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基于0.18 μm CMOS工艺的分布式放大器设计 被引量:5
1
作者 张瑛 马凯学 +1 位作者 周洪敏 郭宇锋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0-114,共5页
针对传输线理论在分布式放大器设计的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基于阻抗匹配的思想,采用0.18μm CMOS工艺设计了一种均匀式宽带分布式放大器。设计中采用了峰化电感以提高放大器的增益,并通过优化人工传输线的吸收负载和片上匹配... 针对传输线理论在分布式放大器设计的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基于阻抗匹配的思想,采用0.18μm CMOS工艺设计了一种均匀式宽带分布式放大器。设计中采用了峰化电感以提高放大器的增益,并通过优化人工传输线的吸收负载和片上匹配电感提升了分布式放大器的增益、带宽和输出功率。仿真实验结果显示该放大器在2-14 GHz频率范围内增益为11.5 dB,带内增益平坦度为±0.5 dB,输入回波损耗小于-11.7 dB,输出回波损耗小于-8.8 dB,3 dB带宽内输出功率为4-10.5 dBm,PAE效率为4.1%-18.3%,表现出了良好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放大器 人工传输线 阻抗匹配 峰化电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14.5GHz分布式功率放大器设计 被引量:3
2
作者 张瑛 马凯学 +2 位作者 张翼 张长春 周洪敏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8-92,155,共6页
对分布式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和人工传输线的阻抗特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0.18μm CMOS工艺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具有三级增益单元的分布式功率放大器.放大器中的增益单元采用了具有峰化电感的共源共栅放大器结构,并通过增大人工传输线... 对分布式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和人工传输线的阻抗特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0.18μm CMOS工艺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具有三级增益单元的分布式功率放大器.放大器中的增益单元采用了具有峰化电感的共源共栅放大器结构,并通过增大人工传输线的终端负载和优化片上电感的取值使放大器输入和输出端口具有良好的阻抗匹配,同时有效地提升了分布式功率放大器的增益和输出功率.芯片测试结果表明,该放大器3dB带宽达到12GHz(2.5~14.5GHz),3~14GHz频率范围内增益为9.8dB,带内增益平坦度为±1dB,输出功率为4.3~10.3dBm,功率附加效率为1.7%~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放大器 人工传输线 阻抗匹配 功率附加效率 峰化电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功率放大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张瑛 马凯学 +1 位作者 周洪敏 郭宇锋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7-121,共5页
单片微波功率放大器在无线通信以及微波测试设备等众多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分布式功率放大器是实现宽带功率放大器的有效方法。文中介绍了分布式放大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对国内外分布式功率放大器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指... 单片微波功率放大器在无线通信以及微波测试设备等众多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分布式功率放大器是实现宽带功率放大器的有效方法。文中介绍了分布式放大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对国内外分布式功率放大器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指出了目前分布式功率放大器的几种主要研究方向和改进技术,并对现有的设计理论和方法进行了讨论与分析,最后给出了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放大器 人工传输线 阻抗匹配 功率放大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阶梯型变阻抗分布式放大器 被引量:1
4
作者 高怀 水永安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4期440-448,共9页
从等电压传输概念出发,以提高分布式放大器的工作效率、改善分布式放大器性能为目的,提出了传输线视在匹配的概念,给出了一种新的阶梯型变阻抗分布式放大器,其带宽增益积比普通分布式放大器提高了一倍.本文给出了一个设计实例,它... 从等电压传输概念出发,以提高分布式放大器的工作效率、改善分布式放大器性能为目的,提出了传输线视在匹配的概念,给出了一种新的阶梯型变阻抗分布式放大器,其带宽增益积比普通分布式放大器提高了一倍.本文给出了一个设计实例,它是由3只FET器件组成的阶梯型变阻抗分布式放大器,在DC-18GHZ的频域内,取得了12dB的增益,与由4只同样的FET器件组成的普通分布式放大器相比,增益提高了0.6dB,1dB带宽增加了3.5G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梯型传输线 分布式放大器 视在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