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3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职思政教育生态承载力研究——基于DPSIR理论视角
1
作者 宋杰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21-26,共6页
根据DPSIR模型分析,高职思政教育生态承载力提升面临思政课师资数量与质量改善、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文化培育体系建设等方面的压力,由此产生了思政课师资素养、队伍结构、师生互动待优化,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效结合度待提升... 根据DPSIR模型分析,高职思政教育生态承载力提升面临思政课师资数量与质量改善、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文化培育体系建设等方面的压力,由此产生了思政课师资素养、队伍结构、师生互动待优化,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效结合度待提升,对学生文化自信培育体系建设待加强的状态,导致了思政课教学整体质量难以保障、应用效果欠佳、引导功能发挥不充沛等问题。高职院校据此采取强化思政课教师人才队伍建设、促进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包容性发展、培育文化生态功能等措施。为进一步提升高职思政教育生态承载力,高职院校应在思政课教师队伍可持续建设、思政课教学生态体系完善、文化生态涵养的建设上进行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思政教育 生态承载力 思政课教学 DPSIR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BE理论和冰山理论的课程思政建设实践——以《汽车配件管理与营销》为例
2
作者 易陈钰 谭志荣 陈东宜 《时代汽车》 2025年第1期35-38,共4页
在打造新质生产力、完善课程思政工作体系的要求下,高职装备制造相关专业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日渐显著。文章以《汽车配件管理与营销》课程为例,进行课程思政改革的探索与实践,通过在教学过程中挖掘和提炼专业课中的“思政元素”,... 在打造新质生产力、完善课程思政工作体系的要求下,高职装备制造相关专业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日渐显著。文章以《汽车配件管理与营销》课程为例,进行课程思政改革的探索与实践,通过在教学过程中挖掘和提炼专业课中的“思政元素”,探讨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思路、方法及实施步骤,设计课程思政在理论和实践环节的教学模式,运用多元化考核标准等实施课程思政教学建设,实现专业知识传授与思政教育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思政元素 OBE 理论 冰山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依据及路径
3
作者 郭秀丽 《昌吉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67-73,共7页
理论性与实践性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特性,两者辩证统一。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关键环节和落实立德树人... 理论性与实践性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特性,两者辩证统一。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关键环节和落实立德树人教育任务的根本要求。当前亟需进一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水平、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价机制、健全思想政治理论课保障机制,以期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打造成为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温度的高质量课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理论性 实践性 辩证统一 高质量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育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融合策略探究
4
作者 鲁立 《成才之路》 2025年第2期41-44,共4页
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具有培养目标相统一、教育内容互补、育人方法相融通的内在契合性。美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机融合,形成同向同行、互融互通的教育模式,有益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有利于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具有培养目标相统一、教育内容互补、育人方法相融通的内在契合性。美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机融合,形成同向同行、互融互通的教育模式,有益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有利于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通过优化教学设计、挖掘美育资源,丰富教学手段、增强审美体验,健全评价方式、提升审美素养等方式,将美育有机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和育人实效,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 融合 高校 全面发展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效果评价标准化体系研究
5
作者 郜晨 《中国标准化》 2025年第6期210-212,共3页
信息技术和教育发展深入融合推进混合式教学发展。构建线上线下相协同的“互联网+”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师在涵育时代新人的主渠道作用,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构建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效果评价标... 信息技术和教育发展深入融合推进混合式教学发展。构建线上线下相协同的“互联网+”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师在涵育时代新人的主渠道作用,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构建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效果评价标准化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32个三级指标,旨在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效果评价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混合式教学 评价标准化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批判性思维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
6
作者 张欢 《阴山学刊》 2025年第2期93-100,共8页
批判性思维是指以提出问题为起点、以论证推理为核心过程、以提出有说服力的解答为结果的理性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既是新时代国家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战略需求,也是高校思政课的高阶教学目标,还是... 批判性思维是指以提出问题为起点、以论证推理为核心过程、以提出有说服力的解答为结果的理性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既是新时代国家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战略需求,也是高校思政课的高阶教学目标,还是大学生将来适应社会的核心能力素养。批判性思维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有效路径包括:通过情境式提问引导学生以科学论证反驳外部质疑,通过经典解析启发学生探究理论背后的“所以然”,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习惯,通过课堂互动创造以学生为主体的思维训练课堂等。新时代将批判性思维融入高校思政课堂,是推进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一种努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判性思维 高校思政课 价值意蕴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综合素养提升的五维探析
7
作者 许志国 谢安国 《安康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98-103,共6页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勇立潮头,以高度的使命感和时代担当精神锻造自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具备扎实的知识储备、高尚的道德情怀、优良的意志...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勇立潮头,以高度的使命感和时代担当精神锻造自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具备扎实的知识储备、高尚的道德情怀、优良的意志品质、过硬的政治素养和严格的职业自律。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从认知维度、情感维度、意志维度、信仰维度和行为维度出发,强化认知、涵养情感、锤炼意志、深化信仰、严格行为,做到知、情、意、信、行五种维度的统一。通过丰富知识储备、增强人格魅力、提升意志品质、坚定政治立场、坚守职业自律,不断提升能力、定力和吸引力,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水平、高精尖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综合素养 五个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出导向法理论下“三进”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实践探究——以《英语演讲教程》为例
8
作者 崔晓雷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25年第1期107-110,共4页
随着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的出版发行,课程思政点的设计更加突出,素材更加丰富,对提高学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和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的能力,为高校落实到育人育才提供了教材基础。但课程思政的教学现状目前主要处在教师“点到为止”... 随着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的出版发行,课程思政点的设计更加突出,素材更加丰富,对提高学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和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的能力,为高校落实到育人育才提供了教材基础。但课程思政的教学现状目前主要处在教师“点到为止”的状态下,如何真正做到“入脑”“入心”并进行有效输出是关键问题。本文基于POA(产出导向法)教学理论对“理解当代中国”教程思政内容教学设计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不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A(产出导向法)教学理论 “三进”课程 教学设计 课程思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发展路径刍探
9
作者 李震 《成才之路》 2025年第5期41-44,共4页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肩负着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社会责任感的综合型人才的重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密不可分,两者进行有机融合具备先天基础和良好条件。高校应针对当前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脱节,未能充...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肩负着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社会责任感的综合型人才的重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密不可分,两者进行有机融合具备先天基础和良好条件。高校应针对当前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脱节,未能充分发挥两者协同作用的问题,从理念协同、课程协同、师资协同、实践协同、评价协同等方面入手,探索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的策略和方法,以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协同发展 立德树人 理念协同 课程协同 师资协同 实践协同 评价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力学教学中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入 被引量:2
10
作者 牛婷婷 胡怀利 +2 位作者 邹久群 朱杰 平琦 《高等建筑教育》 2024年第1期151-157,共7页
高校专业课程中应融入思政元素,实现协同育人。但是如何在专业课中有机融入思政元素,达到“如花在春”“润物无声”的效果,仍然需要进一步探索研究。本文以土力学专业课为例,在教学目标中增加了思政目标,从专业、行业、国家、国际、文... 高校专业课程中应融入思政元素,实现协同育人。但是如何在专业课中有机融入思政元素,达到“如花在春”“润物无声”的效果,仍然需要进一步探索研究。本文以土力学专业课为例,在教学目标中增加了思政目标,从专业、行业、国家、国际、文化、历史等角度深入挖掘专业知识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在教学案例中有机融入。这样由面到点、层层深入地剖析了从传统专业课到课程思政的实现途径,并结合自身的课程思政教学经历,提出了修身、建库、研讨等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思政元素 有机融入 土力学 专业课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思政背景下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与考核机制探索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水生 张登攀 +2 位作者 张安超 胡爱军 王艳鹏 《汽车实用技术》 2024年第7期177-180,共4页
课程思政突破学科边界,以专业课程为载体,寓思政教育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为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新路径。课程思政中思政元素挖掘及与课程融入是因事而化、与时俱进的主题。以新工科典型专业课程汽车理论为例,讨论思政元素挖... 课程思政突破学科边界,以专业课程为载体,寓思政教育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为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新路径。课程思政中思政元素挖掘及与课程融入是因事而化、与时俱进的主题。以新工科典型专业课程汽车理论为例,讨论思政元素挖掘及与知识传授的有机耦合,凸显课程思政中思政内容的重要性。通过汽车理论课程思政,在增强学生知识学习效果的同时,实现学生在职业素养、生态文明及家国情怀等方面的价值引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元素 课程思政 考核机制 汽车理论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思政课教师胜任力的有效提升刍探 被引量:2
12
作者 马兵 《成才之路》 2024年第6期37-40,共4页
将胜任力理论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师的综合素质评价,能够突破传统的单纯地以学历水平和科研成果作为思政教师素质高度评估标准的局限。新时代发展背景下,高职思政课教师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思政课程理论知识和良好的教学能力,还需要具备良... 将胜任力理论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师的综合素质评价,能够突破传统的单纯地以学历水平和科研成果作为思政教师素质高度评估标准的局限。新时代发展背景下,高职思政课教师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思政课程理论知识和良好的教学能力,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胜任力。文章分析高职思政课教师胜任力对教师的重要性,探究影响教师胜任力的主要因素,并提出几点能够有效提升教师胜任力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 思政课教师 胜任力 评估标准 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军事理论课程思政融入框架研究
13
作者 王亮 李正军 +2 位作者 谭雪平 陈磊 尚国华 《军事高等教育研究》 2024年第4期78-83,共6页
为进一步推进军事理论课程思政建设发展,研究基于实践经验,构建军事理论课程思政融入框架。针对军事理论课程特点,设定了“铸魂、明理、崇德、立基”的思政目标,据此进行了思政元素分类并明确了重点。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感性材料融入、... 为进一步推进军事理论课程思政建设发展,研究基于实践经验,构建军事理论课程思政融入框架。针对军事理论课程特点,设定了“铸魂、明理、崇德、立基”的思政目标,据此进行了思政元素分类并明确了重点。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感性材料融入、潜移默化育人、思政效果评估、思政方式改进的军事理论课程思政融入机制,并给出了进一步深化军事理论课程思政建设的若干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理论课程 课程思政 融入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数字化背景下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现状调查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孙红梅 《成才之路》 2024年第2期49-52,共4页
党的二十大首次将“推进教育数字化”写进党代会报告,推动职业教育数字化进程,成为我国职业教育变革的新使命,职业院校改革发展进入新赛道。文章以全国25所高职院校师生为调研对象,通过问卷调研及访谈等形式,对高职院校在推进数字化赋... 党的二十大首次将“推进教育数字化”写进党代会报告,推动职业教育数字化进程,成为我国职业教育变革的新使命,职业院校改革发展进入新赛道。文章以全国25所高职院校师生为调研对象,通过问卷调研及访谈等形式,对高职院校在推进数字化赋能思政课教学改革方面取得的实效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调研,并据此提出革新教学理念、积极迎接教育数字化的全面转型,创新教学模式、强化数据赋能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和水平,加强师资培养、全面提升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等教学改革对策及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数字化 思政课 高职院校 调查研究 教学理念 教学模式 师资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与特点——基于中央和国家机关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件的分析
15
作者 郑根成 《云梦学刊》 2024年第4期1-11,共11页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和国家机关共发布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相关的文件126份,内容涉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各个方面。考察文件的发布频率可以发现:新中国成立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相关文件的发布并不频繁;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鉴于国...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和国家机关共发布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相关的文件126份,内容涉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各个方面。考察文件的发布频率可以发现:新中国成立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相关文件的发布并不频繁;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鉴于国际与国内环境日益复杂化,相关文件的发布频率逐步提高。从文件内容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实践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创新与学科建设共经历了四个历史阶段,分别是革命思维主导下的革命的政治理论课发展阶段、改革开放初期的马列主义理论课发展阶段、“两课”体系的创建与发展阶段、“马工程”体系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与建设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中央部委 文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思政理论背景下的高师院校古代汉语课程教学建设
16
作者 赵永明 李佳佳 王春艳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9期74-78,共5页
高师院校古代汉语课程思政教学建设存在一定的不足,如专业教师挖掘思政元素的意识薄弱,思政教育元素的融入较为生硬,育人教学与时脱节,课程的评价体系尚待优化等。挖掘古代汉语课程在增强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热... 高师院校古代汉语课程思政教学建设存在一定的不足,如专业教师挖掘思政元素的意识薄弱,思政教育元素的融入较为生硬,育人教学与时脱节,课程的评价体系尚待优化等。挖掘古代汉语课程在增强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提升道德境界,塑造健全的人格,促进其全面发展等方面的思政元素及珍贵的育人价值,通过强化课程思政教学意识,丰富思政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及强化教学评价等手段,必然可以推进古代汉语课程思政建设更上层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理论 古代汉语教学 改革与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说服理论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传播效果研究
17
作者 彭立春 禹思远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146-149,共4页
从说服理论视角看,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传播主体权威性不强、传播话语趣味性不够、传播情境过于单一性以及传播对象被动性等不足之处。通过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权威性、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丰富话语传播情境的多... 从说服理论视角看,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传播主体权威性不强、传播话语趣味性不够、传播情境过于单一性以及传播对象被动性等不足之处。通过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权威性、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丰富话语传播情境的多样性、改进教学方法增强传播对象的主动性等途径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传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服理论 思想政治理论课 话语传播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转换实效性探究
18
作者 黄冬兰 俞如楠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78-82,共5页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体系存在学生“认同危机”、教师“话语权虚化”、思政课“低头族”等现象。当前,思政课教学话语转换应遵循政治性、学理性、民族性等原则要求,实现话语内容从理论话语向大众话语转变、话语实践方式从“我说你...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体系存在学生“认同危机”、教师“话语权虚化”、思政课“低头族”等现象。当前,思政课教学话语转换应遵循政治性、学理性、民族性等原则要求,实现话语内容从理论话语向大众话语转变、话语实践方式从“我说你听”向平等互动转变、话语传播途径从单一向多元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思想政治理论课 高校 话语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探赜
19
作者 宋新伟 龙燕 《语言与教育研究》 2024年第1期65-72,共8页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格局、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有重要意义。新时代需要把课程设计、教材衔接、教师培养、教学评价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一...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格局、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有重要意义。新时代需要把课程设计、教材衔接、教师培养、教学评价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的着力点,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在教材、课程、教师队伍和评价体系等方面一体化的育人体系,通过整体推进、有效衔接、改革创新,实现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大中小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 一体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有效路径研究
20
作者 刘竹 《成才之路》 2024年第8期33-36,共4页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党的二十大报告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文本,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教学素材且具有政治性和权威性。文章从党的二十大...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党的二十大报告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文本,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教学素材且具有政治性和权威性。文章从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研究动态、必要性两个方面进行文献梳理、理论研究,指出要充分发挥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作用,从提升教师理论水平、创新教学手段、挖掘当地红色文化资源等方面探讨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思路和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大精神 高职院校 思政理论课 路径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