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3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ntribution of 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s to extraordinary optical transmission through metallic nanoslit 被引量:1
1
作者 LIU Juan WANG Yong-tian XU Li-wei XIE Jing-hui 《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 2010年第1期33-37,共5页
A single metallic nanoslit is employed for investigating the contribution of 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s(SPPs) to Extraordinary Optical Transmission(EOT) based on rigorous electromagnetic theory and the Spectrum Analys... A single metallic nanoslit is employed for investigating the contribution of 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s(SPPs) to Extraordinary Optical Transmission(EOT) based on rigorous electromagnetic theory and the Spectrum Analysis Method(SAM). Numerical results shows that the SPP is the main factor responsible for the EOT, and a phase singularity is obser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 电磁理论 氧化层 频谱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ield-level characterization of strrong coupling between excitons and 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s in J-aggregate/metal hybrid nanostructures
2
作者 Wei Wang Ephraim Sommer +3 位作者 Antonietta De Sio Parin ch Vasa Juemin Yi Hong Zhang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42-242,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SPPs传感器的金属凹槽填充工件检测
3
作者 宿丕强 赖小皇 +2 位作者 张耕 董静 钟明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0-36,共7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液体开关控制的人工表面等离激元传感器,用于检测金属凹槽填充密度。该传感器由液体开关控制器和功分结构组成。液体开关由塑料管和带水的注射器组成,固定在SSPPs传感器的分支结构上。塑料管内充满水时,支路不能传输信号... 提出了一种基于液体开关控制的人工表面等离激元传感器,用于检测金属凹槽填充密度。该传感器由液体开关控制器和功分结构组成。液体开关由塑料管和带水的注射器组成,固定在SSPPs传感器的分支结构上。塑料管内充满水时,支路不能传输信号,这称为“OFF”状态。相反,塑料管内无水时称为“ON”状态。通过切换传感器支路的“ON”或“OFF”状态,可以控制SSPPs传感器的传感区域。该检测方法是基于凹槽填充质量变化引起的SSPPs传感器反射系数的变化,通过切换支路状态,可以检测各支路下方是否存在填充质量问题。实验结果表明,SSPPs传感器可以有效检测10 mg填充变化,可用于实现批量生产工件的快速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表面等离激元 功分结构 液体开关控制 金属材料 凹槽填充 微波无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Ps激射中Airy表面等离子的特性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朱君 李志全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3298-3302,共5页
为了研究表面等离子体(SPPs)传播产生的Airy等离子的特性,分析和仿真了Airy等离子的独特性质。利用SPPs的激射原理,对Airy等离子的本征态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了光栅耦合SPPs的激射结构中Airy等离子的性质。结果表明:无衍射的Airy表面等... 为了研究表面等离子体(SPPs)传播产生的Airy等离子的特性,分析和仿真了Airy等离子的独特性质。利用SPPs的激射原理,对Airy等离子的本征态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了光栅耦合SPPs的激射结构中Airy等离子的性质。结果表明:无衍射的Airy表面等离子不仅具有在近场能量放大和快速传播的特性,而且还能利用其特性控制光束的传播;Airy表面等离子只有在一定宽度下与光激发的相互作用才能抑制能量损耗,在基质宽度小于600nm左右时无法出现显著的Airy表面等离子;不同宽度的基质条件下激射能量与产生Airy离子的趋势一致;Airy表面等离子在激发能量较小时就能实现快速传播,在2.3eV作用时能量的增加对Airy的等离子的作用不再明显。这一研究对于SPPs的强局域化应用实现、表面光学处理和线性控制无衍射SP光学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物理学 表面等离子激元 Airy表面等离子 光栅耦合 强局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化激元(polaritons)与拉曼散射 被引量:2
5
作者 程光煦 《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2-124,共43页
在给出介质中的光 (电磁 )波与极化波混合作用而得出的极化激元方程、极化激元色散方程之后又讨论了相应的物理意义及相关的物理问题 ;获得极化激元的实验方法 ,接着还介绍和讨论了极化激元的拉曼散射。
关键词 极化激元 拉曼散射 表面极化激元 激子极化激元 等离激元-极化激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Ps的方形凹环结构MIM滤波器设计 被引量:4
6
作者 刘海瑞 张冠茂 +1 位作者 王志爽 乔利涛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6-112,共7页
基于表面等离子体波的传播特性提出了一种由方形凹环与波导管耦合而成的MIM结构滤波器,运用有限元法数值计算获得了该滤波结构的磁场分布、透射谱和共振波长分布曲线.研究结果表明,其阻带透射率最小透射比可低至0.01,通带最大透射比则高... 基于表面等离子体波的传播特性提出了一种由方形凹环与波导管耦合而成的MIM结构滤波器,运用有限元法数值计算获得了该滤波结构的磁场分布、透射谱和共振波长分布曲线.研究结果表明,其阻带透射率最小透射比可低至0.01,通带最大透射比则高达0.96,并且顶部分布平滑.在增大滤波器波导结构参数I、H时,相应的透射谱线会有明显的红移,且不同模式阻带的透射比也会随之改变,此外共振波长与结构参数的变化呈现线性关系.在增大结构参数D时,模式1的透射率从之前的0.63增加到0.80,模式1最终消失,其余模式几乎不变,同时共振波长分布与参数D的变化无关.通过结构参数的优化,可以使波导结构的品质因数从14.82提升到17.07,通频带亦有所增加.该MIM结构滤波器具有封装尺寸小、多模式、阻带较窄、通带平滑、良好的品质因数以及可调节性,在微纳集成光学器件尤其是波分复用系统中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等离子激元 方形凹环谐振腔 波导 传输谱 波分复用系统 MIM滤波器 有限元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SPPs的低剖面宽带八木天线阵列设计 被引量:3
7
作者 杨少朋 蔡洋 +1 位作者 薛谦忠 席宝坤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3-17,22,共6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新型人工表面等离子体激元(Spoof 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s,SSPPs)馈电带有引向器的低剖面宽带八木天线阵列。天线阵列包括两部分:基于人工表面等离子体激元波导的四路宽带功分器和八木天线阵列。人工表面等离子体激... 提出了一种基于新型人工表面等离子体激元(Spoof 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s,SSPPs)馈电带有引向器的低剖面宽带八木天线阵列。天线阵列包括两部分:基于人工表面等离子体激元波导的四路宽带功分器和八木天线阵列。人工表面等离子体激元具有高的场局限性,将信号束缚在人工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的凹槽结构中保证了信号的高效传输,减少了传输损耗。八木天线通过进一步加载引向器结构能够实现端射辐射特性。测试结果表明:天线阵列的回波损耗在4.5~6.05 GHz频率范围内小于-10 dB。天线阵列实际增益在4.5~6.05 GHz范围内最高可达11.1 dB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表面等离子体激元 低剖面 宽带 八木天线 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基片集成波导的SSPPs带通滤波器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8
作者 刘维红 谢玉洁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62-64,共3页
人工表面等离子体激元(SSPPs)具有低损耗、高束缚、传输效率高的优点,易于平面集成,并被广泛应用于微波滤波器电路设计。文中在具有高通特性的基片集成波导(SIW)上表面刻蚀具有低通特性的SSPPs结构,将二者有机结合设计出一款混合基片集... 人工表面等离子体激元(SSPPs)具有低损耗、高束缚、传输效率高的优点,易于平面集成,并被广泛应用于微波滤波器电路设计。文中在具有高通特性的基片集成波导(SIW)上表面刻蚀具有低通特性的SSPPs结构,将二者有机结合设计出一款混合基片集成波导带通滤波器。仿真结果表明,该滤波器在13 GHz^17 GHz的通带内回波损耗均在-11 dB以下,插入损耗在-1.2 dB左右,在截止频率以外较宽的频带内具有优于-80 dB的优越带外抑制;测试结果和仿真结果高度一致,其回波损耗优于-15 dB,插入损耗在-4 dB左右;通过对平坦和弯曲情况下的滤波器进行对比测试,发现两种状态下的测试高度吻合,证明混合SIW的SSPPs带通滤波器优异的微波特性,并为其在柔性电路的应用提供了研究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表面等离子体激元 基片集成波导 带通滤波器 带外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DM光波导激发高阶SPP模的传输特性 被引量:2
9
作者 赵华君 袁代蓉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52-256,共5页
研究了金属-介质-金属(MDM)型表面等离子体激元(SPP)光波导的电磁特性。理论计算结果表明,对于633 nm的TM偏振入射光,当介质膜层厚度小于85 nm时,波导中只能激发产生一阶SPP模(基模),其余高阶模全部截止.随着介质膜厚度增加,高阶SPP模... 研究了金属-介质-金属(MDM)型表面等离子体激元(SPP)光波导的电磁特性。理论计算结果表明,对于633 nm的TM偏振入射光,当介质膜层厚度小于85 nm时,波导中只能激发产生一阶SPP模(基模),其余高阶模全部截止.随着介质膜厚度增加,高阶SPP模逐渐被激发产生。当介质膜层厚度较小时,SPP模有效折射率的实部随阶数增加而减小,而虚部则随阶数增加而增加,SPP基模具有最大传输距离.然而,当MDM波导中的介质层厚度超过0.555μm时,由于三阶SPP模的电磁场主要集中在离金属层相对较远的介质层中,其有效折射率的虚部具有最小值,具有最大的传输距离,而非基模.当入射光波长为633 nm,介质层厚度为0.9μm时,Ag/SiO2/Ag光波导中三阶SPP模的传输距离达到约150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导光学 金属-介质-金属 表面等离子体激元 传输距离 高阶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挡板MDM波导侧耦合含矩形腔的矩形环结构的传感特性
10
作者 段佳毅 沈三民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3-58,共6页
为提高表面等离激元(SPPs)波导的传感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挡板金属-电介质-金属(MDM)波导侧耦合含矩形腔的矩形环结构。通过仿真分析,研究了矩形环长度L1、矩形腔长度l_(1)、矩形腔中心移动距离l_(3)及耦合距离g等几何参数对传输透射... 为提高表面等离激元(SPPs)波导的传感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挡板金属-电介质-金属(MDM)波导侧耦合含矩形腔的矩形环结构。通过仿真分析,研究了矩形环长度L1、矩形腔长度l_(1)、矩形腔中心移动距离l_(3)及耦合距离g等几何参数对传输透射谱的影响,并优化了各参数以获得最佳传感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在L_(1)=600nm,l_(1)=260nm,l_(3)=20nm,g=14nm时,该结构的4个Fano共振峰(FR)的折射率传感灵敏度分别为1623、1223、2740、2486nm/RIU,其中FR3和FR4表现出更高的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等离激元 金属-电介质-金属波导 矩形环 矩形腔 Fano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P的1550纳米光波导的超长传输特性
11
作者 赵华君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4-47,共4页
采用严格电磁理论研究了介质-金属-介质型光波导激发表面等离子激元(SPPs)的电磁特性,对比分析了SPP波在SiO2/Ag/SiO2和Si/Ag/Si光波导的传输距离。研究表明,对于1550nm光通信波长入射光及10nm厚的金属银膜层,SiO2/Ag/SiO2光波导中非对... 采用严格电磁理论研究了介质-金属-介质型光波导激发表面等离子激元(SPPs)的电磁特性,对比分析了SPP波在SiO2/Ag/SiO2和Si/Ag/Si光波导的传输距离。研究表明,对于1550nm光通信波长入射光及10nm厚的金属银膜层,SiO2/Ag/SiO2光波导中非对称SPP的传输距离可达40cm,明显高于对称SPP波的传输距离,也显著高于非对称SPP波在Si/Ag/Si波导中的传输距离,具有超长传输距离;随着金属层厚度的增加SPP波的传输距离明显减小,当银层厚度超过50nm后,非对称的SPP在SiO2/Ag/SiO2及Si/Ag/Si波导中的传输距离趋于一致,约为200nm;此时银层厚度变化对SPP波传输距离的影响明显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波导 表面等离子激元 介质-金属-介质 传输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i_(3)N_(4)和LRSPP的温度不敏感波导
12
作者 薛小枚 秦妍妍 +1 位作者 李悦 张彤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53-261,共9页
光子集成芯片将多种功能器件进行片上集成,具有损耗低、带宽大、抗电磁干扰等优势,是当前光电领域发展的主流方向。集成光学器件的温度稳定性是影响其光学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提高集成光学器件温度稳定性,提出了基于氮化硅(Si_(3)N... 光子集成芯片将多种功能器件进行片上集成,具有损耗低、带宽大、抗电磁干扰等优势,是当前光电领域发展的主流方向。集成光学器件的温度稳定性是影响其光学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提高集成光学器件温度稳定性,提出了基于氮化硅(Si_(3)N_(4))和长程表面等离激元(Long-Range 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LRSPP)波导的温度不敏感结构,对器件性能随温度的漂移进行抑制和补偿。首先,分析了Si_(3)N_(4)波导和LRSPP波导对接的模式耦合效率,当满足最佳匹配条件时,可实现耦合效率99.9%以上的高效耦合。对混合波导的温度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LRSPP波导和Si_(3)N_(4)波导的最佳长度比为0.077,相位不随温度的变化而发生漂移,实现了温度不敏感的波导。当波导不能满足最佳长度比时,对LRSPP波导芯层施加电压实现主动补偿,亦可实现温度不敏感。此外,对LRSPP波导的传输特性进行了测试,测得偏振消光比为64 dB,具有良好的单偏振特性。文中提出的温度不敏感结构具有可主动调谐、损耗低、单偏振、普适性高等优点,能有效地解决Si_(3)N_(4)波导性能随温度变化发生漂移的问题,在Si_(3)N_(4)基光子集成芯片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集成芯片 温度不敏感 相位调谐 氮化硅 表面等离激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谐振与SPP共振的石墨烯双模吸波体设计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从午 卞立安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07-510,共4页
为了实现石墨烯的双模吸收,将石墨烯条带嵌入到缺陷光子晶体,采用严格耦合波法进行了仿真研究,并进行了关键参量的影响分析。发现由于Fabry-Pérot谐振和表面等离子激元共振的共同作用,系统在5.1537THz和5.1970THz处获得了两个完美... 为了实现石墨烯的双模吸收,将石墨烯条带嵌入到缺陷光子晶体,采用严格耦合波法进行了仿真研究,并进行了关键参量的影响分析。发现由于Fabry-Pérot谐振和表面等离子激元共振的共同作用,系统在5.1537THz和5.1970THz处获得了两个完美吸收模式,此时结构阻抗等于自由空间阻抗。结果表明,电调谐石墨烯化学势不仅能够改变模式数目,还能够改变模式的耦合程度;当化学势为0.7eV时,两吸收模完全耦合;调节石墨烯条带的几何尺寸也能控制模式的耦合程度;当入射光偏离垂直入射时,模式数目直接受偏角大小的影响。该研究为太赫兹器件吸收谱的重构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器件 石墨烯吸波体 Fabry-Pérot谐振 表面等离子激元共振 模式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M波导结构耦合椭圆八字形谐振腔的折射率传感器 被引量:1
14
作者 单义婷 赵丽娟 +1 位作者 张智娟 黄梓朦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4-38,共5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光学折射率传感器灵敏度,设计了一种金属-介质-金属(MIM)波导结构耦合椭圆八字形谐振腔的折射率传感器。首先,理论分析了该传感结构的原理及关键性能指标;然后,使用有限元分析仿真软件构建了仿真结构,研究其传感性能。仿... 为了进一步提高光学折射率传感器灵敏度,设计了一种金属-介质-金属(MIM)波导结构耦合椭圆八字形谐振腔的折射率传感器。首先,理论分析了该传感结构的原理及关键性能指标;然后,使用有限元分析仿真软件构建了仿真结构,研究其传感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当a=540 nm、b=340 nm、g=10 nm、l=70 nm时,所设计的传感器的灵敏度可以达到1323 nm/RIU,对应的品质因数可以达到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等离子体激元 金属-介质-金属波导 折射率传感器 灵敏度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纳米粒子二聚体-Au片耦合体系“热点”的尺寸效应
15
作者 曾自强 张晨杰 +1 位作者 徐敏敏 姚建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0-137,共8页
表面增强光谱“热点”效应一直是相关领域广受关注的主题,其中与尺寸和激发波长相关的动态“热点”转移效应的可控性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利用有限元法(FEM)对Au纳米粒子球二聚体-Au片耦合体系进行了模拟计算,研究了激发波长和纳米... 表面增强光谱“热点”效应一直是相关领域广受关注的主题,其中与尺寸和激发波长相关的动态“热点”转移效应的可控性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利用有限元法(FEM)对Au纳米粒子球二聚体-Au片耦合体系进行了模拟计算,研究了激发波长和纳米粒子尺寸对体系不同间隙处电磁场增强的影响.结果表明,该体系所拥有的两种等离激元共振模式的分离和位置与纳米尺寸密切相关,并且影响该耦合体系的“热点”分布.当纳米粒子尺寸为30 nm,激发波长范围为450~535 nm和670~950 nm时,两种等离激元共振模式以协同效应为主,“热点”主要存在于粒子与粒子间隙;随着纳米粒子球尺寸增加至85~105 nm,激发波长范围分别为670~695nm和725~755 nm时,两种等离激元共振模式之间开始出现竞争效应,发现“热点”由粒子与粒子间隙处转移至粒子与金片间隙处.该研究结果为“热点”转移调控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点” 表面等离极化激元 金纳米粒子二聚体 竞争效应 转移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表面等离激元的紧凑型线极化传输线
16
作者 柴成君 陈阳 延波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240-243,共4页
人工表面等离激元是一种沿周期性结构分界面传输的特殊表面波,具有色散可调控、高束缚、低损耗等特点,可以作为新型传输线和微波器件应用于现代集成电路中。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表面等离激元(SSPPs)的紧凑型线极化传输线,采用非均匀... 人工表面等离激元是一种沿周期性结构分界面传输的特殊表面波,具有色散可调控、高束缚、低损耗等特点,可以作为新型传输线和微波器件应用于现代集成电路中。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表面等离激元(SSPPs)的紧凑型线极化传输线,采用非均匀槽深渐变结构对线极化SSPPs传输线结构进行了优化,有效减小了传输线的结构尺寸,降低了其在工作频段内的传输损耗并提高了平坦度。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线极化SSPPs传输线相比,过渡结构尺寸缩短了60.84%,并且极化角度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与相同结构的均匀槽深渐变SSPPs传输线相比,回波损耗S11降低了6.21dB,插入损耗S21提升了0.78dB。该设计具有结构简单、尺寸小、传输效率高等特点,在现代集成电路和天线系统中具有潜在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表面等离激元 线极化 传输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材料的光学太阳反射镜的研究
17
作者 赵颂 刘昱轩 +2 位作者 张恒 赵亚丽 李旭峰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7-35,共9页
研究了一种基于超材料的光学太阳反射镜(optical solar reflector,OSR),其由掺铝氧化锌(AZO)超表面、MgF2介质层和Ag金属反射层三层结构组成。在热红外AZO超表面激发表面等离激元共振增强电磁吸收,MgF2介质层介电常数的稳定性减少了吸... 研究了一种基于超材料的光学太阳反射镜(optical solar reflector,OSR),其由掺铝氧化锌(AZO)超表面、MgF2介质层和Ag金属反射层三层结构组成。在热红外AZO超表面激发表面等离激元共振增强电磁吸收,MgF2介质层介电常数的稳定性减少了吸收振荡带来的反射,在可见光照射下AZO超表面和MgF2介质层的透明特性可降低太阳辐射损耗,Ag金属反射层可有效抑制透射。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后的OSR在0.3~2.5μm内有17.6%的低太阳吸收率,在2.5~30.0μm内有86.5%的高红外发射率。此外,偏振和入射角度对其性能影响较小。该结构在红外波段实现了较好的吸收,在红外热成像、辐射制冷等领域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材料 光学太阳反射镜 表面等离激元 电磁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表面等离子激元的宽带谐振天线
18
作者 杨雅静 白育堃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8-100,104,共4页
针对传统微带和介质谐振天线(DRA)带宽较窄和尺寸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表面等离子激元波导谐振腔的宽带天线。该天线人工表面等离子激元(SSPPs)波导由对称的H型单元结构组成,谐振腔由同轴探针馈电,利用波导单元偶模和奇模两种... 针对传统微带和介质谐振天线(DRA)带宽较窄和尺寸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表面等离子激元波导谐振腔的宽带天线。该天线人工表面等离子激元(SSPPs)波导由对称的H型单元结构组成,谐振腔由同轴探针馈电,利用波导单元偶模和奇模两种模式的色散特性,实现了天线带宽的显著增大。该天线工作频段为8.8~12.4 GHz,相对带宽为33.9%。在工作频带内,天线的辐射效率大于92%,最大增益达到了6.8 dBi。此外,天线为低剖面结构,整体尺寸较小,结构简单,利于各种无线通信和传感系统的集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天线 人工表面等离子激元 奇偶模式 探针馈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表面等离激元的柔性超薄传输线设计
19
作者 夏可欣 陈康龙 +1 位作者 韩路路 阮存军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260-263,共4页
人工表面等离激元是一种人工设计的金属-介质传输线结构,具有对表面电磁场的强束缚性,可以用于实现小型高频通信系统。本文提出了一种柔性透明超薄SSPP传输线结构,SSPP周期单元结构参数可以调控传输线的色散特性来增强对电磁场的束缚能... 人工表面等离激元是一种人工设计的金属-介质传输线结构,具有对表面电磁场的强束缚性,可以用于实现小型高频通信系统。本文提出了一种柔性透明超薄SSPP传输线结构,SSPP周期单元结构参数可以调控传输线的色散特性来增强对电磁场的束缚能力。通过设计凹槽深度等步进变化的双导体三级过渡结构,共面波导和SSPP周期单元结构通过平滑过渡,实现SSPP波和TEM波之间高效匹配。仿真结果表明,该结构反射系数在2.6GHz~10.5GHz频段内低于-11dB,尤其在4GHz~7GHz均优于-15dB,-3dB工作带宽为11.3GHz。本文提出的结构揭示了人工表面等离激元传输线在实现高频通信系统小型化、灵活性和集成度能力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表面等离激元 场约束性 超薄传输线结构 柔性材料基底 色散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表面等离子激元的高扫描率THz双波束漏波天线
20
作者 程慧乾 白育堃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97-702,共6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工作在太赫兹频段的紧凑型高增益、高扫描率双波束漏波天线,该天线由两个具有相同调制周期的半模集成波导(HMSIW)漏波天线和一个功率回收结构组成。前者在HMSIW的顶部表面蚀刻周期性槽以引入人工表面等离子激元(SSPP)慢... 本文提出了一种工作在太赫兹频段的紧凑型高增益、高扫描率双波束漏波天线,该天线由两个具有相同调制周期的半模集成波导(HMSIW)漏波天线和一个功率回收结构组成。前者在HMSIW的顶部表面蚀刻周期性槽以引入人工表面等离子激元(SSPP)慢波效应,通过向周期性槽引入正弦调制,使得在接近SSPP截止频率的窄带宽内实现高扫描率的漏波辐射,后者通过在两个漏波天线之间加功率回收结构,产生两个对称的波束,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天线的波束扫描率。结果表明,在工作频段1.25~1.31 THz(相对带宽4.6%)内,双波束扫描角度为80°,波束扫描率为17.4,最大增益达到了14.4 dBi,此外天线结构由一维扩展到二维,整体尺寸较小,在太赫兹无线通信和雷达探测系统中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漏波天线 高扫描率 半模集成波导 人工表面等离子体激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