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dified Omega-K algorithm for processing helicopter-borne frequency modulated continuous waveform rotating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data 被引量:2
1
作者 Dong Li Guisheng Liao +1 位作者 Yong Liao Lisheng Ya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5年第3期476-485,共10页
With appropriate geometry configuration, helicopter- borne rotating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ROSAR) can break through the limitations of monostat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 on forward-looking imaging. With ... With appropriate geometry configuration, helicopter- borne rotating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ROSAR) can break through the limitations of monostat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 on forward-looking imaging. With this capability, ROSAR has extensive potential applications, such as self-navigation and self-landing. Moreover, it has many advantages if combined with the frequency modulated continuous wave (FMCW) technology. A novel geometric configuration and an imaging algorithm for helicopter-borne FMCW-ROSAR are proposed. Firstly, by per- forming the equivalent phase center principle, the separated trans- mitting and receiving antenna system is equalized to the case of system configuration with antenna for both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ignals. Based on this, the accurate two-dimensional spectrum is obtained and the Doppler frequency shift effect in- duced by the continuous motion of the platform during the long pulse duration is compensated. Next, the impacts of the velocity approximation error on the imaging algorithm are analyzed in de- tail, and the system parameters selection and resolution analysis are presented. The well-focused SAR image is then obtained by using the improved Omega-K algorithm incorporating the accurate compensation method for the velocity approximation error. FJnally, correctness of the analysis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al- gorithm are demonstrated through simulation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licopter-borne rotating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rosar frequency modulated continuous wave (FMCW) improved Omega-K algorithm two-dimensional spectru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tofocus technique for ISAR imaging of uniformly rotating targets based on the ExCoV method 被引量:1
2
作者 Chengguang Wu Hongqiang Wang +2 位作者 Bin Deng Yuliang Qin Wuge Su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7年第2期267-275,共9页
The 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SAR) imaging can be converted into a sparse reconstruction problem and solved by the l1norm minimization algorithm. The basis matrix in sparse ISAR imaging is usually characteriz... The 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SAR) imaging can be converted into a sparse reconstruction problem and solved by the l1norm minimization algorithm. The basis matrix in sparse ISAR imaging is usually characterized by the unknown rotation rate of a moving target, thus the rotation rate and the sparse signal should be jointly estimated. Especially due to the imperfect coarse motion compensation, we consider the phase error correction problem in the context of the sparse signal reconstruction. To address this issue, we propose an iterative reweighted method, which jointly estimates the rotation rate, corrects the phase error and reconstructs a high resolution ISAR image. The proposed method gives a gradual and interweaved iterative process to refine the unknown parameters to achieve the best sparse representation for the ISAR signals. Particularly, in ISAR image reconstruction, the l1norm minimization algorithm is sensitive to user parameters. Setting these user parameters are not trivial and the reconstruction performance depends significantly on their choices. Then, we consider an expansion-compression variance-component (ExCoV) based method, which is automatic and demands no prior knowledge about signal-sparsity or measurement-noise levels. Both numerical and electromagnetic data experiments are implemented to show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It is shown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estimate the rotation rate and correct the phase errors simultaneously, and its superior performance is proved in terms of high resolution ISAR image. © 2017 Beijing Institute of Aerospace Inform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ror compensation Error correction Errors Image processing Image reconstruction Inverse problems 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terative methods Motion compensation Numerical methods rotation Signal reconstruction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5的SAR图像有向舰船目标检测算法 被引量:3
3
作者 薛雅丽 贺怡铭 +1 位作者 崔闪 欧阳权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1-268,共8页
针对合成孔径雷达(SAR)小目标成像特征不显著、目标具有任意朝向易出现漏检、检测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面向SAR舰船小目标的ES-YOLOv5检测算法.添加小目标检测层调整感受野大小,更适应小目标尺度特征,方便进行多尺度融合.引入EMA注意力... 针对合成孔径雷达(SAR)小目标成像特征不显著、目标具有任意朝向易出现漏检、检测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面向SAR舰船小目标的ES-YOLOv5检测算法.添加小目标检测层调整感受野大小,更适应小目标尺度特征,方便进行多尺度融合.引入EMA注意力机制重点关注目标关键信息,强化特征的表达能力.使用圆平滑标签(CSL)技术适应角度的周期性,实现了对角度的高精度分类.实验结果表明,在RSDD-SAR数据集上,该方法在交并比阈值为0.5时的平均检测精度达到90.9%,在提高SAR舰船小目标检测精度方面比基准算法YOLOv5提高了6%,显著改善了模型的检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SAR) 舰船图像 旋转检测 注意力机制 YOLOv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域分析的ROSAR成像算法 被引量:2
4
作者 杨科 廖桂生 +1 位作者 徐青 张向阳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189-1193,共5页
在现有的ROS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with Rotating antennas)成像算法中,基于斜距泰勒级数展开的算法存在方位向失配问题,时域相关卷积算法不能快速校正距离弯曲.频域ROSAR成像算法采用驻相点原理,直接对ROSAR回波信号进行二维频... 在现有的ROS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with Rotating antennas)成像算法中,基于斜距泰勒级数展开的算法存在方位向失配问题,时域相关卷积算法不能快速校正距离弯曲.频域ROSAR成像算法采用驻相点原理,直接对ROSAR回波信号进行二维频域变换,保留回波信号的频谱特征,进而构造相应的频域去耦函数和频域匹配函数,实现频域距离弯曲校正和目标场景重构.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快速校正距离弯曲及有效克服方位向失配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式合成孔径雷达 频域成像 驻相点原理 弯曲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化旋转域特征驱动的极化ISAR空间目标分类
5
作者 崔兴超 付耀文 +1 位作者 粟毅 陈思伟 《信号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72-1085,共14页
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世界各大强国发射了大量遥感成像卫星、通信卫星等空间目标。地基极化逆合成孔径雷达(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SAR)具有远距离、高分辨、全天时、全天候的工作特点,能够获取空间目标高分辨率二维雷... 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世界各大强国发射了大量遥感成像卫星、通信卫星等空间目标。地基极化逆合成孔径雷达(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SAR)具有远距离、高分辨、全天时、全天候的工作特点,能够获取空间目标高分辨率二维雷达图像。基于极化ISAR图像开展空间目标分类识别对研判目标载荷类型和潜在行为意图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空间目标散射多样性带来的解译模糊问题和极化ISAR图像全局特性感知难题,本文立足极化ISAR体制,开展极化旋转域特征驱动的极化ISAR空间目标分类研究。首先,选取四型遥感成像卫星和通信卫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CAD)模型开展电磁仿真,构造不同观测视角、不同带宽和不同信噪比参数的空间目标极化ISAR电磁仿真数据集;其次,针对空间目标散射多样性问题,将两通道之间的极化相关值扩展到绕雷达视线的极化旋转域,构造极化相关方向图解译工具,进而深入挖掘和提取极化相关方向图幅度类特征。同时,针对极化ISAR图像全局特性感知难题,优化现有深度学习模型,设计可提取极化ISAR图像全局特性的非局部注意力模型,进而深入挖掘极化ISAR图像非局部特征。最后,利用极化旋转域特征驱动嵌入了非局部注意力模型的深度学习网络,实现极化ISAR空间目标分类。基于不同观测视角、带宽和信噪比参数的空间目标电磁仿真数据开展实验验证,本文所提方法相较于现有方法具有更高的分类精度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目标 极化逆合成孔径雷达 分类 极化旋转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旋转角反射器的SAR无源干扰新方法
6
作者 王滢 刘桂坤 +2 位作者 陈亦彬 明峰 李亮 《现代雷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9-118,共10页
通过调控旋转角速度、旋转半径等参数,旋转角反射器能够对合成孔径雷达(SAR)回波信号产生微多普勒调制,从而实现多种干扰效果。文中基于旋转角反射器提出了一种针对SAR系统的无源干扰新方法,该方法在角反射器围绕特定旋转中心做圆周运... 通过调控旋转角速度、旋转半径等参数,旋转角反射器能够对合成孔径雷达(SAR)回波信号产生微多普勒调制,从而实现多种干扰效果。文中基于旋转角反射器提出了一种针对SAR系统的无源干扰新方法,该方法在角反射器围绕特定旋转中心做圆周运动的基础上,设定该旋转中心同时围绕另一中心点做圆周运动。结合距离多普勒算法,建立了旋转角反射器成像模型,对干扰参数进行了分析,定量化讨论了不同参数对该方法干扰效果的调控作用,并对不同调制参数下所产生的干扰样式进行了验证分析,同时分析了通过角反射器布阵方式实现大范围压制干扰的可行性。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能够为该方法的应用与实现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无源干扰 压制干扰 旋转角反射器 微多普勒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旋转目标感知网络的SAR船舶检测方法
7
作者 王梓懿 尹嘉豪 +1 位作者 黄博斌 高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498-2505,共8页
目标尺寸变化多样且干扰因素多,目标有多种方向且训练样本数据量有限是当前合成孔径雷达(SAR)船舶检测方法主要面临的2个难题。为此,提出了一种用于SAR图像船舶检测的旋转目标感知网络RCAR-Net。主干网络使用基于多尺度Transformer架构... 目标尺寸变化多样且干扰因素多,目标有多种方向且训练样本数据量有限是当前合成孔径雷达(SAR)船舶检测方法主要面临的2个难题。为此,提出了一种用于SAR图像船舶检测的旋转目标感知网络RCAR-Net。主干网络使用基于多尺度Transformer架构的PVTv2,可以更好地保留特征图的局部连续性,同时更好地融合图像的多尺度特征;将旋转边界框与RetinaNet结合,有效减少了背景冗余以及噪声的干扰;引入Cutout方法进行数据增强,用现有样本的部分遮挡来扩大数据集,提高模型的鲁棒性和泛化能力;为了在保证检测精度的同时节省计算和内存开销,使用高效的CARAFE算子对低分辨率的特征图进行上采样,提高多尺度融合效果。RCAR-Net在SSDD和HRSID这2个SAR船舶检测数据集的平均精度分别达到93.63%和90.37%,明显优于DPAN、PANet等方法,对于目标尺寸变化和噪声干扰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船舶检测 旋转边界框 深度学习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高分辨率多视角SAR图像的端到端配准算法 被引量:1
8
作者 孙晓坤 贠泽楷 +1 位作者 胡粲彬 项德良 《雷达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9-404,共16页
由于侧视和相干成像机制,当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的成像视角变化较大时,图像间的特征差异会变大,使图像配准难度增加。针对高分辨率多视角SAR图像,传统的配准技术主要面临提取的关键点定位精度不足和匹配精度低的问题。基于上... 由于侧视和相干成像机制,当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的成像视角变化较大时,图像间的特征差异会变大,使图像配准难度增加。针对高分辨率多视角SAR图像,传统的配准技术主要面临提取的关键点定位精度不足和匹配精度低的问题。基于上述难点,该文设计了一种端到端的高分辨率多视角SAR图像配准网络。文章主要贡献包括:提出基于局部像素偏移模型的高分辨率SAR图像特征提取方法,该方法提出多样性峰值损失监督训练关键点提取网络中响应权重分配部分,并通过检测像素偏移量来优化关键点坐标;提出基于自适应调整卷积核采样位置的描述符提取方法,利用稀疏交叉熵损失监督训练网络中描述符匹配。实验结果显示,相比于其他配准方法,该文提出的算法针对高分辨率多视角SAR图像配准效果显著,平均误差降低超过65%,正确匹配点对数提高了3~5倍,运行时间平均缩短5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遥感图像配准 特征描述符提取 旋转鲁棒性 像素偏移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拍卖理论的组网雷达多轨道目标ISAR成像资源分配算法
9
作者 蒋李兵 杨庆伟 +1 位作者 郑舒予 王壮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93,共13页
地基逆合成孔径雷达(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SAR)在遂行空间目标观测任务过程中,往往面临着在可观测空域内出现多个空间目标而导致成像任务相互冲突的问题,限制了组网雷达整体观测效能。为解决上述问题,首先探讨了雷达布站... 地基逆合成孔径雷达(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SAR)在遂行空间目标观测任务过程中,往往面临着在可观测空域内出现多个空间目标而导致成像任务相互冲突的问题,限制了组网雷达整体观测效能。为解决上述问题,首先探讨了雷达布站位置与空间目标轨道参数对ISAR成像质量的影响,以此为基础提出一种基于拍卖理论的组网雷达多目标ISAR成像资源分配算法。该算法结合成像分辨率对成像积累角的约束作用与目标相对于雷达的等效旋转角速度变化趋势,引入拍卖理论,实现了雷达站址与ISAR成像弧段的优化选择,形成目标、雷达与成像弧段相对应的最优观测方案。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够在保证多目标ISAR成像质量要求的前提下降低雷达组网所需观测时长,为提升雷达组网整体观测效能提供一种有效手段与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成像资源分配 轨道参数 有效转动量 空间目标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升机载ROSAR运动补偿及成像算法
10
作者 束宇翔 李东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83-390,397,共9页
针对传统旋转式合成孔径雷达(ROSAR)成像算法在直升机平台运动下难以实现有效的聚焦成像问题,提出一种融合直升机平台运动补偿的改进Chirp Scaling算法。首先建立了存在平台运动时直升机载ROSAR成像的几何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平台运... 针对传统旋转式合成孔径雷达(ROSAR)成像算法在直升机平台运动下难以实现有效的聚焦成像问题,提出一种融合直升机平台运动补偿的改进Chirp Scaling算法。首先建立了存在平台运动时直升机载ROSAR成像的几何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平台运动引起的目标斜距误差随目标位置的变化关系,得到了平台运动引入的斜距误差的空变特性,并给出误差补偿方法。然后分析了雷达相位中心等效速度随目标斜距变化对成像质量的影响,并把其影响补偿融入到Chirp Scaling算法的距离徙动空变性校正和方位压缩中。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升机平台 旋转式合成孔径雷达 改进的Chirp SCALING算法 运动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OSAR的高分辨波数域成像算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俊 廖桂生 +2 位作者 许京伟 朱圣棋 杨科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27-1234,共8页
旋转式合成孔径雷达(rotor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ROSAR)是一种新型成像雷达,在高分辨条件下,距离徙动对ROSAR成像结果影响严重。波数域成像算法利用插值操作实现距离徙动的精确校正,但由于ROSAR复杂的斜距历程,导致传统波数处理获... 旋转式合成孔径雷达(rotor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ROSAR)是一种新型成像雷达,在高分辨条件下,距离徙动对ROSAR成像结果影响严重。波数域成像算法利用插值操作实现距离徙动的精确校正,但由于ROSAR复杂的斜距历程,导致传统波数处理获得的二维波数谱形式复杂,难以进行插值操作。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ROSAR波数域成像算法。重新构建角度维波数,通过求解隐函数获得易于插值操作的信号二维波数域表达式,设计参考函数消除高频调制影响,最终通过Stolt插值实现宽波束大场景下距离徙动无近似校正与精确聚焦。仿真实验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式合成孔径雷达 渡数域成像 距离徙动 Stolt插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卡尔丹方程的高分辨ROSAR成像算法及性能分析
12
作者 张俊 廖桂生 +1 位作者 许京伟 朱圣棋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510-2517,共8页
旋转式合成孔径雷达(rotor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ROSAR)是一种新型的雷达成像模式,其圆形运动轨迹斜距历程造成传统二阶斜距近似法在宽方位波束场景下方位向散焦严重。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卡尔丹方程解析表达式的ROSAR成... 旋转式合成孔径雷达(rotor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ROSAR)是一种新型的雷达成像模式,其圆形运动轨迹斜距历程造成传统二阶斜距近似法在宽方位波束场景下方位向散焦严重。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卡尔丹方程解析表达式的ROSAR成像算法。考虑通过对回波信号的斜距表达式进行四阶近似,推导了回波信号的二维频谱,分析距离徙动对成像结果的影响,提出基于卡尔丹方程解析表达式实现距离徙动补偿,进而实现整个场景精确聚焦的成像算法并给出了算法的运算量。仿真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及在噪声环境下的稳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式合成孔径雷达 二维频谱 卡尔丹方程 距离徙动 四阶近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otational parameters estimation of maneuvering target in ISAR imaging 被引量:1
13
作者 Wenchen Li Jin Liu +2 位作者 Xuesong Wang Shunping Xiao Guoyu Wa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0年第1期41-46,共6页
The rotational parameters estimation of maneuvering target is the key of cross-range scaling of ISAR (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which can be used in the target feature extraction. The cross-range signal mod... The rotational parameters estimation of maneuvering target is the key of cross-range scaling of ISAR (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which can be used in the target feature extraction. The cross-range signal model of rotating target with fixed acceleration is presented and the weighted linear least squares estimation of rotational parameters with fixed velocity or acceleration is proposed via the relationship of cross-range FM (frequency modulation) parameter, scatterers coordinates and rotational parameters. The FM parameter is calculated via RWT (Radon-Wigner transform). The ISAR imaging and cross-range scaling based on scaled RWT imaging method are implemented after obtaining rotational parameters. The rotational parameters estimation and cross-range scaling are validated by the ISAR processing of experimental radar data, and the method presents good application foreground to the ISAR imaging and scaling of maneuvering targe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maneuvering target rotational parameters estimation cross-range scaling scaled Radon-Wigner transform imag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联合TDCM和PFA的空间目标大转角ISAR成像方法 被引量:5
14
作者 胡国伟 汪玲 朱岱寅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1-169,共9页
空间目标态势感知是当前航天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逆合成孔径雷达(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SAR)是空间目标感知的一种有效手段。为了得到利于目标鉴别的高分辨二维ISAR图像,需要通过增大积累转角来提高方位向分辨率。但是,... 空间目标态势感知是当前航天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逆合成孔径雷达(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SAR)是空间目标感知的一种有效手段。为了得到利于目标鉴别的高分辨二维ISAR图像,需要通过增大积累转角来提高方位向分辨率。但是,随着转角的增大,平动与转动之间的耦合增大,使得传统的先平动补偿、后利用转动成像的两步式成像方法不再适用。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时域信号共轭相乘(Time Domain Conjugate Multiplication, TDCM)处理与极坐标格式算法(Polar Format Algorithm, PFA)的成像算法,首先利用雷达回波的二维相干性,通过TDCM处理进行平动粗补偿,然后借助PFA的插值操作校正大转角引起的散射点越分辨单元走动(Motion Through Resolution Cell, MTRC)并估计目标相对转动参数。通过迭代处理,持续对平动和转动参数进行优化,提升运动补偿效果。仿真验证了所提成像算法的有效性,与传统算法相比,成像聚焦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合成孔径雷达 空间目标 大转角 运动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绕月SAR天线热控设计
15
作者 祝尚坤 孔祥举 +1 位作者 徐计元 黄璐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33,共5页
合成孔径雷达(SAR)天线是遥感卫星的重要载荷之一,面对月球轨道舱外天线复杂的外热流环境,结合轨道特点,对天线开展了详细的外热流分析,解析了月球环境的热设计难点,进行了针对性的热控设计,解决了极地轨道下天线在一个很大的外热流和... 合成孔径雷达(SAR)天线是遥感卫星的重要载荷之一,面对月球轨道舱外天线复杂的外热流环境,结合轨道特点,对天线开展了详细的外热流分析,解析了月球环境的热设计难点,进行了针对性的热控设计,解决了极地轨道下天线在一个很大的外热流和极小的外热流间不断循环的问题。采用TMG软件对天线进行了热仿真分析,并利用热模拟件进行了热平衡试验。分析和试验结果表明,天线各单机温度满足指标要求。本文适用于平板SAR天线,对有源SAR天线的热控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天线 热控设计:热模拟件 热平衡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波束优化赋形方法的斜视星载SAR模糊抑制研究
16
作者 王长城 张毅 +1 位作者 张永伟 王伟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67-576,共10页
距离模糊和方位模糊会严重影响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的成像质量。现有的利用天线波束赋形来抑制模糊的方法在雷达正侧视成像时取得了优异的效果,但并不适用于雷达斜视的情况。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平... 距离模糊和方位模糊会严重影响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的成像质量。现有的利用天线波束赋形来抑制模糊的方法在雷达正侧视成像时取得了优异的效果,但并不适用于雷达斜视的情况。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平面阵列天线波束赋形的星载SAR二维模糊(距离和方位模糊)抑制方法。使用距离-方位模糊综合的模糊比(Ambiguity to Signal Ratio,ASR)指标来替代距离模糊比及方位模糊比,结合对不同斜视情形下天线波束变化的分析,充分考虑包含镜像模糊区在内的所有模糊区,建立了模糊比-天线权重优化模型。以模糊能量为目标函数、天线方向图掩模作为约束确立二次锥(Quadratic Cone Programming,QCP)优化问题,求解得到阵元幅度相位分布。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通过调节模糊区对应的旁瓣幅值,灵活地抑制SAR斜视成像的距离和方位模糊,进而提高星载SAR的成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 模糊抑制 天线方向图综合 波束优化赋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载平面SAR卫星RCS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魏明山 刘光花 +1 位作者 程忠健 李玉财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4-39,共6页
对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卫星结构精细估计是空间态势感知的主要内容,阵元间距的估计更是关注的重点。在微带星载SAR间距研究基础上,开展了波导裂缝SAR卫星电磁仿真和间距估计,利用SAR卫星不同倾斜角下的雷达散射截面(RCS)空间不变性,... 对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卫星结构精细估计是空间态势感知的主要内容,阵元间距的估计更是关注的重点。在微带星载SAR间距研究基础上,开展了波导裂缝SAR卫星电磁仿真和间距估计,利用SAR卫星不同倾斜角下的雷达散射截面(RCS)空间不变性,采用球体空间距离实现了倾斜角未知条件下的阵列间距估计。对多颗SAR卫星实测数据分析表明方法可靠可行,研究获得的RCS身份密码有助于提高SAR卫星识别和精细结构估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散射截面 合成孔径雷达 微带天线 波导裂缝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局特征融合的SAR图像旋转舰船目标检测算法
18
作者 薛峰涛 孙天宇 +1 位作者 杨益民 杨健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044-4053,共10页
针对常规模型在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图像中对近岸旋转舰船目标检测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全局特征融合的SAR图像旋转舰船目标检测方法。首先,通过全局注意力特征金字塔网络融合不同层级特征,缩短了底层特... 针对常规模型在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图像中对近岸旋转舰船目标检测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全局特征融合的SAR图像旋转舰船目标检测方法。首先,通过全局注意力特征金字塔网络融合不同层级特征,缩短了底层特征向顶层特征的传递路径。其次,在图像块融合阶段加入位置编码,以减少降采样导致的定位信息损失。最后,采用旋转特征对齐网络生成高质量的锚点和旋转对齐特征,用于分类和坐标回归。所提方法在SAR舰船斜框检测数据集(rotated ship detection dataset in SAR images,RSDD-SAR)上旋转交并比为0.5时的平均检测精度达到了0.8948,对近岸和离岸舰船都有着较好的检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舰船检测 旋转目标检测 神经网络 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控阵馈源反射面天线在星载SAR中的应用
19
作者 王楠 郎宇 +2 位作者 禹卫东 倪江 郑明洁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7,共7页
5米S频段合成孔径雷达(S-SAR)卫星是一个采用相控阵馈源反射面天线体制的SAR卫星,从5米S-SAR天线技术要求出发,阐述了采用相控阵馈源反射面天线体制的理由,介绍了该种天线的工作原理、设计方法和性能特点。给出了天线系统组成和部分典... 5米S频段合成孔径雷达(S-SAR)卫星是一个采用相控阵馈源反射面天线体制的SAR卫星,从5米S-SAR天线技术要求出发,阐述了采用相控阵馈源反射面天线体制的理由,介绍了该种天线的工作原理、设计方法和性能特点。给出了天线系统组成和部分典型的实测结果。相控阵馈源反射面天线的创新点在于,该种天线是相控阵天线和反射面天线两种技术体制的融合,兼具相控阵天线可靠性高、波束控制灵活和反射面天线易实现大口径、轻量化、高收纳比的特点,在一些应用场合可以实现资源和效能的最优化平衡。对相控阵馈源反射面天线的特点做了说明,以期为该技术路线后续发展完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控阵馈源 反射面天线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无源压制性SAR干扰方法 被引量:20
20
作者 孙光才 白雪茹 +2 位作者 周峰 邢孟道 保铮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10-613,共4页
该文针对SAR成像的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旋转角反射器的无源SAR压制性干扰新方法,该方法利用旋转角反射器所产生的微多普勒调制,在方位上形成干扰条带,利用旋转角反射器的排列形成距离向压制干扰,这样可以有效地遮盖所保护的目标。同时,... 该文针对SAR成像的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旋转角反射器的无源SAR压制性干扰新方法,该方法利用旋转角反射器所产生的微多普勒调制,在方位上形成干扰条带,利用旋转角反射器的排列形成距离向压制干扰,这样可以有效地遮盖所保护的目标。同时,文中详细地论述旋转角反射器关键参数的选择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最佳旋转角反射器布阵方案。仿真和实测数据的处理结果证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旋转角反射器 微多普勒调制 压制性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