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4篇文章
< 1 2 6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酰化修饰中的Writers,Erasers与Readers
1
作者 李盈彦 陈丽艳 金艳花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25-932,共8页
乳酰化是一种新型蛋白质翻译后修饰,能够通过修饰赖氨酸残基调控基因表达与细胞功能,在肿瘤、免疫调节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乳酰化修饰的调控机制尚不明晰,尤其是催化该修饰的“写入者”(Writers)、“擦除者”(Erasers)和“读取... 乳酰化是一种新型蛋白质翻译后修饰,能够通过修饰赖氨酸残基调控基因表达与细胞功能,在肿瘤、免疫调节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乳酰化修饰的调控机制尚不明晰,尤其是催化该修饰的“写入者”(Writers)、“擦除者”(Erasers)和“读取者”(Readers)相关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基于近年研究进展,系统梳理了乳酰化修饰的三类核心调控因子,概述了其结构特征、作用机制及下游功能影响,并结合具体疾病模型,解析其在肿瘤发生、免疫逃逸、代谢调控等过程中的潜在机制。通过总结乳酰化修饰的动态调控网络与典型靶蛋白质,本文旨在为深入理解乳酰化的生物学意义提供理论支持,并为靶向乳酰化的疾病治疗策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 乳酰化修饰 乳酰基转移酶 脱乳酰酶 乳酰化阅读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者的诞生必须以作者的死亡为代价?——罗兰·巴特《作者之死》再思考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永清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8-89,共12页
根据西方学者的考证,罗兰·巴特《作者之死》的首次刊出时间不是惯常认为的1968年,而是1967年。从“作者死亡,写作开始”等七大核心观点的理论性质看,基于写作、文本、书写者等关键概念,《作者之死》的总体理论特征是结构主义的,它... 根据西方学者的考证,罗兰·巴特《作者之死》的首次刊出时间不是惯常认为的1968年,而是1967年。从“作者死亡,写作开始”等七大核心观点的理论性质看,基于写作、文本、书写者等关键概念,《作者之死》的总体理论特征是结构主义的,它不是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的“分水岭”,也不是后结构主义的理论文本。从读者概念的意涵及所指、语境原则等方面看,“读者的诞生必须以作者的死亡为代价”是巴特要推翻而不是要“昭告”的理论神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主义 写作 文本 作者 书写者 读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们该如何阅读修昔底德?--康纳所谓“递进手法”再评价
3
作者 何元国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3-94,129,共13页
美国学者康纳借鉴伊泽尔的“读者反应理论”的主要思想,但舍弃其概念,用以研究修昔底德艺术的一面。康纳认为,“递进”是修昔底德最有特色的手法。通过它,修昔底德一方面让读者设身处地,获得情感体验;另一方面,他把自己关于人性和政治... 美国学者康纳借鉴伊泽尔的“读者反应理论”的主要思想,但舍弃其概念,用以研究修昔底德艺术的一面。康纳认为,“递进”是修昔底德最有特色的手法。通过它,修昔底德一方面让读者设身处地,获得情感体验;另一方面,他把自己关于人性和政治等思考融入叙事和评论中,以激发读者的思考。康纳的“递进手法”说有一概而论的毛病。运用海登·怀特的学说,可以解释其理论借鉴的不足。但其理论借鉴大体上是成功的,它提醒我们留意修昔底德的“递进”“反讽”等手法,领会其不做定论、邀请读者做出反应的意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昔底德 康纳 “递进手法” “读者反应理论” 海登·怀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持模式隐藏的多关键词公钥可搜索加密方案
4
作者 聂旭云 成驰 +4 位作者 耿聪 廖泽宇 焦丽华 陈瑞东 陈大江 《通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1-143,共13页
为了解决现有多用户可搜索加密方案无法隐藏访问模式和搜索模式、抵抗关键词猜测等攻击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支持多用户、多关键词搜索的公钥可搜索加密方案。该方案能够在分布式系统中支持多写者/多读者功能,并利用安全比特分解(SBD... 为了解决现有多用户可搜索加密方案无法隐藏访问模式和搜索模式、抵抗关键词猜测等攻击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支持多用户、多关键词搜索的公钥可搜索加密方案。该方案能够在分布式系统中支持多写者/多读者功能,并利用安全比特分解(SBD)协议,多密钥隐私保护外包计算(EPOM)和随机引入假阳性的方法,实现对访问模式与搜索模式的隐藏。同时,该方案支持多写者/多读者表示每个用户加密和上传数据,并搜索所有经授权的加密数据。该方案可通过在多个服务器上并行搜索来加速搜索处理,并仅需为所有读者维护一份加密索引。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案在满足陷门和密文的不可区分、多类布尔搜索、搜索和访问模式隐私的前提下,执行效率接近同类型的公钥可搜索加密最优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式隐藏 多关键词 多写者/多读者 公钥可搜索加密 数据共享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联网中基于多reader合作机制的RFID-sensor信息收集协议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文秀 郭亚红 +2 位作者 李金宝 郭龙江 张绍斌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292-302,共11页
为有效收集多reader环境下传感器节点的信息,提出了一种高效率的数据收集协议-MRCIC。MRCIC通过前次信息收集的时槽位置来分配本次tag回复信息的时槽位置,缩短了检测区域范围内tag的时间。针对于reader冲突导致的无法检测到多reader相... 为有效收集多reader环境下传感器节点的信息,提出了一种高效率的数据收集协议-MRCIC。MRCIC通过前次信息收集的时槽位置来分配本次tag回复信息的时槽位置,缩短了检测区域范围内tag的时间。针对于reader冲突导致的无法检测到多reader相交区域内tag问题,MRCIC采用没有相交区域的多个reader同时发送询问信息,其他reader睡眠的方法来收集相交区域范围内tag信息,提高了信息收集的准确率。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表明,MRCIC比AMDCU、ALOHA、BT和PIC延迟更短,准确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ader RFID 传感器 执行时间 信息收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阅片者多病例设计在人工智能辅助阅片影像诊断试验评价中的应用
6
作者 宛慧琴 向蔓 +3 位作者 潘喆敏 秦婴逸 何倩 贺佳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04-510,共7页
目的使用多阅片者多病例(MRMC)设计评价人工智能(AI)辅助阅片影像诊断试验的临床效能,以期为影像诊断试验的临床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影像诊断试验中广泛应用的MRMC设计,详细阐述了MRMC设计中Obuchowski-Rockette(OR)法的模型构... 目的使用多阅片者多病例(MRMC)设计评价人工智能(AI)辅助阅片影像诊断试验的临床效能,以期为影像诊断试验的临床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影像诊断试验中广泛应用的MRMC设计,详细阐述了MRMC设计中Obuchowski-Rockette(OR)法的模型构建及其检验方法。实例研究共收集了3家医院200例受试者的CT影像资料,其中133例为肋骨骨折患者,68例为非肋骨骨折患者,由3位阅片医师对所有CT影像进行判读。分析在2种阅片方式(医师+AI辅助阅片、医师独立阅片)下肋骨骨折检出的AUC值、灵敏度和特异度的差异。结果AI辅助阅片组的AUC值为0.958,医师独立阅片组的AUC值为0.902,两组AU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I辅助阅片组总体的灵敏度为0.970,特异度为0.946;医师独立阅片组的灵敏度为0.838,特异度为0.966;两组灵敏度差值为0.131(95%CI 0.091~0.171),特异度差值为-0.020(95%CI-0.059~0.020),说明AI辅助阅片与医师独立阅片的灵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特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的阳性似然比均大于10,阴性似然比均小于0.2,阳性预测值都接近1,说明AI辅助阅片影像诊断试验的诊断准确性高。结论AI辅助阅片在提高诊断效能方面有显著优势,不仅可以提高肋骨骨折诊断的准确性和检出率,还能提高医师工作效率,优化医院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多阅片者多病例设计 Obuchowski-Rockette法 肋骨骨折 诊断准确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指尖到纸间:数字时代何以阅读纸书——来自中国青年群体的经验证据
7
作者 尹召凯 张志强 《大学图书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6-83,共18页
每一次技术创新都重构着阅读形态和社会秩序。区别于传统报纸和音像制品的式微,传统的纸质图书实现了非数字化生存。文章试图从中国青年群体纸书阅读偏好的动因中去寻找答案。基于价值的逻辑,结合推拉锚定理论框架对青年读者纸质阅读选... 每一次技术创新都重构着阅读形态和社会秩序。区别于传统报纸和音像制品的式微,传统的纸质图书实现了非数字化生存。文章试图从中国青年群体纸书阅读偏好的动因中去寻找答案。基于价值的逻辑,结合推拉锚定理论框架对青年读者纸质阅读选择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探究。研究发现,纸书的阅读习惯、心流体验价值、社会价值是读者纸质阅读选择的主要动因,数字隐忧、纸质图书的物理体验价值、功能体验价值对读者选择纸质阅读没有显著的影响。数字阅读和纸质阅读并非零和博弈,纸质阅读路径依赖是纸书非数字化生存的内在动力。青年群体选择阅读纸质媒介注重“里子”和“面子”:一方面,重视纸质阅读内在的心流体验:另一方面,也关注纸质阅读展现的身份与社会价值。但对青年群体来说,对纸书物理形态的偏爱更多是种怀旧情感,收藏与交换行为也更多是一种体现象征意义的展演。研究通过对青年群体的考察,论证了纸媒不会消亡的动因。这为传统出版的非数字化生存提供了底层动力证据,也回答了纸书如何更好地走进青年群体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纸质阅读 数字阅读 青年读者 阅读媒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矢量阅读器的声表面波传感器频率估计优化
8
作者 卢铭瑞 徐静宁 +2 位作者 蔡飞达 张勇斌 赵万生 《压电与声光》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8-245,共8页
在进行无线无源声表面波(SAW)传感器测量时,谐振频率估计的稳定性不佳会限制声表面波阅读器测量系统的性能。为提高频率估计的稳定性,基于传统功率谱频率估计方法引入了相位检波技术,设计了一种矢量阅读器架构以获取矢量频谱,并提出了... 在进行无线无源声表面波(SAW)传感器测量时,谐振频率估计的稳定性不佳会限制声表面波阅读器测量系统的性能。为提高频率估计的稳定性,基于传统功率谱频率估计方法引入了相位检波技术,设计了一种矢量阅读器架构以获取矢量频谱,并提出了一种结合相位测量和滤波处理的优化方法。该方法采用逆快速傅里叶变换(IFFT)和有限冲激响应(FIR)滤波方法提升回波信号的信噪比,并结合多种模型拟合方法,针对不同峰型特征的谐振频率进行优化估计。为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构建了SAW传感器无线无源测试平台,并开展了无线频率测试实验。采集多组SAW回波信号数据进行处理。实验结果表明,经过滤波处理后,回波信号的信噪比提升了约17 dB,而结合拟合方法优化后,谐振频率估计的标准差低于0.5 kHz。该方法能有效提高声表面波阅读器系统的频率估计灵敏度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表面波 谐振频率估计 无线无源矢量阅读器 有限冲激响应滤波 信号拟合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阅读器:Acrobat Reader的几种高级使用
9
作者 陈兵强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F003-F003,共1页
随着清华大学等11所大学图书馆在校园网上的ElsevierScienceDirect OnSite全文数据库网站的开通,由于其数据的文件是PDF格式,使各大学的读者和图书馆对专用其格式的阅读器Adobe Acrobat Reader4.0的使用十分关注,一般使用大家可参考... 随着清华大学等11所大学图书馆在校园网上的ElsevierScienceDirect OnSite全文数据库网站的开通,由于其数据的文件是PDF格式,使各大学的读者和图书馆对专用其格式的阅读器Adobe Acrobat Reader4.0的使用十分关注,一般使用大家可参考清华大学等11所大学图书馆有关网页上的使用说明,本文仅介绍几种高级使用,以供同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图书馆 全文数据库网站 阅读器 ACROBAT reader 高级使用 功能 校园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算法文学的“文学性”平议
10
作者 秦洪亮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0-148,共9页
相比作者在模仿现实的基础上精心打磨文字、故事情节、叙事结构而产出富有情感性、创造力和生命力的文学作品,算法文学则由智能机器统计分析既有文学作品数据而后瞬间生成文本内容。尽管算法文学因无需关联世界而缺少深刻的现实维度,不... 相比作者在模仿现实的基础上精心打磨文字、故事情节、叙事结构而产出富有情感性、创造力和生命力的文学作品,算法文学则由智能机器统计分析既有文学作品数据而后瞬间生成文本内容。尽管算法文学因无需关联世界而缺少深刻的现实维度,不经作家精心创作而不具有人类情感意志,但是倘若它只靠数据化的文本生成内容,便可逐渐在言象意创制上显示出不亚于人类的创作水准,甚至完善到反过来影响人们对现实的审美观念、态度与倾向,那么最大的余项在于,读者是否真正信任这种只有工具性意识而缺乏主体性的机器生成文本,又能否在此基础上开展主体之间的实质性审美对话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文学性 人工智能 读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浊度法测定饲料中细菌内毒素含量的研究
11
作者 陈家舒 熊雄 +3 位作者 段锦梅 韩和悦 熊诗阳 朱红惠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2-117,共6页
本实验基于动态浊度法的基础,旨在利用动态试管仪建立饲料中细菌内毒素的测定方法。将供试品配成10%溶液,涡旋混合后,采用10000 r/min离心10 min后取上清液,应用动态浊度法进行细菌内毒素测定。结果显示:该方法的相关系数(r)为0.9977,... 本实验基于动态浊度法的基础,旨在利用动态试管仪建立饲料中细菌内毒素的测定方法。将供试品配成10%溶液,涡旋混合后,采用10000 r/min离心10 min后取上清液,应用动态浊度法进行细菌内毒素测定。结果显示:该方法的相关系数(r)为0.9977,加标回收率为97.1%~156.4%,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2.0%~7.9%,28种不同类型的饲料样品中细菌内毒素含量在0~349.220 EU/mg。研究表明,实验所用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度高、重复性好、应用范围广,适用于饲料中细菌内毒素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 细菌内毒素 动态浊度法 动态试管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林外史》天目山樵评点的演变——后金圣叹时代读者意识与评点传播的一种形态
12
作者 石璐洁 《文艺理论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3-94,共12页
明末清初,《水浒传》等文人化通俗小说吸引了以金圣叹为代表的“才子型”读者。为改变读者水平低下的普遍状况,他们试图将作品面向潜在的“才子”群体,通过权威而通俗的阐释,以文人观念引导其阅读,从而介入通俗小说的商业化传播。此即... 明末清初,《水浒传》等文人化通俗小说吸引了以金圣叹为代表的“才子型”读者。为改变读者水平低下的普遍状况,他们试图将作品面向潜在的“才子”群体,通过权威而通俗的阐释,以文人观念引导其阅读,从而介入通俗小说的商业化传播。此即小说传播史上的“金圣叹时代”。而《儒林外史》以成熟的文人化水平吸引了以张文虎为代表的“学者型”读者。张文虎基于对作品及自身所处品读圈的高度认同,形成“面向中材”的读者意识。在近代商业化传播打破这一读者范围后,这种意识驱使张文虎对评点进行深化、雅化处理,更主动地“寻找”《儒林外史》及其评点的理想读者,在传播中形成与知音共赏的效果。这体现了“后金圣叹时代”通俗小说传播的一种别样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林外史》 天目山樵评点 演变 读者意识 后金圣叹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草科技期刊栏目策划初探——以《林产工业》为例
13
作者 张建辉 路晓燕 余珊 《森林防火》 2025年第4期159-162,共4页
林草科技期刊作为传播林草领域科研成果、技术经验和行业动态的重要平台,其栏目策划直接影响期刊的学术质量、行业影响力和读者吸引力。以《林产工业》期刊为研究对象,分析办刊宗旨和读者定位,深入探讨栏目策划的背景、意义,提出《林产... 林草科技期刊作为传播林草领域科研成果、技术经验和行业动态的重要平台,其栏目策划直接影响期刊的学术质量、行业影响力和读者吸引力。以《林产工业》期刊为研究对象,分析办刊宗旨和读者定位,深入探讨栏目策划的背景、意义,提出《林产工业》的栏目策划方案,旨在为提升林草科技期刊的办刊水平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草科技期刊 栏目策划 《林产工业》 读者定位 背景 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bscribing Advertisement for Journal of Palaeogeography --To overseas readers
14
作者 Editorial Office of Journal of Palaeogeography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1期74-74,共1页
Journal of Palaeogeography will totally publish 4 issues in 2006 with RMB¥25.00 per copy and RMB¥ 100.00 per volume.The overseas readers can subscribe the journal directly from the editorial office.We only charge... Journal of Palaeogeography will totally publish 4 issues in 2006 with RMB¥25.00 per copy and RMB¥ 100.00 per volume.The overseas readers can subscribe the journal directly from the editorial office.We only charge the corresponding international postage in addition and the average postage is RMB¥30.00 terminally and RMB¥120.00 year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bscribing Advertisement for Journal of Palaeogeography To overseas reade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DA主题模型的中国图书出口效果研究——以亚马逊海外读者评论为例 被引量:11
15
作者 杜恒波 王绍运 罗润东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23,共7页
中华文化通过图书走向世界舞台,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讲好中国故事、塑造良好国家形象的有效途径。通过Python语言工具对美国亚马逊网站上的中国图书评论数据进行分析,构建LDA主题模型,探讨中国图书出口效果,深入挖掘海外读者对中国... 中华文化通过图书走向世界舞台,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讲好中国故事、塑造良好国家形象的有效途径。通过Python语言工具对美国亚马逊网站上的中国图书评论数据进行分析,构建LDA主题模型,探讨中国图书出口效果,深入挖掘海外读者对中国出口图书的认知评价。研究发现,海外读者对中国图书的关注点集中于内容评价、翻译理解、服务体验、中国元素、题材情节5个方面。针对以上关注点,从图书内容、出版传播、读者反馈等角度提出了具有实践价值的建议,为推动中国图书高质量出口提供了理论参考和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图书 出口效果 亚马逊读者评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粒度阅读器和图注意力网络的文档级事件抽取 被引量:2
16
作者 薛颂东 李永豪 赵红燕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329-2335,共7页
文档级事件抽取面临论元分散和多事件两大挑战,已有工作大多采用逐句抽取候选论元的方式,难以建模跨句的上下文信息。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粒度阅读器和图注意网络的文档级事件抽取模型,采用多粒度阅读器实现多层次语义编码,通过图注... 文档级事件抽取面临论元分散和多事件两大挑战,已有工作大多采用逐句抽取候选论元的方式,难以建模跨句的上下文信息。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粒度阅读器和图注意网络的文档级事件抽取模型,采用多粒度阅读器实现多层次语义编码,通过图注意力网络捕获实体对之间的局部和全局关系,构建基于实体对相似度的剪枝完全图作为伪触发器,全面捕捉文档中的事件和论元。在公共数据集ChFinAnn和DuEE-Fin上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改善了论元分散问题,提升了模型事件抽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粒度阅读器 图注意力网络 文档级事件抽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合理重构文本中的虚构世界?——可能世界文学理论解答方案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钟华 李楠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9-120,共12页
如何合理重构虚构文本中的虚构世界呢?在可能世界文学理论产生之前,这个问题并未得到足够清晰而圆融的解答。可能世界文学理论认为:首先,虚构世界拥有其独立的本体地位和一定的独立自主性,这种观念保障了读者可以借助符号通道和文本信... 如何合理重构虚构文本中的虚构世界呢?在可能世界文学理论产生之前,这个问题并未得到足够清晰而圆融的解答。可能世界文学理论认为:首先,虚构世界拥有其独立的本体地位和一定的独立自主性,这种观念保障了读者可以借助符号通道和文本信息处理的方式更为合理地重构其中的虚构世界;其次,读者遵循两种“内涵函数”的规则来重构文本中的虚构世界,其中“认证函数”确定该虚构世界中存在哪些“虚构事实”,“饱和函数”确定它们在虚构世界中的分布及密度;最后,读者还应遵循“再中心化”理论和“最小偏离原则”来填补文本虚构世界中的空白,进一步完善和丰富这个虚构世界。可能世界文学理论在解答读者如何合理重构文本中的虚构世界方面,提供了一个新颖有效的具体方案,但也存在某些尚需进一步斟酌的问题,值得学界关注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能世界理论 读者 虚构世界 内涵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构与非虚构叙事中的作者自我 被引量:1
18
作者 谭君强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8-116,共9页
虚构叙事与非虚构叙事的作者都是文本的创作者。但是,作者自我在虚构叙事与非虚构叙事中的表现却是不同的。在虚构叙事中,叙述者不同于作者,作者自我以一种间接介入的方式表现出来;在非虚构叙事中,作者等于叙述者,二者合而为一,作者自... 虚构叙事与非虚构叙事的作者都是文本的创作者。但是,作者自我在虚构叙事与非虚构叙事中的表现却是不同的。在虚构叙事中,叙述者不同于作者,作者自我以一种间接介入的方式表现出来;在非虚构叙事中,作者等于叙述者,二者合而为一,作者自我以直接呈现的方式表现出来。在虚构叙事中将作者个人的某些思想与经历融入人物与事件中,从根本上说并不影响作品的虚构性;然而,在非虚构叙事中,作者对真实人物与事件的编造、夸大、虚构是不被允许的,这不仅违背了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文类契约,也违背了叙事伦理,受到了读者的普遍反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构叙事 非虚构叙事 作者—自我 读者 叙事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新诗大众化传播接受诗学论 被引量:1
19
作者 方长安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5-94,共10页
新诗大众化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将新诗变为大众的诗,让大众读者能够读懂。从百年新诗史的大众化事实看,中国新诗大众化传播接受诗学作为一种历史文化诗学,具有三大思想内容:一是新诗大众化的“大众”不是抽象名词,而是随时代语境改变而变... 新诗大众化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将新诗变为大众的诗,让大众读者能够读懂。从百年新诗史的大众化事实看,中国新诗大众化传播接受诗学作为一种历史文化诗学,具有三大思想内容:一是新诗大众化的“大众”不是抽象名词,而是随时代语境改变而变动的特定“大众”;二是读者作为传播者和接受者,其阅读反应是新诗文本是否属于大众化文本的评判依据;三是新诗大众化的核心内容是文本大众化。一百年来,新诗大众化因时而动,具有时代性与反思性。中国新诗大众化传播接受诗学是在百年新诗建构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客观存在的诗学形态,具有中国现代性特征并向未来敞开。但是,作为一种文化实践性诗学,它在言说逻辑上有时存在着语义传达大众化和诗意表达大众化相混淆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动的大众 文本大众化 读者依据论 现代性价值 诗学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媒介文化的折射:在线读书会读者的评论特征研究
20
作者 杨阳 李永泽 张志强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1-219,共9页
数字化阅读和社交化分享催生出网络读书会的新景观。弹幕评论形式的出现,使在线读书会生成了基于播放时间和读者评论时间两种不同时间线的读者评论文本。文章对比分析传统评论和弹幕评论在行为和内容两方面的不同特征,认为不同的评论形... 数字化阅读和社交化分享催生出网络读书会的新景观。弹幕评论形式的出现,使在线读书会生成了基于播放时间和读者评论时间两种不同时间线的读者评论文本。文章对比分析传统评论和弹幕评论在行为和内容两方面的不同特征,认为不同的评论形式会显著影响读者的评论内容。具体而言,弹幕更倾向于社交娱乐的浅层交流,从时间维度延长读书会的讨论热度;而传统评论则更聚焦书籍内容的讨论,在空间维度呈现深度讨论特征。通过回溯阅读交流的历史场景,发现评论媒介偏向的背后折射出以原生口语文化、书面文化和次生口语文化为表征的媒介文化已在环境和形式两个方面,以其内化的主导性传播模式塑造了在线读书会读者的思维方式和交流模式,从而为数字时代的读者评论行为特征提供了理论注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读书会 读者评论 弹幕 口语文化—书面文化定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