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动态平面波编码的背景速度场构建方法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振春 国运东 +2 位作者 黄建平 李庆洋 崔超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2-38,共7页
全波形反演(FWI)的反演能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初始模型和低频数据,而地震数据中常常缺失低频成分,因此准确地恢复中低波数分量(背景模型)是非常重要的。为了对背景模型进行反演,采用一种新的策略,即利用参考震源点与射线参数合成平面波... 全波形反演(FWI)的反演能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初始模型和低频数据,而地震数据中常常缺失低频成分,因此准确地恢复中低波数分量(背景模型)是非常重要的。为了对背景模型进行反演,采用一种新的策略,即利用参考震源点与射线参数合成平面波。通过平面波多尺度全波反演(PMFWI)方法,可以对单个射线参数合成更多的平面波,从而反演得到背景模型。通过不同参考震源点进行动态编码(DPMFWI),并将该方法应用于SigsBee 2A模型,与传统的FWI相结合,DPMFWI方法可以较准确地反演速度模型。结果表明,该方法通过控制射线参数,可以依次恢复中低波数分量。相对于静态编码,DPMFWI方法每次迭代只需要少量的平面波,大大减少了计算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波形反演 平面波编码 多震源反演 低波数反演 动态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套管折射波对弹性波CT反演结果的影响探讨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海涛 吴蒙蒙 +2 位作者 熊友亮 董亮 易杜靓子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4-108,共5页
在弹性波CT测试过程中,为保护钻孔孔壁及发射、接收探头,常常在钻孔中放置套管。根据理论,当弹性波在套管中的速度大于在周围介质中的速度时,会产生折射波,如果把折射波走时参与反演计算,则影响反演结果的准确性。通过在地铁线路勘探中... 在弹性波CT测试过程中,为保护钻孔孔壁及发射、接收探头,常常在钻孔中放置套管。根据理论,当弹性波在套管中的速度大于在周围介质中的速度时,会产生折射波,如果把折射波走时参与反演计算,则影响反演结果的准确性。通过在地铁线路勘探中利用钻孔间弹性波CT方法勘察孤石的实例,分析了在低速介质(黏土)中寻找高速异常体(孤石)的复杂情形。实例研究结果表明:当钻孔存在套管,且弹性波在套管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套管周围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时,将会在套管中产生折射波,并且折射波会早于直达波到达检波器;如果以折射波初至时刻进行反演计算,会得到异常体移位、虚假异常体等结果。为此,依据初至起跳相位与正常直达波相反、初至走时为线性这2点来判定折射波,提取正确的直达波并进行反演计算。通过研究可知,该方法能准确判定异常体的位置、范围,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反演 低速介质 高速异常体 钻孔套管 折射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基地海洋回波谱仿真数据的海浪波数谱反演 被引量:1
3
作者 何缓 柯亨玉 +1 位作者 万显荣 耿方志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477-2482,共6页
该文首次基于微扰法导出的非后向散射系数及在此基础上得到的双基地海洋回波谱仿真数据,采用Howell算法进行海浪波数谱的反演以及有效波高和风速信息的提取。文中补充了Howell算法应满足的条件,明确了Howell算法中矩阵奇异值个数r的选... 该文首次基于微扰法导出的非后向散射系数及在此基础上得到的双基地海洋回波谱仿真数据,采用Howell算法进行海浪波数谱的反演以及有效波高和风速信息的提取。文中补充了Howell算法应满足的条件,明确了Howell算法中矩阵奇异值个数r的选择原则。反演结果表明,风向趋于90时,有效波高和风速反演误差会减小;根据不同海态(风速或有效波高)选择合适的工作频率可减小反演误差。在工作频率和矩阵奇异值个数选择合适时,有效波高反演误差小于3%,风速反演误差小于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基地高频地波雷达 非后向散射系数 海洋回波谱 海浪波数谱 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包络反演的高低波数同步反演方法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晓语 杜启振 符力耘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00-708,共9页
全波形反演方法存在过于依赖初始模型及局部极值等问题。为此,利用坡印廷矢量进行梯度分解并构建高低波数同步反演方法,同时将该方法与包络反演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提高全波形反演方法稳定性的分步多尺度反演策略,即首先将线性速度模型作... 全波形反演方法存在过于依赖初始模型及局部极值等问题。为此,利用坡印廷矢量进行梯度分解并构建高低波数同步反演方法,同时将该方法与包络反演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提高全波形反演方法稳定性的分步多尺度反演策略,即首先将线性速度模型作为初始速度模型进行包络反演,以构建浅层背景速度场;再将反演结果作为初始速度,利用坡印廷矢量实现偏移分量及层析分量的分解和同步迭代反演;最终构建扰动速度场及中、深层背景速度场。迭代反演过程中,将利用层析分量得到的梯度更新量补偿到常规反演梯度中,从而恢复中、深层低波数速度模型,同时避免了偏移/反偏移计算,减少了计算量。将该方法应用于Marmousi2模型数据的反演结果表明,基于包络反演的高低波数同步反演方法对中、深层背景速度恢复能力强;误差曲线表明,基于包络反演的高低波数同步反演方法的收敛误差小、收敛速度快且稳定性强,反演得到的速度模型为油气预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波形反演 包络反演 高低波数同步反演 层析分量 偏移分量 波印廷矢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远震P波接收函数研究漾濞M_(S)6.4地震孕震环境
5
作者 张天继 金明培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462-4474,共13页
2021年5月21日我国云南省大理州漾濞县发生了M_(S)6.4级破坏性地震,该地震的深部孕震环境研究对理解其成因极为重要.本文利用滇西北地区68个密集地震台站记录的远震波形数据,提取P波接收函数,采用两步反演法和Bootstrap重采样统计技术,... 2021年5月21日我国云南省大理州漾濞县发生了M_(S)6.4级破坏性地震,该地震的深部孕震环境研究对理解其成因极为重要.本文利用滇西北地区68个密集地震台站记录的远震波形数据,提取P波接收函数,采用两步反演法和Bootstrap重采样统计技术,获取了滇西北地区精细的地壳上地幔80 km深度范围内的S波速度结构.结合前期所得地壳厚度与泊松比分布情况分析认为:滇西北地区地壳S波速度结构在横向上和垂向上都具有强烈的非均匀性,浅表约有4 km厚的低速沉积层,中上地壳呈高低速相间分布特征;20~40 km深度范围内存在低速层,分布在维西—乔后—巍山断裂与红河断裂两侧.从横向上看,漾濞地震发生在维西—乔后—巍山断裂西侧的高低速过渡地区和泊松比高梯度带上.从垂直剖面上看,漾濞地震发生在中下地壳具有明显低速层、而上覆为相对高速的脆性地壳中,震源区地壳内存在的低速体为此次漾濞地震提供了可能的孕震环境.滇西北地区的中下地壳低速层被断层限制在特定的区域内,且该地区存在莫霍面隆起中心、非常高的泊松比值(>0.3)以及上地幔低速异常,考虑到高热流、地幔高导层隆起、温泉幔源特征等综合分析推测低速体可能与地幔热物质上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漾濞M_(S)6.4地震 S波速度结构 两步反演法 中下地壳低速层 泊松比高梯度带 孕震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