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5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daptive Synchronization of Networked Euler-Lagrange Systems with Directed Switching Top ology 被引量:1
1
作者 GUO Hai-Bo LI Hua-Yi +2 位作者 ZHONG Wei-Chao ZHANG Shi-Jie CAO Xi-Bin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541-2548,共8页
关键词 拉格朗日系统 自适应同步 欧拉 网络 开关 LYAPUNOV函数 参数不确定性 易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源-机-网协同视角下电力电子并网装备同步控制方法综述
2
作者 查晓明 李锡林 +3 位作者 黄萌 田震 梁军杨 刘浴霜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07-1526,共20页
发展新能源发电并网是“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高比例电力电子并网装备接入已成为新型电力系统的主要形态。然而,电力电子系统的同步机制由装备同步控制主导,受电源特性、装备能力、互联网络三者的共同影响。因此,有必要从源-机-网... 发展新能源发电并网是“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高比例电力电子并网装备接入已成为新型电力系统的主要形态。然而,电力电子系统的同步机制由装备同步控制主导,受电源特性、装备能力、互联网络三者的共同影响。因此,有必要从源-机-网协同视角出发,考虑电力电子并网装备对资源的调控能力、并网装备间的交互作用,梳理并网装备同步运行的内在机制。首先,综述新能源发电输出特性对同步控制的影响及针对性的改进控制方法;其次,综述考虑并网装备物理资源约束下的同步控制方法;再次,梳理考虑弱电网交互下的并网装备同步控制和多机协同方法。由此,引出电力电子并网装备同步控制需考虑的“源-机-网”三方面协同视角,并提出新型同步控制构建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同步控制 多变流器协同控制 电力系统同步稳定性 新能源发电集群 源-机-网协同 跟网型变流器 构网型变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葛洲坝枢纽引航道和船闸群协同调度的多目标混合启发式算法
3
作者 张煜 郑倩倩 +2 位作者 李然 田宏伟 刘顺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444-1456,共13页
为提升三峡‒葛洲坝枢纽通航效率,研究了带同步移泊过程的引航道和船闸群协同调度问题(CSP⁃AC&SLG)。考虑船舶干舷高度和掌船技能,构建以水资源利用率最大化、平均船舶等待时间最小化及平均船舶总能耗最小化为目标的CSP⁃AC&SLG... 为提升三峡‒葛洲坝枢纽通航效率,研究了带同步移泊过程的引航道和船闸群协同调度问题(CSP⁃AC&SLG)。考虑船舶干舷高度和掌船技能,构建以水资源利用率最大化、平均船舶等待时间最小化及平均船舶总能耗最小化为目标的CSP⁃AC&SLG数学模型,并采用多目标混合启发式算法(MOHHA)进行求解。MOHHA采用双链编码方案和分阶段成组右移解码机制实现个体表述和求解,并引入模糊关联熵分析法评估多目标解,同时嵌入自适应参数调整策略和变邻域模拟退火提升算法求解能力。仿真结果表明,MOHHA能够求解CSP⁃AC&SLG,实现了通航效率提升和船舶能耗节约的双重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葛洲坝枢纽 同步移泊过程 引航道和船闸群协同作业 多目标混合启发式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合作博弈的EV换电站容量优化配置与削峰方法研究
4
作者 黄正伟 鲍奕辰 刘璐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2-522,I0008-I0010,共14页
针对中大型换电站的高峰时段和用电重载问题,考虑换电站的削峰需求和用户换电体验,提出基于非合作博弈的换电站容量优化配置方法。首先,根据各时段用户换电需求和换电站削峰任务,提出换电站的服务能力约束和削峰任务约束。其次,将换电... 针对中大型换电站的高峰时段和用电重载问题,考虑换电站的削峰需求和用户换电体验,提出基于非合作博弈的换电站容量优化配置方法。首先,根据各时段用户换电需求和换电站削峰任务,提出换电站的服务能力约束和削峰任务约束。其次,将换电站和用户作为博弈参与者,分别以换电站日综合收益最大和用户换电满意度最高为优化目标,提出基于非合作博弈的换电站容量优化配置方法。然后,考虑各博弈参与者的利益需求,利用粒子群算法对该非合作博弈模型进行求解,并确定二者利益最大化的纳什均衡点。最后,以国内某换电站为算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在用户换电体验最佳的前提下使换电站的收益达到最大,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换电站 非合作博弈 用户体验 负荷削峰 补贴电价 纳什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未来产业布局与审计定价
5
作者 杨德明 卫晓明 《审计与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2-63,共12页
未来产业不仅是新质生产力的应用场景和重要载体,也是其深化与实践的平台。通过构建企业未来产业布局指标,以2020—2022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企业未来产业布局对审计定价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企业未来产业布局会显... 未来产业不仅是新质生产力的应用场景和重要载体,也是其深化与实践的平台。通过构建企业未来产业布局指标,以2020—2022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企业未来产业布局对审计定价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企业未来产业布局会显著提高审计定价。机制探索发现,未来产业布局通过审计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审计师努力三条路径影响审计定价。进一步研究发现,未来产业布局与审计定价的关系存在显著的异质性。产学研合作企业、拥有学术背景的高管团队、大规模事务所以及审计师的行业专长可以弱化未来产业布局对审计定价的正向影响。此外,对未来产业布局较多的企业,审计师也会增加披露与风险匹配的未来产业相关关键审计事项。研究结论为审计师根据客户未来产业布局及审计供需双方的特点合理确定审计定价及关键审计事项报告提供了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来产业 新质生产力 审计定价 产学研合作 高管学术经历 审计师个人专长 关键审计事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面协同制导快速交会对接研究
6
作者 宋明超 马艳红 +4 位作者 牛剑 张斌 张录晨 张迎发 张锦江 《载人航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5-411,共7页
针对中国空间站组装建造过程中的交会对接任务,提出了一种地面协同制导的快速交会对接方案。快速交会对接开始前将实验舱轨道数据和核心舱组合体轨道数据实时下传到地面,由地面高性能计算机计算快速交会对接远距离导引段6次轨道控制的... 针对中国空间站组装建造过程中的交会对接任务,提出了一种地面协同制导的快速交会对接方案。快速交会对接开始前将实验舱轨道数据和核心舱组合体轨道数据实时下传到地面,由地面高性能计算机计算快速交会对接远距离导引段6次轨道控制的时刻和速度增量,并将计算结果通过上注的形式一次性发送给实验舱控制计算机,由计算机自动执行后续的轨道控制。该方法避免了对北斗导航系统的全程依赖,以及对控制计算机资源的占用,基于高精度地面数学模型也达到了很高的远距离导引精度。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的快速交会对接过程表明:该方法能有效降低对控制计算机计算资源的占用,摆脱了对导航的持续依赖,相关策略可以很好地扩展到非合作目标的快速逼近任务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交会对接 实验舱 地面协同 离线制导 数据同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慕课西行”同步课堂教学体验的质性研究
7
作者 焦延超 张露心 +2 位作者 田利 侯云英 李惠玲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28-632,共5页
目的:描述教师在“慕课西行”同步课堂实施过程中的教学体验,旨在为“慕课西行”同步课堂的下一步实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通过目的抽样法,选取3所高校参与“慕课西行”同步课堂的13名教师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用内... 目的:描述教师在“慕课西行”同步课堂实施过程中的教学体验,旨在为“慕课西行”同步课堂的下一步实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通过目的抽样法,选取3所高校参与“慕课西行”同步课堂的13名教师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用内容分析法归纳和提炼主题。结果:将“慕课西行”同步课堂的教学体验提炼为4个主题、12个亚主题,分别为资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先进教学理念共享、期待多元化共享)、教师收获(自我反思、自我提升、自我实现)、学生收获(学习动力增加、学习效果提升、专业认同增进)、实施瓶颈(负性情绪、设施薄弱、保障缺乏)。结论:“慕课西行”同步课堂有助于促进教师自我反思,增加教学动能,提升教学效果,但仍存在诸多瓶颈,期待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慕课西行” 同步课堂 教学体验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编程门阵列的集群弹药协同决策与同步起爆方法
8
作者 张传昊 李豪杰 +3 位作者 李长生 张凌云 乔诗翔 于航 《兵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99-211,共13页
针对巡飞弹集群智能决策与同步打击的需求,为实现理论算法在弹药弱硬件平台中的应用,提高集群弹药协同作战的智能化水平,提出适用于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的威胁评估数学模型与分配方法。基于层次分析法、... 针对巡飞弹集群智能决策与同步打击的需求,为实现理论算法在弹药弱硬件平台中的应用,提高集群弹药协同作战的智能化水平,提出适用于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的威胁评估数学模型与分配方法。基于层次分析法、熵值法与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方法,通过基数排序、等效替代等方法建立基于FPGA的威胁评估模型。基于分布式的通信结构与数据多跳传输策略,提出多节点低时延自适应延时起爆方法。基于软件平台与硬件平台的数值对比仿真,验证了FPGA实现威胁评估的快速性与准确性,每次求解仅需要50μs;通过全流程仿真,验证了多节点任务分配、节点安全与收发状态转换以及自适应延时起爆的可行性。最终进行了多节点协同决策动态试验,验证四节点协同决策的可行性与结果的准确性;通过静态全流程试验验证了节点同步起爆的精确性,采集到四节点起爆信号输出总时延不超过200μ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群弹药 协同决策 分布通信 同步起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舰船电磁弹射系统的自适应战损修复策略
9
作者 杨瑞环 翁汉琍 +3 位作者 魏繁荣 林湘宁 邓烨强 谭云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5-67,共13页
针对战时电磁弹射储能系统中的部分蓄电池单元及其附带的通信系统发生战损,导致弹射系统的修复面临巨大挑战,进而出现弹射次数降低及系统间交替弹射冲突的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舰船电磁弹射系统的无通信型自适应战损修复策略。首先,建立... 针对战时电磁弹射储能系统中的部分蓄电池单元及其附带的通信系统发生战损,导致弹射系统的修复面临巨大挑战,进而出现弹射次数降低及系统间交替弹射冲突的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舰船电磁弹射系统的无通信型自适应战损修复策略。首先,建立电磁弹射互联系统,并分析其运行场景,以确定具体的修复目标;其次,针对蓄电池组、DC-DC互联变流器及整流器,分别采用就地下垂控制、自适应同步控制及自适应下垂控制等控制方式,在此基础上进行蓄电池组战损程度诊断及交替弹射运行趋势预测的原理可行性分析,以选择差异化协调多种可控组件的协同修复方法对受损系统进行修复;最后,通过仿真模型验证,所提修复策略可以有效避免交替弹射冲突及提高弹射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战损修复 交替弹射 自适应同步控制 自适应下垂控制 协同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义Hénon映像的广义超混沌同步的电路实验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琳 赵明 彭建华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1-36,共6页
利用电子线路实验,以具有超混沌特性的广义H啨non映像为例,提出一种构造广义超混沌同步系统的方法.实验结果与理论数值分析基本一致,实验证明该方法有效可行,且其广义超混沌同步系统具有一定的鲁棒性.
关键词 广义超混沌同步 线性变换 电路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SM分数阶超扭曲SMC和积分EPH方法的协同控制
11
作者 张永胜 于海生 +2 位作者 孟祥祥 杨庆 孙毅飞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6-121,126,共7页
为了改善永磁同步电机位置跟踪系统在动态运行时的快速性和稳态运行时的准确性问题,设计了基于分数阶超扭曲滑模控制(sliding mode control,SMC)和积分误差端口哈密顿(error port-Hamiltonian,EPH)方法的协同控制策略。首先,设计了分数... 为了改善永磁同步电机位置跟踪系统在动态运行时的快速性和稳态运行时的准确性问题,设计了基于分数阶超扭曲滑模控制(sliding mode control,SMC)和积分误差端口哈密顿(error port-Hamiltonian,EPH)方法的协同控制策略。首先,设计了分数阶超扭曲SMC控制器增强系统在动态时位置信号跟踪的快速性;然后,设计了积分EPH控制器加强系统在稳态时位置信号跟踪的准确性;最后,设计了一种基于位置误差及其导数的协同控制器实现分数阶超扭曲SMC和积分EPH的协同控制,确保系统运行全程的位置信号调节快速、跟踪准确。针对系统存在的内部和外部扰动的问题,进一步设计了时变干扰观测器估计扰动并补偿。仿真结果表明,与单一的控制方法相比,协同控制策略响应时间缩短了76%,稳态误差减小了75%。实验结果也证明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分数阶超扭曲SMC 积分EPH 协同控制策略 时变干扰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基频调制电流源换流器的中频分布式远海风电直流输电系统
12
作者 姚辰昊 熊小玲 +4 位作者 冯定腾 李明 李探 李晓博 赵成勇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98-1909,I0044,I0045,共14页
基频调制主动换相型电流源换流器(fundamental frequency modulation-based current source converter,FFM-CSC)无需子模块电容,且不需要大量无功补偿装置和滤波器组,有望成为远海风电直流送出的更优选择。然而现有FFM-CSC远海风电送出... 基频调制主动换相型电流源换流器(fundamental frequency modulation-based current source converter,FFM-CSC)无需子模块电容,且不需要大量无功补偿装置和滤波器组,有望成为远海风电直流送出的更优选择。然而现有FFM-CSC远海风电送出方案存在以下不足:1)海上汇集频率为工频,轻型化效果有限;2)集中送出时,一旦海上汇集系统发生故障,交流电压无法建立;3)电流源换流器(current source converter,CSC)与风电机组协同控制交流电压需要大量通信。对此,提出一种基于FFM-CSC的中频分布式远海风电直流输电系统,介绍其拓扑结构和数学模型;接着,提出了无需通信的海上CSC与风电场群协调控制交流电压策略;同时,针对风电场群风速不同造成的直流过电压问题提出双端直流电压协同控制;针对海上汇集系统故障提出一种双端CSC协同旁通与风机耗能装置相配合的故障穿越策略;最后,在PSCAD中对方案进行仿真验证,结果验证了基于FFM-CSC的中频分布式远海风电直流输电系统及其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海风电 电流源换流器 中频分布式 自同步 协同旁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海洋调查船发展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
13
作者 黄棉煜 彭天玥 +2 位作者 郑少雄 闫爽 张力中 《海洋测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共7页
日本作为海洋科技强国,其海洋调查船队的建设经验对我国的海洋调查具有重要借鉴意义。通过分析日本主要海洋机构调查船的技术参数与作业案例,系统梳理了日本在大洋钻探、极地科考、深海资源勘探、地质灾害研究等领域的创新实践。研究发... 日本作为海洋科技强国,其海洋调查船队的建设经验对我国的海洋调查具有重要借鉴意义。通过分析日本主要海洋机构调查船的技术参数与作业案例,系统梳理了日本在大洋钻探、极地科考、深海资源勘探、地质灾害研究等领域的创新实践。研究发现,日本海洋调查船以模块化设计、无人装备集成及军民技术协同为特色,通过“需求牵引创新”的模式,依托国际科学计划推动技术创新。基于此,提出我国应加速海洋装备自主研发,深化国际合作,完善国家海洋调查管理运行机制,并优化数据共享平台,为我国海洋调查平台建设提供技术对标,并为海洋科技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调查船 科考船 技术发展 国际合作 日本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机共驾型智能汽车仿真实验平台与教学实践
14
作者 柴晨 翁士璇 尹苇如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6-81,共6页
面向人机共驾智能汽车产业对复合型创新人才的需求,依托集群驾驶模拟实验设备,开发了人机共驾型智能汽车协同仿真实验平台,该平台针对汽车人机交互、控制权切换等教学难点,开展沉浸式教学。通过开展项目制实验教学,支持学生自主设计实... 面向人机共驾智能汽车产业对复合型创新人才的需求,依托集群驾驶模拟实验设备,开发了人机共驾型智能汽车协同仿真实验平台,该平台针对汽车人机交互、控制权切换等教学难点,开展沉浸式教学。通过开展项目制实验教学,支持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自选场景构建,有效培养其算法设计、场景构建及跨学科系统思维能力。通过驾驶人眼动特征等多源数据融合分析,提升学生对汽车人因工程学、智能驾驶等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教学实践表明,学生不仅掌握控制权切换算法的设计与测试方法,更提升了实践创新、自主学习和跨界融合等能力,为智能交通领域人才培养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汽车 人机共驾 协同仿真实验 多源数据融合 项目制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木工坊智能化发展现状浅析
15
作者 贾刚 刘朝辉 +1 位作者 高鹏 王银 《森林防火》 2025年第2期113-115,共3页
分析了木工坊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和运营机制,并且提出了解决目前木工坊技术输出目的性不强、市场潜力薄弱问题的建议。为弥补学校实践教学经验不足、更好地为企业提供外部支持等方面提供借鉴。
关键词 木艺课程 高效体验 校企合作 形势分析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域扩展Dalton-Cameron变换的同步电机任意转子位置全参数辨识实验方法 被引量:3
16
作者 马一鸣 周理兵 +2 位作者 王晋 郑印钊 肖洋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08-1218,共11页
大型同步电机瞬态参数的测量一般通过三相突然短路实验进行,实验过程复杂且存在一定的危险性。以静止频率响应实验、信号输入实验等为代表的静止实验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安全性问题,但此类方法必须进行转子预定位,对于大型同步电机... 大型同步电机瞬态参数的测量一般通过三相突然短路实验进行,实验过程复杂且存在一定的危险性。以静止频率响应实验、信号输入实验等为代表的静止实验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安全性问题,但此类方法必须进行转子预定位,对于大型同步电机实施难度较大,且定位误差也会影响测量的准确性。针对上述问题,该文基于信号输入实验原理,提出了一种任意转子位置下的同步电机全参数辨识实验方法,其中包括一种扩展至频域的Dalton-Cameron变换方法,以此为基础提出任意转子位置下的实验方案并加以应用分析,实现了dq轴参数的同时辨识。第三代非支配排序进化算法(NSGA3)被用于时域拟合过程以获取所需电枢电流响应信号的表达式。最后,通过对一台动态模拟实验样机进行实验,验证了所提出的参数辨识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该文提出的实验方案及参数辨识方法不仅适用于采用其他形式信号的信号输入实验,同样可为其他类别的静止实验方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电机 参数辨识 任意转子位置 静止实验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CAD的发电机准同期并列综合实验设计 被引量:1
17
作者 司马莉萍 丁涛 尹航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4-168,共5页
针对电力系统自动化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设计了同步发电机准同期并列综合实验。实验模型采用PSCAD/EMTDC,建立了包含发电机及并网系统、原动机及其调速器、励磁系统、准同期并列控制单元、电压向量的动态显示等关键部件。依托实验模... 针对电力系统自动化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设计了同步发电机准同期并列综合实验。实验模型采用PSCAD/EMTDC,建立了包含发电机及并网系统、原动机及其调速器、励磁系统、准同期并列控制单元、电压向量的动态显示等关键部件。依托实验模型设计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实验项目,主要有机组启动与并网的验证性实验、不同并列条件影响的分析性实验、频率差和电压差调节的设计性实验。该实验将电路、电机学、自动控制理论、电力系统分析等多门专业核心课程贯穿起来,提升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同期并列 电力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 同步发电机 综合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科新文科背景下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虚拟仿真实验设计与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颖 康豫 +1 位作者 张璇 赵翠萍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99-308,318,共11页
随着新农科新文科交叉融合建设的推进,农林经济管理专业面临着教学方法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双重挑战。虚拟仿真实验通过结合传统教学模式和现代技术,丰富了教学手段和内容,为培养复合型人才提供重要支持。剖析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和虚拟仿真... 随着新农科新文科交叉融合建设的推进,农林经济管理专业面临着教学方法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双重挑战。虚拟仿真实验通过结合传统教学模式和现代技术,丰富了教学手段和内容,为培养复合型人才提供重要支持。剖析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关系,以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为宗旨,以培养具有农业院校特色的经管类人才为目标,借助虚拟仿真技术设计农机合作社经营决策虚拟仿真实验。从合作社漫游、成立与发起、农机社会化服务方案制定、收益核算与利润分配、实验考核体系五个环节阐释虚拟仿真实验的设计原理。在此基础上,使用385位处理组和518位对照组学生的调查数据,利用倾向匹配得分法验证学生参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对其学习效果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虚拟仿真实验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对照组相比,参与虚拟仿真实验对学生期末卷面成绩的提高效果达到11.33%,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团队合作能力也得到4.58%和4.67%的提升。以上研究发现有助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虚拟仿真实验的建设以及虚实结合教学模式的高效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农林经济管理 虚拟仿真 实验平台 农机合作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任务驱动和分组合作教学法在动物学实验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兴霞 邹远超 《畜禽业》 2024年第8期63-67,共5页
动物学实验课程是生命科学学院3个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为进一步提高课程教学效果,选取内江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专业学生60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应用任务驱动和分组合作教学法、传统实验教学法开展教学。实验... 动物学实验课程是生命科学学院3个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为进一步提高课程教学效果,选取内江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专业学生60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应用任务驱动和分组合作教学法、传统实验教学法开展教学。实验结束后对2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考试测评。结果显示:试验组学生对学习积极性、独立思考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小组沟通合作能力、师生互动和学生创新思维的认可度远高于对照组;试验组的理论平均成绩和实验平均成绩分别为80.15±6.25、84.64±6.78,高于对照组平均成绩75.45±5.12、72.68±7.36,呈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表明,任务驱动和分组合作教学法应用于动物学实验教学中效果良好,有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务驱动 分组合作 动物学实验 教学效果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机具田间试验动态遥测系统设计
20
作者 东忠阁 吴泽全 +4 位作者 叶岩 侯云涛 程睿 李占成 蔡晓华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96-101,共6页
针对当前农机具田间试验参数检测技术薄弱、无法全面综合评估农机关键部件作业性能的情况,设计了农机具田间试验的遥测系统。在当前农机具三点悬挂连接方式利用上拉杆拉压力传感器、下悬挂销剪切力传感器、角传感器、动态扭矩传感器等... 针对当前农机具田间试验参数检测技术薄弱、无法全面综合评估农机关键部件作业性能的情况,设计了农机具田间试验的遥测系统。在当前农机具三点悬挂连接方式利用上拉杆拉压力传感器、下悬挂销剪切力传感器、角传感器、动态扭矩传感器等实现机具作业过程中的多分量力有效检测。系统检测终端采用STM32F429单片机为主核心芯片,设计了多通道传感器数据融合同步采集处理电路、以太网处理电路及外部输出电路等,可实时对前端传感器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及存储,并采用RTK差分定位系统准确检测机组的作业速度及位置,通过大功率WiFi模块经局域网络将作业参数实时传输给田间远程监测平台。用户可通过上位机软件实现对作业参数进行计算存储、曲线绘制、时域分析、统计设置等。测试结果表明:系统结构简单,检测精度高,能够实现机具作业同步受力分析及技术参数测量,可作为田间试验的有效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机具 田间试验 动态遥测系统 局域网络 同步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