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春茶新梢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
肖文敏
任志红
吴焕焕
张虹
孙海伟
杨圣祥
李龙
尚涛
|
《农学学报》
|
2024 |
1
|
|
|
2
|
不同工厂化穴盘育苗条件对茶苗生长影响研究 |
张潇引
王彬力
杨佳佳
|
《中国茶叶》
|
2024 |
0 |
|
|
3
|
7个茶树品种新梢生育过程中β-葡萄糖苷酶活性变化 |
骆耀平
董尚胜
童启庆
夏涛
屠幼英
须海荣
|
《茶叶科学》
CAS
CSCD
|
1997 |
44
|
|
|
4
|
11个红紫芽茶树新品系的芽叶特性和生化成分研究 |
吴华玲
何玉媚
李家贤
陈栋
黄华林
乔小燕
刘军
|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45
|
|
|
5
|
“红紫芽”茶树新品系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
吴华玲
乔小燕
李家贤
陈栋
何玉媚
黄华林
刘军
关美玲
|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
2011 |
32
|
|
|
6
|
黔西南州野生茶树的性状特征及品质分析 |
尹杰
牛素贞
宋勤飞
刘进平
陈曦
|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12
|
|
|
7
|
白茶品种茸毛的生化特性 |
叶乃兴
刘金英
郑德勇
赵峰
王芳
袁弟顺
|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23
|
|
|
8
|
茶尺蠖绒茧蜂对茶梢挥发物的EAG和行为反应 |
黄毅
韩宝瑜
唐茜
徐欢
汪云刚
|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25
|
|
|
9
|
赤霉酸对茶树新梢生育及内源激素的影响 |
钱利生
潘根生
沈生荣
|
《茶叶科学》
CAS
CSCD
|
1997 |
5
|
|
|
10
|
茶树新梢生育的内源激素水平及其调控机理(第二报)茶树休眠与内源激素的关系 |
潘根生
钱利生
沈生荣
吴伯千
|
《茶叶》
|
2000 |
12
|
|
|
11
|
茶树新梢生育的内源激素水平及其调控机理(第一报)茶树新梢生育过程激素水平的季节变化 |
潘根生
沈生荣
钱利生
吴伯千
|
《茶叶》
|
2000 |
14
|
|
|
12
|
茶树-假眼小绿叶蝉-白斑猎蛛间化学通讯物的分离与活性鉴定 |
赵冬香
陈宗懋
程家安
|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47
|
|
|
13
|
栽培技术对茶树春梢生长及某些生理特性的影响 |
王常红
汪东风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5 |
7
|
|
|
14
|
茶树新梢生育的内源激素水平及其调控机理(第四报)外源激素对茶树内源激素的影响及其与新梢生长的关系 |
潘根生
钱利生
吴伯千
沈生荣
|
《茶叶》
|
2001 |
6
|
|
|
15
|
利用基因芯片筛选茶树芽叶紫化相关基因 |
马春雷
姚明哲
王新超
金基强
陈亮
|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19
|
|
|
16
|
茶树新梢cDNA文库的构建和ESTs测序成功率初步分析 |
陈亮
赵丽萍
高其康
|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21
|
|
|
17
|
紫化茶树生理生化及其花青素调控机理研究进展 |
唐秀华
孙威江
唐琴
|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11
|
|
|
18
|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紫芽茶树花青素合成相关基因分析 |
蒋会兵
夏丽飞
田易萍
戴伟东
孙云南
陈林波
|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26
|
|
|
19
|
外源诱导物WAT对茶树新梢儿茶素含量的影响 |
林金科
卢建华
吴晖
陈炜
李秀峰
|
《茶叶科学技术》
|
2005 |
2
|
|
|
20
|
紫化茶树UDP-糖基转移酶启动子的克隆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 |
唐秀华
陈志丹
陈祖枝
林子琪
曹士先
孙威江
谢凤
|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