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基于ARIMA-LSTM的矿区地表沉降预测方法 |
王磊
马驰骋
齐俊艳
袁瑞甫
|
《计算机工程》
北大核心
|
2025 |
3
|
|
2
|
采煤沉陷区建筑物抗变形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 |
夏军武
周宇
王玉婧
杨晗
|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采煤沉陷区表层水及沉积物中微塑料的赋存特征 |
王尧
王宁
张宇
郑刘根
潘晓雪
|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4
|
涉采煤沉陷区风电场地SBAS In SAR监测与沉降风险评价研究 |
董建军
郭雅雯
张莹
|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5
|
外送线路穿越矿权区域地表形变监测与安全稳定性评价 |
董建军
冯晓硕
张莹
|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6
|
相邻工作面隔离注浆充填开采沉陷影响规律研究 |
程永新
徐大龙
王成真
王全明
姚苏梦
顾伟
|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7
|
基于采空塌陷区地表变形模型的输电杆塔承载力性能分析 |
吴建蓉
张啟黎
刘丹丹
汪大海
王骏骐
|
《广东电力》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8
|
基于时序InSAR与改进LSTM的露天矿沉降分析与预测 |
王辉
雷新鹏
栾博钰
邵杏红
刘庆雨
朱方印
|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9
|
基于北斗GNSS与InSAR的煤矿开采区沉陷监测方法研究 |
任福勇
|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0
|
基于InSAR的矿山变形监测与参数反演研究进展分析 |
谷海波
李敏
|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1
|
“光伏+生态”治理模式下采煤沉陷区地面形变综合信息监测方法研究 |
舒茂龙
胡玉
齐力文
熊宇
耿珍珍
|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2
|
Offset Tracking在煤矿沉陷区地表大变形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
陈顺
郑南山
祁云
班盟
|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13
|
基于SBAS-InSAR技术的天津地区地表沉降监测研究 |
仝云霄
胡晓佳
杨俊泉
王威
孟中玙
段霄龙
曹思琦
|
《地球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4
|
InSAR技术在矿区地表形变遥感监测与应用的研究进展 |
曾锴
贺凯凯
|
《绿色科技》
|
2025 |
0 |
|
15
|
高潜水位采煤沉陷区微塑料赋存特征及风险评估 |
葛建华
丁雨薇
李佳
张万
马东坡
任雪
张世文
|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6
|
基于PS-InSAR技术的晋城矿区地表形变监测及地质灾害风险预警 |
王新龙
车子杰
马飞
高旭波
|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7
|
|
17
|
浅埋房柱式采空区煤柱稳定性及控制研究 |
刘欣欣
齐学元
耿俊俊
|
《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
2024 |
8
|
|
18
|
基于时序InSAR的山西大同煤田地表沉降监测及时空演化分析 |
仝云霄
杨俊泉
王雪
谭琨
|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4
|
|
19
|
融合SBAS-InSAR与CS-SVM的矿区地表残余沉降预测模型 |
刘增波
徐良骥
张坤
刘潇鹏
曹宗友
徐阳
|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
2024 |
5
|
|
20
|
基于SBAS-InSAR技术的杨伙盘矿区地表形变监测 |
张帆
常乐
荀张媛
|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
2024 |
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