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中药紫菀的本草沿革及现代资源研究现状
被引量:8
- 1
-
-
作者
郭伟娜
程磊
牛倩
-
机构
亳州职业技术学院药学院
-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24期9943-9944,9947,共3页
-
基金
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亳州紫菀种质资源评价及繁殖技术研究2012SQRL250)
亳州职业技术学院院级课题(亳州紫菀有效成份积累动态和最佳采收期的研究)
-
文摘
通过资料查阅和文献检索的方法,从本草沿革、资源分布、资源化学、种质变异及分子系统等方面对中药紫菀的本草学和现代资源研究进行综述,并实地调查亳州道地药材紫菀种质资源概况,其中正品紫菀为紫菀属紫菀的根和根茎,主要为栽培品。近些年亳州紫菀栽培种质质量下降;地方习用品种来源于紫菀属和橐吾属部分植物,种类繁多。中药紫菀优质种源选取、药材质量控制、分子系统、解剖学和组织化学等领域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
-
关键词
紫菀(Aster
tataricus
L
F
)
资源
研究
-
Keywords
Aster tatarieus L. f.
Resource
Research
-
分类号
S567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
-
题名去除花蕾对紫菀药用器官根系生物量及产量的影响
- 2
-
-
作者
梁玥怡
何淑婷
朱志红
-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5期1920-1921,1924,共3页
-
基金
陕西师范大学校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CX11071)资助
-
文摘
[目的]研究去除花蕾对紫菀药用器官根系生物量及产量的影响。[方法]以药用植物紫菀为研究对象,以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试验,4组花蕾的去除数量分别为0、10、20和30个/株,比较其药用器官根系生长量的变化。[结果]随着去除花蕾数的增多,单株根系生物量和单位面积根系产量均明显增大。在试验的种植密度下,4种花蕾去除水平单位面积的根系产量分别为10 075.5、10 439.8、10 967.4和11 997.6 kg/km2。在去除数量达到30个/株(约为单株花蕾数的75%)时,单位面积根系产量有大幅增长,但去除20个/株和30个/株处理之间在根系产量上无显著差异(P>0.05)。这说明紫菀的生殖生长对根系生长有很强的抑制性影响。在大田种植紫菀时,与不摘除花蕾相比,采用人工摘除50%~75%的花蕾,可使根系产量提高9.0%~18.6%。[结论]试验揭示了紫菀生殖器官耗损对其药用器官生长的影响,为田间种植紫菀获得较高的药用器官产量提供指导。
-
关键词
紫菀(Aster
tataricus)
花蕾去除
药用器官产量
-
Keywords
Aster tataricus
Remove flower buds
Medicinal plants yield
-
分类号
S567.239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