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基于陷阱检测的咬尾卷积码译码算法
被引量:5
- 1
-
-
作者
王晓涛
钱骅
徐景
杨旸
-
机构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无线传感网与通信重点实验室
-
出处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300-2305,共6页
-
基金
国家863计划项目(2009AA011501)
上海市国际合作项目(10220712100)
+1 种基金
上海市重点项目(10511500404)
上海市启明星人才计划(10QA1406300)资助课题
-
文摘
该文分析了循环维特比算法(CVA)中存在的循环陷阱问题,并证明了传统基于CVA的咬尾卷积码译码算法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高效率的咬尾卷积码译码算法。该算法通过检测两次不同迭代中获得的两条最大似然路径是否相同来判断是否有循环陷阱产生,并及时终止循环,减少冗余迭代;在没有循环陷阱产生的情况下,新算法比较当前迭代中最大似然路径和已经发现的最优咬尾路径是否相同来自适应终止迭代。文中对循环陷阱检测方案和自适应终止方案做了进一步优化,即利用路径的净增量而非路径本身作为检测量。实验结果表明新算法提高了译码效率,降低了译码复杂度。
-
关键词
咬尾卷积码
循环维特比算法
循环陷阱
最大似然路径
-
Keywords
tail-biting convolutional codes (tbcc)
Circular Viterbi Algorithm (CVA)
Circular trap
Maximum likelihood path
-
分类号
TN92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
-
题名面向高可靠低时延通信的信道编码技术研究综述
- 2
-
-
作者
蔡穗华
王义文
白宝明
马啸
-
机构
中山大学计算机学院
-
出处
《电子学报》
2025年第2期629-644,共16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No.2021YFA10005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62201626)。
-
文摘
高可靠低时延通信技术是目前无线通信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其关键在于高性能的中短码长信道编码技术的实现.与以往长码设计不同的是,在有限码长下,编码速率受误码率性能制约,因而需要针对性地进行编码构造、译码算法设计以及编码性能分析与优化.目前已有面向中短码长的极化码、咬尾卷积码等编码技术的研究,但主要都是面向特定码长码率的优化设计,难以满足实际应用对灵活编码参数的要求.基于此,本文对中短码长编码技术进行全面归纳梳理与深度探讨分析,首先综述了现有有限码长编码性能界的理论分析方法,随后对近年来提出的编码技术进行了梳理,并分析比较每种编码技术的优缺点,最后详细探讨了针对低时延高可靠场景的新型编码技术,并对未来研究方向与发展趋势进行探讨和展望.
-
关键词
信道编码
高可靠低时延通信
列表译码
有限码长容量
极化码
咬尾卷积码
双向叠加编码传输
-
Keywords
channel coding
ultra-reliable and low-latency communication(URLLC)
list decoding
finite-length capacity
polar code
tail-biting convolutional code(tbcc)
twisted-pair superposition transmission(TPST)
-
分类号
TN911.22
[电子电信]
TN919.3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