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6篇文章
< 1 2 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罗布麻叶提取物介导绿色合成AgNPs/CS-PEO复合纳米纤维膜的抗菌抗氧化性能
1
作者 夏克尔·赛塔尔 祖力米热·艾尔肯 +1 位作者 高晶 王璐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1-69,共9页
基于罗布麻叶(Apocynum venetum folium,AVF)优良的生物活性成分,采用绿色生物还原法,以罗布麻叶提取物为还原剂和稳定剂合成纳米银(AgNPs),并将其与壳聚糖/聚环氧乙烷(CS/PEO)混合,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将共混聚合物制备功能性复合纳米纤... 基于罗布麻叶(Apocynum venetum folium,AVF)优良的生物活性成分,采用绿色生物还原法,以罗布麻叶提取物为还原剂和稳定剂合成纳米银(AgNPs),并将其与壳聚糖/聚环氧乙烷(CS/PEO)混合,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将共混聚合物制备功能性复合纳米纤维。测定评估纳米纤维膜生物材料特性。结果表明,FESEM显示纳米颗粒均匀地分散在纤维表面。添加罗布麻叶提取物介导合成的AgNPs改善了纳米纤维膜力学性能、表面润湿性以及紫外线阻隔性能。与不含AgNPs和添加AgNPs的纳米纤维膜相比,抗氧化试验表明制备的纳米银/壳聚糖-聚环氧乙烷(AgNPs/CS-PEO)复合纳米纤维膜表现出较优的自由基清除活性。抗菌试验表明,AgNPs/CS-PEO复合纳米纤维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表现出100%的抗菌活性。鉴于AgNPs/CS-PEO复合纳米纤维膜优异的特性,其有望在生物医用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聚环氧乙烷 纳米银 绿色合成 抗氧化性能 抗菌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对SLM成形CoCrMoW合金的力学行为及抗菌性能的影响机制
2
作者 张雯 谢文强 +6 位作者 邵龙泉 阿不都沙特·阿不都热西提 刘环 闫星辰 陶宏伟 常成 田晶 《材料科学与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50,共8页
为了解决义齿口腔开放环境、血管支架类假体植入后可能带来的术后感染和炎症,本文基于Cu元素作为一种良好的广谱抗菌剂,结合激光选区熔化技术(SLM)的高自由成形度,在CoCrMoW合金中选择添加了不同比例的Cu元素(2%、4%、6%,质量分数),开... 为了解决义齿口腔开放环境、血管支架类假体植入后可能带来的术后感染和炎症,本文基于Cu元素作为一种良好的广谱抗菌剂,结合激光选区熔化技术(SLM)的高自由成形度,在CoCrMoW合金中选择添加了不同比例的Cu元素(2%、4%、6%,质量分数),开发出了力学性能优异且兼具抗菌性能的CoCrMoW-xCu合金。对比了CoCrMoW-xCu合金的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及抗菌行为,结果表明:Cu元素的引入对其物相种类影响不大,仍由高温γ-Co相和ε-Co相组成,Cu的引入抑制了高韧γ-Co向硬脆ε-Co相的马氏体转变,导致强硬度提升有限。通过CoCrMoW-xCu合金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测定,微小的α-Cu相有助于增强抗菌活性。优选综合性能良好的CoCrMoW-2Cu合金(抗拉强度为(1100±21.5)MPa,断后伸长率为9.5%±0.84%,抗菌率为34.75%)成分进行了SLM抗菌牙冠的仿形制造,为临床用SLM成形的抗菌植入体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选区熔化 CoCrMoW-xCu合金 力学行为 抗菌性能 生物医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糖类可食膜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韩春然 杨鑫 +3 位作者 修伟业 遇世友 史昕鸿 王鑫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3-51,共9页
目的为应对传统塑料包装引起的“白色污染”问题,并提升食品品质和安全性,开发绿色环保且具有可降解性的包装材料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多糖类可食膜因其绿色、安全且可降解的特性,被视为理想的替代方案。方法阐述多糖类可食膜的概念... 目的为应对传统塑料包装引起的“白色污染”问题,并提升食品品质和安全性,开发绿色环保且具有可降解性的包装材料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多糖类可食膜因其绿色、安全且可降解的特性,被视为理想的替代方案。方法阐述多糖类可食膜的概念、特性、种类及常用的添加剂,并归纳总结其在果蔬、肉类和水产品等食品领域中保鲜作用的具体应用实例。结果目前多糖类可食膜经深入研究与实践探索,已发展为一种制备工艺成熟、应用前景广阔的食品包装材料,在食品保鲜、延长货架期等方面展现出独特优势。大量研究表明,通过优化制备工艺和添加功能性成分,可以显著提高膜的性能。结论这些研究方向将为多糖类可食膜提供理论基础,并推动其在食品包装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糖 多糖类可食膜 抗菌抗氧化性 食品包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基于4-氨基-2,6-二甲氧基嘧啶的铜(Ⅱ)配合物的合成、表征与性质
4
作者 许同桃 万洪善 +2 位作者 杨甜星 高敏 王冲 《人工晶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84-692,共9页
以4-氨基-2,6-二甲氧基嘧啶(amp)、有机多胺N-(2-氨基乙基)-1,3-丙二胺(L1)、(二(3-氨基丙基)胺(L2)和铜盐为原料,采用溶剂法自组装合成两种新型铜(Ⅱ)配合物,即[Cu(amp)Lx](ClO_(4))_(2)(x=1,2)。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粉... 以4-氨基-2,6-二甲氧基嘧啶(amp)、有机多胺N-(2-氨基乙基)-1,3-丙二胺(L1)、(二(3-氨基丙基)胺(L2)和铜盐为原料,采用溶剂法自组装合成两种新型铜(Ⅱ)配合物,即[Cu(amp)Lx](ClO_(4))_(2)(x=1,2)。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粉末X射线衍射,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手段对产物进行结构表征。利用单晶X射线衍射法首次解析了[Cu(amp)L2](ClO_(4))_(2)的晶体结构,结果表明其为单斜晶系,P2_(1)/c空间群,a=1.20790(12)nm,b=1.32791(13)nm,c=1.39039(14)nm,a=90°,b=90.056(3)°,γ=90°。荧光光谱表明,配体amp发射波长为387 nm,有较强的荧光值;但与有机多胺及铜(Ⅱ)配位后,出现了显著的荧光淬灭现象,说明amp与有机多胺(L1,L2)具有潜在铜离子荧光探针功能。同时,采用琼脂平板扩散法研究了铜(Ⅱ)配合物体外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它们对受试微生物具有很好的抑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氨基-2.6-二甲氧基嘧啶 有机多胺 铜配合物 荧光性质 晶体结构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甘油月桂酸酯微乳液的抑菌特性及保鲜应用
5
作者 李娜 王春华 +1 位作者 孙敏 谢晶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163-173,共11页
为研究单甘油月桂酸酯(glycerol monolaurate,GML)微乳液在延缓优势腐败菌引起的冷藏大黄鱼腐败变质的作用效果,该研究首先在体外考察了GML微乳液对单一/混合优势腐败菌(Shewanella baltica、Pseudomonas brenneri)的抑菌特性,并将优势... 为研究单甘油月桂酸酯(glycerol monolaurate,GML)微乳液在延缓优势腐败菌引起的冷藏大黄鱼腐败变质的作用效果,该研究首先在体外考察了GML微乳液对单一/混合优势腐败菌(Shewanella baltica、Pseudomonas brenneri)的抑菌特性,并将优势腐败菌接种的大黄鱼块用GML微乳液处理,通过考察大黄鱼贮藏期间品质指标,以考察其体内抑菌效果。结果发现:GML微乳液对优势腐败菌的抑菌活性明显,胞外蛋白酶抑制率、抑菌圈直径增加,加剧细胞内蛋白质、核酸泄漏,造成细胞膜渗透性改变。同时,细胞壁结构也有一定的损伤,细胞表面褶皱收缩,细胞间出现黏连。高浓度GML微乳液对S.baltica的抑菌效果优于P.brenneri,其中1.5 mg/mL GML微乳液对混合菌悬液的抑菌效果会比单一的优势腐败菌(S.baltica、P.brenneri)更加明显。在体内接种实验中发现:1.5 mg/mL GML微乳液明显延缓优势腐败菌混合接种模式下的大黄鱼菌落总数增加、感官特性劣变、氨含量和氨基酸脱羧酶活性改变及肌原纤维蛋白降解,三氯乙酸-可溶性肽含量增加速率也会变缓。综上所述,1.5 mg/mL GML微乳液可用于延缓优势腐败菌导致的冷藏大黄鱼块腐败变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甘油月桂酸酯 抑菌特性 优势腐败菌 大黄鱼 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用益生菌制剂凝结芽孢杆菌与枯草芽孢杆菌益生性能的体外评估
6
作者 王雪艳 杨睿 +5 位作者 苗华彪 王乙茹 何雪 王娜 安清聪 程志斌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129-135,共7页
试验旨在比较饲用凝结芽孢杆菌制剂(BC_(-S001))、饲用枯草芽孢杆菌制剂(BS_(-S025))的主要体外益生性能。采用牛津杯体外抑菌试验法评估了菌株的体外抑菌性能,采用吸光度法描绘了菌株的生长曲线,采用平板计数法检测制剂的稳定性。结果... 试验旨在比较饲用凝结芽孢杆菌制剂(BC_(-S001))、饲用枯草芽孢杆菌制剂(BS_(-S025))的主要体外益生性能。采用牛津杯体外抑菌试验法评估了菌株的体外抑菌性能,采用吸光度法描绘了菌株的生长曲线,采用平板计数法检测制剂的稳定性。结果显示:BS_(-S025)对指示菌魏氏梭菌和乳酸菌的抑制作用显著高于BC_(-S001)(P<0.05),且BS_(-S025)和BC_(-S001)对指示菌大肠埃希氏菌、鸡白痢沙门氏菌的抑制作用无显著差异(P>0.05)。BC_(-S001)和BS_(-S025)分别在24、36 h达到细菌生长的稳定期。制粒加工损失评估法检测BS_(-S025)存留率为97.92%,显著高于BC_(-S001)(73.01%,P<0.05)。综上,该株凝结芽孢杆菌制剂对有益菌乳酸菌无抑制作用且对肠道致病菌有较好抑菌作用;同时,该株凝结芽孢杆菌制剂达到细菌生长的稳定期时间较短,更有利于饲喂幼龄畜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用凝结芽孢杆菌制剂 饲用枯草芽孢杆菌制剂 益生性能 体外评估 抑菌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株凝结芽孢杆菌抑菌性能的比较研究
7
作者 王雪艳 杨睿 +5 位作者 王乙茹 苗华彪 黄遵锡 陈德近 PHOUTHAPANE Vanhnaseng 程志斌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67-172,共6页
试验采用牛津杯抑菌法,以无菌纯化水、金霉素为参照,通过抑菌圈值(DIZ)来比较3株凝结芽孢杆菌菌株(菌株编号为BC_(-S001)、BC_(-S002)、BC_(-S003))对两类指示菌(肠道致病菌、肠道有益菌和商业饲用益生菌)的抑菌性能。结果显示:(1)BC_(-... 试验采用牛津杯抑菌法,以无菌纯化水、金霉素为参照,通过抑菌圈值(DIZ)来比较3株凝结芽孢杆菌菌株(菌株编号为BC_(-S001)、BC_(-S002)、BC_(-S003))对两类指示菌(肠道致病菌、肠道有益菌和商业饲用益生菌)的抑菌性能。结果显示:(1)BC_(-S001)对肠道致病菌大肠杆菌K88、猪肠炎沙门氏菌、鸡白痢沙门氏菌的抑制作用显著大于BC_(-S002)和BC_(-S003)(P<0.05)。BC_(-S001)、BC_(-S002)、BC_(-S003)对肠道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产气荚膜梭菌的抑制作用均为“低敏感”,且差异不显著(P>0.05)。(2)BC_(-S001)、BC_(-S002)、BC_(-S003)对肠道有益菌嗜酸乳杆菌、嗜热双歧杆菌的抑制作用均为“不敏感”。BC_(-S001)、BC_(-S002)、BC_(-S003)对商业饲用益生菌地衣芽孢杆菌的抑制作用均达到“高敏感”,且BC_(-S002)、BC_(-S003)显著高于BC_(-S001)(P<0.05);BC_(-S002)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作用为“中敏感”,BC_(-S001)和BC_(-S003)为“低敏感”;BC_(-S001)、BC_(-S002)、BC_(-S003)对丁酸梭菌、粪肠球菌及产朊假丝酵母的抑制作用均为“不敏感”。综上分析,3株凝结芽孢杆菌的抑菌性能有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结芽孢杆菌 牛津杯抑菌法 抑菌性能 肠道致病菌 肠道有益菌及商业饲用益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菌醛鞣透明皮革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
8
作者 陈美君 林炜 +2 位作者 李银生 温会涛 辜海彬 《皮革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0,共10页
以改性戊二醛(GTW)鞣绵羊皮作为原料,通过浸渍法引入丙烯酸单体和纳米银(AgNPs),在热引发条件下原位自由基聚合得到抗菌醛鞣透明皮革。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热重法/微商热重法、差示扫描量热法、万能试验机等对GTW鞣... 以改性戊二醛(GTW)鞣绵羊皮作为原料,通过浸渍法引入丙烯酸单体和纳米银(AgNPs),在热引发条件下原位自由基聚合得到抗菌醛鞣透明皮革。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热重法/微商热重法、差示扫描量热法、万能试验机等对GTW鞣透明皮革进行了微观形貌、结构组成、热稳定性能和物理性能表征。结果表明,该GTW鞣透明皮革具备良好的物理性能,其韧性强度最高能够达到6 MJ/m^(3),断裂应力为21.4 MPa。利用紫外−可见近红外光度计测得GTW鞣透明皮革在550 nm处的透光率最高,接近80%,具有良好的透明性。此外,GTW鞣透明皮革的平均柔软度为4.6 mm^(−1),并且AgNPs的引入赋予了GTW鞣透明皮革优异的抗菌性能和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皮革 醛鞣革 透明性 纳米银 抗菌性 物理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清分离蛋白-果胶纳米复合物的制备及其在百里香精油纳米乳液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凇彦 杜晓静 +3 位作者 辛颖 魏金环 杨晨浩 刘昆仑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9-85,92,共8页
优化了乳清分离蛋白-果胶纳米复合物(whey protein isolate-pectin,W-P)的制备工艺,并考察了W-P稳定的百里香精油纳米乳液(thyme essential oil nanoemulsion,TEON)的稳定性及抑菌效果。结果表明:当乳清分离蛋白(whey protein isolate,W... 优化了乳清分离蛋白-果胶纳米复合物(whey protein isolate-pectin,W-P)的制备工艺,并考察了W-P稳定的百里香精油纳米乳液(thyme essential oil nanoemulsion,TEON)的稳定性及抑菌效果。结果表明:当乳清分离蛋白(whey protein isolate,WPI)与果胶(pectin,PEC)的质量比为1∶2、pH为5.0、加热温度为80℃、加热时间为15 min、W-P的质量浓度为25 g/L时,制得的W-P的平均粒径为(504.45±1.53)nm,乳化活性和乳化稳定性分别为(28.63±0.34)m^(2)/g和(1034.16±13.64)min,其稳定的TEON在pH 3.0~7.0、温度30~90℃、离子浓度0~200 mmol/L和储藏15 d(4℃)时稳定性良好。同时,TEON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现出明显的抑菌效果。W-P展现出优良的乳化性能,显示出其在食品体系中作为乳化剂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清分离蛋白-果胶纳米复合物 百里香精油 纳米乳液 稳定性 抑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银放射状介孔二氧化硅的制备及其在牙科树脂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月月 黄佳慧 +2 位作者 孔红星 李怀珠 姚晓红 《无机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7-83,共7页
牙科树脂因美观、安全和容易操作等优势,已成为目前临床最常用的龋洞填充材料,但仍存在机械强度较低、抗菌性能不足等问题,导致使用寿命较短。本研究首先制备了放射状介孔二氧化硅(Radialmesoporoussilica,RMS)粉体材料,再将纳米银载入... 牙科树脂因美观、安全和容易操作等优势,已成为目前临床最常用的龋洞填充材料,但仍存在机械强度较低、抗菌性能不足等问题,导致使用寿命较短。本研究首先制备了放射状介孔二氧化硅(Radialmesoporoussilica,RMS)粉体材料,再将纳米银载入其多孔孔道中,得到载银放射状介孔二氧化硅(Ag-RMS)。将Ag-RMS与牙科树脂复合,研究其含量对牙科树脂抗菌性能、机械性能及其他理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Ag-RMS可显著提高牙科树脂抗菌性能,Ag-RMS质量分数为5%时,对变形链球菌的抗菌率已达99.68%。牙科复合树脂机械强度随Ag-RMS含量增加而逐渐升高,质量分数为7%时,复合树脂弯曲强度比树脂基体高28.16%。而且,添加Ag-RMS不会对牙科树脂的聚合收缩率、单体转化率、光固化深度和表面亲疏水性等产生显著影响。本研究所制备的Ag-RMS可提高牙科树脂的抗菌和机械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科树脂 载银介孔二氧化硅 抗菌性能 机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材料在医用敷料中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东旭 卢春兰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8-242,249,共6页
敷料作为覆盖伤口的医用材料,是关乎人们健康的重要产品。作为皮肤替代物的敷料,在创伤性伤口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传统的医用敷料存在易感染、造成二次伤害、患者舒适度低等问题。因此,开发新型伤口敷料并改进传统敷料具有... 敷料作为覆盖伤口的医用材料,是关乎人们健康的重要产品。作为皮肤替代物的敷料,在创伤性伤口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传统的医用敷料存在易感染、造成二次伤害、患者舒适度低等问题。因此,开发新型伤口敷料并改进传统敷料具有重要意义。碳材料作为敷料材料,具有生产成本低、生物相容性好、吸附性强以及机械性能优异等优点,因此碳材料敷料具有良好的杀菌活性和更强的伤口愈合能力,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阐述了伤口愈合的原理,简要介绍了碳材料作为医用敷料的发展历史,综述了碳材料敷料的种类及应用情况并展望了未来碳材料敷料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材料 医用敷料 多孔材料 伤口愈合 抑菌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酒生产中二氧化硫添加替代品及新型非热杀菌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段亚茹 杨晨露 +4 位作者 田一秀 赵徐宇睿 张娣 张军翔 马雯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19,共7页
二氧化硫因其良好的抑菌和抗氧化作用在葡萄酒生产中被广泛使用,但过量使用二氧化硫会影响葡萄酒的感官质量,同时不利于消费者的健康。当前,世界范围内市场对低二氧化硫含量葡萄酒产品的需求显著增加,“绿色”、“健康”成为世界葡萄酒... 二氧化硫因其良好的抑菌和抗氧化作用在葡萄酒生产中被广泛使用,但过量使用二氧化硫会影响葡萄酒的感官质量,同时不利于消费者的健康。当前,世界范围内市场对低二氧化硫含量葡萄酒产品的需求显著增加,“绿色”、“健康”成为世界葡萄酒行业的发展趋势。因此,许多葡萄酒发达国家已将二氧化硫替代产品及新型非热杀菌技术作为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支持方向。目前已有溶菌酶、壳聚糖、二甲基二碳酸盐、谷胱甘肽和单宁等可替代二氧化硫在葡萄酒中作用的相关研究,新型非热杀菌技术如超声波、超高压、脉冲电场也可抑制葡萄酒中的微生物。基于此,该文介绍了二氧化硫的特性和作用,综述了二氧化硫替代品和新型非热杀菌技术,以期为在葡萄酒生产过程中减少二氧化硫的使用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硫 葡萄酒 抗氧化性 抑菌性 替代品 新型非热杀菌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乳酸抑菌机理、生物合成与应用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郭帅康 宋娜 +3 位作者 张果 李沛 李库 陈雄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92-403,共12页
苯乳酸(Phenyllactic Acid,PLA)是一种具有广谱抑菌特性的天然物质,其可由部分乳酸菌与非乳酸菌代谢产出,作为一种对食品安全具有积极意义的绿色产物,苯乳酸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介绍了苯乳酸的结构与理化性质,阐述了苯乳酸的抑菌能... 苯乳酸(Phenyllactic Acid,PLA)是一种具有广谱抑菌特性的天然物质,其可由部分乳酸菌与非乳酸菌代谢产出,作为一种对食品安全具有积极意义的绿色产物,苯乳酸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介绍了苯乳酸的结构与理化性质,阐述了苯乳酸的抑菌能力、作用机理、生物合成及其应用方面的最新进展,指出了苯乳酸生产过程中影响其产量与效率的因素,以期为苯乳酸工业生产与市场开拓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乳酸 理化性质 抑菌 生物合成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白牛皮纸阻湿抑菌天然可降解涂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武军 沈荣波 +4 位作者 杨国光 杨伟栋 沈海生 陈松润 邱赞业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3-78,共6页
目的探索涂层技术在白牛皮纸上的应用,提高白牛皮纸的阻湿和抑菌杀菌性能,拓宽其包装应用范围。方法先筛选涂布液的原料,再调剂它们的相容性。采用刮刀对纸张进行涂布,接着在涂层面覆膜,加热吹风并辊压后揭膜,在白牛皮纸表面形成厚度均... 目的探索涂层技术在白牛皮纸上的应用,提高白牛皮纸的阻湿和抑菌杀菌性能,拓宽其包装应用范围。方法先筛选涂布液的原料,再调剂它们的相容性。采用刮刀对纸张进行涂布,接着在涂层面覆膜,加热吹风并辊压后揭膜,在白牛皮纸表面形成厚度均匀的涂层。干燥后测试其抑菌杀菌性、阻湿性、力学强度及光泽度等指标,并分析其市场应用及商业价值。结果涂布后白牛皮纸的阻湿性提高了4~5倍;抑菌杀菌性能随着壳聚糖含量的提高而提高,最高可达15倍;光泽度随着明胶含量的提高而提高。结论天然可降解涂层有效提升了白牛皮纸的抑菌杀菌性、阻湿性等,提升了纸面的光泽度和美观度等商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保天然安全 可降解涂层 阻湿 抑菌杀菌 商业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丁香酸改性的阳离子水性聚氨酯制备及抗菌性能
15
作者 王延蕾 杨盼盼 +4 位作者 杨建军 吴庆云 吴明元 张建安 刘久逸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65-1271,1330,共8页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G)和1,4-丁二醇(BDO)为原料,采用含叔胺基团的扩链剂3-二甲氨基-1,2-丙二醇(DMAD)与生物基抗菌剂丁香酸(SGA)进行季铵化反应,制备了一系列水性聚氨酯(SWPU)乳液和薄膜。采用FTIR、^(1)...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G)和1,4-丁二醇(BDO)为原料,采用含叔胺基团的扩链剂3-二甲氨基-1,2-丙二醇(DMAD)与生物基抗菌剂丁香酸(SGA)进行季铵化反应,制备了一系列水性聚氨酯(SWPU)乳液和薄膜。采用FTIR、^(1)HNMR对SWPU薄膜进行了表征,并对SWPU乳液的粒径进行了测定,通过SWPU薄膜的DSC、力学、水接触角、抑菌圈测试,考察了SGA用量对SWPU薄膜力学性能、疏水性和抗菌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由n(IPDI)∶n(PTMG)∶n(DMAD)∶n(BDO)∶n(SGA)=11∶3∶5∶1∶5制备的SWPU-3乳液和薄膜性能最佳,SWPU-3乳液的平均粒径为19.3 nm,具有6个月以上的状态稳定期;SWPU-3薄膜玻璃化转变温度为–29.02℃,水接触角为79.1°,拉伸强度为35.6 MPa,断裂伸长率为987.7%,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表现出99.1%以上的抗菌活性。SWPU薄膜基于季铵盐和酚酸协同抗菌机理,采用接触杀伤的抗菌方式而非抗菌成分的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酸 抗菌性能 阳离子水性聚氨酯 中和剂 力学性能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株产L-乳酸屎肠球菌菌株的分离鉴定、培养条件优化及益生性能研究
16
作者 陈凌宇 程媛 +2 位作者 刁文涛 李志建 刘德海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74-79,共6页
试验旨在筛选高产L-乳酸的益生菌株。从仔猪新鲜粪便中分离出1株产L-乳酸的屎肠球菌,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分析及16S rDNA测序进行鉴定,并优化培养条件,采用耐酸、耐胆盐、抑菌等试验判断菌株的益生特性。结果显示,经形态学观... 试验旨在筛选高产L-乳酸的益生菌株。从仔猪新鲜粪便中分离出1株产L-乳酸的屎肠球菌,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分析及16S rDNA测序进行鉴定,并优化培养条件,采用耐酸、耐胆盐、抑菌等试验判断菌株的益生特性。结果显示,经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分析及16S rDNA测序鉴定该菌株为屎肠球菌,命名为HKS023。在接种量3%、培养温度37℃、培养基初始pH值6.3、装载量80 mL、摇床转速200 r/min的条件下,培养24 h后HKS023菌株的活菌数最高。抑菌试验结果显示,HKS023菌株对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具有抑制作用。抗逆性试验结果显示,HKS023菌株的耐酸和耐胆盐能力较强。研究表明,试验分离出的屎肠球菌菌株具有良好的耐酸、耐胆盐和抑菌等益生特性,可作为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候选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乳酸 细菌 屎肠球菌 分离 鉴定 抑菌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菌CC2株胞外代谢产物的抑菌活性及成分研究
17
作者 谷香 杜山 +5 位作者 马园 魏伟 姚岭柏 王瑞 王伟国 程超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9,共9页
为探究前期分离纯化出的具有显著抑菌活性的乳酸菌CC2株的抑菌活性及主要抑菌活性成分,首先对该菌株胞外代谢产物的理化性质进行初步研究,筛选其最适的粗提方法并探索其最适抑菌条件,最后利用LC-MS/MS鉴定其主要抑菌活性成分。结果表明... 为探究前期分离纯化出的具有显著抑菌活性的乳酸菌CC2株的抑菌活性及主要抑菌活性成分,首先对该菌株胞外代谢产物的理化性质进行初步研究,筛选其最适的粗提方法并探索其最适抑菌条件,最后利用LC-MS/MS鉴定其主要抑菌活性成分。结果表明,乳酸菌CC2株胞外代谢产物在40℃、pH5时抑菌活性最好,经紫外线和多种消化酶处理后抑菌活性下降;最适提取方法为硫酸铵沉淀法,硫酸铵饱和度为65%时可获得大量抑菌物质,且抑菌活性最强。LC-MS/MS检测显示,该菌株胞外代谢产物中的主要抑菌成分为含LysM结构域的肽聚糖水解酶以及包含多种具有抑菌活性的蛋白质。研究确定了乳酸菌CC2株抑菌活性物质的理化性质和主要成分,且在40℃、pH5时抑菌活性最佳,为解决抗生素滥用和耐药性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及重要的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理化性质 抑菌活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锌/相转变溶菌酶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在牙本质小管封闭中的应用
18
作者 杨庆祎 赵玉平 +4 位作者 郑文茜 王端 孙宏晨 周鼎 徐晓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5-225,共11页
开发了一种新型牙本质小管封闭材料,其具有锌的抗菌性、相转变溶菌酶(PTL)的表面黏附性和中空介孔二氧化硅(HMSN)的可搭载药物特性.首先,利用硬模板法和选择性刻蚀法,以硅酸四乙酯为硅源制备了HMSN;通过HMSN表面负电荷的静电作用吸附Zn^... 开发了一种新型牙本质小管封闭材料,其具有锌的抗菌性、相转变溶菌酶(PTL)的表面黏附性和中空介孔二氧化硅(HMSN)的可搭载药物特性.首先,利用硬模板法和选择性刻蚀法,以硅酸四乙酯为硅源制备了HMSN;通过HMSN表面负电荷的静电作用吸附Zn^(2+),制得Zn^(2+)@HMSN;随后,使用PTL包覆Zn^(2+)@HMSN,获得了具有抗菌性和黏附性的Zn^(2+)/PTL@HMSN复合材料.Zn^(2+)/PTL@HMSN不仅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可严密封闭牙本质小管,还具有良好的耐酸耐磨稳定性;并且Zn^(2+)/PTL@HMSN可有效抑制变异链球菌的黏附,在治疗牙本质敏感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介孔二氧化硅 相转变溶菌酶 牙本质敏感症 牙本质小管 抗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和氮改性二氧化钛纳米粒子/介孔三氧化二铝复合树脂的制备及其性能评价
19
作者 韩蓉 张志民 +3 位作者 赵远航 王佳一 汤文君 张红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04-913,共10页
目的:以锌(Zn)和氮(N)改性的二氧化钛(TiO_(2))纳米粒子(NPs)及介孔三氧化二铝(Al_(2)O_(3))(γ相,20 nm)作为增强填料,制备新型牙科复合树脂,系统评价其抗菌活性、机械强度、基础性能和生物安全性,获得兼具优异抗菌活性与良好机械强度... 目的:以锌(Zn)和氮(N)改性的二氧化钛(TiO_(2))纳米粒子(NPs)及介孔三氧化二铝(Al_(2)O_(3))(γ相,20 nm)作为增强填料,制备新型牙科复合树脂,系统评价其抗菌活性、机械强度、基础性能和生物安全性,获得兼具优异抗菌活性与良好机械强度的牙科复合树脂。方法:将Zn-N-TiO_(2)NPs和介孔Al_(2)O_(3)NPs按不同质量比添加至树脂基质中,制备出5种复合树脂,分别为对照组(无增强填料)、0组(Zn-N-TiO_(2)∶Al_(2)O_(3)为1∶0)、1组(Zn-N-TiO_(2)∶Al_(2)O_(3)为1∶1)、2组(Zn-N-TiO_(2)∶Al_(2)O_(3)为1∶2)和3组(Zn-N-TiO_(2)∶Al_(2)O_(3)为1∶3)。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法检测各组复合树脂表面黏附菌的数量并计算抗菌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各组复合树脂表面黏附菌形态表现,万能试验机测量各组复合树脂的挠曲强度(FS)和弹性模量(EM),SEM观察各组复合树脂断裂面形态表现,显微硬度仪测定各组复合树脂维氏显微硬度,检测傅里叶红外吸收光谱并计算光固化20 s的双键转化率(DC)及各组复合树脂的固化深度,水滴角测量仪测定水接触角(WCA),测量各组复合树脂的吸水值(WSP)和溶解值(WSL),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评估各组复合树脂浸提液培养小鼠成纤维L-929细胞第1、3和5天时的相对增殖率(RGR)并确定其体外细胞毒性等级。结果:平板菌落计数法,与对照组比较,其他组琼脂板上的菌落数量明显减少,其中1组菌落数最少。SEM图像,对照组中可见密集且形态良好的变异链球菌;0组和3组的细菌呈小面积聚集,细胞膜表面出现凹陷;1组和2组的细菌分布稀疏,细胞膜出现明显皱缩,伴随细胞内容物泄漏。1组与2组的菌落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低于其他组(P<0.05)。所有实验组复合树脂的抗菌率均超过85%,其中1组和2组复合树脂的抗菌率达到99%以上,表现出优异的抗菌活性。0组FS最低。随着介孔Al_(2)O_(3)的加入,1组和2组复合树脂FS升高,其中2组的FS最高,高于对照组和0组(P<0.05)。3组复合树脂FS较2组降低,但仍高于其余组别(P<0.05)。SEM图像,对照组中二氧化硅(SiO_(2))颗粒表面光滑,与树脂基质间的断裂界面清晰,常见多于1/2球体颗粒裸露的现象;0组与对照组相似,且可以观察到较大的Zn-NTiO_(2)NP团块断面,纳米粒子与树脂基质间的结合较为紧密,未发生断裂;1、2和3组中,树脂基质不同程度地黏附于SiO_(2)颗粒表面,多于1/2球体颗粒裸露的现象较少,树脂断裂面凹凸不平;2组可以观察到断裂的SiO_(2)球体;1和2组填料分布较为均匀,3组中偶见纳米粒子团聚现象。对照组复合树脂EM最低。随着增强填料的加入,各组复合树脂的EM升高,3组最高,2组次之。0组复合树脂维氏显微硬度最低,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介孔Al_(2)O_(3)含量增加,复合树脂维氏显微硬度逐渐增加,2组和3组复合树脂维氏显微硬度均超过45 HV,分别较对照组复合树脂提高了29.73%和33.82%,较0组复合树脂提高了51.34%和56.28%。各组复合树脂的D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复合树脂固化深度>4 mm,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组复合树脂WCA最小,随着介孔Al_(2)O_(3)含量增加,复合树脂的疏水性提高,但WCA值均保持在80°以下。3组复合树脂WCA最大,但与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增强填料的加入降低了复合树脂的吸水/溶解性。CCK-8法,各组L929细胞的RGR均大于75%,符合体外安全标准。1组、2组和3组L929细胞的RGR高于其他组,展现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结论:增强填料的引入赋予复合树脂优异的抗菌活性和良好的机械性能。本实验条件下,2组复合树脂抑菌性和机械性能综合最佳,是一种具有良好临床应用潜力的牙科修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树脂 二氧化钛 介孔氧化铝 抗菌性能 机械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马酸季戊四醇酯基镧稀土化合物的制备及其在PVC中热稳定性能和抗菌性能的研究
20
作者 陈明光 李梦迪 +4 位作者 郁辰 曹鸿璋 于晓丽 柳召刚 罗果萍 《中国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2,共7页
本文以富马酸、季戊四醇和醋酸镧为原料,合成了富马酸季戊四醇镧(FGPE-La)稀土化合物,对其结构和组成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FGPE-La在聚氯乙烯(PVC)中的热稳定性能和抗菌性能。结果表明,FGPE-La是兼具热稳定性能和抗菌性能的多功能PVC助剂... 本文以富马酸、季戊四醇和醋酸镧为原料,合成了富马酸季戊四醇镧(FGPE-La)稀土化合物,对其结构和组成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FGPE-La在聚氯乙烯(PVC)中的热稳定性能和抗菌性能。结果表明,FGPE-La是兼具热稳定性能和抗菌性能的多功能PVC助剂,当FGPE-La∶ZnSt2=3∶1时,具有较好的初期白度和长期热稳定性,且当4份FGPE-La单独使用时,热稳定时间达到了68 min,能够显著提高PVC的长期稳定性;当添加6%(质量分数,下同)FGPELa时,PVC的抑菌率达到99.1%,溶血率也仅为4.6%,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化合物 聚氯乙烯 热稳定性能 抗菌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