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T扫描和3D打印可视化技术构建石油工程Solid Learning教学新模式 被引量:5
1
作者 杨永飞 孙致学 +3 位作者 张凯 李爱芬 孙仁远 谷建伟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64-67,共4页
以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构建石油工程专业Solid Learning教学模式。首先基于CT扫描建立真实的数字岩心模型,利用优化提取算法提取其孔隙网络模型,然后利用3D打印技术建立传统方法不可见的真实模型,最后将打印... 以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构建石油工程专业Solid Learning教学模式。首先基于CT扫描建立真实的数字岩心模型,利用优化提取算法提取其孔隙网络模型,然后利用3D打印技术建立传统方法不可见的真实模型,最后将打印出的实物模型应用于实验实践教学。应用效果表明,Solid Learning教学模式使地下原本不可见的油藏模型可视化,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索意识,提高了实验及课堂教学的质量,为培养创新性高素质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是一种极具推广应用前景的教学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lid Learning教学模式 石油工程 CT扫描 3D打印 可视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P的旋翼桨叶表面压力测量试验研究
2
作者 乐娟 张育斌 +5 位作者 彭迪 焦灵睿 程起有 陈卫星 汪文涛 李根阳 《振动.测试与诊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08-615,628,共9页
为了实现直升机旋翼桨叶表面的压力测量,提出一种基于压敏涂料(pressure sensitive paint,简称PSP)测量技术的试验方法。首先,采用在线标定方式确定PSP的压力敏感度;其次,构建PSP测量系统,利用单脉冲寿命法获取旋翼桨叶表面的压力分布图... 为了实现直升机旋翼桨叶表面的压力测量,提出一种基于压敏涂料(pressure sensitive paint,简称PSP)测量技术的试验方法。首先,采用在线标定方式确定PSP的压力敏感度;其次,构建PSP测量系统,利用单脉冲寿命法获取旋翼桨叶表面的压力分布图像;最后,进行直径为2 m的模型旋翼桨叶表面压力测量试验,获取悬停工况和前飞工况在不同状态下的桨叶图像,通过标定数据计算得到桨叶表面压力分布。试验结果表明:PSP测量技术能够获取桨叶表面压力比值、压力系数分布数据和流动显示图像;通过PSP测量得到的桨叶表面压力分布符合规律,且前行侧和后行侧桨叶的表面压力分布接近;沿着桨根到桨尖方向出发至距离桨根0.87 m处,桨叶的弦向压力比值与压力系数分布趋势一致,与传感器的测量结果相比,压力平均性误差和重复性误差均在5%以内,满足桨叶表面压力测量需求。研究结果验证了该试验方法的可行性,可为直升机气动机理性研究提供试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敏涂料 模型旋翼 桨叶表面压力 流动显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olid Edge的螺旋面零件三维造型 被引量:2
3
作者 谢有才 潘凤章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3-14,39,共3页
通过典型实例 ,介绍了直接利用SolidEdge命令实现螺旋面零件三维造型的过程 。
关键词 螺旋面零件 三维造型 solid EDGE CAD CA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重构智能超表面辅助的非视距人体生命体征感知
4
作者 李新羽 张静远 +4 位作者 蔡子轩 秦世龙 马骞 游检卫 崔铁军 《电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3,共13页
本文提出非视距场景下的无接触式人体生命体征感知方法,将可重构智能超表面与人体无线感知技术相结合,利用可重构智能超表面对电磁波的灵活调控能力,实现有障碍物遮挡情况下的人体生命体征监测.本文首先通过视觉辅助机制,利用Yolo-v7深... 本文提出非视距场景下的无接触式人体生命体征感知方法,将可重构智能超表面与人体无线感知技术相结合,利用可重构智能超表面对电磁波的灵活调控能力,实现有障碍物遮挡情况下的人体生命体征监测.本文首先通过视觉辅助机制,利用Yolo-v7深度学习模型,实现人体目标的定位.在此基础上,可重构智能超表面根据人体位置估计结果进行编码优化,进而改变感知信号传播路径,实现非视距场景下的人体感知;同时,本文针对传统变分模态分解算法在人体生命体征感知方面的不足,进一步提出一种基于滤波的变分模态分解算法,实现人体呼吸、心跳速率的精准估计.实验结果表明,视觉辅助模块可以准确定位人体胸腔所在位置,从而使可重构智能超表面能够精准调控电磁波束,使感知信号聚焦于人体.所提出的基于滤波的变分模态分解算法可以实现人体生命体征精准估计,其呼吸和心跳平均估计误差分别为0.6 RPM和5.3 BPM.与此同时,进一步分析与讨论也证明了基于可重构智能超表面的感知方案在非视距场景下进行人体生命体征感知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重构智能超表面 非视距感知 人体无线感知 生命体征探测 变态模式分解 视觉辅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olidWorks的平面拉刀实体造型
5
作者 陈志洋 罗康 刘辉 《工具技术》 2010年第10期58-60,共3页
为创建有限元分析需要的平面拉刀模型,采用SolidWorks软件对平面刀拉进行了三维参数化实体造型。介绍了SolidWorks软件的造型特点和平面拉刀的造型过程。
关键词 平面拉刀 solidWORKS 实体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基固废协同熔炼过程在线智能优化控制 被引量:5
6
作者 张哲铠 楚金旺 +3 位作者 郝亮钧 许潇枫 张理 陈金水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5-74,共10页
铅基固废是生产端和消费端产生的常见固体废物,具有很强的污染性,其绿色处理技术是实现含铅废物污染防治的关键环节。双底吹炼铅工艺协同处理铅基固废是一种经济合理的铅基固废处理方式,相对于传统矿铅冶炼生产操作更为复杂,为确保生产... 铅基固废是生产端和消费端产生的常见固体废物,具有很强的污染性,其绿色处理技术是实现含铅废物污染防治的关键环节。双底吹炼铅工艺协同处理铅基固废是一种经济合理的铅基固废处理方式,相对于传统矿铅冶炼生产操作更为复杂,为确保生产状况处于稳定、经济的状态,对工艺控制系统有了更高要求。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研发了一套铅基固废协同熔炼过程在线智能优化控制系统,整个系统由在线优化控制系统、智能预警与高效监控系统和系统数据库集成,主要实现以下功能:(1)针对铅基固废协同熔炼过程自动化水平不高的问题,基于冶炼过程机理与生产运行大数据,应用计算机建模和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冶炼过程关键参数预测模型,开发了一套铅基固废协同熔炼在线优化控制系统;(2)以车间实景模型为载体,建立了铅基固废协同熔炼智能预警与高效监控系统,实现了工业信号、场景及流程的数字化与可视化;(3)控制系统集成了现场相关软硬件,详细展示各模块间的数据交互与协同运行情况,形成了智能、高效、安全的协同熔炼车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基固废 协同熔炼 智能控制 优化配料 智能预警 神经网络模型 三维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金资助的科学产出评估和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刘自强 岳丽欣 《现代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5-146,共12页
[目的/意义]基金项目科学产出的评估与预测有助于优化基金资助效果、提高科学研究质量,对于科研管理部门优选布局方向、优化资源配置等工作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方法/过程]首先,基于LDA模型识别出基金及其资助论文中蕴含的... [目的/意义]基金项目科学产出的评估与预测有助于优化基金资助效果、提高科学研究质量,对于科研管理部门优选布局方向、优化资源配置等工作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方法/过程]首先,基于LDA模型识别出基金及其资助论文中蕴含的研究主题;然后,提出主题资助金额、主题资助期限、主题热度、主题质量和主题影响力5个指标,设计了基金资助的科学产出主题综合评估模型;在此基础上,基于深度学习算法提出了科学产出主题预测模型;最后,以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社会与经济科学部资助的基金及其产出的论文数据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结论]通过实证,美国国家科学基金社会和经济学部投入产出比较高的科学产出主题主要有政策与环境、科研发展与实践、健康与社会发展等,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文研究对于优化基金资助效果、提高科学研究质量以及科研管理部门优选布局方向、优化资源配置等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金项目 科学产出 主题识别 评估模型 预测模型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地质体实体建模技术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69
8
作者 王李管 何昌盛 贾明涛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8-62,共5页
三维地质实体模型的建立对于工程设计和决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其几何形态的复杂性,这也是三维地学信息可视化的一个难点。在详细介绍了在建模过程中经常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难点,包括TIN不规则三角网结构、线性八叉树码、三维图... 三维地质实体模型的建立对于工程设计和决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其几何形态的复杂性,这也是三维地学信息可视化的一个难点。在详细介绍了在建模过程中经常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难点,包括TIN不规则三角网结构、线性八叉树码、三维图形消隐技术和交互切割技术。最后结合实际工程实例,建立了某矿的地形表面模型、主要岩层模型和矿体模型,并在工程设计、支护方案决策、采掘计划编制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体模型 可视化 矿山设计 计划编制 三维地质体 工程设计 建模技术 应用 信息可视化 线性八叉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探IDL在地质三维建模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9
作者 黄海峰 包世泰 +2 位作者 黎华 连建波 夏斌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3-56,共4页
IDL(InteractiveDataLanguage)交互式数据语言是进行二维及多维数据可视化分析及应用开发的理想软件工具。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水平的提高和各种"数字化"概念的提出,对地质体的三维建模需求也越来越迫切。文章旨在通过利用IDL对... IDL(InteractiveDataLanguage)交互式数据语言是进行二维及多维数据可视化分析及应用开发的理想软件工具。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水平的提高和各种"数字化"概念的提出,对地质体的三维建模需求也越来越迫切。文章旨在通过利用IDL对一包含4个钻孔和两套地层的地质空间的三维建模过程,初步探讨IDL在地质三维建模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体 三维建模 地层 IDL 初探 钻孔 应用开发 需求 过程 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地质建模及可视化技术在固体矿产储量估算中的应用 被引量:94
10
作者 张宝一 尚建嘎 +2 位作者 吴鸿敏 刘修国 吴信才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6-81,共6页
将三维GIS技术、三维地质建模及可视化技术与固体矿产储量估算相结合,对于提高储量估算和管理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提出了一种利用三维地质建模与可视化技术进行固体矿产储量估算的可行性方案。并提出了应用轮廓线... 将三维GIS技术、三维地质建模及可视化技术与固体矿产储量估算相结合,对于提高储量估算和管理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提出了一种利用三维地质建模与可视化技术进行固体矿产储量估算的可行性方案。并提出了应用轮廓线进行三维矿体表面建模时尖灭与分支情况处理、带约束的三维矿体表面建模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质建模 储量估算 可视化 三维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体与块体混合模型的三维矿体可视化建模技术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杨成杰 吴冲龙 +1 位作者 张夏林 翁正平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53-558,共6页
研究了根据解释出的地质体边界线,在三维环境中构建矿体可视化模型的基本原理和建模方法。针对传统建模方法效率低下及程序实现复杂的问题,提出了线内长度等比法构建实体表面三角网的新方法,并对体模型约束下块体生成的关键算法进行了研... 研究了根据解释出的地质体边界线,在三维环境中构建矿体可视化模型的基本原理和建模方法。针对传统建模方法效率低下及程序实现复杂的问题,提出了线内长度等比法构建实体表面三角网的新方法,并对体模型约束下块体生成的关键算法进行了研究,基于BSP树结构的三维块体模型快速填充算法,适合于复杂矿体约束下大数量级块体的生成,已成功应用于多个数字矿山项目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体模型 块体模型 三维可视化 数字矿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地下水模拟可视化系统开发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0
12
作者 周德亮 丁继红 马生忠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58-161,165,共5页
系统开发的目的是克服GIS时空分析能力的不足 ,实现地下水模型与MAPGIS的耦合集成 ,在集成的基础上构建系统的可视化功能 ,在GIS平台上为地下水模拟的全过程提供一个统一高效的计算机环境。系统开发采用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方法 ,对各种... 系统开发的目的是克服GIS时空分析能力的不足 ,实现地下水模型与MAPGIS的耦合集成 ,在集成的基础上构建系统的可视化功能 ,在GIS平台上为地下水模拟的全过程提供一个统一高效的计算机环境。系统开发采用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方法 ,对各种地下水模型进行分解、抽象 ,建立基本的C ++类类型 ,每个模型都是基本类及其派生类对象的聚集类。系统实现的技术途径是以MAPGIS的二次开发函数作为“后台”支持 ,以VC ++作为编程工具 ,在充分利用MAPGIS的可视化功能的基础上 ,借助于OpenGL并应用科学可视化技术开发更能满足地下水模拟需要的可视化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模拟 数学模型 地理信息系统 可视化系统 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面蜗杆类零件实体建模研究 被引量:20
13
作者 杨玉虎 沈煜 +1 位作者 张策 张大卫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71-474,共4页
针对机械创新设计中具有共轭曲面零件的三维虚拟造型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齿形特征,用于环面蜗杆类零件实体建模的方法.运用共轭曲面的啮合原理进行分析,根据环面蜗杆类零件齿面均由蜗轮轮齿包络形成的特点,由蜗轮齿形特征确定并生成蜗... 针对机械创新设计中具有共轭曲面零件的三维虚拟造型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齿形特征,用于环面蜗杆类零件实体建模的方法.运用共轭曲面的啮合原理进行分析,根据环面蜗杆类零件齿面均由蜗轮轮齿包络形成的特点,由蜗轮齿形特征确定并生成蜗轮轮齿实体(模型).考虑运动规律,对每个啮合位置的蜗杆实体与蜗轮轮齿实体进行布尔减运算,进而实现环面蜗杆零件的实体建模.在AutoCAD环境下,应用VisualLISP语言开发程序,分别以滚柱、滚锥、纵向圆柱包络蜗杆为例进行了实例计算及制图,所生成的实体模型能够真实反映出给定的参数,可用于齿廓形状及尺寸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面蜗杆 共轭曲面 齿形特征 实体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碳源填充床反应器脱除污水硝态氮效能的预测模型 被引量:11
14
作者 张兰河 孙立娇 +2 位作者 仇天雷 韩梅琳 王旭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09-213,共5页
为了预测固相反硝化反应器出水的硝酸盐浓度,优化工艺参数,以聚羟基丁酸戊酸共聚酯[Poly(3-Hydroxybutyrate-co-3-Hydroxyvalerate),PHBV]作为反应器的碳源和生物膜载体,对受硝酸盐污染的水进行生物反硝化脱氮。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 为了预测固相反硝化反应器出水的硝酸盐浓度,优化工艺参数,以聚羟基丁酸戊酸共聚酯[Poly(3-Hydroxybutyrate-co-3-Hydroxyvalerate),PHBV]作为反应器的碳源和生物膜载体,对受硝酸盐污染的水进行生物反硝化脱氮。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利用响应曲面法研究了反应器出水硝态氮浓度与进水硝态氮浓度、水力停留时间(hydraulic retention time,HRT)和温度之间的关系,建立了以出水硝态氮浓度为响应值的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该数学模型可以定量描述进水硝态氮浓度、HRT和温度对出水硝态氮浓度的影响,模型预测值与试验值能吻合较好。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进水硝态氮浓度、温度和HRT及其交互作用对响应值均具有显著性影响(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化 温度 模型 固体碳源 响应曲面法 硝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层DEM的露天矿三维地质模型构建及其应用 被引量:16
15
作者 刘光伟 白润才 +1 位作者 曹兰柱 赵浩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73-75,共3页
三维地质实体建模对于露天矿的工程设计与决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提出了一种快速构建露天矿三维地质实体模型的方法———包络面构模法。该方法通过建立多层DEM表面模型和侧面DEM模型,利用固化成体技术生成三维地层实体模型,并以... 三维地质实体建模对于露天矿的工程设计与决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提出了一种快速构建露天矿三维地质实体模型的方法———包络面构模法。该方法通过建立多层DEM表面模型和侧面DEM模型,利用固化成体技术生成三维地层实体模型,并以实际工程数据对建模方法进而验证。研究表明,该方法具有同时表达空间对象表面和内部结构的能力,可在工程设计、采掘计划编制以及虚拟开采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高程模型(DEM) 露天矿 地质模型 实体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GIS环境下的地质体可视化和特征分析 被引量:12
16
作者 曾新平 吴健生 +3 位作者 杨自安 郑跃鹏 朱谷昌 张普斌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2-76,共5页
地质体的三维可视化建模是三维GIS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三维GIS环境下的地质体可视化的两个关键方面是地质体的表面模拟和可视化实现,文章介绍了地质体三维可视化的基本框架,以带约束Deluanay剖分法为例阐述了地质... 地质体的三维可视化建模是三维GIS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三维GIS环境下的地质体可视化的两个关键方面是地质体的表面模拟和可视化实现,文章介绍了地质体三维可视化的基本框架,以带约束Deluanay剖分法为例阐述了地质体表面模拟的原理和方法,并从取景变换、消隐、光照模型、纹理映射等方面论述了可视化的具体实现方法。最后以西部某铜矿为例,建立了三维可视化地质体模型(一个地层矿体综合模型和一个矿体三维模型),阐述了三维可视化建模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并对两个模型进行了地质特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GIS地质体 可视化 表面模拟 特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实体模型的三维交互与分析技术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朱良峰 任开蕾 +1 位作者 潘信 何铮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959-1963,共5页
地质实体模型的三维可视化涉及到复杂地质体结构构造和相关地质属性数据的视觉表达与分析,利用科学计算可视化技术来充分、完整、交互式地展示与分析三维地质实体模型一直是三维地质建模领域的研究热点。研发的三维地质建模及可视化系... 地质实体模型的三维可视化涉及到复杂地质体结构构造和相关地质属性数据的视觉表达与分析,利用科学计算可视化技术来充分、完整、交互式地展示与分析三维地质实体模型一直是三维地质建模领域的研究热点。研发的三维地质建模及可视化系统中可实现通用三维交互操作,包括三维模型的几何变换、三维交互定位与空间属性查询、三维模型的剖切、虚拟钻探、基坑开挖、隧道生成与虚拟漫游等。这些操作采用面向软件的技术,通过对现有的二维设备(如鼠标、键盘等)进行三维仿真,为全方位、多角度的认识和理解地质实体模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实体模型 三维交互 可视化 三维地质建模 虚拟现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CT图像反求技术的实体几何造型方法 被引量:11
18
作者 纪凤欣 秦绪佳 +1 位作者 袁野 欧宗瑛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65-168,共4页
基于 CT图像的反求是反求工程中的重要内容 ,由 CT图像反求重建出的表面模型只包含了表面几何信息 ,而实体几何模型具有完备的几何和拓扑信息。针对 CAD造型系统中实体模型的特点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 CT图像反求技术的实体几何造型方法... 基于 CT图像的反求是反求工程中的重要内容 ,由 CT图像反求重建出的表面模型只包含了表面几何信息 ,而实体几何模型具有完备的几何和拓扑信息。针对 CAD造型系统中实体模型的特点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 CT图像反求技术的实体几何造型方法。应用 CT图像反求技术重建出物体的三维表面模型 ,在重建出的拟合曲面三角片序列的基础上 ,采用半边结构来表达重建的表面模型 ,并将该过程作为本研究所开发的特征造型原型系统 3D-Modeler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体造型 CT图像 反求技术 表面重建 CAD 反求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任意骨架的隐式曲面造型技术 被引量:9
19
作者 方向 鲍虎军 +1 位作者 王平安 彭群生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1214-1220,共7页
给出了一个新的基于任意多面体网格骨架的构造性自由曲面造型算法 .算法首先由每个给定骨架构造出一个距离场 ,然后利用隐函数光滑过渡技术和 CSG( constructive solid geom etry)表示技术将所构造的隐式曲面自由地两两粘合成一张光滑曲... 给出了一个新的基于任意多面体网格骨架的构造性自由曲面造型算法 .算法首先由每个给定骨架构造出一个距离场 ,然后利用隐函数光滑过渡技术和 CSG( constructive solid geom etry)表示技术将所构造的隐式曲面自由地两两粘合成一张光滑曲面 .隐式曲面的多边形化算法则用来生成最终曲面网格 .以任意骨架作为基本体素 ,突破了传统隐式曲面以点为基本骨架的限制 .而且 ,距离曲面很好地逼近了原骨架形状 ,使用户可直观地对复杂曲面进行交互设计 .而形变函数的引入 ,则极大地丰富了此方法的造型能力 .实验结果表明 ,基于该算法的原型系统能够方便、直观地构造复杂的自由曲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式曲面 自由曲面 曲面造型 CSG 计算机动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维实体模型的复杂工程场地土石方量的精确计算及可视化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勇 何江达 谢红强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117-121,共5页
为了提高复杂工程场地土石方量的计算精度,并使得挖填方的位置和方量实现可视化以利于工程设计,采用Kriging空间插值方法,并借助AutoCAD的3维实体建模技术,通过空间加密建立精确的AutoCAD 3维实体模型,利用实体模型当中图元的布尔运算... 为了提高复杂工程场地土石方量的计算精度,并使得挖填方的位置和方量实现可视化以利于工程设计,采用Kriging空间插值方法,并借助AutoCAD的3维实体建模技术,通过空间加密建立精确的AutoCAD 3维实体模型,利用实体模型当中图元的布尔运算操作建立复杂工程场地土石方量计算方法,分别对土方量和石方量的挖填方量的具体数据进行精确计算,并实现工程土石方量的可视化设计。最后工程实例成果表明土石方量计算误差在0.5%以内,计算精度远大于规范要求的3%,且工程建设依照可视化成果进行挖填方施工,大大提高了施工进度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石方量 KRIGING 3维实体模型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