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淮南煤焦在不同压力下的CO_2气化反应性 被引量:3
1
作者 徐朝芬 孙路石 +3 位作者 许凯 胡松 向军 帅超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097-2101,共5页
选取淮南烟煤在不同升温速率条件下制得的快焦和慢焦,采用高温加压热重分析仪考察其在不同压力下的CO2气化特性并计算气化反应动力学参数。研究表明:快速热解煤焦(HN-RP)的表面较为疏松,相比慢速热解煤焦(HN-SP),孔隙结构显得更为发达;... 选取淮南烟煤在不同升温速率条件下制得的快焦和慢焦,采用高温加压热重分析仪考察其在不同压力下的CO2气化特性并计算气化反应动力学参数。研究表明:快速热解煤焦(HN-RP)的表面较为疏松,相比慢速热解煤焦(HN-SP),孔隙结构显得更为发达;相较于快焦,慢焦平行定向程度更高,芳香层片尺度也更大,即碳微晶结构有序化程度更高,因而煤焦气化反应活性较差;反应压力的增加使活性中间络合物C(O)含量增加,其附着在煤焦的表面使煤焦的气化反应速率增大;总包气化反应动力学表达式可以很好地对煤焦的加压气化反应动力学参数进行计算,在主要的反应区域内,得到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88,且随着反应压力的增大,快焦和慢焦的气化反应级数n都有逐渐减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南煤焦 CO2气化特性 动力学参数 孔隙结构 碳微晶结构 活性中间络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的煤气化工艺优化 被引量:3
2
作者 杨洋 郭芸菲 +2 位作者 邓骥 但小冬 李林峰 《洁净煤技术》 CAS 2014年第2期60-63,116,共5页
基于响应面法可在考虑因素间交互作用的基础上对煤气化工艺进行优化,利用Aspen Plus建立了Shell气化炉模型,采用Box-Hehnken设计进行煤气化仿真试验,构建了目标值与工艺参数间的响应曲面,在考虑工艺参数交互作用的基础上对工艺进行多目... 基于响应面法可在考虑因素间交互作用的基础上对煤气化工艺进行优化,利用Aspen Plus建立了Shell气化炉模型,采用Box-Hehnken设计进行煤气化仿真试验,构建了目标值与工艺参数间的响应曲面,在考虑工艺参数交互作用的基础上对工艺进行多目标优化。结果表明:氧煤比与蒸汽煤比的交互作用及氧煤比与压力的交互作用的影响能力大于蒸汽煤比与压力的交互作用,且氧煤比对参数交互作用的影响能力有较大贡献。经试验验证确定煤气化性能指标多目标优化方案为:氧煤比0.784 kg/kg,蒸汽煤比0.0786 kg/kg,压力2.76 MPa。方案下的计算结果为:煤气有效成分97.75%,冷煤气效率84.25%,煤气产率1.92 m3/kg;验证优化方案下的试验结果为:煤气有效成分98.04%,冷煤气效率85.20%,煤气产率1.93 m3/kg,与计算结果的误差较小,说明响应面模型计算精度较高,优化方案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法 Box-Hehnken 煤气化 优化 氧煤比 蒸汽煤比 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的煤气化工艺参数效应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张进春 侯锦秀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789-796,共8页
以粉煤加压气化工艺为对象,基于ChemCAD仿真软件建立了煤气化过程仿真模型,采用中心复合设计进行了煤气化仿真试验,构建煤气化性能指标与工艺参数间的响应曲面,并在此基础上对煤气化各工艺参数对气化性能的主效应和交互效应进行了分析.... 以粉煤加压气化工艺为对象,基于ChemCAD仿真软件建立了煤气化过程仿真模型,采用中心复合设计进行了煤气化仿真试验,构建煤气化性能指标与工艺参数间的响应曲面,并在此基础上对煤气化各工艺参数对气化性能的主效应和交互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氧煤质量比是影响煤气化性能最重要的工艺参数,氧煤质量比的增加能提高煤气中CO体积分数、产气率和碳转化率,但会降低H2体积分数;蒸汽煤质量比主要影响煤气的有效气体成分,H2体积分数随其值提高而显著增加,CO体积分数下降;蒸汽煤质量比对产气率和碳转化率影响较小;压力对煤气中有效气体成分、产气率和碳转化率影响均不显著;氧煤质量比、蒸汽煤质量比和压力的综合效应对煤气中有效气体成分影响不显著,但对产气率和碳转化率等生产效率指标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气化 响应面法 工艺参数 氧煤质量比 蒸汽煤质量比 效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气化反应中表面化学物种的研究
4
作者 竺桦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23-30,共8页
人们对煤与各种含氧气体(O_2,H_2O CO_2)的气化反应已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许多反应机理,其中氧转移机理能较满意地解释许多实验结果。因此,对于气化反应中表面化学物种形成、转换的研究引起世界各国学者的高度重视。本文介绍了这方面... 人们对煤与各种含氧气体(O_2,H_2O CO_2)的气化反应已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许多反应机理,其中氧转移机理能较满意地解释许多实验结果。因此,对于气化反应中表面化学物种形成、转换的研究引起世界各国学者的高度重视。本文介绍了这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气化 表面化学 物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PD技术在煤/半焦气化研究中的应用
5
作者 顾永达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46-52,共7页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外用程序升温脱附(TPD)技术在煤/半焦气化研究中的应用,着重讨论了担载金属半焦在含氧气化剂作用下碳—氧—金属之间的相互作用,H_2O和CO_2脉冲气化后的TPD可以分析担载不同金属盐类后脉冲气化所生成的H_2,CO和CO_2....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外用程序升温脱附(TPD)技术在煤/半焦气化研究中的应用,着重讨论了担载金属半焦在含氧气化剂作用下碳—氧—金属之间的相互作用,H_2O和CO_2脉冲气化后的TPD可以分析担载不同金属盐类后脉冲气化所生成的H_2,CO和CO_2.一般来说,随担载金属量的增加,其反应掉的H_2O和CO_2量增加,生成的CO和H_2增加。从碳和CO_2及H_2O的气化反应的氧平衡可以求出在反应过程中吸附在试样表面的氧量,由表面含氧络合物的形态和含量可以分析碳和金属与氧的相互作用,氧迁移机理及催化活性的大小等重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半焦气化 TPD 氧迁移 表面含氧络合物 气化反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比表面积煤气化渣掺合料活性及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郭照恒 杨文 +2 位作者 祝小靓 程宝军 李爽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567-3573,3588,共8页
煤气化渣是煤气化、煤间接液化工艺的副产物。本文对不同粉磨时间的煤气化渣理化性能、活性、力学性能等进行了研究,并和常用的S95矿粉和I级粉煤灰进行对比。研究表明,煤气化渣本身含有大量的非晶态胶凝活性物质,比表面积为503 m^2/kg... 煤气化渣是煤气化、煤间接液化工艺的副产物。本文对不同粉磨时间的煤气化渣理化性能、活性、力学性能等进行了研究,并和常用的S95矿粉和I级粉煤灰进行对比。研究表明,煤气化渣本身含有大量的非晶态胶凝活性物质,比表面积为503 m^2/kg的煤气化渣活性达到108%,高于I级粉煤灰。煤气化渣的掺加能够显著提升水泥砂浆的后期强度,最大可提高47.2%,提升作用优于S95矿粉和I级粉煤灰。煤气化渣对抗折强度的提高率大于抗压强度,在20%~30%(质量分数)掺量下能够提高水泥砂浆的柔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气化渣 掺合料 表面积 活性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切线角理论的露天煤矿滑坡预警阈值计算 被引量:4
7
作者 赵立春 徐长友 +3 位作者 刘永杰 徐勇超 韦宗根 祁利民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4-38,共5页
露天煤矿软岩边坡变形复杂,滑坡危险性大。为了充分挖掘露天煤矿软岩边坡监测数据变化规律,实现软岩边坡滑坡的准确预测预报,以霍林河煤田二号露天采区为工程实例,基于蠕变曲线切线角理论计算,创新提出了不同类型土—岩复杂软岩边坡雷... 露天煤矿软岩边坡变形复杂,滑坡危险性大。为了充分挖掘露天煤矿软岩边坡监测数据变化规律,实现软岩边坡滑坡的准确预测预报,以霍林河煤田二号露天采区为工程实例,基于蠕变曲线切线角理论计算,创新提出了不同类型土—岩复杂软岩边坡雷达预警阈值级别划分标准。研究结果表明:采场中上部土类边坡及排土场边坡预警阈值变形速度v≥15.0 mm/h,切线角α≥75°达到临滑阶段;采场下部硬岩类边坡预警阈值速度v≥8.0 mm/h,切线角α≥85°达到临滑阶段。该预警阈值的成功应用对保障矿山安全生产、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煤矿 土—岩复杂边坡 预警阈值 切线角理论 滑坡机理 预警预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