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串联布局飞行器级间冷分离气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秦永明 田晓虎 +1 位作者 董金刚 张江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8-43,共6页
针对串联布局飞行器级间采用冷分离模式时的气动问题进行了风洞试验,研究典型亚声速、超声速下级间夹角为零时,两级气动特性随级间距离以及迎角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级间距离范围内,两级相互干扰未被隔绝,两级的轴向力系数... 针对串联布局飞行器级间采用冷分离模式时的气动问题进行了风洞试验,研究典型亚声速、超声速下级间夹角为零时,两级气动特性随级间距离以及迎角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级间距离范围内,两级相互干扰未被隔绝,两级的轴向力系数变化规律与马赫数、级间距离和迎角有关;二级法向力系数CN基本不受级间距离影响,而在迎角较大的情况下一级CN会随级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联布局 级间分离 气动特性 风洞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串联飞行器级间分离风洞自由飞试验 被引量:4
2
作者 宋威 蒋增辉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87-692,共6页
针对超声速串联布局飞行器在稠密大气层内主级与助推级级间分离的运动特性问题,采用运动自由度不受约束的风洞自由飞试验方法,很好地复现助推级和主级分离的动态运动过程,且创新地模拟助推级发动机带有残余推力对主级与助推级分离特性... 针对超声速串联布局飞行器在稠密大气层内主级与助推级级间分离的运动特性问题,采用运动自由度不受约束的风洞自由飞试验方法,很好地复现助推级和主级分离的动态运动过程,且创新地模拟助推级发动机带有残余推力对主级与助推级分离特性的影响规律。在试验马赫数Ma=2.5,侧滑角β=0°条件下,通过改变初始分离迎角α(0°、5°),研究了分离迎角α对主级与助推级分离后级间相对位置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初始分离迎角α是影响主级与助推级分离相对位置的关键参数,当初始分离迎角α=5°时,主级与助推级分离后级间相对位置变化较α=0°迅速,适当增加初始分离迎角α更有利于飞行器的级间分离;助推级有/无发动机残余推力对主级与助推级分离后的级间相对位置影响较小,这表明超声速串联布局飞行器在大气层内级间分离的运动特性由主级与助推级所受的气动力主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联飞行器 级间分离 风洞自由飞试验 残余推力 刀始分离迎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响应面联/排翼布局飞机焦点计算 被引量:3
3
作者 苏建民 宋笔锋 +1 位作者 尹清 张进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1期35-39,共5页
排翼布局飞机比较常规气动布局飞机具备诱导阻力小、结构效率更高、机翼最大几何尺寸小等优势,但是因为前后机翼间的气动干扰,使得机翼整体的气动效率无法达到理论值,使得全机焦点位置偏离理论位置,本文通过风洞实验获得前翼对后翼的气... 排翼布局飞机比较常规气动布局飞机具备诱导阻力小、结构效率更高、机翼最大几何尺寸小等优势,但是因为前后机翼间的气动干扰,使得机翼整体的气动效率无法达到理论值,使得全机焦点位置偏离理论位置,本文通过风洞实验获得前翼对后翼的气动干扰的离散测量值,利用二次响应面拟合前翼对后翼的气动干扰,根据力的合成原理获得经过修正的全机焦点,经过四种不同布局型式的自由飞模型的实际应用,验证了该方法计算联/排翼布局飞机全机焦点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排翼布局 焦点计算 二次响应面 风洞实验 自由飞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规高超声速风洞级间动态分离装置设计与应用
4
作者 何超 孙鹏 +2 位作者 林敬周 许晓斌 陈磊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0-95,共6页
对于采用助推级和巡航级串联布局方式的高超声速飞行器,需研制风洞模型级间动态分离装置,对助推级和巡航级级间分离运动过程开展研究。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针对某常规高超声速风洞的动态分离装置进行了详细... 对于采用助推级和巡航级串联布局方式的高超声速飞行器,需研制风洞模型级间动态分离装置,对助推级和巡航级级间分离运动过程开展研究。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针对某常规高超声速风洞的动态分离装置进行了详细设计与分析,主要包括动态分离支撑结构设计、动态分离支撑与释放装置设计。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得到了支撑结构固有频率,评估分析了支撑结构性能。利用视觉测量系统对动态分离支撑与释放装置性能进行了评估,得到了撑开到闭合的运动轨迹及运行时间。在某常规高超声速风洞上开展了风洞模型级间动态分离试验。计算及试验结果表明:支撑结构固有频率、动态分离支撑与释放装置运行时间(78 ms)满足风洞试验需求。针对不同风洞具体情况进行适应性改造,动态分离支撑与释放装置可广泛应用于常规高超声速风洞模型级间动态分离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风洞 风洞试验 串联飞行器 级间动态分离 动态分离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串列布局下风阻效应对上游建筑立面风驱雨的影响研究
5
作者 王辉 宋文慧 孙建平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9-94,共6页
文章研究建筑风驱雨(wind-driven rain,WDR)分布受风阻效应的影响,对建筑立面不同部位受风阻效应影响的特性进行定量研究。基于欧拉多相流(Eulerian multiphase,EM)模型建立WDR数值模拟方法,针对前后串列建筑布局,考虑下游建筑高度和降... 文章研究建筑风驱雨(wind-driven rain,WDR)分布受风阻效应的影响,对建筑立面不同部位受风阻效应影响的特性进行定量研究。基于欧拉多相流(Eulerian multiphase,EM)模型建立WDR数值模拟方法,针对前后串列建筑布局,考虑下游建筑高度和降雨强度变化,模拟分析风阻效应下上游建筑立面WDR的分布规律,获取风阻效应影响特性。结果表明,风阻效应对建筑立面WDR抓取率有显著的削减作用,且当下游建筑高度增大时,风阻效应的影响愈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风驱雨(WDR) 串列布局 风阻效应 抓取率 欧拉多相流(EM)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PP单轴、F级联合循环机组热电联供技术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张立建 《热力透平》 2015年第1期22-25,共4页
为适应国内的联合循环市场需求,以上海汽轮机厂(上汽)成熟的单轴、F级联合循环HE型汽轮机机组为母型,提出了全新的高排抽汽方案。通过对机组强度、推力、轴系等方面的分析论证,证明采用高排抽汽方案对单轴机组的安全可靠运行无影响。... 为适应国内的联合循环市场需求,以上海汽轮机厂(上汽)成熟的单轴、F级联合循环HE型汽轮机机组为母型,提出了全新的高排抽汽方案。通过对机组强度、推力、轴系等方面的分析论证,证明采用高排抽汽方案对单轴机组的安全可靠运行无影响。该单轴高排抽汽方案在最大供热工况下能够满足50%的热电比需求,同时能够满足抽汽压力为1.2~3.0MPa的可调整抽汽要求。单轴热电联供技术方案的应用使得联合循环的总效率提升0.3%左右,土建投资的成本降低上千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PP 单轴 F级 热电联供 高排抽汽 低位布置 HE型机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