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81篇文章
< 1 2 17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ysML的载人月球探测任务人-系统整合设计研究
1
作者 初建杰 原炳坤 +3 位作者 王刚 王波 丁少闻 安启源 《机械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13-218,共6页
载人航天器研制过程中,人因要素在早期阶段融入设计仍有待提升,且常规的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odel based systems engineering,MBSE)体系缺少将人与系统其余部分进行整合的充分考虑,导致开发迭代周期变长,也大幅增加了研制成本。针对这... 载人航天器研制过程中,人因要素在早期阶段融入设计仍有待提升,且常规的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odel based systems engineering,MBSE)体系缺少将人与系统其余部分进行整合的充分考虑,导致开发迭代周期变长,也大幅增加了研制成本。针对这一问题,提出载人月球探测任务人因领域元模型构建方法,在人-系统整合的框架下,采用MBSE将人因需求整合至载人航天器的开发过程中,并基于系统建模语言SysML建立人因领域元模型,以实现在载人月球探测产品开发的全生命周期中融入人因需求,为产品的规划、设计和开发提供支持,有效减少研制中出现人因设计问题,降低研制成本。通过载人月球探测任务的典型案例进行建模,验证人因领域元模型建立方法的有效性,为类似系统设计的MBSE扩展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人月球探测 人-系统整合 MBSE 元模型 sysm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ysML的空中分布式作战体系建模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小龙 王暖臣 +2 位作者 穆歌 张旭东 李新津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共6页
为开展带有智能、无人特征的空中分布式作战体系研究,支撑装备和能力建设发展,提出一种基于SysML的体系建模方法。在梳理概念发展的基础上,总结空中分布式作战体系特点,分析其制胜机理。借鉴元建模思想,以DoDAF2.0元模型为基础构建空中... 为开展带有智能、无人特征的空中分布式作战体系研究,支撑装备和能力建设发展,提出一种基于SysML的体系建模方法。在梳理概念发展的基础上,总结空中分布式作战体系特点,分析其制胜机理。借鉴元建模思想,以DoDAF2.0元模型为基础构建空中分布式作战体系数据元模型,结合SysML图形特点遴选体系模型、构建建模框架、梳理建模流程。通过智能无人机集群作战体系的示例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为新型作战体系建模提供思路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中分布式作战 体系建模 sysml DoDAF2.0 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ysML建模方法在火控系统中的应用
3
作者 程冰 侯麒麟 +2 位作者 闫建鹏 代跃胜 凌振国 《火力与指挥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5-191,共7页
探索了SysML在火控系统复杂性管理中的应用,通过分析需求管理、系统架构设计、行为建模和性能优化等方面,验证SysML在火控系统应用的有效性。采用多视图建模方法,结合实际案例,对火控系统进行系统化建模和分析。结果表明,SysML能够显著... 探索了SysML在火控系统复杂性管理中的应用,通过分析需求管理、系统架构设计、行为建模和性能优化等方面,验证SysML在火控系统应用的有效性。采用多视图建模方法,结合实际案例,对火控系统进行系统化建模和分析。结果表明,SysML能够显著提高设计效率并降低开发风险,为火控系统复杂性管理提供了新的方法与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sml建模 火控系统 系统工程 多视图建模 复杂性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telligent modeling method for OV models in DoDAF2.0 based on knowledge graph
4
作者 ZHANG Yue JIANG Jiang +3 位作者 YANG Kewei WANG Xingliang XU Chi LI Minghao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2025年第1期139-154,共16页
Architecture framework has become an effective method recently to describe the system of systems(SoS)architecture,such as the United States(US)Department of Defense Architecture Framework Version 2.0(DoDAF2.0).As a vi... Architecture framework has become an effective method recently to describe the system of systems(SoS)architecture,such as the United States(US)Department of Defense Architecture Framework Version 2.0(DoDAF2.0).As a viewpoint in DoDAF2.0,the operational viewpoint(OV)describes operational activities,nodes,and resource flows.The OV models are important for SoS architecture development.However,as the SoS complexity increases,constructing OV models with traditional methods exposes shortcomings,such as inefficient data collection and low modeling standards.Therefore,we propose an intelligent modeling method for five OV models,including operational resource flow OV-2,organizational relationships OV-4,operational activity hierarchy OV-5a,operational activities model OV-5b,and operational activity sequences OV-6c.The main idea of the method is to extract OV architecture data from text and generate interoperable OV models.First,we construct the OV meta model based on the DoDAF2.0 meta model(DM2).Second,OV architecture named entities is recognized from text based on the 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 and conditional random field(BiLSTM-CRF)model.And OV architecture relationships are collected with relationship extraction rules.Finally,we define the generation rules for OV models and develop an OV modeling tool.We use unmanned surface vehicles(USV)swarm target defense SoS architecture as a case to verify the feasi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intelligent modeling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stem of systems(SoS)architecture operational viewpoint(OV)model meta model 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 and conditional random field(BiLSTM-CRF) model generation systems modeling langua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ysML的空间有效载荷测试路径自动生成方法
5
作者 金鑫 贺宇峰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416-3426,共11页
为简化对空间有效载荷这一复杂系统的集成测试工作,引入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odel-based sytems engineering,MBSE)思想,提出一种基于系统建模语言(system modeling language,SysML)的测试路径自动生成方法。所提方法所需的信息全部来... 为简化对空间有效载荷这一复杂系统的集成测试工作,引入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odel-based sytems engineering,MBSE)思想,提出一种基于系统建模语言(system modeling language,SysML)的测试路径自动生成方法。所提方法所需的信息全部来源于载荷设备在数字设计阶段所构建的SysML数字模型。首先,对载荷的SysML活动图进行预处理;之后,根据载荷运行特性与活动图特性构建测试路径搜索模型,并以此提出改进蚁群算法以搜索全部测试路径;最后,基于SysML用例图在全部测试路径中进一步进行搜索,从而获取指定功能的测试路径。以空间燃烧科学实验载荷为例展示所提方法的详细过程,并对算法性能进行分析。在200次重复实验中,所提方法所得测试路径的覆盖率达到100%,最大迭代次数为27。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不会产生大量的无效测试路径,大大提高测试路径规划工作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建模语言 测试路径生成 蚁群算法 空间有效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ysML的民机系统功能设计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闫佳宁 张安 +1 位作者 黄湛钧 王逸鸣 《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7-283,共7页
针对当前民机系统功能设计过程中缺乏形式化描述、模型复用性不强与动态模型建立不足等问题,将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BSE)理念引入民机系统设计过程中,提出了一套基于系统建模语言(SysML)的民机系统功能设计方法。首先定义用例模型,抽象... 针对当前民机系统功能设计过程中缺乏形式化描述、模型复用性不强与动态模型建立不足等问题,将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BSE)理念引入民机系统设计过程中,提出了一套基于系统建模语言(SysML)的民机系统功能设计方法。首先定义用例模型,抽象出系统的顶层功能愿景,进而开展功能的分解分配与系统静态功能模型的构建;接着建立系统的功能流模型,然后进行功能泳道划分与功能交互序列构建,从多角度分析系统的行为特性,在此过程中结合活动图、泳道图和序列图构建系统的动态功能模型;最后给出系统的结构接口实现,形成一套逻辑性强的完备的功能设计方案。以民机航电系统为例进行功能设计,结合SysML建立航电系统的功能模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适用于民机系统的功能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模型 sysml 民用飞机 MBSE 行为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SysML到SLIM模型的自动构造方法
7
作者 郭沣慧 胡军 +2 位作者 王立松 肖曦 谷青范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235-2243,共9页
近年来,基于模型的安全性分析(MBSA)是复杂系统建模与分析领域备受关注的分析方法.由于系统架构建模语言SysML缺少形式化的语义语法,不支持MBSA方法,而SLIM语言具备形式化语义和语法,支持安全性分析,所以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ATL(ATLAS Tr... 近年来,基于模型的安全性分析(MBSA)是复杂系统建模与分析领域备受关注的分析方法.由于系统架构建模语言SysML缺少形式化的语义语法,不支持MBSA方法,而SLIM语言具备形式化语义和语法,支持安全性分析,所以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ATL(ATLAS Transformation Language)的SysML模型到SLIM模型的自动构造方法SysML2SLIM.首先,搭建系统的SysML模型并导出为XMI文件格式,根据SysML规约文档以及SLIM的BNF范式构建元模型,并建立模型元素映射规则;其次,设计源模型文件处理算法,在保留必要标签信息的情况下,获得规范的SysML源模型文件;接下来,根据元素映射规则利用ATL编写转换规则文件,调用ATL引擎完成构造;然后,给出模型转换的正确性证明的推导;此外,对集成SysML2SLIM方法的工具MSAT进行介绍;最后,对航天器中的电池传感器系统进行分析,验证了自动构造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sml SLIM 模型转换 AT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deling and Integration Method of Sys ML Model for Complex Business Scenarios 被引量:1
8
作者 Yu Bing An Baoran Zhao Shicao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797-2812,共16页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complex equipment involves multi-stage business processes,multi-level product architecture,and multi-disciplinary physical processe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ts system model and various di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complex equipment involves multi-stage business processes,multi-level product architecture,and multi-disciplinary physical processe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ts system model and various disciplinary models is extremely complicated.In the modeling and integration process,extensive customized development is needed to realize model integration and interoperability in different business scenarios.Meanwhile,the differences in modeling and interaction between different modeling tools make it difficult to support the consistent representation of models in complex scenarios.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system modeling and integration in complex business scenarios,a system modeling and integration method was proposed.This method took the Sys ML language kernel as the core and system model function integration as the main line.Through the technical means of model view separation,abstract operation interface,and model view configuration,the model modeling and integration of multi-user,multi-model,multi-view,and different business logic in complex business scenarios were realiz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sml model-based system engineering(MBSE) SERVICE graphical modeling V-busine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ysML的空间有效载荷系统故障诊断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金鑫 贺宇峰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20-1133,共14页
针对空间有效载荷系统高复杂性和高可靠性需求的特性,设计了一种基于SysML (System Modeling Language)的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融入MBSE (Model Based System Engineering)思想,提出了基于SysML的空间有效载荷系统故障分析流程.基于SysM... 针对空间有效载荷系统高复杂性和高可靠性需求的特性,设计了一种基于SysML (System Modeling Language)的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融入MBSE (Model Based System Engineering)思想,提出了基于SysML的空间有效载荷系统故障分析流程.基于SysML对空间有效载荷系统建立了故障分析相关的模型,其中,为满足故障分析建模的需求,对SysML元模型进行扩展定义,从而实现对组件间关系和故障表征与直接关联组件间关系的描述;基于所建模型构建故障诊断的整体框架,并提供从SysML数字模型到FTA (Fault Tree Analysis)的转换逻辑,从而实现对所有故障可能性的获取.通过案例分析,对提出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流程进行分析,并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建模语言 空间有效载荷 故障诊断 故障树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nguistic Reflection on the Online Catchword of Appreci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Usage-based Language Model and Complex Adaptive System Theory
10
作者 HE Xiang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139-139,共1页
Language is a special social phenomenon and is always on the changing proces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During the evolving process of language, new language varieties will continuously emerge due to the change... Language is a special social phenomenon and is always on the changing proces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During the evolving process of language, new language varieties will continuously emerge due to the changes of some social and cultural factors. Cyber language is universally accepted as one type of the social language varieties. Basically, cyber language can be treated as a complex adaptive system which is influenced by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s’ cognition, social culture and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s. Thus it is safe to say that cyber language is always undergoing a dynamic evolving process. With the usage-based language model as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this paper proposes a Complex Adaptive System (CAS) approach to analyze the expression of Appreciation to explore the complex, dynamic and nonlinear development of cyber language from the angle of meaning construction, grammaticalization and functional adaption respectively. It is found that the expression of Appreciation is experiencing adaptively a semantic connotations development and a process of grammatical functions expansion as well. This paper suggests that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cyber language is a novel and trendy social language phenomenon. Network language can achieve its process and evolution under the huge impact of social changes and social promotions. When faced with the changing surroundings, cyber language itself enjoys a timely adaption and responsive development to keep up with the new environments, which reflects the basic principle of language development, namely, language change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sage-based language Model Complex Adaptive system Theory the expression of APPRECIATION cyber language language v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inese Character- Chinese Language" the Regional Linguistic System. Developing Process and Current Situation
11
作者 Zhang Lu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03-307,共5页
Linguistic civilization orientation is a necessity for all eras,with which the motivation,viable model and pragmatic hypothesis of the language can be formed."Chinese character— Chinese language"takes on di... Linguistic civilization orientation is a necessity for all eras,with which the motivation,viable model and pragmatic hypothesis of the language can be formed."Chinese character— Chinese language"takes on different cultures in different regions, embodying the integration of language and civilization. As a result, in order to analyze linguistics, it is necessary for us to compare the Chinese language at home and abroad, and it is the linguistic construction based on the public. The modern Chinese language inherits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the Chinese linguistics and answers the regional hypothesis and establishes the new linguistic system for the Chinese language in different reg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系统 中国 语文 文化内涵 语言学 国内外 字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语言模型综述与展望 被引量:14
12
作者 秦小林 古徐 +1 位作者 李弟诚 徐海文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85-696,共12页
大语言模型(LLM)是由具有大量参数(通常数十亿个权重或更多)的人工神经网络组成的一类语言模型,使用自监督学习或半监督学习对大量未标记文本进行训练,是当前生成式人工智能(AI)技术的核心。与传统语言模型相比,LLM通过大量的算力、参... 大语言模型(LLM)是由具有大量参数(通常数十亿个权重或更多)的人工神经网络组成的一类语言模型,使用自监督学习或半监督学习对大量未标记文本进行训练,是当前生成式人工智能(AI)技术的核心。与传统语言模型相比,LLM通过大量的算力、参数和数据支持,展现出更强的语言理解与生成能力,广泛应用于机器翻译、问答系统、对话生成等众多任务中并表现卓越。现有的综述大多侧重于LLM的理论架构与训练方法,对LLM的产业级应用实践及技术生态演进的系统性探讨仍显不足。因此,在介绍LLM的基础架构、训练技术及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当前通用的LLM关键技术和以LLM为底座的先进融合技术。通过归纳总结现有研究,进一步阐述LLM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的挑战,包括数据偏差、模型幻觉和计算资源消耗等问题,并对LLM的持续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语言模型 智能体 自然语言处理 检索增强生成 模型幻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的语言优势和不足:基于大语言模型与真实学生语文能力的比较 被引量:3
13
作者 高承海 党宝宝 +1 位作者 王冰洁 吴胜涛 《心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47-966,I0004-I0010,共27页
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从准确性、规范性、情感性和创造性四个维度评估了人工智能的语言优势和不足。研究1发现,相对于真实学生,GPT-4现代文知识(尤其概念知识)的准确性较高,但其古代诗文和语言文字运用的准确性较低;GPT-... 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从准确性、规范性、情感性和创造性四个维度评估了人工智能的语言优势和不足。研究1发现,相对于真实学生,GPT-4现代文知识(尤其概念知识)的准确性较高,但其古代诗文和语言文字运用的准确性较低;GPT-4规范性得分与真实学生相当,情感性和创造性超过及格水平、但低于真实学生,且前者最优个体的规范性、情感性得分与真实学生最高分持平。研究2基于文心ERNIE-4重复验证了上述结果,且ERNIE-4的规范性得分高于真实学生。研究揭示了人工智能在现代文知识、规范领域的优势和古代诗文知识的不足,以及情感性与创造性方面的潜力。这些发现有助于理解和提升人工智能的文化适应性和人性化、个性化生成能力,也对反思和培养人类的独特优势具有重要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语言模型 语文能力 准确性 情感性 创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模型驱动的矿产资源智能预测超级智能体构建方法探索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永志 温世博 +7 位作者 李博文 陈星宇 董宇浩 田江涛 王斌 Muhammed Atif BILAL 纪政 孙丰月 《地学前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8-45,共8页
矿产资源预测是数学地球科学领域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需使用多种软件处理跨专业地学数据,面临处理过程复杂、工作量巨大、语义难对齐等诸多问题,给研究人员带来巨大挑战。随着新一代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大模型、智能体等出现,极大地推动了... 矿产资源预测是数学地球科学领域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需使用多种软件处理跨专业地学数据,面临处理过程复杂、工作量巨大、语义难对齐等诸多问题,给研究人员带来巨大挑战。随着新一代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大模型、智能体等出现,极大地推动了各行业的变革性发展,亦赋能矿产资源预测向智能预测跨越。本文提出一种大模型驱动的矿产资源智能预测超级智能体方法,以多模态大模型(如DeepSeek、通义千问)为基础底座,依托通用智能体技术创建由管理智能体和智能体群构成的超级智能体。智能体群包括地质智能体群、地球物理智能体群、地球化学智能体群、遥感智能体群等,每个智能体群含有多个单一智能体或小型智能体群,每个智能体访问具体的工具(本地自定义、网络及自动生成)、数据等。智能预测超级智能体自动感知外界发送的预测要求,由管理智能体串行或并行调用多个智能体群、单一智能体(如生成二维图)、工具(如插值)、访问数据等完成矿产资源智能化预测任务。以地球化学图生成为例,深度剖析通过智能体与大模型交互完成任务的内部运行机制,一键式智能生成一种或多种地球化学图,证明智能计算方法的有效性。通过将大模型、智能体与矿产资源预测业务三者深度融合,在输入为文字或语音时即可完成零代码的预测任务,为创建矿产资源智能预测新范式提供有益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产资源预测 智能预测 大模型 大语言模型 智能体 超级智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型语言模型的AI招生咨询助理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3
15
作者 阮昆 杨璟轩 +3 位作者 殷旭 储雯 罗婷婷 黄容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0-116,共7页
针对高考招生咨询业务繁忙,咨询覆盖范围有限、咨询效率不高等问题,基于检索增强生成、大型语言模型、提示词工程和检索增强生成转结构化查询语言等技术构建AI招生咨询助理,搜集学校招生信息网招生政策、常见问题、学院专业介绍等建立... 针对高考招生咨询业务繁忙,咨询覆盖范围有限、咨询效率不高等问题,基于检索增强生成、大型语言模型、提示词工程和检索增强生成转结构化查询语言等技术构建AI招生咨询助理,搜集学校招生信息网招生政策、常见问题、学院专业介绍等建立本地权威招生知识库,对政策咨询类问题直接在本地向量知识库检索,对数据查询类问题转化为SQL数据查询,将检索或查询结果送至大模型推理生成回复,提升提问方式的自由度以及问题回复的权威性和实时性,降低大模型幻觉,实现全天候为考生和家长提供精准化、智能化、个性化的咨询服务。在2024年高考招生咨询中,大幅度减轻学校招生咨询工作压力,有效提升招生咨询效率,促进公平获取招生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语言模型 检索增强生成技术 提示词工程 招生咨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语言处理的深度学习模型综述 被引量:4
16
作者 何雪锋 周洁 +1 位作者 陈德光 廖海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9,101,共20页
模型作为自然语言处理的关键,直接关系到最终性能。该文介绍自然语言处理中涉及到的模型。按照规则与统计的方法从发布时间、特点、优缺点与适用范围等方面对传统自然语言处理模型进行介绍;重点将神经网络依据不同的技术划分为不同的类... 模型作为自然语言处理的关键,直接关系到最终性能。该文介绍自然语言处理中涉及到的模型。按照规则与统计的方法从发布时间、特点、优缺点与适用范围等方面对传统自然语言处理模型进行介绍;重点将神经网络依据不同的技术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对每种类型进行介绍并总结其相应特性;对以BERT为基础的两大类改进模型进行具体介绍并对每种模型进行归纳;分析目前自然语言处理模型面临的挑战与对应的解决办法;对未来工作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语言处理 语言模型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语言模型赋能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逻辑、场景与体系 被引量:20
17
作者 郭亚军 寇旭颍 +1 位作者 冯思倩 李帅 《图书馆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8-127,共10页
文章分析大语言模型的生成机理及应用模式,探讨其赋能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的适配性。在此基础上,梳理大语言模型赋能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的理论逻辑,探索大语言模型赋能下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的应用场景,并根据咨询前期、中期、后期三个流... 文章分析大语言模型的生成机理及应用模式,探讨其赋能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的适配性。在此基础上,梳理大语言模型赋能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的理论逻辑,探索大语言模型赋能下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的应用场景,并根据咨询前期、中期、后期三个流程构建参考咨询服务体系。建议图书馆从加强多种技术的深层次嵌入、推行“引导+反馈”的交互服务模式、实现机器与馆员的协同合作、完善用户数据收集和分析机制等方面,推进大语言模型赋能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语言模型 ChatGPT 智慧图书馆 参考咨询 AIG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知识图谱和大模型的高校科研管理问答系统设计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永 秦嘉俊 +1 位作者 黄有锐 邓江洲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7-117,共11页
科研管理是高校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有的科研管理系统难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以高校科研管理向智能化转型为需求导向,将知识图谱、传统模型和大语言模型相结合,共同构建新一代高校科研管理问答系统。采集科研知识用于构建科... 科研管理是高校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有的科研管理系统难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以高校科研管理向智能化转型为需求导向,将知识图谱、传统模型和大语言模型相结合,共同构建新一代高校科研管理问答系统。采集科研知识用于构建科研知识图谱。利用同时进行意图分类和实体提取的多任务模型进行语义解析。借助解析结果来生成查询语句,并从知识图谱中检索信息来回复常规问题。将大语言模型与知识图谱相结合,以辅助处理开放性问题。在意图和实体具有关联的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的多任务模型在意图分类和实体识别任务上的F1值分别为0.958和0.937,优于其他对比模型和单任务模型。Cypher生成测试表明了自定义Prompt在激发大语言模型涌现能力方面的成效,利用大语言模型实现文本生成Cypher的准确率达到85.8%,有效处理了基于知识图谱的开放性问题。采用知识图谱、传统模型和大语言模型搭建的问答系统的准确性为0.935,很好地满足了智能问答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图谱 多任务模型 意图分类 命名实体识别 大语言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单智能体到多智能体:大模型智能体支持下的激励型学习活动设计与实证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黄昌勤 钟益华 +2 位作者 王希哲 韩中美 魏同权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4-56,共13页
大模型与智能代理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大模型智能体成为教育领域中实现教与学提质增效的重要新工具。基于大模型智能体的功能定位差异,单一智能体虽然已能够针对各类教与学任务提供诸如内容生成、智能反馈与评估等支持,但单智能体的交... 大模型与智能代理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大模型智能体成为教育领域中实现教与学提质增效的重要新工具。基于大模型智能体的功能定位差异,单一智能体虽然已能够针对各类教与学任务提供诸如内容生成、智能反馈与评估等支持,但单智能体的交互特点、功能属性具有较高同质性,在促进深层次认知发展方面存在一定局限。相比之下,多智能体能够通过模拟多种教育主体角色,提升学习互动的多样性和深度,进而实现更为个性化和深度的学习体验。鉴于智能体在学习过程中的应用主要依靠学习者自发性,为了保障学习活动的有效开展,本研究基于ARCS动机模型分别设计基于单智能体与多智能体的激励型学习活动方案,并面向英语阅读场景开展了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发现:基于多智能体的激励型学习活动相较单智能体能够显著提升学生在推理、评价与应用方面的学习成绩,具有更强的学习动机,且有效促进了其深层次认知发展,尤其是抽象与概括能力。研究证明了多智能体在支持学生深度学习中的价值,为未来进一步探讨多智能体在教育中的应用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语言模型 多智能体 ARCS动机模型 激励型学习活动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语言模型的智能汽车仿真测试 被引量:2
20
作者 朱冰 汤瑞 +4 位作者 赵健 张培兴 李文旭 李嘉胜 徐雪峰 《汽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87-597,共11页
针对现有智能汽车基于场景测试方法严重依赖人力、效率瓶颈凸显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大语言模型的智能汽车仿真测试方法。首先,设计基于大语言模型的智能汽车仿真测试架构,建立了对应的数据层和仿真层;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大语... 针对现有智能汽车基于场景测试方法严重依赖人力、效率瓶颈凸显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大语言模型的智能汽车仿真测试方法。首先,设计基于大语言模型的智能汽车仿真测试架构,建立了对应的数据层和仿真层;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大语言模型的智能汽车仿真测试流程,针对知识问答型任务设计了知识挖掘、模型微调与知识库增强检索应用流程,针对场景生成任务设计了场景类型分析、场景要素生成、场景工具链调用的应用路径,针对测试评价型任务,设计了测试场景解析、评价体系构建与仿真测试执行综合应用框架;最后,对各任务进行了测试。结果证明,本文所提出的测试方法可以有效解决不同类型的测试任务,提升测试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汽车 仿真测试 大语言模型 场景生成 自动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