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n the Mechanism of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from the View of Elements Flow
1
作者 Chang Ye Jin Tianlin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85-290,共6页
Fromthe enterprise,individual and government,which are the three main economic behavior subject,this paper analysis factors impact of flow behavior main body and the change of the objective function,constraint functio... Fromthe enterprise,individual and government,which are the three main economic behavior subject,this paper analysis factors impact of flow behavior main body and the change of the objective function,constraint function and the impact of the change of behavior equation,and then summarizes their effects on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to build fromexogenous shocks to the endogenous to adapt to the economic decision-making framework,clarify elements flow affect the running mechanismof the urban-rural integ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发展 流动行为 运行机制 经济决策 行为主体 目标函数 约束函数 城乡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教本科专业高质量发展的三重机制及实践路径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继平 陶媛媛 《江苏高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6-124,共9页
职教本科专业是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载体,其高质量发展是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一环。职教本科专业高质量发展是三重机制作用的结果,主要由专业升格机制、转型设置机制和融合发展机制有机运行而推动。职教本科专业高质量发展... 职教本科专业是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载体,其高质量发展是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一环。职教本科专业高质量发展是三重机制作用的结果,主要由专业升格机制、转型设置机制和融合发展机制有机运行而推动。职教本科专业高质量发展依然面临升格机制不畅、转设机制不活、融合机制不顺的障碍,无法高效培养新质生产力所需要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加快推进职教本科专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创新专业升格机制、专业转设机制和专业融合发展机制,打造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品牌,形成职教本科专业全方位、立体化、高水平、可持续发展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本科专业 高质量发展 升格机制 转设机制 融合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制化机械产品设计中二次开发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其展望
3
作者 付雷杰 王建伟 +3 位作者 白瑀 姚慧 左鹏军 曹岩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637-2653,共17页
设计周期是影响定制化机械产品开发的关键因素之一,应用二次开发技术是提高定制化产品开发效率的有效方法。为使二次开发技术更好地在定制化机械产品设计平台开发应用中高质量发展,在分析定制化产品生产发展历程与基于参数化设计的定制... 设计周期是影响定制化机械产品开发的关键因素之一,应用二次开发技术是提高定制化产品开发效率的有效方法。为使二次开发技术更好地在定制化机械产品设计平台开发应用中高质量发展,在分析定制化产品生产发展历程与基于参数化设计的定制化产品设计方法的基础上,简要介绍二次开发关键技术研究进展。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定制化机械产品设计中二次开发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状,总结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人工智能、协同设计、云技术、数字孪生等技术,对未来二次开发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并阐述国产化开发平台的重要性,为定制化机械产品设计中二次开发技术的应用与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制化机械产品 二次开发 参数化设计 技术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动者网络视域下数字支教的常态化机制构建
4
作者 张立国 李静 贺宝勋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8-85,112,共9页
支教是一种促进义务教育师资均衡的服务模式,在推动乡村教育振兴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数字支教作为传统支教的有益补充,正蓬勃兴起,但尚未形成常态化的运行模式。行动者网络理论为重新审视数字支教常态化运行的内在逻辑、全面剖析数字... 支教是一种促进义务教育师资均衡的服务模式,在推动乡村教育振兴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数字支教作为传统支教的有益补充,正蓬勃兴起,但尚未形成常态化的运行模式。行动者网络理论为重新审视数字支教常态化运行的内在逻辑、全面剖析数字支教行动者网络中各异质行动者间的联动关系与作用机理提供了新的科学指引。行动者网络视域下,数字支教的本质是各异质行动者共同参与的“转译”实践。其中,教育管理部门是数字支教网络的核心行动者,高校、社会公益组织是数字支教网络的主要行动者,教育信息化企业、城区优质学校、乡村薄弱学校等人类行动者,以及政策制度、教育理念、数字技术、教育资源等非人类行动者共同构成了数字支教网络的共同行动者。数字支教网络的各异质行动者,通过“问题呈现—引起兴趣—招募与动员—异议排除”四个环节,确定网络的强制通行点,并在强制通行点的统摄下,不断地进行协商、博弈和调整,合力推动网络构建和演化。构建数字支教常态化机制,需要完善制度体系,锚定转译愿景;激活行动主体,释放转译合力;优化网络关系,稳固网络联结,以弥合城乡教育差距,助力乡村教育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支教 行动者网络 运行机制 城乡教育融合发展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守信激励机制的学理基础、实践探索与发展向度
5
作者 刘丁鑫 《征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0,共10页
守信激励机制是社会信用体系运行的核心机制之一,其旨在通过增赋守信者权益而激励人们养成诚信品行。在学理层面,激励机制的正当性亟须从哲学、心理学和管理学等多学科视域进行深入分析。在实践层面,激励机制的实效性则须从指导思想、... 守信激励机制是社会信用体系运行的核心机制之一,其旨在通过增赋守信者权益而激励人们养成诚信品行。在学理层面,激励机制的正当性亟须从哲学、心理学和管理学等多学科视域进行深入分析。在实践层面,激励机制的实效性则须从指导思想、制度体系和特色路径方面进行客观评价。基于此,守信激励机制的未来发展方向要肯定以利导德激励方式,发挥市场声誉资产价值;挖掘嵌入型社会激励方式,打造社会生活通行证;规范行政奖励样态,提升行政激励示范效能;引入守信激励法治轨道,发挥法律激励驱动效用;借力行业组织内在激励,打造行业发展标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守信激励机制 诚信 学理基础 发展向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要素流动驱动城乡融合发展:演进历程、理论逻辑与机制创新
6
作者 姜玲 张子略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33,共10页
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乡关系的深刻变迁映射出资源配置模式由单一流向的传统格局向双向互动的现代模式的历史性跨越。然而,这一进程仍面临诸多挑战,包括流动人口市民化仍显滞后、土地流转不畅... 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乡关系的深刻变迁映射出资源配置模式由单一流向的传统格局向双向互动的现代模式的历史性跨越。然而,这一进程仍面临诸多挑战,包括流动人口市民化仍显滞后、土地流转不畅、资本下乡障碍以及技术要素在城乡间分布不均衡等,这些问题成为制约城乡深度融合发展的关键瓶颈。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及数据要素的跨域重组可以形成多维联动的系统,通过资源优化配置、空间重构等核心机制,成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驱动融合发展的重要引擎。要素的自由流动,作为市场机制下资源配置优化的关键前提,依赖于产权的清晰界定以降低交易成本,需要政府与市场协同,共同破除制度性障碍。新发展阶段需加速构建要素双向流动体系,完善劳动力流动机制,推进系统集成改革,以实现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城乡价值平等交换,为拓展国内大循环、实现共同富裕奠定制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融合 要素流动 理论逻辑 机制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与融媒体融合下的饲料行业信息传播机制优化
7
作者 李晴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41-144,共4页
通过加强新媒体与融媒体的交互融合,围绕互联网电子商务平台增扩信息传播机制,能充分优化现阶段饲料行业市场营销的整体思路、经营理念以及运作模式,从而有助于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文章解析了新媒体与融媒体强化融合所能创设的必要性、... 通过加强新媒体与融媒体的交互融合,围绕互联网电子商务平台增扩信息传播机制,能充分优化现阶段饲料行业市场营销的整体思路、经营理念以及运作模式,从而有助于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文章解析了新媒体与融媒体强化融合所能创设的必要性、优势条件以及现实意义,并针对当前目标受众的多元化消费需求,拟定了具备创新性、可操作性的信息传播策略,以此寻求加快饲料行业市场营销渠道的进一步拓宽,探索更有战略前瞻意义的运营模式,由此实现整个行业综合效益的提质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融媒体 融合发展 饲料行业 信息传播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群一体化对黄河流域低碳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
8
作者 廖乐焕 董燕燕 曹华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21,共7页
黄河流域以能源为主的工业结构和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导致的大气和水环境污染问题,是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城市群一体化是通过多个城市在经济、社会、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协同从而提升整体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过程,截... 黄河流域以能源为主的工业结构和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导致的大气和水环境污染问题,是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城市群一体化是通过多个城市在经济、社会、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协同从而提升整体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过程,截至2023年年底国务院批准建设的国家级城市群中有4个分布在黄河流域。为了探讨城市群一体化对黄河流域低碳发展的影响,在理论机制分析的基础上,基于2011—2022年黄河流域80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把国家级城市群政策的实施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即把黄河流域列入4个国家级城市群发展规划的地级市作为实验组、其余地级市作为对照组,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回归,探讨了城市群一体化对黄河流域低碳发展的影响,并进行了平行趋势检验、稳健性检验、机制检验、空间溢出效应检验等。结果表明:1)城市群一体化能够显著促进黄河流域低碳发展;2)城市群一体化通过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创新促进黄河流域低碳发展,人力资本和环境规制对城市群一体化促进低碳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3)城市群一体化对低碳发展的影响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空间溢出效应的地理距离阈值为200km。提出了进一步全方位推进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提升政府效能、疏通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创新两种中介渠道、充分发挥人力资本和环境规制的调节作用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一体化 低碳发展 多期双重差分模型 机制检验 空间溢出效应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与成片开发土地征收协同的法律机制
9
作者 罗瑞芳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5,共11页
构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与成片开发土地征收之间的协同机制,实现两种方式在保障合理用地需求方面的有机统一,对激活农村土地要素、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入市与成片开发共同承载着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升空间治... 构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与成片开发土地征收之间的协同机制,实现两种方式在保障合理用地需求方面的有机统一,对激活农村土地要素、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入市与成片开发共同承载着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升空间治理效能的目标,但在具体功能定位上各有侧重。制度目标的一致性和制度功能的互补性是协同的理论基础。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制度体系所蕴含的“规划权—征收权/所有权—开发权”运行框架,构成协同的制度逻辑。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是协同实施的前提。“五级三类”规划体系、规划技术指标要求及规划中的民主协商机制从不同层面引导两者在资源配置、空间利用等方面实现科学对接与高效配合。统一的土地收益分配机制是协同实施的保障。共同遵循市场初次分配与政府再分配相结合的分配逻辑、完善成片开发的市场价格形成机制、明确政府通过增值税参与分配是统一土地收益分配的关键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 成片开发土地征收 城乡融合 协同机制 统一国土空间规划 统一土地收益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村BA”赛事现象透视体旅融合的内在机理、发展趋势及创新路径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晨 罗帅呈 李孝杰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9-88,共10页
乡村体育赛事的兴起为体旅深度融合开辟新路径,也为乡村振兴与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重要契机。本文基于“村BA”赛事现象视角,运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和逻辑分析法,探讨体育与旅游融合的内在机理、发展趋势及创新路径。研究发现,“村BA... 乡村体育赛事的兴起为体旅深度融合开辟新路径,也为乡村振兴与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重要契机。本文基于“村BA”赛事现象视角,运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和逻辑分析法,探讨体育与旅游融合的内在机理、发展趋势及创新路径。研究发现,“村BA”赛事依托大众、市场、政府和社会,形成赛事体系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与运营技术智慧赋能、与社会资源多元整合、与公共服务协同共治,推动体育、旅游、文化和经济等方面的多重融合与高效发展。在发展趋势上,体旅融合呈现出形式升级、体验升级和要素升级等显著特征。为进一步推动体旅深度融合,提出体旅环境生态化,彰显区域特色内容;体旅产业智慧化,推动数字管理服务;体旅融合一体化,打造高效协同产业链;体旅项目品牌化,深化立体营销推广等路径,旨在为体育赛事促进体旅融合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启示,助力乡村振兴与产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旅融合 “村BA”赛事 内在机理 发展趋势 创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新质生产力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机理与路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明松 胡方方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7-56,共10页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决定了城乡发展面貌。数字新质生产力以革命性先进技术的突破和应用为发力点,实现对城乡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演进的双重驱动,以此为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势能。深析其机理,数字新质生产力既能推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决定了城乡发展面貌。数字新质生产力以革命性先进技术的突破和应用为发力点,实现对城乡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演进的双重驱动,以此为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势能。深析其机理,数字新质生产力既能推动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三要素及其组合的升级优化,带动城乡空间生产力水平的质态跃升,还能在城乡经济循环畅通、城乡治理创新融合和城乡文化繁荣互促等方面发挥巨大效能,推动城乡生产关系发展演进。当前,限于城乡数字化转型资源配置失衡、城乡产业融合数字支撑不足、城乡数据信息安全流动欠畅等现实阻碍,数字新质生产力赋能城乡融合发展的动力引擎受到一定的削弱和制约。鉴于此,需聚焦于增加乡村数字转型资源供给、促进城乡生产要素双向自由流动、逐步消弭城乡信息传播差距,补齐短板、协同发力,以数字新质生产力绘就城乡融合新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新质生产力 城乡融合发展 作用机理 优化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赋能城乡融合发展——机制分析与门槛效应检验
12
作者 黄蔚 张协奎 《经济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3-74,共12页
基于新发展格局下市场制度创新与城乡空间重构的交互逻辑,运用2001—2023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效应及其传导机制。研究发现,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水平提升1个单位,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相应增加0.0... 基于新发展格局下市场制度创新与城乡空间重构的交互逻辑,运用2001—2023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效应及其传导机制。研究发现,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水平提升1个单位,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相应增加0.06个单位,并且该影响效应随统一大市场建设、产业结构水平变化而呈现出差异性。分维度检验表明,商品、劳动力、资本统一大市场建设均显著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而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对城乡经济、社会、空间融合的作用显著有效,对生活及生态环保融合的影响效应虽不显著但仍具促进作用。机制分析揭示,产业关联强度对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和边际效应跃迁特征的非线性作用关系,并且伴随着产业关联强度变化具有明显的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统一大市场 城乡融合发展 产业关联强度 机制效应 门槛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地区区域一体化对城市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及其机理
13
作者 卢珂 张国庆 李国敏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0-200,共11页
区域一体化可为区域经济提档升级与区域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是减少碳排放的有效途径。以珠江三角洲地区(简称珠三角地区)9个城市为研究对象,选取2009—2022年为研究时间窗口,一是采用超效率SBM模型、非参数核密度估计、ArcGis技术等... 区域一体化可为区域经济提档升级与区域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是减少碳排放的有效途径。以珠江三角洲地区(简称珠三角地区)9个城市为研究对象,选取2009—2022年为研究时间窗口,一是采用超效率SBM模型、非参数核密度估计、ArcGis技术等,测度珠三角地区区域一体化下城市绿色发展效率,并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二是探索构建珠三角地区区域一体化对城市绿色发展效率影响的作用机理模型,并采用Tobit回归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等,实证检验珠三角地区区域一体化对城市绿色发展效率直接和间接影响的作用机理。结果显示:(1)2009—2022年,珠三角地区区域一体化下城市绿色发展效率在整体上有所提升,但各城市之间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性以及两极化分布现象。(2)珠三角地区区域一体化对城市绿色发展效率提升具有显著的直接驱动作用。(3)珠三角地区区域一体化也可通过环境规制、产业结构升级和绿色技术创新等中介变量,独立及协同地间接驱动城市绿色发展效率的提升。基于研究结果提出政策建议:(1)充分利用区域一体化对城市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深入推进区域一体化战略。(2)健全区域一体化实施机制,消除珠三角地区城市绿色发展效率的两极化现象。(3)完善区域一体化平台,充分挖掘区域一体化提升绿色发展效率的潜力。(4)合理加强环境规制、加快产业结构升级与绿色技术创新,增强区域一体化对城市绿色发展效率的驱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一体化 绿色发展效率 时空分异 影响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镇开发边界管控机制完善对策研究
14
作者 余星涤 李勇 +2 位作者 涂梦昭 占晓林 邵其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8-83,共6页
当前,城镇开发边界划定工作已基本完成,下一步的工作重心将由“怎么划”转向“怎么管”。由于城镇开发边界规划管理逻辑与原有的指标规模管控逻辑相比发生了变化,加之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带来城镇空间布局的诸多不确定性,地方在城镇开发边... 当前,城镇开发边界划定工作已基本完成,下一步的工作重心将由“怎么划”转向“怎么管”。由于城镇开发边界规划管理逻辑与原有的指标规模管控逻辑相比发生了变化,加之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带来城镇空间布局的诸多不确定性,地方在城镇开发边界划定实施过程中面临许多困难,为此梳理城镇开发边界划定的国内外探索,以实地调研为基础,从新时期城镇开发边界管控的新要求入手,结合现有的用途管制管理逻辑,提出完善城镇开发边界管控机制的对策,以为下一步优化城镇开发边界管控措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开发边界 管控机制 国土空间用途管制 城镇化 多规合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要素整合机制与创新实践路径研究
15
作者 韦艳冰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8期89-92,共4页
广西作为欠发达地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该文系统分析制约广西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因素,总结广西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主要发展模式,并从机制建设、政策扶持、规范管理、强化监管、构建发展共同体等方面提出创新实践路径,旨在... 广西作为欠发达地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该文系统分析制约广西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因素,总结广西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主要发展模式,并从机制建设、政策扶持、规范管理、强化监管、构建发展共同体等方面提出创新实践路径,旨在破解广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难题,为广西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要素整合机制 制约因素 发展模式 创新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Ⅱ型鲤疱疹病毒研究进展
16
作者 林润鑫 李活 +1 位作者 郑佩明 张婧 《黑龙江水产》 2025年第3期271-275,共5页
鲫(Cyprinus auratus)作为重要的水产养殖品种,近年来因Ⅱ型鲤疱疹病毒(Cyprinid herpesvirusⅡ, CyHV-Ⅱ)引发的造血器官坏死病面临严重威胁,其暴发可导致80%~90%的死亡率,对产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文章系统综述了CyHV-Ⅱ的病原学特性... 鲫(Cyprinus auratus)作为重要的水产养殖品种,近年来因Ⅱ型鲤疱疹病毒(Cyprinid herpesvirusⅡ, CyHV-Ⅱ)引发的造血器官坏死病面临严重威胁,其暴发可导致80%~90%的死亡率,对产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文章系统综述了CyHV-Ⅱ的病原学特性、传播机制、宿主免疫应答及防控策略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该病的综合防控提供理论依据。CyHV-Ⅱ属异样疱疹病毒科,为双链DNA病毒,直径约90 nm~120 nm,表面含gB、gL等关键膜糖蛋白。病毒通过水平(水体)和垂直(亲代至子代)传播扩散,其中gB蛋白与宿主鳃组织Nectin受体结合是其入侵宿主细胞的关键步骤。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利用DNA聚合酶完成复制,并通过出芽释放新病毒粒子。研究发现,30 d龄异育银鲫感染后致死率高达90%~100%,而180 d龄个体则表现为典型病理症状,如肝组织黄化、体表充血等。宿主免疫机制方面,鲫通过先天性免疫(Toll样受体识别病毒DNA、干扰素通路激活)和适应性免疫(T/B淋巴细胞介导的抗体产生及细胞凋亡)双重途径抵御感染。然而,黑鲫等品种因炎症因子表达不足导致免疫应答延迟,易感性较高。针对病毒免疫逃逸,研究鉴定出ORF92、ORF25等8种免疫原性蛋白,为疫苗研发提供了靶点。检测技术方面,基于ELISA和PCR的方法已广泛应用。巢式PCR技术灵敏度达3×10~2 bp/μL,可实现早期快速诊断。防控策略以免疫增强剂和疫苗为核心:甘露寡糖、紫锥菊提取物等通过激活Toll样受体通路提升宿主免疫力;灭活疫苗、重组口服疫苗(如展示ORF132的酵母疫苗)可使存活率提升至64%~71.4%。药物治疗中,穿心莲、黄芪等中草药及小檗碱通过调节免疫显著降低死亡率,其中穿心莲定制饲料投喂60 d后存活率达85%。未来研究需聚焦以下方向:1)解析CyHV-Ⅱ基因组特性及进化规律,比较不同毒株遗传差异;2)探究水质、温度等环境因子对病毒传播及宿主免疫的影响;3)开发高灵敏度检测技术;4)优化疫苗设计以提高保护效价。通过多学科交叉攻关,有望为鲫鱼健康养殖及CyHV-Ⅱ的精准防控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鲫(Cyprinus auratus) Ⅱ型鲤疱疹病毒(Cyprinid herpesvirusⅡ CyHV-Ⅱ) 造血器官坏死病 免疫机制 疫苗开发 综合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遗产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机理与对策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金山 廖斌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3-135,共13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当前,推动两者深度融合发展问题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层面的重点工作之一。文化遗产是文化资源的核心组成部分,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发展关键也需要实现文化遗产和旅游的深度融合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当前,推动两者深度融合发展问题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层面的重点工作之一。文化遗产是文化资源的核心组成部分,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发展关键也需要实现文化遗产和旅游的深度融合发展。借助产业融合理论,本文分析了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机理,强调融合发展关键是产业层面的融合发展,而放松管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以及技术革新是促进产业融合发展的基本动因。梳理了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过程,回顾了文化遗产领域通过引入市场机制曾经引发的巨大争论,分析了两者融合发展面对的新环境新要求,在此基础上,重点借助最新的有关公共资源治理的理论,结合国情,紧密围绕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提出有关推动文化遗产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遗产 旅游业 市场机制 公共资源治理 深度融合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克俊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56-69,共14页
新时代新征程进一步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应坚持“统筹-融合-流动-均衡”的基本思路,抓住健全推进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和深化土地制度改革这... 新时代新征程进一步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应坚持“统筹-融合-流动-均衡”的基本思路,抓住健全推进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和深化土地制度改革这四个着力重点,以县域为重要切入点率先突破城乡二元结构。为此,应坚持以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龙头,以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为主线,继续深化县域要素产权和市场化改革、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机制改革、基础设施建设管护和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改革及城乡规划、建设、治理体制机制等方面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融合发展 体制机制 中国式现代化 县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实融合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趋势及对策 被引量:1
19
作者 夏杰长 刘睿仪 《行政管理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20,共8页
在数字中国、网络强国战略深入实施的时代背景下,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广度与深度持续拓展,成为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数实融合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制包括:通过创新驱动机制构建创新生态,激活产业潜能;通过协调... 在数字中国、网络强国战略深入实施的时代背景下,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广度与深度持续拓展,成为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数实融合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制包括:通过创新驱动机制构建创新生态,激活产业潜能;通过协调推进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经济社会整体协调;通过效益共享机制促进社会公平,实现经济包容性增长和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学的顶层设计和政策体系的支撑:要进一步强化自主创新力度,筑牢数实融合技术根基,驱动高质量发展引擎;优化协调推进机制,统筹推进数实融合的区域、产业、企业协调发展;推进数实融合效益共享,促进经济社会包容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数实融合 高质量发展 发展趋势 内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文旅产业模式、融合驱动机制与发展路径——以新疆昌吉州为例 被引量:3
20
作者 赵丽娟 《农业展望》 2024年第4期62-67,共6页
农文旅融合发展有助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民族地区特色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的重要路径。针对当前研究关于农文旅产业模式与融合驱动机制剖析不深入问题,本研究以新疆昌吉州的幸福村葫芦文创产业、月亮地村古村落民宿群、半截沟镇旱... 农文旅融合发展有助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民族地区特色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的重要路径。针对当前研究关于农文旅产业模式与融合驱动机制剖析不深入问题,本研究以新疆昌吉州的幸福村葫芦文创产业、月亮地村古村落民宿群、半截沟镇旱地大麦种植业、玛纳斯县葡萄酿酒产业开展多案例分析发现,昌吉州以特色种植业的多功能性,融合工艺民俗文化与休闲观光旅游作为农文旅产业模式,以规划布局、公共服务支撑、产业政策扶持、市场化运作为驱动力,从示范带动到整体推进实现产业融合发展。然而,与国内多数农文旅融合产业一样,昌吉州面临农文旅融合层次偏低、多数特色产业未融合发展以及高端人才短缺等共性发展难题。基于此,未来中国农文旅融合发展的路径为特色产业资源整合、农文旅跨域纵深融合以及复合型人才引进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文旅融合 驱动机制 产业模式 发展路径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