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井间地震资料深度域合成记录的制作方法
被引量:
16
1
作者
王永刚
朱兆林
曹丹平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7-30,34,共5页
在对深度域的井间地震资料进行地质解释时,用于层位标定的合成记录必须是深度域的。对深度域的地震资料合成记录制作方法进行了探讨。总结归纳深度域合成记录制作过程应包括:(1)利用声波、密度等测井曲线进行层位划分并建立深时关系,根...
在对深度域的井间地震资料进行地质解释时,用于层位标定的合成记录必须是深度域的。对深度域的地震资料合成记录制作方法进行了探讨。总结归纳深度域合成记录制作过程应包括:(1)利用声波、密度等测井曲线进行层位划分并建立深时关系,根据多层介质反射系数的波动方程推导公式,求取频率域的反射系数;(2)对时间域的井旁道记录利用同态反褶积方法提取地震子波,得到频率域的子波谱;(3)利用频率域褶积模型计算合成记录,作反傅里叶变换得到时间域合成地震记录,再根据时深关系求出每个时域采样点对应的深度点,按照所要求的深度采样间隔进行重采样,得到深度域合成地震记录。应用实例表明,利用该方法制作的合成记录与井旁道的吻合程度较高,可以用于井间资料的层位标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间地震资料
地质解释
深度域
合成记录
反射系数
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井间地震资料层位标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
8
2
作者
杨国权
王永刚
+2 位作者
朱兆林
刘磊
曹丹平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5年第3期217-219,共3页
制作高精度的深度域合成地震记录是实现井间地震资料层位标定的关键。介绍了采用深度域不对称子波算子求取合成地震记录的方法,即对已有的测井曲线,利用有效地震地质模型分析方法进行层位划分并建立深时关系;根据由波动方程导出的反射...
制作高精度的深度域合成地震记录是实现井间地震资料层位标定的关键。介绍了采用深度域不对称子波算子求取合成地震记录的方法,即对已有的测井曲线,利用有效地震地质模型分析方法进行层位划分并建立深时关系;根据由波动方程导出的反射系数计算公式,求取频率域的反射系数;把井旁道记录转换到时间域.利用相关分析方法提取实际资料的地震子波,进而得到频率域的子波谱;利用频率域褶积模型计算合成记录,经傅里叶反变换、时深转换和重采样后得到深度域合成地震记录。实际应用表明,采用深度域方法制作的合成记录与井旁地震道吻合程度较高,可以用于井间地震资料的层位标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间地震
深度域合成记录
不对称子波算子
有效地震地质模型
反射系数
地震子波
深时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种基于时不变褶积的深度域合成地震记录制作方法
被引量:
9
3
作者
陈可洋
赵宝山
李永臣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5-41,共7页
目前地震资料合成记录的制作和标定工作主要是在时间域进行,而随着深度域地震成像技术的工业化推广应用,深度域合成地震记录的制作与标定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时不变褶积的深度域合成地震记录制作方法,并给出了具体的计...
目前地震资料合成记录的制作和标定工作主要是在时间域进行,而随着深度域地震成像技术的工业化推广应用,深度域合成地震记录的制作与标定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时不变褶积的深度域合成地震记录制作方法,并给出了具体的计算步骤,即基于线性时不变假设,先将深度域数据转换到伪深度域,与伪深度域地震子波进行褶积,然后再转换到深度域,解决深度域非线性时变褶积问题。采用层状介质模型和逆时偏移模型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准确有效性,并成功应用于标定实际深度域地震成像数据,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计算过程简单、易实现,制作的深度域合成地震记录准确可靠,可以为深度域地震资料处理和解释提供重要的方法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域合成地震记录
制作方法
计算步骤
模型试验
实际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深度域地震资料解释技术应用及效果
被引量:
10
4
作者
周赏
汪关妹
+3 位作者
张万福
张宏伟
方海飞
封若武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1期92-98,共7页
深度域地震资料与时间域资料存在诸多不同,其解释方法与时间域也存在差异。应用GeoEast解释系统的深度域特色解释功能,探索了深度域地震资料的解释方法和流程:通过深度域合成记录直接标定,明确井震间的对应关系;应用井震差异建场方法进...
深度域地震资料与时间域资料存在诸多不同,其解释方法与时间域也存在差异。应用GeoEast解释系统的深度域特色解释功能,探索了深度域地震资料的解释方法和流程:通过深度域合成记录直接标定,明确井震间的对应关系;应用井震差异建场方法进行构造图校正,使构造解释成果更加精细;运用几何类和动力学类属性进行储层预测,其空间位置更加准确;非线性的BP神经网络反演提高了储层预测精度;在速度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利用波数类属性进行含油气性检测。应用该方法完成了冀中探区深度域地震资料解释,构造解释和储层预测结果精度能够满足地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East解释系统
深度域
深度域合成记录
井震误差建场
非线性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井间地震资料深度域合成记录的制作方法
被引量:
16
1
作者
王永刚
朱兆林
曹丹平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出处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7-30,34,共5页
文摘
在对深度域的井间地震资料进行地质解释时,用于层位标定的合成记录必须是深度域的。对深度域的地震资料合成记录制作方法进行了探讨。总结归纳深度域合成记录制作过程应包括:(1)利用声波、密度等测井曲线进行层位划分并建立深时关系,根据多层介质反射系数的波动方程推导公式,求取频率域的反射系数;(2)对时间域的井旁道记录利用同态反褶积方法提取地震子波,得到频率域的子波谱;(3)利用频率域褶积模型计算合成记录,作反傅里叶变换得到时间域合成地震记录,再根据时深关系求出每个时域采样点对应的深度点,按照所要求的深度采样间隔进行重采样,得到深度域合成地震记录。应用实例表明,利用该方法制作的合成记录与井旁道的吻合程度较高,可以用于井间资料的层位标定。
关键词
井间地震资料
地质解释
深度域
合成记录
反射系数
地震勘探
Keywords
crosshole
seismic
seismic
wavelet
synthetic
seismogram
in
depth
domain
time-
depth
transform
分类号
P631.4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井间地震资料层位标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
8
2
作者
杨国权
王永刚
朱兆林
刘磊
曹丹平
机构
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出处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5年第3期217-219,共3页
文摘
制作高精度的深度域合成地震记录是实现井间地震资料层位标定的关键。介绍了采用深度域不对称子波算子求取合成地震记录的方法,即对已有的测井曲线,利用有效地震地质模型分析方法进行层位划分并建立深时关系;根据由波动方程导出的反射系数计算公式,求取频率域的反射系数;把井旁道记录转换到时间域.利用相关分析方法提取实际资料的地震子波,进而得到频率域的子波谱;利用频率域褶积模型计算合成记录,经傅里叶反变换、时深转换和重采样后得到深度域合成地震记录。实际应用表明,采用深度域方法制作的合成记录与井旁地震道吻合程度较高,可以用于井间地震资料的层位标定。
关键词
井间地震
深度域合成记录
不对称子波算子
有效地震地质模型
反射系数
地震子波
深时转换
Keywords
seismic
crosshole method
synthetic
seismogram
in
depth
domain
asymmetry wavelet operator
efficient
seismic
-geologic model
reflective coefficients
seismic
wave-let
time-
depth
transform
分类号
P631.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种基于时不变褶积的深度域合成地震记录制作方法
被引量:
9
3
作者
陈可洋
赵宝山
李永臣
机构
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忻州分公司
出处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5-41,共7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火山岩油气藏的形成机制与分布规律(编号:2009CB219307)"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技计划项目"井中VSP地震处理配套技术研究及在松辽岩性油藏评价中的应用(编号:KT2015-12-08)"部分研究成果
文摘
目前地震资料合成记录的制作和标定工作主要是在时间域进行,而随着深度域地震成像技术的工业化推广应用,深度域合成地震记录的制作与标定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时不变褶积的深度域合成地震记录制作方法,并给出了具体的计算步骤,即基于线性时不变假设,先将深度域数据转换到伪深度域,与伪深度域地震子波进行褶积,然后再转换到深度域,解决深度域非线性时变褶积问题。采用层状介质模型和逆时偏移模型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准确有效性,并成功应用于标定实际深度域地震成像数据,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计算过程简单、易实现,制作的深度域合成地震记录准确可靠,可以为深度域地震资料处理和解释提供重要的方法指导。
关键词
深度域合成地震记录
制作方法
计算步骤
模型试验
实际应用
Keywords
synthetic seismic record in depth domain
creation method
computational procedure
model test
practical application
分类号
TE13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深度域地震资料解释技术应用及效果
被引量:
10
4
作者
周赏
汪关妹
张万福
张宏伟
方海飞
封若武
机构
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究院地质研究中心
东方地球物理公司国际勘探事业部
出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1期92-98,共7页
文摘
深度域地震资料与时间域资料存在诸多不同,其解释方法与时间域也存在差异。应用GeoEast解释系统的深度域特色解释功能,探索了深度域地震资料的解释方法和流程:通过深度域合成记录直接标定,明确井震间的对应关系;应用井震差异建场方法进行构造图校正,使构造解释成果更加精细;运用几何类和动力学类属性进行储层预测,其空间位置更加准确;非线性的BP神经网络反演提高了储层预测精度;在速度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利用波数类属性进行含油气性检测。应用该方法完成了冀中探区深度域地震资料解释,构造解释和储层预测结果精度能够满足地质需求。
关键词
GeoEast解释系统
深度域
深度域合成记录
井震误差建场
非线性反演
Keywords
GeoEast
in
terpretation sub-system
depth
domain
synthetic
seismogram
difference the between well and surface
seismic
nonl
in
ear
in
version
分类号
P63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井间地震资料深度域合成记录的制作方法
王永刚
朱兆林
曹丹平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井间地震资料层位标定方法研究
杨国权
王永刚
朱兆林
刘磊
曹丹平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5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一种基于时不变褶积的深度域合成地震记录制作方法
陈可洋
赵宝山
李永臣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深度域地震资料解释技术应用及效果
周赏
汪关妹
张万福
张宏伟
方海飞
封若武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