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8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LED离轴数字全息的液滴蒸发过程三维形貌测量方法
1
作者 王艳 冯致 +8 位作者 张正阳 吴昊 张文宇 杨露露 张文硕 禹芹芹 刘维 王进卿 孔明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67-1875,共9页
针对当前液滴蒸发过程三维形貌测量方法存在的还原精度不足、易受噪声干扰等问题,本文采用Linnik干涉法搭建了一套LED离轴数字全息系统,在光学系统中采用LED光源结合参考光衰减技术以提高光学系统降低相干噪声的性能,算法上采用双曝光... 针对当前液滴蒸发过程三维形貌测量方法存在的还原精度不足、易受噪声干扰等问题,本文采用Linnik干涉法搭建了一套LED离轴数字全息系统,在光学系统中采用LED光源结合参考光衰减技术以提高光学系统降低相干噪声的性能,算法上采用双曝光法结合加权最小二乘相位解包裹算法矫正相位畸变并减弱相干噪声,提高成像质量。利用该系统研究竖直玻璃表面微尺度无水乙醇液滴的蒸发过程,实现了液滴蒸发过程中的三维形貌还原和动态接触角测量。结果表明,液滴接触角在不同方向上表现出不对称性,尤其在与重力方向成45°角的方向上差异显著;在蒸发过程中重力、表面性质不均匀等均会影响液滴蒸发行为,液滴在不同方向上的蒸发速率具有差异性。本文的研究工作为微尺度液滴三维形貌的动态测量提供了新方法,有望为流体界面科学等领域的研究工作提供重要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滴 蒸发 数字全息 形貌测量 接触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轴全息成像的旋流喷雾冷/热态三维油雾场对比研究
2
作者 王瑞 赵越 +6 位作者 王昱 张航 吴迎春 宋阁 刘涛 陈思 吴学成 《推进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5-174,共10页
为获取近喷嘴燃烧油雾场三维多参数雾化特性,构建了双相机高分辨全息粒子追踪测速系统,以开放空间燃烧喷雾为研究对象,实现了对某型旋流杯雾化喷嘴出口燃烧油雾场约20 cm3内雾滴粒径与速度的三维、高分辨同时测量,并与同工况下冷态喷雾... 为获取近喷嘴燃烧油雾场三维多参数雾化特性,构建了双相机高分辨全息粒子追踪测速系统,以开放空间燃烧喷雾为研究对象,实现了对某型旋流杯雾化喷嘴出口燃烧油雾场约20 cm3内雾滴粒径与速度的三维、高分辨同时测量,并与同工况下冷态喷雾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离轴全息可以克服湍流燃烧场内折射率梯度变化,重建得到清晰的油雾粒子图像;热态喷雾位于旋流杯出口1~2 mm内小液滴迅速蒸发,致使该区域25μm以下颗粒数目占比不足同工况冷态喷雾的1/3;旋流杯出口以下约20 mm空间内,热态喷雾液滴索特平均直径(Sauter mean diameter,SMD)分布向下游发展呈单调升高趋势,雾滴主要聚集在边缘高速射流区;热态喷雾液滴以射流运动为主,不存在显著回流区,视场内最大轴向速度较冷态对应位置高2~4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燃烧室 旋流喷雾燃烧 数字离轴全息 液滴粒径 粒子追踪测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全息在光致聚合物暗反应检测中的优势
3
作者 黄俊豪 张永安 +3 位作者 张亚萍 刘德发 刘霈 高梓欣 《激光与红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41-748,共8页
本文针对在光致聚合物暗反应的光学检测中,传统检测光源红光可能引发的光敏吸收干扰问题进行了研究,并采用红外光作为相干光源进行暗反应的全息检测,显著降低了光源在检测过程中产生的额外光敏吸收干扰。以Irgacure785/PMMA光致聚合物... 本文针对在光致聚合物暗反应的光学检测中,传统检测光源红光可能引发的光敏吸收干扰问题进行了研究,并采用红外光作为相干光源进行暗反应的全息检测,显著降低了光源在检测过程中产生的额外光敏吸收干扰。以Irgacure785/PMMA光致聚合物作为材料,通过对其进行吸收光谱分析以及绿光(敏感光)、红光、红外光照射下的折射率变化对比实验,发现相对于绿光和红光,红外光对材料引发的折射率变化极小,更适合作为材料的检测光源。同时使用红外数字全息技术检测了光致聚合物材料的暗反应折射率变化,得到了可视化的光栅相位分布与光栅峰值折射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研究表明,红外光源的应用,可有效降低暗反应全息检测过程中由检测光源引发的额外光反应干扰,提高光致聚合物材料折射率变化检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数字全息 折射率 光致聚合物 暗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全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4
作者 刘霈 张永安 +3 位作者 张兵 高梓欣 碧文彬 付瑞锦 《激光与红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0-178,共9页
红外波段位于可见光波段与微波波段之间,相比较可见光具有热效应、不可见以及穿透性强等特点。随着以红外激光作为相干光源的红外全息技术迅速发展,红外全息技术在无损检测和无透镜成像领域已经表现出可见光全息技术无可比拟的优势。本... 红外波段位于可见光波段与微波波段之间,相比较可见光具有热效应、不可见以及穿透性强等特点。随着以红外激光作为相干光源的红外全息技术迅速发展,红外全息技术在无损检测和无透镜成像领域已经表现出可见光全息技术无可比拟的优势。本文回顾了红外全息技术的发展历程,介绍了红外数字全息(Infrared Digital Holography,IRDH)技术、扫描红外数字全息(Scanning Infrared Digital Holography,SIRDH)技术、红外数字全息显微(Infrared Digital Holographic Microscopy,IRDHM)技术的研究状况,归纳总结了红外全息技术的检测优势和典型应用情况,最后展望了红外全息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全息技术 无损检测 无透镜成像 红外数字全息技术 扫描红外数字全息技术 红外数字全息显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采样的全息图像压缩感知降噪方法
5
作者 李炳良 陈波 +1 位作者 秦孟伟 杨靖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59-165,共7页
在数字全息图采样重构的研究过程中,全息图像中的噪声会对重建结果产生影响。现有的压缩全息没有考虑到数字全息图像的稀疏性和纹理特征分布,采样率没有合理分配。故文中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分块压缩感知的数字全息图降噪方法,以光场强... 在数字全息图采样重构的研究过程中,全息图像中的噪声会对重建结果产生影响。现有的压缩全息没有考虑到数字全息图像的稀疏性和纹理特征分布,采样率没有合理分配。故文中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分块压缩感知的数字全息图降噪方法,以光场强度作为图像纹理细节的度量,基于预采样信息将全息图像分为不同信息块,并计算自适应采样率,通过压缩感知实现噪声全息图像的自适应欠采样重构。数值仿真实验结果显示,将该方法应用到不同的重建算法中,在采样率超过0.4时可以有效提高全息图像信噪比与相似度。可见与传统重建算法相比,所提方法充分利用数字全息图像的稀疏性与纹理特征,合理分配不同噪声子块采样率,有效提高了光学重建的目标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全息 分块压缩感知 图像降噪 边缘信息 图像重构 自适应采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全息测量风电齿轮箱润滑油中磨粒实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柯挺 金其文 +3 位作者 李承浩 林志明 吴学成 吴迎春 《新能源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81-687,共7页
在线监测润滑油中的磨损颗粒对及时评估风力发电机组齿轮箱的运行状态和实现故障预警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数字全息技术搭建了润滑油磨损颗粒在线监测实验系统,对含不同粒径大小、不同浓度磨粒的润滑油进行在线测量,并将粒径分布测量结果... 在线监测润滑油中的磨损颗粒对及时评估风力发电机组齿轮箱的运行状态和实现故障预警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数字全息技术搭建了润滑油磨损颗粒在线监测实验系统,对含不同粒径大小、不同浓度磨粒的润滑油进行在线测量,并将粒径分布测量结果与激光粒度仪的测试结果进行对比,以验证测量系统的可行性与准确性。结果表明,在20~350μm粒径范围内,全息实验系统的测量结果与激光粒度仪的测量结果一致,中位径Dv50测量误差小于6%,能够满足对异常磨损颗粒的监测需求。此外,数字全息技术不仅能够准确测量磨损颗粒大小,还能够同步获取颗粒的形貌特征,以辅助分析齿轮箱的磨损程度和磨损部位,在润滑油磨粒在线监测领域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全息 润滑油 磨损颗粒 在线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行相移同轴数字全息偏振成像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光炜 孟浩然 +2 位作者 桂甸 杨昊 刘欣悦 《电光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4-109,共6页
为了研究并行相移同轴数字全息系统中偏振态传输的问题,提出考虑偏振的并行相移同轴数字全息系统的修正模型,并依据此模型提出偏振成像方法。首先,介绍了理想情况下并行相移同轴数字全息的原理,然后,介绍了考虑偏振的并行相移同轴数字... 为了研究并行相移同轴数字全息系统中偏振态传输的问题,提出考虑偏振的并行相移同轴数字全息系统的修正模型,并依据此模型提出偏振成像方法。首先,介绍了理想情况下并行相移同轴数字全息的原理,然后,介绍了考虑偏振的并行相移同轴数字全息修正模型,最后,基于此模型提出了实现偏振成像的方法。实验结果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得到外表信息,成像分辨率可达到14μm。该方法扩充了数字全息系统的功能,通过该系统可以对物体的偏振态进行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全息 并行相移 偏振成像 斯托克斯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透镜傅里叶变换数字全息的结构形貌测量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娅雅 段俊萍 张斌珍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1-96,共6页
为了精确测量物体的形貌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无透镜傅里叶变换数字全息的成像系统。首先,分析了无透镜傅里叶变换数字全息的成像原理,引入了倾斜平面校正方法;然后,搭建了成像系统平台,通过实验验证系统的成像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系统... 为了精确测量物体的形貌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无透镜傅里叶变换数字全息的成像系统。首先,分析了无透镜傅里叶变换数字全息的成像原理,引入了倾斜平面校正方法;然后,搭建了成像系统平台,通过实验验证系统的成像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系统的实际分辨率为57.02 lp/mm。测量结果的相对误差仅为3.95%,充分验证了该系统卓越的成像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全息 形貌测量 相衬成像 反射式成像 无透镜傅里叶变换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路剪切数字全息自参考聚焦显微成像
9
作者 黄琳琳 刘丙才 +4 位作者 王红军 张雪灵 张萍 张瑞轩 田爱玲 《光学精密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3416-3423,共8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共路剪切的数字全息自参考聚焦显微成像方法。该方法利用偏振光栅的分光特性,设置了双偏振光栅的剪切装置,并实现了对携带样品信息的物光复制。通过调节双偏振光栅之间的距离,灵活控制相机上显微像和全息干涉像之间的距离... 提出了一种基于共路剪切的数字全息自参考聚焦显微成像方法。该方法利用偏振光栅的分光特性,设置了双偏振光栅的剪切装置,并实现了对携带样品信息的物光复制。通过调节双偏振光栅之间的距离,灵活控制相机上显微像和全息干涉像之间的距离,实现了显微像和全息干涉像的同时记录。在显微像和全息干涉像同时记录的基础上,记录多幅离焦-聚焦-离焦图像,再利用Brenner梯度法对相机记录的多幅离焦-聚焦-离焦图像中的显微成像区域进行聚焦评价,找出最佳聚焦图像,完成自参考聚焦。同时,采用角谱法对最佳聚焦图像中的干涉区域进行相位重建。最后,以相位分辨率板作为实验样品来验证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相位分辨率板的高度为0.336μm,平均绝对误差为0.023μm,所提方法具有准确性高、稳定性好以及结构紧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全息 显微成像 自参考聚焦 共路剪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全息显微中相位像差校正技术综述
10
作者 何伟林 杨忠明 +1 位作者 张行愚 刘兆军 《应用光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9-261,共13页
数字全息显微技术是数字全息技术与显微技术的结合,兼备两种技术的优点,为微纳领域的定量三维测量提供了一种无损、无标记、准确和近实时的测量手段。然而,由于元件缺陷和失调以及环境扰动等原因,会在数字全息显微测量结果中额外引入相... 数字全息显微技术是数字全息技术与显微技术的结合,兼备两种技术的优点,为微纳领域的定量三维测量提供了一种无损、无标记、准确和近实时的测量手段。然而,由于元件缺陷和失调以及环境扰动等原因,会在数字全息显微测量结果中额外引入相位像差。为了获得准确的定量相位测量结果,必须对像差成因和主要成分进行分析,然后补偿和校正像差。这篇综述介绍了数字全息显微成像测量中主要的像差来源和影响,基于实现的方式对现有的像差校正方法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未来像差校正领域的发展方向,为从事数字全息检测研究的研究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全息 干涉测量 定量检测 相位像差 像差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轴对称光纤三维折射率测量
11
作者 何学兰 李佳慧 +4 位作者 王铁滨 李文超 邢键 崔双龙 孟令知 《应用光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14-1320,共7页
针对光纤非轴对称的特点,利用数字全息显微层析技术搭建了测试的光路系统,以物光波携带被测样品的相位信息为依据,对其在CCD上的信息进行提取。由于光纤非轴对称的特点,采集了360°的数字全息图,采用角谱理论的算法提取出每一幅全... 针对光纤非轴对称的特点,利用数字全息显微层析技术搭建了测试的光路系统,以物光波携带被测样品的相位信息为依据,对其在CCD上的信息进行提取。由于光纤非轴对称的特点,采集了360°的数字全息图,采用角谱理论的算法提取出每一幅全息图物光波的相位分布信息,通过层析重建算法得到三维折射率分布,然后分别以长盈通和康宁光纤为测试样本,测得光纤纤芯与包层折射率的差值分别为0.005和0.006,与厂家提供的参数基本一致。为了进一步验证所提测试方法的有效性,对焊点处进行折射率测量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测量方法的准确性优于以往的光纤测量方法,具有对光纤样品无损、测量方法简单、测量速度快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全息 非轴对称光纤 无损检测 非侵入式测量 三维折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全息与定量相位成像:进展与展望(特邀)
12
作者 黄郑重 曹良才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7,共27页
全息术的提出为光波场的定量分析提供了一个开创性的技术方案。经过70余年的发展,基于全息术的计算成像已成为光场定量测量的重要工具,它的出现为物理学、生物学和材料科学领域提供了新的观测维度,搭建了光学成像和光散射领域的桥梁,突... 全息术的提出为光波场的定量分析提供了一个开创性的技术方案。经过70余年的发展,基于全息术的计算成像已成为光场定量测量的重要工具,它的出现为物理学、生物学和材料科学领域提供了新的观测维度,搭建了光学成像和光散射领域的桥梁,突破了传统光学成像系统与图像采集设备的物理限制,在疾病的病理研究和材料的表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信号分析的角度出发,将全息的记录与重建过程看作是复数域与实数域之间的转换,讨论全息重建的数学原理与物理实现过程,并以生物医学领域为应用导引,总结了全息成像的新挑战和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息术 数字全息 定量分析 光学成像 信号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光透水雾全息成像研究
13
作者 王刚 张永安 +4 位作者 黄俊豪 刘德发 张亚萍 高梓欣 刘文杰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86-1593,共8页
本文提出一种在水雾环境下进行全息成像的方法。该方法采用波长处于“大气窗口”的红外激光器,通过实验模拟出雾气环境,以探究不同雾气浓度对红外光的全息成像效果影响,并设置可见光数字全息实验作为对比。通过对比红外光与可见光重建... 本文提出一种在水雾环境下进行全息成像的方法。该方法采用波长处于“大气窗口”的红外激光器,通过实验模拟出雾气环境,以探究不同雾气浓度对红外光的全息成像效果影响,并设置可见光数字全息实验作为对比。通过对比红外光与可见光重建图像的不同图像质量评估参数,结果表明该系统红外光可清晰成像,而可见光数字全息系统则成像效果不佳。此外,由于红外光透水雾全息重建像受零级与散斑影响严重,本文对得到的全息图重建像进行消零级与增强Lee滤波去噪声处理,以达到改善图像质量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数字全息 图像增强 雾气环境 增强Lee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UMnet网络解全息欠采样包裹相位的方法
14
作者 张晶晶 李建素 +2 位作者 党长营 陈颢文 杨钊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60-270,共11页
为了解决数字全息数值重构时,欠采样包裹相位的解包裹问题,提出了一种DC-UMnet网络解欠采样包裹相位的空间相位解包裹方法。DC-UMnet网络以U-net网络的解码器-编码器为框架,在编码部分融入Mobilenetv1的轻量级深度学习网络,以降低模型... 为了解决数字全息数值重构时,欠采样包裹相位的解包裹问题,提出了一种DC-UMnet网络解欠采样包裹相位的空间相位解包裹方法。DC-UMnet网络以U-net网络的解码器-编码器为框架,在编码部分融入Mobilenetv1的轻量级深度学习网络,以降低模型复杂程度、参数数量和运算成本;在解码部分提出了一种复杂的卷积模块-双通道模块(Dual-Channel Block)代替原来U-net网络中的3×3卷积,其在解码过程中更好地融合了特征,从而更好地解调欠采样包裹相位。同时使用SmoothL1Loss损失函数计算损失值,激活函数使用ReLU6,最后对欠采样模拟数据集进行了训练,并对实验获取的欠采样包裹相位图进行了实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通过大量的模拟测试,验证了相比于DCT方法和U-net网络,DC-UMnet网络的结构性相似指数值分别提高了约4.38倍和0.77倍,在添加噪声后测试结果表明,DC-UMnet网络的结构性相似指数值分别提高了约4.68倍和0.86倍,适合应用到需要准确地进行欠采样相位解包裹中去;以欠采样微孔为对象的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方法获得微孔纵向尺寸的准确率为91.2%,验证了文中提出网络模型的可行性。该研究满足了欠采样包裹相位高质量解包裹的要求,为解决欠采样条件下的相位解包裹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全息 欠采样 DC-UMnet网络 相位解包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视角数字全息的微尺度液滴表面结构三维测量研究
15
作者 宗子建 伍岳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1-78,共8页
数字全息技术在发动机燃烧、喷雾、排放中产生的微尺度液滴的三维结构测量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过去的数字全息技术仅能获得椭球形假设下的液滴大致形状,难以获得完整的三维表面形状信息。针对毫米级液滴的三维表面形状开展测量,开发... 数字全息技术在发动机燃烧、喷雾、排放中产生的微尺度液滴的三维结构测量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过去的数字全息技术仅能获得椭球形假设下的液滴大致形状,难以获得完整的三维表面形状信息。针对毫米级液滴的三维表面形状开展测量,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多角度共轴全息系统,使用7台相机从不同方向上同步拍摄毫米级液滴的全息图,通过将不同方向上获得的全息图耦合,获得较为完整的物体表面点云阵列,从而得到较精确的物体表面形状。该系统可以较为准确地测量毫米级物体的三维表面形状,在发动机内部过程诊断工作中有一定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全息 液滴 三维测量技术 误差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全息中再现像分离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20
16
作者 刘诚 刘志刚 +2 位作者 薄峰 王勇 朱健强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88-591,共4页
详细分析了数字全息的再现像分离条件 ,指出数字全息和普通全息的再现像分离条件之间的区别 ,同时也讨论了再现条件对数字全息记录光路的要求 ,同时给出一种能部分避免再现像重叠的处理方法 。
关键词 数字全息 再现像分离 分离条件 再现像重叠 记录光路 全息图 图像处理 频谱滤波法 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轴数字全息记录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袁操今 钟丽云 +2 位作者 王艳萍 吕晓旭 钱晓凡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82-484,538,共4页
用振幅全息和菲涅耳衍射理论 ,分析离轴数字全息记录系统结构参数对数字全息再现的影响 ,并进行相应的实验验证。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结果都表明 ,如果记录物体和CCD的尺寸固定 ,记录物体和CCD之间的记录距离将直接影响数字全息再现像的... 用振幅全息和菲涅耳衍射理论 ,分析离轴数字全息记录系统结构参数对数字全息再现的影响 ,并进行相应的实验验证。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结果都表明 ,如果记录物体和CCD的尺寸固定 ,记录物体和CCD之间的记录距离将直接影响数字全息再现像的分离状况和系统的分辨率 ,在保证再现像分离的前提下 ,缩短物体和CCD之间的距离将有利于数字全息再现像分辨率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轴数字全息 记录距离 菲涅耳全息 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数字全息中物光波前重建方法研究和比较 被引量:16
18
作者 王华英 王大勇 +1 位作者 谢建军 王广俊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23-1027,共5页
根据全息理论和线性系统理论,采用离轴无透镜傅里叶变换全息记录光路,对利用菲涅耳近似法、基于瑞利—索末菲衍射积分的卷积法以及角谱理论方法数值重建全息图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做了计算机模拟验证.结果表明:菲涅耳近似法和角谱方法重... 根据全息理论和线性系统理论,采用离轴无透镜傅里叶变换全息记录光路,对利用菲涅耳近似法、基于瑞利—索末菲衍射积分的卷积法以及角谱理论方法数值重建全息图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做了计算机模拟验证.结果表明:菲涅耳近似法和角谱方法重建像质比较好,且菲涅耳方法重建速度快;在记录距离极小的情况下,尽管记录距离不满足通常的菲涅耳近似条件,菲涅耳近似公式仍然成立;自由空间脉冲响应的快速傅里叶变换的性质与距离有关,由卷积方法得到的再现像只在某一特定距离下比较理想;对于极小物场、大孔径显微数字全息来说,菲涅耳近似重建方法是较为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全息 显微数字全息 波前重建 菲涅耳近似 卷积法 角谱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孔径数字全息的分析模拟及多参考光合成孔径数字全息 被引量:13
19
作者 钟丽云 张以谟 吕晓旭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343-1347,共5页
分析了合成孔径数字全息的理论和实现方法,提出了多参考光合成孔径数字全息方法及其应用前景,以双狭缝为例,模拟了单幅及单参考光、多参考光两种合成孔径数字全息术的记录和再现方法。
关键词 数字全息 分辨率 合成孔径数字全息 多参考光合成孔径数字全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放大数字全息系统的成像分辨率分析 被引量:11
20
作者 王华英 王广俊 +2 位作者 赵洁 谢建军 王大勇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29-733,共5页
基于菲涅耳衍射理论,详细推导了预放大数字全息系统的点扩散函数表达式,并由此分析了该成像系统的分辨率.通过分别对整个系统、显微物镜以及CCD的点扩散函数幅值的计算机模拟,讨论了显微物镜与CCD分辨率之间的匹配问题.指明了现有文献... 基于菲涅耳衍射理论,详细推导了预放大数字全息系统的点扩散函数表达式,并由此分析了该成像系统的分辨率.通过分别对整个系统、显微物镜以及CCD的点扩散函数幅值的计算机模拟,讨论了显微物镜与CCD分辨率之间的匹配问题.指明了现有文献中一些含糊说法.结果表明:恰当选择记录参量,使MO的成像分辨率接近于其极限分辨率,同时还要使CCD在满足抽样条件与再现像分离条件的情况下,再现像分辨率等于或略高于MO的分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息术 预放大数字全息术 菲涅耳衍射 点扩散函数 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