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现状调查研究——基于六省(市)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刘瑾 丁欢欢 王莉莉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4-88,95,共6页
为深入了解高职院校落实《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等中央文件情况,掌握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现状,在全国六个省(市)高职院校开展调研,结果显示,高职院校在全面领导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常态化思政课... 为深入了解高职院校落实《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等中央文件情况,掌握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现状,在全国六个省(市)高职院校开展调研,结果显示,高职院校在全面领导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常态化思政课教研机制等四个方面取得实效,但仍然存在思政课教师教材使用不规范、马克思主义学院等二级机构设置不规范、思政课教师准入与退出机制不健全、思政课教师企业实践活力不足等突出问题。基于调查,着重从统一编写高职院校思政课选修课教材、建立院企党组织“手拉手”工作机制等四个方面提出参考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思政课 教师队伍 调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李志远 吴宏政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5-120,共6页
高校是青年学生价值观生成、道德观升华的重要阵地;青年学生是时代责任的继承者、担当者;青年思政课教师队伍是办好思政课、培养高素质时代新人的关键所在。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直接影响着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高校高质量发展,全... 高校是青年学生价值观生成、道德观升华的重要阵地;青年学生是时代责任的继承者、担当者;青年思政课教师队伍是办好思政课、培养高素质时代新人的关键所在。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直接影响着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高校高质量发展,全方位、多层次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是践行立德树人使命的重要举措,也是实施教育强国战略的重要体现。新时代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要明确目标导向,同时,要建构全环节的培训体系、全过程的体制机制、全方位的教学科研,以及营造全覆盖的成长环境四个优化路径,从而促进新时代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队伍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政课 青年思政课教师 师资队伍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家精神对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素质能力的引领作用及其实施途径 被引量:16
3
作者 徐礼平 吴婷 李梦华 《当代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7-124,共8页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家精神的重要论述是对新时代优秀教师集体风貌和精神品质的深刻总结和系统阐释,为新时代高校教师素质能力提升提供了根本遵循。以教育家精神引领高校思政课教师素质能力提升,对于服务教育强国战略、加强高校思政课...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家精神的重要论述是对新时代优秀教师集体风貌和精神品质的深刻总结和系统阐释,为新时代高校教师素质能力提升提供了根本遵循。以教育家精神引领高校思政课教师素质能力提升,对于服务教育强国战略、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立德树人能力、培养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价值;教育家精神与高校思政课教师素质能力提升具有在理论基础上的一致性、内容知识上的融通性、目标指向上的契合性和具体方法上的相似性等四个特征。以教育家精神引领高校思政课教师素质能力提升可从明确理念目标、强化主体意识、加强平台建设、完善着力点等方面展开实施途径设计,以丰富高校思政课教师素质能力提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家精神 高校思政课教师 素质能力培育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体育教师课程思政教学思维建构与困囿破解 被引量:6
4
作者 王杰 赵富学 《体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25,共13页
运用文献资料、案例分析及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对高校体育教师课程思政教学思维进行系统建构和困囿破解。认为高校体育教师课程思政教学思维是教师基于一般教育教学规律和体育课程德育要求,对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活动的理性认识和实践反思... 运用文献资料、案例分析及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对高校体育教师课程思政教学思维进行系统建构和困囿破解。认为高校体育教师课程思政教学思维是教师基于一般教育教学规律和体育课程德育要求,对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活动的理性认识和实践反思,是在协调处理各种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教学问题、关系、要素中表现出的思维方式和专业水准;内隐层面的价值、学科教学及学生学习思维与外显层面的理论、实践思维构成了高校体育教师课程思政教学思维的二维结构,突出了育人性、具身性、关系性及生成性思维特征;通过起点构建、理性抉择、学科分析、逻辑链接、结构互演及意识增能,可厘清高校体育教师课程思政教学思维的形成过程。面对当前高校体育教师因预设思维裹挟、实体思维割裂、离身思维束缚、工具思维固化及系统思维罅隙导致的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过程及评价等方面的诸多问题,需从价值引领、关系搭建、具身强化、生成转向及辩证统筹5个方面寻求适宜的破解策略,以精化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的结构设计、深化体育课程思政教学过程的主体交互、突出体育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的身心统一、提升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方法的应用水平及促进体育课程思政教学评价的要素串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体育教师 体育课程思政 教学思维 教学规律 教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缄默的“场域”力量: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论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孙艳秋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8-124,共7页
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风格化,在完善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过程、生成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性知识以及促进高校思政课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的价值呼唤教学风格的出场。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教学风格,就是教师能动地反映和认识高校思政课的教学风格现象... 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风格化,在完善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过程、生成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性知识以及促进高校思政课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的价值呼唤教学风格的出场。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教学风格,就是教师能动地反映和认识高校思政课的教学风格现象和行动过程等,是对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的感受、关注、认知的“知”与自觉的行为取向、具体行动的“行”的统一,并以积极能动的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实践为落脚点。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风格的生成,除了需要经由以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教学风格与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的矛盾运动为动力源与以多元组织力量推动为支持力量的协同作用来推动外,还需要经由风格意义的发现与认知、风格意识的形成和确立以及教学风格的形成与彰显这三个阶段的动态形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政课 思政课教师 教学风格 “场域”力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伦理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海龙 王晓芳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0期34-38,共5页
我国高校科技伦理教育整体上相对薄弱,探索科技伦理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实践路径是新形势下科技事业健康发展的现实需求。实际上,科技伦理教育与高校思政课教学在价值目标、教育内容、教育载体方面具有内在一致性。通过理论建设、扩展载体... 我国高校科技伦理教育整体上相对薄弱,探索科技伦理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实践路径是新形势下科技事业健康发展的现实需求。实际上,科技伦理教育与高校思政课教学在价值目标、教育内容、教育载体方面具有内在一致性。通过理论建设、扩展载体、师资培育、改革创新的实践路径,科技伦理教育能够更好地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从而实现培育有伦理素养的科技人才的教育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科技伦理教育 理论建设 扩展载体 师资建设 改革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职业美感提升的六重维度 被引量:1
7
作者 侯坤 孙晓惠 程亚军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6-60,共5页
思政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责任使命。高校思政课教师职业美感具体体现在职业人格美、思想理论美、方式方法美。增强思政... 思政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责任使命。高校思政课教师职业美感具体体现在职业人格美、思想理论美、方式方法美。增强思政课教师职业美感是提高教学质量、提振教师精气神、提升学生获得感的关键手段。要立足“六个要”的基本要求,从职业本色维度强化政治,从职业本心维度加深情怀,从职业本原维度更新思维,从职业本分维度严格自律,从职业本领维度扩大视野,从职业本质维度端正人格,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职业美感,在学生心中播洒美的种子,引导学生遇见美好的自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高校 思政课教师 职业美感 职业人格美 思想理论美 方式方法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42
8
作者 冀宏 费志勇 +2 位作者 张根华 钱忆平 周步昆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85-189,共5页
实证分析了常熟理工学院"五措并举"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在形成多元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创新课程进培养方案、科研反哺教学、提高学生专业学习能力和提升学生创业就业水平方面所取得的成效;基于此,针对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创新... 实证分析了常熟理工学院"五措并举"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在形成多元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创新课程进培养方案、科研反哺教学、提高学生专业学习能力和提升学生创业就业水平方面所取得的成效;基于此,针对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要素资源上的不足,从建设"用以致学"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搭建条线协同、产学研用融通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估评价体系,就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提出了具体措施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 应用型 课程体系 师资队伍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一体化建设 被引量:44
9
作者 吴宏政 徐中慧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5-21,共7页
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一体化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之关键。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一体化旨在打破以往大中小学思政课"单兵作战"的尴尬局面,完善大中小学思政课的畅通渠道;超越以往大中小学思政课"分而治... 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一体化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之关键。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一体化旨在打破以往大中小学思政课"单兵作战"的尴尬局面,完善大中小学思政课的畅通渠道;超越以往大中小学思政课"分而治之"的管理体制,实现大中小学思政课的有效衔接。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一体化建设就是遵循大中小学三个学段之间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认知特征的差异性与普遍性相统一规律,抓好教书育人一体化、科学研究一体化和教师成长发展一体化,进而实现配比一体化、结构一体化和素质一体化的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中小学 思政课 教师队伍 一体化 教师队伍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师体育学院(系)继续教育教学内容与课程设置改革之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家宏 刘志民 +2 位作者 王维群 李翔 李心华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9-62,共4页
综观目前我国高师体院(系)的继续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可以发现许多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相悖之处,正是基于这种情况,文章结合国内外的继续教育改革,对我国高师体院(系)的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等现状进行分析与研究,旨在为培养可持续... 综观目前我国高师体院(系)的继续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可以发现许多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相悖之处,正是基于这种情况,文章结合国内外的继续教育改革,对我国高师体院(系)的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等现状进行分析与研究,旨在为培养可持续发展的21世纪中学体育教师提供一些建议和思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师体育学院 继续教育 教学内容 课程设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下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研究——以西南石油大学为例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杨君 刘晨 彭丹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5-57,共3页
在以学生为中心、以预期学习成果为导向、以课程体系为支撑、以持续改进为调整手段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要全面优化课程大纲,细化预期学习效果;加强健康理念教育,改变学生对体育的认知;以学生为中心,优化各门课程的实施... 在以学生为中心、以预期学习成果为导向、以课程体系为支撑、以持续改进为调整手段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要全面优化课程大纲,细化预期学习效果;加强健康理念教育,改变学生对体育的认知;以学生为中心,优化各门课程的实施及评价体系;加强信息化建设,有效监管预期学习成果的实施;完善师资考核体系,保障预期学习成果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果导向教育理念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 课程大纲 学习成果 信息化建设 师资考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专业课教师挖掘思政元素的有效机制及其行动路径 被引量:42
12
作者 祁占勇 辛晓荣 梁莹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31-136,共6页
专业课教学过程中有效践行课程思政理念与内容是高校落实课程思政的关键点和着力点。高校专业课教师挖掘思政元素应当以坚持思政能力提升常态化机制为根本遵循,以拓宽“教—学”主体间协商互动机制为基本方式,以搭建课程思政基层学术共... 专业课教学过程中有效践行课程思政理念与内容是高校落实课程思政的关键点和着力点。高校专业课教师挖掘思政元素应当以坚持思政能力提升常态化机制为根本遵循,以拓宽“教—学”主体间协商互动机制为基本方式,以搭建课程思政基层学术共同体机制为学术源泉,以筑牢课程思政激励机制为核心动力,以优化课程思政的监督评价机制为重要抓手,为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师 专业课教学 课程思政 思政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转课堂在高校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3
作者 蔡中兴 李国章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40-42,共3页
翻转课堂是对传统教学模式、教学习惯进行"翻转"或"颠倒"的教学方式,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课堂教学效果。高校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的翻转课堂应注重就业创业课程设计、就业创业课堂教学方式设计、任课教师... 翻转课堂是对传统教学模式、教学习惯进行"翻转"或"颠倒"的教学方式,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课堂教学效果。高校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的翻转课堂应注重就业创业课程设计、就业创业课堂教学方式设计、任课教师培训设计、教学环境支撑设计和实践教学开展设计等环节,促进高校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的发展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就业创业指导课程 翻转课堂 课程设计 教师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师范院校创业教育浅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邱东升 谭菊华 韩桥生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135-138,共4页
在全国高校大力提倡创业教育的同时,师范院校以其特殊性成了不可忽视的阵地。如何在师范院校加强和开展创业教育是当下一个新的课题。师范院校应树立全面的创业教育观念,开发和设置创业教育课程,建立高素质的创业教师队伍。
关键词 创业教育 师范院校 课程 教师队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墨尔本大学教师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4
15
作者 郝世文 饶从满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0-60,I0005,共12页
大学教师发展是由教师个人发展、专业发展和组织发展三个维度构成的。墨尔本大学重视教师发展,成立专门部门来负责教师发展事务,通过丰富且有针对性的课程体系建设来满足教师发展的需要。同时注重支持教师发展的组织建设,建立起绩效发... 大学教师发展是由教师个人发展、专业发展和组织发展三个维度构成的。墨尔本大学重视教师发展,成立专门部门来负责教师发展事务,通过丰富且有针对性的课程体系建设来满足教师发展的需要。同时注重支持教师发展的组织建设,建立起绩效发展框架来支持大学教师发展。墨尔本大学教师发展实践有其突出的特点:注重从学校发展战略层面支持教师发展;注重教师专业发展中课程体系的构建;注重教师发展实施过程中的对话与合作。墨尔本大学的实践经验对于促进中国大学教师发展启示在于:加强教师专业发展的战略地位以及组织建设;拓宽教师专业发展的课程体系;提升教师个人发展的主体性和内在动机;在整个大学教师发展过程中,要注重协调各种关系与加强多方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尔本大学 大学教师 教师发展中心 教师专业认证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国以来我国高校体育的沿革及思考 被引量:51
16
作者 周红律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9-82,88,共5页
运用文献资料、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建国以来我国高校体育发展的历程按4个阶段进行阐述。发现目前影响高校体育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是高校体育在学校教育中地位的错位、课程定位的偏差,以及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不高。
关键词 高校体育 体育教学 课程 师资队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能力提升的四个维度 被引量:10
17
作者 廖金香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8-101,共4页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承担了铸魂育人的神圣使命,面对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望和人民的重托,必须认清形势,不断提升自身能力,自觉承担使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从思想...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承担了铸魂育人的神圣使命,面对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望和人民的重托,必须认清形势,不断提升自身能力,自觉承担使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从思想、政治、理论和实践四个维度不断提升思想引领力、政治引导力、理论说服力和实践指导力,满足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课 思政教师 教师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教师教育学科专业课程体系的缺失与建构 被引量:8
18
作者 许应华 付文升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0-22,共3页
在我国教师教育课程结构体系中,学科专业课程占的比重最大,但其结构并不合理。主要是与基础教育学科课程内容缺乏衔接,学科课程与教育类课程缺乏联系,缺少综合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为此,要建构合理的学科课程体系,必须坚持与基础教育课... 在我国教师教育课程结构体系中,学科专业课程占的比重最大,但其结构并不合理。主要是与基础教育学科课程内容缺乏衔接,学科课程与教育类课程缺乏联系,缺少综合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为此,要建构合理的学科课程体系,必须坚持与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相对接的原则,以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发展理论为依据的原则,学生个体性、社会性和职业性相结合的原则。具体做法是设置与中小学相衔接的课程,根据学生的需求分类设置学科选修课程体系,设置学科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教师教育 学科专业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社会责任 被引量:9
19
作者 李森 彭兰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6-33,59,共9页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担负着更多的社会责任。只有让他们履行好这些责任,才能更好地培养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时代新人。以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课题、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新要求、思政课教师独特的社...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担负着更多的社会责任。只有让他们履行好这些责任,才能更好地培养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时代新人。以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课题、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新要求、思政课教师独特的社会角色和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为依据,从党和国家对思政课教师政治关、师德关、业务关的要求出发,提出思政课教师的社会责任主要有政治责任、道德责任、文化责任和教学责任。政治责任是思政课教师社会责任的根本,道德责任是思政课教师社会责任的底线,文化责任是思政课教师社会责任的基础,教学责任是思政课教师社会责任的核心。思政课教师要发挥主体作用,通过教学、宣讲、研究、学习等方式践行这些社会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思想政治理论课 思政课教师 社会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近代著名大学校长的教育质量观探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程斯辉 李汉学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16,123,共6页
大学校长的教育质量观对实现大学的办学质量具有思想统领价值。从一定意义上讲,大学校长有什么样的教育质量观,就可能办出什么质量的大学。考察中国近代著名大学校长的教育质量观,其突出的特征是他们秉持系统的教育质量观。这种系统的... 大学校长的教育质量观对实现大学的办学质量具有思想统领价值。从一定意义上讲,大学校长有什么样的教育质量观,就可能办出什么质量的大学。考察中国近代著名大学校长的教育质量观,其突出的特征是他们秉持系统的教育质量观。这种系统的教育质量观是由学校质量观、人才质量观、教师质量观、学生质量观、课程质量观、管理服务质量观、校园环境质量观所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学校质量观和人才质量观是纲领,学生质量观是核心,教师质量观是关键,课程质量观是基础,管理服务质量观与校园环境质量观是保障。近代著名大学校长的教育质量观及其实践,对当下中国高校提升办学质量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代 大学校长 教育质量观 学校质量观 人才质量观 教师质量观 学生质量观 课程质量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