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持续平移性关节内活动技术对肩袖损伤后功能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18
1
作者 万里 卞荣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21-1024,共4页
目的:探讨将持续平移性关节内活动技术增加到肩袖损伤后康复治疗方案中,观察其对肩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肩袖损伤后肩关节功能障碍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理疗、运动治疗及Maitland关节松动术... 目的:探讨将持续平移性关节内活动技术增加到肩袖损伤后康复治疗方案中,观察其对肩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肩袖损伤后肩关节功能障碍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理疗、运动治疗及Maitland关节松动术,总的治疗时间为1h/d。10d为1个疗程,共进行3个疗程,各疗程间无间隔。治疗组增加肩关节持续平移性关节内活动治疗,每次治疗时间为15min,1次/d。肩关节持续平移性关节内活动技术包括:①胸锁关节持续平移性关节内活动;②肩锁关节持续平移性关节内活动;③盂肱关节持续平移性关节内活动;④肩胸关节持续平移性关节内活动。评估:①患肩关节治疗前后的关节活动范围(ROM);②应用美国肩与肘协会评分系统(ASES)的肩关节评价标准,对照量表对80例患者治疗前后的肩关节功能逐项进行评估。结果:纳入患者80例,分为两组,全部进入结果分析。两组患者治疗3个疗程后肩关节ROM及功能评分变化:①对照组治疗3个疗程后,肩关节ROM及功能评分均提高,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治疗组治疗3个疗程后肩关节ROM及功能评分均明显改善,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持续平移性关节内活动技术对改善肩袖损伤患者的肩关节活动范围,提高肩关节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平移性关节内活动技术 肩袖损伤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