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Limit Distribution of Stochastic Evolution Equations Driven by-Stable Non-Gaussian Noise
1
作者 ZHAI Likai FU Hongbo 《应用数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80-1194,共15页
We study the distribution limit of a class of stochastic evolution equation driven by an additive-stable Non-Gaussian process in the case of α∈(1,2).We prove that,under suitable conditions,the law of the solution co... We study the distribution limit of a class of stochastic evolution equation driven by an additive-stable Non-Gaussian process in the case of α∈(1,2).We prove that,under suitable conditions,the law of the solution converges weakly to the law of a stochastic evolution equation with an additive Gaussian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ochastic evolution equation α-stable Non-Gaussian process distribu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αS分布噪声下基于特征值调和平均的稳健频谱感知算法
2
作者 杨喜 周睿勇 +4 位作者 雷可君 张耿 张银行 曹秀英 王仁玮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2-182,共11页
针对SαS分布噪声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数低阶预处理与特征值调和平均检测相结合的频谱感知算法,该算法以分数低阶预处理接收信号样本协方差矩阵的最大特征值与特征值调和平均之差与最小特征值之比(DMHMM)作为感知判决量.该算法在预处理阶... 针对SαS分布噪声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数低阶预处理与特征值调和平均检测相结合的频谱感知算法,该算法以分数低阶预处理接收信号样本协方差矩阵的最大特征值与特征值调和平均之差与最小特征值之比(DMHMM)作为感知判决量.该算法在预处理阶段通过分数低阶操作降低SαS分布噪声非高斯特性的影响,在检测阶段利用极值特征值与特征值调和平均设计检测判决量,检测过程避免了对噪声参数的依赖,适应范围广.在此基础上,基于Wishart矩阵特征值几何平均的矩理论,以及高维随机矩阵中最大和最小特征值渐近分布理论,针对DMHMM频谱感知算法提出了一种有效的理论判决门限计算方法,在降低理论门限计算复杂度的同时,提高了非渐近条件下SαS分布噪声中主用户信号检测结果的可靠性.Monte-Carlo仿真结果表明,所提DMHMM频谱感知算法可以获得比半盲DMGM算法更为可靠的检测判决结果,且在检测阶段无需SαS分布噪声的相关参数;由于综合利用了分数低阶预处理后取样协方差矩阵的极值特征值以及特征值调和平均信息,能够更好地反映主用户信号的变化,使得新算法具有比MME和CHME算法更优的检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谱感知 SαS分布噪声 分数低阶矩 特征值分布 调和平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称氧化限制结构提高795 nm VCSEL单模功率
3
作者 贾秀阳 贾志刚 +3 位作者 董海亮 陈小东 高茂林 许并社 《人工晶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09-818,共10页
795 nm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CSEL)作为铷原子钟和量子陀螺仪的激光光源,一般采用单氧化限制结构保证单模输出,但这种结构输出功率较小且功耗较高。本文利用PICS3D软件首先对不同位置单氧化限制层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氧化限制层越靠... 795 nm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CSEL)作为铷原子钟和量子陀螺仪的激光光源,一般采用单氧化限制结构保证单模输出,但这种结构输出功率较小且功耗较高。本文利用PICS3D软件首先对不同位置单氧化限制层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氧化限制层越靠近有源区,其对载流子的限制能力越强,因此在相同的注入电流条件下器件的输出功率越高。在此基础上设计了靠近有源区对称双氧化限制和四氧化限制结构VCSEL,与传统单氧化限制结构相比,多氧化限制结构VCSEL有源区有较高的电流密度,且输出功率与电光转化效率有较大提高。此外,本文还通过远场、近场分析了氧化限制层数量对器件光学性能影响,发现随着氧化限制层数量的增加,VCSEL高阶模式更多集中在出光孔处且远场发散角增大。本研究对于通过多氧化限制层优化VCSEL性能,平衡输出功率和光学性能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 对称氧化限制结构 电流密度 载流子浓度 单模 光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量子密钥分发的安全浏览器设计与实现
4
作者 许敏 周鹏 +4 位作者 戚伟强 杨帆 王红艳 吴辉 蒋学芹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5-161,共7页
商业浏览器主要依赖基于数学复杂度的公钥密码体系对数据进行传输加密,而具备强大计算能力量子计算机的发展给主流公钥密码体系带来了极大的安全冲击。为应对浏览器中敏感数据访问的潜在安全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量子密钥分发(QKD)技术... 商业浏览器主要依赖基于数学复杂度的公钥密码体系对数据进行传输加密,而具备强大计算能力量子计算机的发展给主流公钥密码体系带来了极大的安全冲击。为应对浏览器中敏感数据访问的潜在安全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量子密钥分发(QKD)技术的安全浏览器实现方法,以保障浏览器访问敏感数据的高安全性。同时,设计浏览器数据量子安全传输方案,提出基于量子密钥的安全套接层(SSL)新型协议,以及浏览器的数据模块量子安全加密方案,并在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进行实地验证。提出的量子安全浏览器加密方案有效提升了浏览器数据通信以及存储数据过程的安全性,可为浏览器系统中敏感数据的访问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密钥分发 浏览器 SSL协议 公钥密码 对称量子密钥加解密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元旋转对称2-弹性函数的构造 被引量:1
5
作者 杜蛟 李琳 +2 位作者 赵紫薇 李月月 王天银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4-200,共7页
基于旋转对称轨道的数对分布矩阵的性质,给出了所有7元旋转对称2-弹性函数的具体构造。结果表明,在F_(2)^(7)上有且仅有280个非线性旋转对称2-弹性函数。进一步地,对于任意的奇数k,在F_(2)^(7k)上至少有280个非线性旋转对称2-弹性函数。
关键词 密码学 旋转对称函数 弹性函数 支撑矩阵 数对分布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测量电压弗雷歇距离的柔性直流配电线路保护 被引量:1
6
作者 金恩淑 张双双 +1 位作者 胡晓晨 王汝田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2-152,182,共12页
多端柔性直流配电系统发展迅速,在新能源接入方面有明显优势,但故障的快速、可靠识别是其发展面临的难点之一。针对多端柔性直流配电线路高阻故障特征不明显、保护难以识别的问题,文中通过分析换流站闭锁前的暂态电压故障特性,提出一种... 多端柔性直流配电系统发展迅速,在新能源接入方面有明显优势,但故障的快速、可靠识别是其发展面临的难点之一。针对多端柔性直流配电线路高阻故障特征不明显、保护难以识别的问题,文中通过分析换流站闭锁前的暂态电压故障特性,提出一种基于测量电压弗雷歇距离的柔性直流配电线路单端量保护方案。首先,基于正、负极测量电压和电流暂态变化率构造保护启动判据;其次,通过正、负极测量电压变化率区分单、双极故障;最后,利用单、双极测量电压弗雷歇距离构造积分识别单、双极区内外故障,并根据正极测量电压变化率对单极故障进行选极。经PSCAD/EMTDC仿真结果表明,此方案能同时满足保护对速动性和灵敏性的要求,且具备良好的耐过渡电阻能力,不受线路分布电容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配电系统 对称单极 弗雷歇距离 单端量保护 过渡电阻 测量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电变压器三相不平衡附加损耗量化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智立 符玲 +2 位作者 熊思宇 邵先军 汪泽州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4-129,共6页
配电网变压器三相不平衡附加损耗的计算由于缺乏对铁耗等的全面分析而精度不高。考虑到损耗治理依赖于精确有效的损耗数据,故提出计及铁耗变化的配电变压器三相不平衡附加损耗计算方法。利用磁动势平衡方程式来分析励磁磁动势和主磁通... 配电网变压器三相不平衡附加损耗的计算由于缺乏对铁耗等的全面分析而精度不高。考虑到损耗治理依赖于精确有效的损耗数据,故提出计及铁耗变化的配电变压器三相不平衡附加损耗计算方法。利用磁动势平衡方程式来分析励磁磁动势和主磁通的产生过程,以建立励磁电流与一、二次侧相电流的关系。根据配电变压器的绕组联结方式建立正序、负序和零序等值电路模型,给出三相不平衡下的附加损耗计算方法。仿真测试结果表明,与现有方法相比,所提附加损耗计算方法能够量化反映三相不平衡对变压器损耗产生的影响,在不同负荷率和不同励磁阻抗参数条件下均具有更低的计算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不平衡 配电变压器 对称分量 附加损耗 相量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电压幅值检测延时及相位跳变的IIDG故障电流解析计算 被引量:4
8
作者 罗美玲 马英 +3 位作者 黄伟兵 孟令昆 于晓军 郑涛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2-81,共10页
逆变型分布式电源(inverter interfaced distributed generation,IIDG)的波动性、弱馈性及强受控性,使其在故障下具有与同步发电机不同的短路电流特性,对其进行准确解析是继电保护适应性分析与保护新原理研究的基础,具有重要意义。针对... 逆变型分布式电源(inverter interfaced distributed generation,IIDG)的波动性、弱馈性及强受控性,使其在故障下具有与同步发电机不同的短路电流特性,对其进行准确解析是继电保护适应性分析与保护新原理研究的基础,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现有研究忽略电压幅值检测延时导致IIDG故障特性难以准确解析的问题,以新能源送出线路发生三相短路为例,综合考虑电压幅值检测延时以及相位跳变所引起锁相环动态响应特性的影响,对IIDG故障暂态过程进行精细化划分,分别针对故障暂态过程的2个阶段,建立了电压电流双环控制和电流环控制下的故障电流解析表达式,明确了电压检测延时与锁相环动态响应对IIDG故障电流暂态特性的影响机理。最后,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验证了所提故障电流解析计算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变型分布式电源 电流解析计算 幅值检测延时 相位跳变 对称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故障数据的线路分布参数时域辨识方法 被引量:10
9
作者 姜杰 郭威 +3 位作者 黄文兴 康丽 萧星华 孙小江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7-12,共6页
针对目前基于故障数据的频域辨识方法难以精确辨识线路分布参数的问题,基于线路分布参数时域模型,提出了一种更精确的分布参数辨识方法。该方法利用线路两端采集的故障电压电流信号,在时域内通过最小二乘搜索法辨识得到线路参数,避免了... 针对目前基于故障数据的频域辨识方法难以精确辨识线路分布参数的问题,基于线路分布参数时域模型,提出了一种更精确的分布参数辨识方法。该方法利用线路两端采集的故障电压电流信号,在时域内通过最小二乘搜索法辨识得到线路参数,避免了频域法向量转换导致的误差。并采用瞬时对称分量法提取序分量,实现时域内分别对正序和零序参数的辨识;采用LOWESS方法平滑故障信号中的噪声,以提高算法的抗干扰性。仿真算例的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准确辨识线路的分布参数,并且对各种故障条件均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辨识 分布参数 瞬时对称分量法 故障数据 LOWE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不平衡补偿的变压器隔离型链式D-STATCOM的研究 被引量:54
10
作者 许树楷 宋强 +2 位作者 朱永强 刘文华 李建国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37-143,共7页
针对大容量冲击性负荷所带来的不对称、电压波动和闪变等电能质量问题,提出了基于变压器隔离型链式逆变器的D-STATCOM,用于对冲击负荷的快速补偿。首先针对主电路拓扑结构特点,提出了基于载波移相的空间矢量调制策略;针对不平衡负荷特点... 针对大容量冲击性负荷所带来的不对称、电压波动和闪变等电能质量问题,提出了基于变压器隔离型链式逆变器的D-STATCOM,用于对冲击负荷的快速补偿。首先针对主电路拓扑结构特点,提出了基于载波移相的空间矢量调制策略;针对不平衡负荷特点,采用基于双d-q变换和对称分量法计算补偿线电流,并提出了补偿相电流的优化设计方法来提高D-STATCOM的补偿能力。提出了瞬时电流分相控制方法,可以使D-STATCOM的输出快速地跟踪参考补偿电流以提高响应速度。在所建立的10kVA物理样机上的试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侧静止无功发生器 隔离变压器 不平衡负荷补偿 双d-q变换 对称分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MS压阻式加速度传感器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杜春晖 何常德 +3 位作者 葛晓洋 于佳琪 熊继军 张文栋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48-852,共5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MEMS压阻式加速度传感器,该传感器采用"四悬臂梁-质量块"结构,16个压敏电阻完全对称布放于悬臂梁上应力变化的线性区,既提高了传感器的灵敏度,又降低了轴间耦合度和非线性度。通过与八悬臂梁结构的仿真对比,...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MEMS压阻式加速度传感器,该传感器采用"四悬臂梁-质量块"结构,16个压敏电阻完全对称布放于悬臂梁上应力变化的线性区,既提高了传感器的灵敏度,又降低了轴间耦合度和非线性度。通过与八悬臂梁结构的仿真对比,得出该传感器具有更高的抗横向耦合性,约为八悬臂梁结构的3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对称分布 抗耦合性 压阻式 三维 加速度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10kV配电网微机型电容电流测试仪的研制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李晓波 刘建华 +2 位作者 牟龙华 王崇林 张军国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99-103,共5页
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配电事故的增多、电容电流的增大,有必要研究微机化、智能型的配电网电容电流测试系统。通过对各种电容电流测试方法的研究,提出了单相经电阻接地的测试方法并设计出了6~10kV配电网使用的微机型电容电流测试仪... 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配电事故的增多、电容电流的增大,有必要研究微机化、智能型的配电网电容电流测试系统。通过对各种电容电流测试方法的研究,提出了单相经电阻接地的测试方法并设计出了6~10kV配电网使用的微机型电容电流测试仪。该测试仪基于对称分量法的原理,通过测量电网单相经电阻接地时的二次零序电压UR02、流过接地电阻的电流IRE及电网单相直接接地时的二次零序电压即TV二次线电压U02,能够间接得到电网单相直接接地时的接地电流。根据所测的IR∑和UR02的相位关系,能够进一步得知电网的电容电流Ic∑和电网对地绝缘电阻电流IR∑的大小及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电网中消弧线圈的补偿情况。通过现场实例测试证明,该测试仪具有操作较安全、简便易用、测量时间短、测量结果准确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电容电流 微机 测试仪 对称分量法 单相接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负序电流注入的逆变型分布式电源电网不对称短路计算 被引量:33
13
作者 周念成 叶玲 +1 位作者 王强钢 谢开贵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6期41-49,8,共9页
电网故障时逆变型分布式电源(inverter interfaced distributed generator,IIDG)的不脱网控制策略决定了其故障电流,而传统等值模型未计及IIDG负序电流注入,造成含IIDG电网短路计算的局限性。文章分析了含IIDG电网短路计算原理,结合故障... 电网故障时逆变型分布式电源(inverter interfaced distributed generator,IIDG)的不脱网控制策略决定了其故障电流,而传统等值模型未计及IIDG负序电流注入,造成含IIDG电网短路计算的局限性。文章分析了含IIDG电网短路计算原理,结合故障中IIDG序电流控制和无功功率支撑,建立IIDG短路计算序分量电流源模型。在此基础上,比较不同控制条件下多逆变型分布式电源(IIDGs)短路电流和端电压响应,揭示IIDGs短路电流与电网以及自身不脱网运行持续时间的关系,提出计及不脱网运行时序和序电流控制的多IIDGs电网短路电流的对称分量迭代算法。采用PSCAD/EMTDC软件仿真验证该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路电流 序分量模型 逆变型分布式电源 电流控制 不脱网运行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综合测试数据的配电网线损计算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粒子 孟繁玲 +2 位作者 杨镜非 周庆捷 李和明 《中国电力》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9期31-33,共3页
以实测数据为基准,应用对称分量法原理,考虑了配电网三相不平衡问题,为综合测试仪测试数据进行配电网线损计算提供了新算法,与传统的“按容量分配负荷法”相比,有更严格的理论依据和更高的精度。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 配电网 线损计算 综合测试数据 对称分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混合密码体制的认证协议及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许晓东 荆继武 阮耀平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72-74,共3页
提出了一种混合密码体制的认证和密钥交换协议。在注册阶段,用户与密钥管理中心间采用公钥密码体制建立联系,而在用户间认证及密钥交换阶段则采用对称密码体制,新协议在具有比Diffie-Hellman协议有更快速度的同时取得... 提出了一种混合密码体制的认证和密钥交换协议。在注册阶段,用户与密钥管理中心间采用公钥密码体制建立联系,而在用户间认证及密钥交换阶段则采用对称密码体制,新协议在具有比Diffie-Hellman协议有更快速度的同时取得了比Kerberous协议更高的安全性。最后,运用BAN逻辑对该协议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密码体制 认证协议 网络安全 信息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电源动态无功补偿控制策略 被引量:5
16
作者 贾贵玺 戚艳 +2 位作者 傅田晟 邵虹君 万健如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7-31,共5页
根据分布式发电的无功特点及现在SVC补偿系统的不足,利用瞬时无功理论和对称分量法,提出一种实时求取电力系统无功功率的方法。以分布式电源的无功功率为控制目标,采用P I调节产生无功补偿电流,控制SVC装置的补偿投切,有效地保证了分布... 根据分布式发电的无功特点及现在SVC补偿系统的不足,利用瞬时无功理论和对称分量法,提出一种实时求取电力系统无功功率的方法。以分布式电源的无功功率为控制目标,采用P I调节产生无功补偿电流,控制SVC装置的补偿投切,有效地保证了分布式电源节点无功功率的恒定。与传统SVC控制策略相比,该方法产生无功补偿电流的时间明显缩短,使SVC能够快速地补偿系统无功功率。并利用m atlab/s im u link进行仿真,验证了其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发电 无功补偿 瞬时无功功率 对称分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电空心线圈系统产生的磁场分析 被引量:18
17
作者 关志成 苏华锋 贾志东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735-2740,共6页
许多医用理疗设备都需要使用通电空心线圈产生磁场,磁场产生方式有利用线圈外部的磁场和线圈空心内部的磁场两种,而这两种方式都将由多个线圈实现。通电线圈排布的合理设计能够提高磁场的均匀性,这将对疗效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分别研究... 许多医用理疗设备都需要使用通电空心线圈产生磁场,磁场产生方式有利用线圈外部的磁场和线圈空心内部的磁场两种,而这两种方式都将由多个线圈实现。通电线圈排布的合理设计能够提高磁场的均匀性,这将对疗效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分别研究了上述两种磁场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根据线圈的直径大小和线圈相对距离的配合可以产生最优均匀磁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对称线圈 磁场分布 有限元 ANSOFT 脉冲电磁场 磁场均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能耗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薛建生 刘建 +1 位作者 任秀丽 宋宝燕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36-139,共4页
针对LEACH协议生成非均匀的簇造成能量损耗的问题,提出一个基于节点剩余能量和地理位置,用于分层次均匀成簇和建立备用簇头以减少反复成簇频率的路由协议LEACH-EP。仿真实验证明,该协议在节点初始能量和网络规模相同的条件下,消耗的能... 针对LEACH协议生成非均匀的簇造成能量损耗的问题,提出一个基于节点剩余能量和地理位置,用于分层次均匀成簇和建立备用簇头以减少反复成簇频率的路由协议LEACH-EP。仿真实验证明,该协议在节点初始能量和网络规模相同的条件下,消耗的能量要远少于LEACH协议,节点生存时间更长,更适用于大规模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低能耗路由协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簇头均匀分布 备用簇头 能量消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西及邻区中-新生代火山岩的时空对称分布及其启示 被引量:32
19
作者 邵济安 李之彤 张履桥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8-106,152,共10页
辽西中生代火山活动之后 ,老第三纪、新第三纪和第四纪玄武岩的喷溢依次向东、西两侧对称扩展 ,其范围从内蒙古阿巴嘎至辽东宽甸 ,长 80 0km。相应地 ,火山岩从中 酸性的粗面质岩石变成碱性玄武岩 ,表明岩浆来源越来越深。Sr Nd同位素... 辽西中生代火山活动之后 ,老第三纪、新第三纪和第四纪玄武岩的喷溢依次向东、西两侧对称扩展 ,其范围从内蒙古阿巴嘎至辽东宽甸 ,长 80 0km。相应地 ,火山岩从中 酸性的粗面质岩石变成碱性玄武岩 ,表明岩浆来源越来越深。Sr Nd同位素特征显示从白垩纪末到第四纪 ,岩浆源区从EMI型富集地幔转向亏损地幔。根据火山岩时空对称分布的格局 ,本文提出了两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的扩张与增生方式为什么不同 ?辽西乃至中国东部有小型地幔柱存在的可能性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 时空对称分布 中-新生代 辽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逆变型分布式电源的电网故障电流特性与故障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212
20
作者 孔祥平 张哲 +2 位作者 尹项根 王菲 何茂慧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4期65-74,13,共10页
为满足并网规程的要求,提出一种逆变型分布式电源的低电压穿越运行控制策略。在此基础上,从逆变器控制器的动态响应特性出发,对逆变型分布式电源的故障电流特性进行研究。建立逆变型分布式电源在对称故障和不对称故障下短路电流的计算模... 为满足并网规程的要求,提出一种逆变型分布式电源的低电压穿越运行控制策略。在此基础上,从逆变器控制器的动态响应特性出发,对逆变型分布式电源的故障电流特性进行研究。建立逆变型分布式电源在对称故障和不对称故障下短路电流的计算模型,并对含逆变型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故障分析理论和方法进行探讨和分析。数字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的正确性。研究结果有助于提高逆变型分布式电源的故障穿越运行能力,并深化其故障特性分析,为分布式电源规模化接入后电网的继电保护原理研究和性能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变型分布式电源 低电压穿越 对称故障 不对 称故障 故障电流特性 故障分析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