权利。教师教育惩戒权既包括师生关系维度上的批评训导权、课堂管控权、物品处置权、义务科处权,也包括教师与学校、教育行政机关关系维度上的惩戒请求权、惩戒建议权、责任免除权以及不合理要求的抗拒权等诸项权能。对于法律规范体系的缺失,应在《惩戒规则》的上位法律法规中对教师教育惩戒权进行明确,从而构建“法律-法规-部门规章”三位一体的教师教育惩戒法律规范体系。这既能解决《惩戒规则》面临的合法性危机,也能够更好地保障和规范教师教育惩戒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惩戒权 基本属性 权能构造 法律渊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教师角色的四元规训与三重破解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立平 彭霓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6-104,I0006,共10页
大学教师角色是外界期待与个人塑造的综合体,是区别自我与他者的重要标志。然而,大学教师角色在形塑过程中受到政府、社会、高校及学生等外界因素的强势规训,使得自身意愿和能力在角色形成中的作用被极大削弱。面对大学教师角色出现的... 大学教师角色是外界期待与个人塑造的综合体,是区别自我与他者的重要标志。然而,大学教师角色在形塑过程中受到政府、社会、高校及学生等外界因素的强势规训,使得自身意愿和能力在角色形成中的作用被极大削弱。面对大学教师角色出现的异化情形,福柯的生存美学理论提供了较好的破解路径:将消解集体化角色作为先决条件,恢复角色塑造的个体化;以“局部斗争”为必要手段,充分发挥大学教师在角色塑造中的能动性;以自我关怀为最终保障,确保大学教师角色在自我与他者的动态游戏中保持活力。基于以上三重破解路径,大学教师角色面对的四元规训困境可以得到适恰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教师 规训权力 教师发展 教师角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校规设定开除学籍处分的权界及其规制——以32所教育部直属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为例 被引量:7
12
作者 叶强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2-30,共9页
高校开除学籍处分纠纷是一个颇受社会关注的问题,而这与高校校规设定开除学籍处分密切相关。通过观察和比较32所教育部直属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校规中关于开除学籍处分的规定,发现校规之间在具体内容上差异较大,因此,提出高校校规设定开... 高校开除学籍处分纠纷是一个颇受社会关注的问题,而这与高校校规设定开除学籍处分密切相关。通过观察和比较32所教育部直属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校规中关于开除学籍处分的规定,发现校规之间在具体内容上差异较大,因此,提出高校校规设定开除学籍处分的权界问题。一方面,高校享有通过制定校规设定开除学籍处分的权力;另一方面,这一权力是有界限的,主要受到合理行政原则的限制。为此,从实体和程序方面提出了对高校设定开除学籍处分权的规制路径,促进依法治校工作的深化,推进高等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校规 开除学籍 处分 权界 合理行政 规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权力抑或权利:论教师惩戒权之“权”的属性之争 被引量:7
13
作者 苑津山 张恒嘉 《当代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1-58,共8页
“教师惩戒权”脱胎于“教育惩戒”,学界对于“教育惩戒”的认识随着教育环境的变化而改变。教育惩戒在教育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这要求教师惩戒权的“权利”应以教师专业性为基础,而教师惩戒权的“权力”在法理层面上应来源于国家教育... “教师惩戒权”脱胎于“教育惩戒”,学界对于“教育惩戒”的认识随着教育环境的变化而改变。教育惩戒在教育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这要求教师惩戒权的“权利”应以教师专业性为基础,而教师惩戒权的“权力”在法理层面上应来源于国家教育权力。但目前并无上位法律明确规定教师惩戒权,缘此,惩戒权入法势在必行。若要使教师惩戒权合情合理,惩戒行为的教育性是关键。任何单一的属性“权”都不够有效,只有明确法理基础、符合教育规律、结合教育目标,教育惩戒才能合范,教师惩戒权的“双权”属性才得以落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惩戒权 教师惩戒史 教育惩戒 权利与权力 教育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