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SEI的微观孔隙结构分类评价:以志丹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4+5致密砂岩为例
1
作者 周雪 高辉 +5 位作者 王成龙 张创 梁涛 吴云 郭艳琴 李百强 《地质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02-1214,共13页
致密砂岩储层孔隙结构是影响油气的单井产量和最终采收率的重要因素之一,但目前用于致密砂岩储层孔隙结构分类评价的参数众多,导致评价结果有时不一致,限制了对致密砂岩储层有利区分布规律及优质储层成储机制的深刻认识。本文综合岩相... 致密砂岩储层孔隙结构是影响油气的单井产量和最终采收率的重要因素之一,但目前用于致密砂岩储层孔隙结构分类评价的参数众多,导致评价结果有时不一致,限制了对致密砂岩储层有利区分布规律及优质储层成储机制的深刻认识。本文综合岩相学观察和多种地质实验测试结果,精细表征了志丹地区长4+5致密砂岩储层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应用因子分析方法优选了致密砂岩储层孔隙结构的评价参数,构建了适用于志丹地区长4+5致密砂岩储层的孔隙结构分类评价综合指标PSEI,并采用PSEI对储层孔隙结构进行分类评价,最后结合油水相渗实验结果对致密砂岩储层的孔隙结构分类结果的合理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区内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填隙物主要为绿泥石、方解石和铁方解石等;孔隙类型主要为粒间孔,其次为岩屑溶孔和长石粒内溶孔;孔隙度主要介于7%~11%,渗透率主要小于0.5×10^(-3)μm^(2);成岩作用类型主要包括机械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根据PSEI可将研究区长4+5致密砂岩储层孔隙结构划分为Ⅰ类(PSEI>0.7)、Ⅱ类(PSEI介于0.3~0.7)和Ⅲ类(PSEI<0.3),孔隙结构分类结果与油水相渗实验结果一致,研究区长4+5油层组主要发育Ⅱ类和Ⅲ类孔隙结构。研究成果可以为致密砂岩有利储层分布规律及成储机制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结构综合评价指标 因子分析 致密砂岩储层 长4+5 志丹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射流除垢作用机理的数值模拟研究
2
作者 钟银 陈述 +2 位作者 赵玉红 薛永志 姚麟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2-121,148,共11页
为进一步探明旋转射流的作用机理,建立了旋转射流除垢的数值模型,并通过与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其有效性。比较了旋转射流与常规直射流在流场特性上的差异,揭示了旋转射流除垢过程中的漫流和冲蚀机制,分析了泵压、靶距和喷射角度等参数对... 为进一步探明旋转射流的作用机理,建立了旋转射流除垢的数值模型,并通过与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其有效性。比较了旋转射流与常规直射流在流场特性上的差异,揭示了旋转射流除垢过程中的漫流和冲蚀机制,分析了泵压、靶距和喷射角度等参数对其除垢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特殊的喷嘴结构决定了旋转射流具有三维速度分布特性;旋转射流具有与常规直射流相近的冲击破碎能力和更大的冲击面积;泵压增加能够显著增强旋转射流的除垢性能,靶距对其除垢性能的影响存在一个最优值,适度增大喷射角度能够进一步促进其除垢效果。研究结果可为旋转射流在除垢作业中的优化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射流除垢 喷嘴结构 流场特性 工作参数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管理护理基本技术质量控制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7
3
作者 秦春香 王颖 +7 位作者 李茜 朱小伶 彭洁 唐莉 贺雪 刘雪莲 王桂莲 邓玉玲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95-500,共6页
目的:构建健康管理护理基本技术质量控制与评价指标体系,为健康管理护理基本技术规范化、同质化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三维质量结构理论基础上,采用文献检索法、研究小组讨论和德尔菲专家函询法,筛选指标并量化质量控制与评价的维... 目的:构建健康管理护理基本技术质量控制与评价指标体系,为健康管理护理基本技术规范化、同质化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三维质量结构理论基础上,采用文献检索法、研究小组讨论和德尔菲专家函询法,筛选指标并量化质量控制与评价的维度、条目及各级评价指标。结果:最终形成健康管理护理基本技术质量控制与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10项,三级指标51项。2轮专家函询问卷有效应答率均为94.4%,函询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879,第1、第2轮咨询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210、0.199,均P<0.001。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健康管理护理基本技术质量控制与评价指标体系科学、有效、客观、可操作,对规范健康管理护理服务实践、培训和考核具有参考意义,也可为健康管理机构开展健康管理护理基本技术质量控制提供可借鉴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管理护理 基本技术 质量控制与评价 指标体系 德尔菲技术 三维质量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数学教师跨学科素养的结构维度探索与测评指标构建 被引量:8
4
作者 王丽美 宋乃庆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1-98,共8页
素养导向下的数学教育改革对小学数学教师跨学科素养提出更高要求,倒逼我国小学数学教师跨学科素养的提升。运用扎根理论方法,通过开放式编码、主轴式编码、选择式编码、理论饱和度检验,探索出小学数学教师跨学科素养结构维度。在此基础... 素养导向下的数学教育改革对小学数学教师跨学科素养提出更高要求,倒逼我国小学数学教师跨学科素养的提升。运用扎根理论方法,通过开放式编码、主轴式编码、选择式编码、理论饱和度检验,探索出小学数学教师跨学科素养结构维度。在此基础上,借鉴大数据时代的教育测评指标体系构建范式,初拟小学数学教师跨学科素养测评指标体系,并通过专家意见征询,进一步优化测评指标,最终构建小学数学教师跨学科素养测评指标体系,其包含教师跨学科意识、教师跨学科知识、教师跨学科能力和教师跨学科情意4个一级指标和14个二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素养 扎根理论 小学数学教师 测评指标 结构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混合料中集料迁移的表征方法与评价指标综述 被引量:3
5
作者 龚芳媛 拜佳威 +3 位作者 陈祎 程雪佼 王书岳 邓锐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4-127,共14页
集料作为沥青混合料的主要组成部分,通过表征其在混合料中的迁移特性来量化其形态特征和粒径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对研究混合料细观结构变化及预估路面变形类病害有重要意义。目前,表征不同形态特征和粒径集料迁移特性方法的系统性... 集料作为沥青混合料的主要组成部分,通过表征其在混合料中的迁移特性来量化其形态特征和粒径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对研究混合料细观结构变化及预估路面变形类病害有重要意义。目前,表征不同形态特征和粒径集料迁移特性方法的系统性研究仍有待完善。为评述不同集料迁移特性的表征方法与评价指标,本文对表征集料形态特征及粒径分布的传统试验、图像、数值仿真方法进行总结;从数字图像处理、传感器、离散元方法等角度,对现有追踪不同集料迁移及分布特征的光学扫描设备、算法、传感器、软件种类及适用范围等进行对比;通过分析可量化集料迁移特性的空间位移、空间旋转角、欧拉角、加速度、位移增量等17种指标,对混合料中不同集料颗粒运动规律的评价方法进行研究。最后,基于现有表征和评价不同集料迁移特性方法和指标的不足,对未来研究沥青混合料细观结构的方法和评价指标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合料 集料形态 迁移特性 细观结构 表征方法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文献评价的引文网络结构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鲁英杰 盛立琨 张应龙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08-414,共7页
鉴于从海量文献中寻找高质量文献的重要性,提出了一种文献评价指标——引文网络结构多样性。大规模数据集上的数据分析实验分析了该模型作为文献评价指标的可行性,并针对数据集引用关系存在缺失的情况提出改进模型,使之更加适用于引文... 鉴于从海量文献中寻找高质量文献的重要性,提出了一种文献评价指标——引文网络结构多样性。大规模数据集上的数据分析实验分析了该模型作为文献评价指标的可行性,并针对数据集引用关系存在缺失的情况提出改进模型,使之更加适用于引文网络分析。数据分析实验结果显示文献引文网络结构多样性与引用量显著线性相关,且引文网络结构多样性是影响文献发表后引用量变化趋势的重要因素。在引用量预测实验中,各结构多样性在85.8%的实验中提升了模型的预测性能,其中组合结构多样性在长期引用量预测实验中效果突出,对决定系数R2最高提升22.19%,平均提升14.55%,对均方误差MSE最高提升22.76%,平均提升17.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多样性 引文网络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照市中小河流健康状况鱼类完整性指数评价 被引量:1
7
作者 王静静 李艺 +2 位作者 吕铃钥 梁金辉 姚小燕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3-130,共8页
中小河流是淡水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健康状况对区域环境质量影响很大。文章根据日照市潮白河、傅疃河、绣针河等3条中小河流的鱼类多样性数据,筛选出了鱼类总物种数、杂食性鱼类个体数占比、敏感性鱼类个体数占比、黏性卵鱼类个... 中小河流是淡水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健康状况对区域环境质量影响很大。文章根据日照市潮白河、傅疃河、绣针河等3条中小河流的鱼类多样性数据,筛选出了鱼类总物种数、杂食性鱼类个体数占比、敏感性鱼类个体数占比、黏性卵鱼类个体数占比、特殊产卵方式鱼类个体数占比、单位努力捕捞量等6个核心指标,构建了鱼类完整性指数(F-IBI)评价体系,提出了日照市中小河流鱼类完整性指数评价标准。结果表明,多数水域处于“亚健康”和“一般”状态,河流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受损;潮白河和绣针河中游健康状况优于下游和上游,傅疃河健康状况由上游向下游呈现降低趋势;各样点F-IBI分值与高锰酸盐指数呈显著负相关(p<0.05)。判别能力分析和非参数检验表明,该评价体系代表性较强、区分度较好,可以作为该区域中小河流健康状况的评价标准和管理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河流 河流健康评价 生物完整性指数 鱼类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形理论的隔水性指数法对古风化壳隔水效果的评价 被引量:1
8
作者 杜鑫 武强 +3 位作者 曾一凡 庞振忠 周子博 涂坤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6-142,共7页
针对华北型煤田复杂构造区底板奥陶系灰岩岩溶水害威胁问题,目前采用的突水系数评价方法和注浆改造(加固)治理技术均未考虑奥灰顶部古风化壳的隔水性能。基于此,研究了奥灰顶部古风化壳的物性特征,在“隔水性指数法”思想指导下,提出了... 针对华北型煤田复杂构造区底板奥陶系灰岩岩溶水害威胁问题,目前采用的突水系数评价方法和注浆改造(加固)治理技术均未考虑奥灰顶部古风化壳的隔水性能。基于此,研究了奥灰顶部古风化壳的物性特征,在“隔水性指数法”思想指导下,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形理论的隔水性指数法评价古风化壳隔水性,创建了评价流程,并以峰峰矿区南部研究区为例开展应用,结果表明:研究区古风化壳弱和较弱隔水性区呈条带状分布于井田中部和西南部,强和较强隔水性区分布于井田北部和南部边界,其他区域为中等隔水性。该方法有效减少了传统评价方法中构造要素描述的数量,更能够对断裂网络的复杂度进行定量化评价,对于华北型煤田古风化壳隔水性研究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性特征 分形理论 隔水性指数法 古风化壳 隔水性评价 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生态公益林林分空间结构分析及评价 被引量:90
9
作者 曹小玉 李际平 +4 位作者 封尧 胡园杰 张彩彩 房晓娜 邓超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37-48,共12页
【目的】分析杉木生态公益林林分空间结构并对其进行评价,为杉木生态公益林空间结构优化措施的制定和其他生态公益林纯林空间结构优化调整措施的制定奠定理论基础。【方法】基于福寿林场不同龄组杉木生态公益林(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 【目的】分析杉木生态公益林林分空间结构并对其进行评价,为杉木生态公益林空间结构优化措施的制定和其他生态公益林纯林空间结构优化调整措施的制定奠定理论基础。【方法】基于福寿林场不同龄组杉木生态公益林(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18个固定样地的实测数据和9个固定样地的复测数据,采用Voronoi图确定林木的空间结构单元,进而用混交度、大小比数、角尺度、竞争指数、林层指数和开敞度6个林分空间结构参数分析3个龄组杉木生态公益林间伐补植前后的林分空间结构特征,采用乘除法对各个空间结构参数进行多目标规划,提出林分空间结构评价指数,并参考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的目标和技术指标,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将林分空间结构评价指数值划分为5个评价等级。【结果】3个龄组杉木生态公益林间伐补植前的混交度和林层指数都偏低,林分混交程度低,稳定性差,垂直空间结构较差,林木对垂直方向的空间利用不足;大小比数都接近中庸状态,林木个体差异不大,林木分化不严重;角尺度为均匀分布和随机分布的中间状态,不是理想的水平分布格局;幼龄林开敞度较大,林木生长空间充足,中龄林和近熟林开敞度较小,林木生长空间不足;随着杉木的生长发育,竞争指数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说明杉木年龄的增加使林木个体所承受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18个固定样地杉木生态公益林林分空间结构评价指数为0.185 9~0.364 7,评价等级属于1级的样地占样地总数的11%,属于2级的样地占样地总数的89%,分属3,4,5级的样地没有,这说明杉木生态公益林的空间结构距理想状态差距还很大,需要进行林分空间结构优化。间伐补植后3个龄组杉木生态公益林的林层指数和混交度得到明显提高,林木个体差异变大,中、幼龄林的生长空间更加充足,9个复测样地杉木生态公益林林分空间结构评价指数为0.346 2~0.613 1,评价等级属于2级的样地占样地总数的11%,属于3级的样地占样地总数的78%,属于4级的样地占样地总数的11%,这说明通过间伐补植林分空间结构得到了明显改善。【结论】分析林分空间结构,能够发现林分空间结构中存在的不合理性,从而为优化空间结构经营措施提供依据。林分空间结构评价指数的提出可为杉木生态公益林的理想空间结构及其表达探索一条新途径,可为改造以杉木为主的人工生态公益林向理想结构演变提供理论依据,从对研究区杉木生态公益林林分空间结构的评价结果来看,可较客观地反映杉木生态公益林间伐补植前后林分空间结构的实际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生态公益林 空间结构 林分空间结构评价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防洪减灾能力评价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16
10
作者 严晓菊 李琼芳 +2 位作者 蔡涛 任锦亮 万思成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8-122,共5页
从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2个方面综述了城市防洪减灾能力评价体系的研究进展.工程措施防洪能力主要从堤防、河道、湖泊调蓄、水库调蓄、分蓄洪区、排水设施、城市基础设施承灾能力7个方面进行评价;非工程措施防洪能力主要从预测预报预警... 从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2个方面综述了城市防洪减灾能力评价体系的研究进展.工程措施防洪能力主要从堤防、河道、湖泊调蓄、水库调蓄、分蓄洪区、排水设施、城市基础设施承灾能力7个方面进行评价;非工程措施防洪能力主要从预测预报预警能力、救援与恢复能力、社会基础支持能力、灾害管理政策法规及科普宣教能力4个方面进行评价.对防洪减灾能力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认为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是评价城市防洪减灾能力较为合适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防洪减灾 评价指标体系 非工程指标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楠天然次生林林分空间结构研究 被引量:27
11
作者 游晓庆 彭诗涛 +4 位作者 郭孝玉 宁金魁 欧阳勋志 甘文峰 曹梦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60-667,共8页
以闽楠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通过12块标准地调查获取数据,运用混交度、大小比数和角尺度分析林分空间结构特征,并采用林分空间结构评价指数将其划分为5个评价等级。结果表明:(1)林分平均混交度为0.525,林木为强度混交;平均大小比数... 以闽楠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通过12块标准地调查获取数据,运用混交度、大小比数和角尺度分析林分空间结构特征,并采用林分空间结构评价指数将其划分为5个评价等级。结果表明:(1)林分平均混交度为0.525,林木为强度混交;平均大小比数为0.506,林木分化属于中庸向劣态过渡状态;平均角尺度为0.518,林木呈聚集分布。(2)林分空间结构评价指数值为0.08~0.89,与理想的空间结构差距较大;仅5号标准地评价等级最高(Ⅴ级),其表现为林木混交程度高,林木大小分化不明显,分布格局为随机分布,闽楠为主要优势树种,在林木竞争上占有优势地位,是较理想的空间结构模式。研究结果可为优化闽楠天然次生林空间结构经营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楠 天然次生林 空间结构 林分空间结构评价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浮游植物群落的安徽太平湖水环境生态评价 被引量:22
12
作者 王俊莉 刘冬燕 +2 位作者 古滨河 李东京 吴明姝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39-947,共9页
安徽太平湖是国家重点保护湖泊,但其生态本底资料非常缺乏.于2012、2013年对太平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共鉴定出浮游植物126种,隶属7门93属,绿藻门种数最多,共40属68种;浮游植物丰度平均值为127.12×104cells/L,蓝藻与绿藻... 安徽太平湖是国家重点保护湖泊,但其生态本底资料非常缺乏.于2012、2013年对太平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共鉴定出浮游植物126种,隶属7门93属,绿藻门种数最多,共40属68种;浮游植物丰度平均值为127.12×104cells/L,蓝藻与绿藻相对丰度之和达61.5%;生物量平均值为0.74 mg/L,蓝藻和绿藻相对生物量之和达40.3%;太平湖优势种种类多且优势度不高;α-中污染和β-中污染指示种分别为9和28种,占总种数的7.1%和22.2%;各采样点Shannon-Wiener、Margalef和Pielou均匀度指数的均值分别2.48、2.35和0.71.利用各种浮游植物特征参数对太平湖水营养水平的评价结果不太一致,而各指标对太平湖水质污染状况的评价较为一致,为β-α-中污染.与以往的数据进行比较发现,太平湖浮游植物种类组成上未发生大的变化,丰度及生物量呈现增加的趋势,指示水体清洁的种类消失,新增的浮游植物种类超过50%为中污带指示种,但未见P-多污带指示种类出现,说明太平湖水生态环境质量有所下降,但没有达到恶化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湖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优势种 多样性指数 生态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士结构配置对护理质量结果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8
13
作者 李振香 王伟 +3 位作者 张静 张玉曼 芦凤娟 马梦颖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6年第7期882-886,共5页
目的:分析护理结构指标"不同级别护士的配置"对护理结果指标的影响,为中国护理敏感质量指标体系提供基础数据和参考。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于2015年在山东省护理质量控制中心的组织下,对山东省121家三级医院(包括10家按三级... 目的:分析护理结构指标"不同级别护士的配置"对护理结果指标的影响,为中国护理敏感质量指标体系提供基础数据和参考。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于2015年在山东省护理质量控制中心的组织下,对山东省121家三级医院(包括10家按三级管理医院)为研究对象进行指标数据采集,以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住院患者跌倒伤害率、院内压疮发生率为因变量,以不同级别护士的配置为自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不同级别护士的配置与3个结果指标之间均存在负相关关系:工作年限≥5年护士占比每增加1%,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住院患者跌倒伤害率、院内压疮发生率3个指标分别下降0.130%、0.396%、0.075%;护师及以上护士配置每增加1%,住院患者跌倒伤害率下降0.369%。结论:不同级别护士的配置对护理结果质量有一定的影响,建议各医疗机构可以将不同级别护士的配置作为日常监测指标,用于指导护士人力结构配置,并开展与患者结局和护理质量关联的研究,为管理者提供一种从优化护士人力结构配置角度出发的改善护理质量的参考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指标 结构-过程-结果模式 护理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着生藻类的太子河流域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被引量:108
14
作者 殷旭旺 渠晓东 +3 位作者 李庆南 刘颖 张远 孟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677-1691,共15页
以辽宁省太子河流域为研究范例,调查了全流域范围内69个样点的着生藻类群落和水环境理化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应用硅藻生物评价指数(DBI)和生物完整性评价指数(P-IBI),同时结合栖息地环境质量评价指数(QHEI),对太子河流域水生态系统进行健... 以辽宁省太子河流域为研究范例,调查了全流域范围内69个样点的着生藻类群落和水环境理化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应用硅藻生物评价指数(DBI)和生物完整性评价指数(P-IBI),同时结合栖息地环境质量评价指数(QHEI),对太子河流域水生态系统进行健康评价。结果表明,太子河流域着生藻类群落结构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CCA结果显示驱动着生藻类群落结构形成的水环境因子为电导率、总溶解固体和总氮。虽然DBI、P-IBI和QHEI在太子河流域某些河段上的评价结果有较大出入,但从全流域尺度上看,DBI、P-IBI和QHEI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表现为太子河上游健康状况较好,中游健康状况一般,而下游健康状况较差。讨论了水环境理化因子与着生藻类群落结构的相互关系,并对比分析了DBI、P-IBI和QHEI这3种河流健康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完整性 硅藻生物评价指数 栖息地环境质量评价 典范对应分析 主成分分析 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役导管架式海洋平台结构整体安全度评估 被引量:9
15
作者 欧进萍 刘学东 +1 位作者 陆钦年 王光远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84-91,共8页
本文提出了一整套评估导管式海洋平台结构整体安全度的简化方法。主要工作包括:讨论了现役结构内力重分析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考虑原则和处理方法;将基本构件依受力特点和重要性程度予以分类、并通过划分层结构而将结构整体简化为层结... 本文提出了一整套评估导管式海洋平台结构整体安全度的简化方法。主要工作包括:讨论了现役结构内力重分析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考虑原则和处理方法;将基本构件依受力特点和重要性程度予以分类、并通过划分层结构而将结构整体简化为层结构的串联体系;用强度储备比定义了基本构件的安全度指标、并延拓此定义于层结构和结构体系;结合专家经验并利用模糊数学原理综合结构的整体安全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平台结构 结构服役现状 安全度指标 层结构 串联体系 安全度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炭运输网络结构鲁棒性评价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乔金锁 王喜富 +1 位作者 沈喜生 石亮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26-133,共8页
煤炭运输网络是包括铁路、公路、水路运输等多种方式的复杂网络,处于动态、开放的环境中并受各种不确定因素影响.为了更好地测度煤炭运输网络抵御破坏的能力,提高煤炭运输网络的结构鲁棒性,本文基于煤炭运输网络特性,在分析影响结构鲁... 煤炭运输网络是包括铁路、公路、水路运输等多种方式的复杂网络,处于动态、开放的环境中并受各种不确定因素影响.为了更好地测度煤炭运输网络抵御破坏的能力,提高煤炭运输网络的结构鲁棒性,本文基于煤炭运输网络特性,在分析影响结构鲁棒性的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基础上,定义了煤炭运输网络的结构鲁棒性,建立了煤炭运输网络结构鲁棒性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山西煤炭运输网络为算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煤炭运输网络对于边随机破坏和按照度攻击,表现出较好的里程可达鲁棒性和效能鲁棒性;随机攻击节点和按照度攻击节点时,网络的结构熵鲁棒性变化不明显;对网络进行攻击的同时以一定的概率修复网络,网络呈现出较好的恢复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交通运输 结构鲁棒性 鲁棒性评价 煤炭运输网络 恢复鲁棒性 效能鲁棒性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和TOPSIS法的采场结构参数优化研究 被引量:23
17
作者 程健 张钦礼 +2 位作者 薛希龙 王石 曹瑞锋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共5页
为获得最优的采场结构参数,提出了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AHP)和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法(TOPSIS)的综合评判方法。从经济、技术、安全三大类因素综合考虑影响采场结构参数的评判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判指标的权重向量,并结合逼近理想解... 为获得最优的采场结构参数,提出了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AHP)和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法(TOPSIS)的综合评判方法。从经济、技术、安全三大类因素综合考虑影响采场结构参数的评判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判指标的权重向量,并结合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法基本原理构建AHP-TOPSIS综合评判指标体系模型,计算出各采场结构参数方案基于评判指标的综合优越度。以康家湾矿的采场结构参数选择为例,对采场结构参数进行了正交组合,建立了9种备选方案,利用AHP-TOPSIS评判模型对5种稳定可行的方案进行了评判,最终得出各方案的综合优越度,从而确定方案5最优,即间柱宽度4 m,矿房跨度20 m,顶板厚度4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场结构参数 评判指标 层次分析法 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法 综合评判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定量化评价——以涡北煤矿为例 被引量:22
18
作者 舒建生 贾建称 +1 位作者 王跃忠 宫文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2-26,共5页
针对涡北煤矿地质构造严重影响煤矿生产问题,通过分析矿井断层发育特征和展布规律,综合断层发育特征、沉积介质和经济技术3方面的因素,建立了矿井构造评价指标模型;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和等性块段综合指数评价方法,对矿井构造复杂程度... 针对涡北煤矿地质构造严重影响煤矿生产问题,通过分析矿井断层发育特征和展布规律,综合断层发育特征、沉积介质和经济技术3方面的因素,建立了矿井构造评价指标模型;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和等性块段综合指数评价方法,对矿井构造复杂程度作出了定量化综合评价和分类。结果表明,所得评价结果可靠,与矿井揭露基本符合,可为矿井生产提供指导性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构造 定量评价 评价指标 灰色关联分析方法 等性块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隔震结构的能力谱分析方法 被引量:9
19
作者 周云 安宇 梁兴文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2002年第1期46-50,共5页
能力谱法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对结构性能进行评估的静力弹塑性方法。本文将该方法引入到基础隔震结构性能评估中,并充分考虑了基础隔震结构的特点,对应用中的力学模型、横向水平力分布形式、需求谱建立及评估指标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最... 能力谱法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对结构性能进行评估的静力弹塑性方法。本文将该方法引入到基础隔震结构性能评估中,并充分考虑了基础隔震结构的特点,对应用中的力学模型、横向水平力分布形式、需求谱建立及评估指标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给出了一个实际算例,并用时程分析法进行检验,证明该方法有一定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隔震结构 能力谱 需求谱 评估指标 时程分析法 结构性能 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伊犁河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8
20
作者 李晓莉 倪朝辉 +4 位作者 彭亮 陶玲 代梨梨 李云峰 李谷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9-68,共10页
了解伊犁河水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水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为伊犁河的水环境评价与保护以及渔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于2019年6、9、12月对伊犁河流域的浮游植物进行系统调查,分析伊犁河干流、3条一级支流、3条二级... 了解伊犁河水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水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为伊犁河的水环境评价与保护以及渔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于2019年6、9、12月对伊犁河流域的浮游植物进行系统调查,分析伊犁河干流、3条一级支流、3条二级支流及2个附属水库共23个样点的藻类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水质因子的关系。共采集到浮游植物7门88属141种,其中硅藻门70种(49.65%)、绿藻门40种(28.37%)、蓝藻门17种(12.06%),裸藻门、金藻门、甲藻门、隐藻门种类较少,分别为2种(1.42%)、4种(2.84%)、3种(2.13%)和5种(3.55%),种类数表现为干流>一级支流>二级支流,水库绿藻门种类多于河流,隐藻门种类只在水库样本中出现。优势种主要为硅藻门的脆杆藻(Fragilariasp.)、小环藻(Cyclotella sp.)、针杆藻(Synedra sp.)、舟形藻(Navicula sp.)、桥弯藻(Cymbella sp.)、异极藻(Gomphonema sp.),其中脆杆藻为全流域全年优势种。伊犁河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均值为30.77×10^(4)个/L,生物量均值为0.67 mg/L,季节差异均表现为9月>6月>12月。Marglef物种丰富度、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分别为2.86、0.85、2.48和0.75。河流样本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受海拔、溶氧和总磷的影响较大,水库样本浮游植物受水深、透明度和温度的影响较大。根据多样性指数和藻类丰度,伊犁河水质评价总体为轻度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种群结构 多样性指数 水质评价 伊犁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