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超小超顺磁性纳米氧化铁增强MRI评价1型糖尿病兔骨髓H型血管
1
作者 雷浩然 王克军 +2 位作者 李亮 刘昌盛 查云飞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7-113,共7页
目的探索基于超小超顺磁性纳米氧化铁(ultra-small superparamagnetic nano-iron oxide,USPIO)增强MRI联合离体显微CT(micro-computed tomography,Micro-CT)微血管成像定量可视化靶向评价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兔骨... 目的探索基于超小超顺磁性纳米氧化铁(ultra-small superparamagnetic nano-iron oxide,USPIO)增强MRI联合离体显微CT(micro-computed tomography,Micro-CT)微血管成像定量可视化靶向评价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兔骨髓H型血管结构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本研究于2023年9月至2024年4月开展,从40只2~3月龄日本大耳白兔中随机选取20只兔耳缘静脉注入四氧嘧啶构建T1DM兔,其余兔注射相同剂量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于造模成功4个月后分别取T1DM组和对照组兔的胫骨干骺端和骨干部位样本进行骨髓H型血管内皮细胞分选与鉴定、H型血管免疫荧光检测、骨髓血管内皮细胞体外与体内USPIO标记与MRI以及离体骨髓Micro-CT微血管成像,并分别测量H型血管内皮细胞占比、平均荧光强度、MRI的T2值及血管体积分数(vessel volume/tissue volume,VV/TV)和血管数量(vessel number,VN)等定量参数结果。结果T1DM组兔相较于对照组兔,骨髓H型血管内皮细胞占比、平均荧光强度、VV/TV、VN都存在明显降低(P<0.05),骨髓T2值在USPIO注射前后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T1DM组和对照组干骺端H型血管内皮细胞占比、平均荧光强度、T2值最大改变和最快时段速率、VV/TV、VN相较于骨干,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USPIO增强MRI联合离体Micro-CT微血管成像定量可视化靶向评价T1DM兔骨髓H型血管结构是可行的,为探索糖尿病骨髓微血管病变提供影像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型糖尿病兔 骨髓微血管 内皮细胞 超小超顺磁性纳米氧化铁 磁共振成像 显微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聚糖中超顺磁氧化铁复合纳米粒子制备影响因素及表征 被引量:4
2
作者 杨玉东 梁勇 +1 位作者 宋志霞 线全刚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25-229,共5页
利用化学共沉积法在改性葡聚糖体系下制备了以超顺磁性纳米氧化铁为核心,外包葡聚糖的壳核结构复合粒子.对制备过程控制因素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改性葡聚糖为表面活性剂,碱源快速滴加,合理的控制反应时间,温度可形成小... 利用化学共沉积法在改性葡聚糖体系下制备了以超顺磁性纳米氧化铁为核心,外包葡聚糖的壳核结构复合粒子.对制备过程控制因素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改性葡聚糖为表面活性剂,碱源快速滴加,合理的控制反应时间,温度可形成小核的超顺磁性纳米氧化铁-葡聚糖复合纳米粒子.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得到核心的平均粒径5nm,总体的平均粒径为7.8nm,并利用XRD、TEM和GLS等手段对其结构,形态和粒径分布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顺磁氧化铁-葡聚糖复合纳米粒子 制备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IO标记下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及多向分化潜能及体外MR成像 被引量:10
3
作者 许杰华 李丹 +5 位作者 于春鹏 周斌 颜荣华 王劲 朱康顺 单鸿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2-147,164,共7页
【目的】探讨超顺磁氧化铁纳米颗粒(SPIO)标记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影响以及体外磁共振(MRI)成像的可行性,为移植干细胞活体MRI成像提供实验基础。【方法】采用梯度密度离心法和贴壁法获取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目的】探讨超顺磁氧化铁纳米颗粒(SPIO)标记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影响以及体外磁共振(MRI)成像的可行性,为移植干细胞活体MRI成像提供实验基础。【方法】采用梯度密度离心法和贴壁法获取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采用25μg/mLSPIO联合0.75μg/mL多聚赖氨酸(PLL)标记BMSC,比较标记和未标记MSC细胞活力、增值、细胞周期、凋亡和成骨、成脂多向分化能力;应用1.5TMR对不同数量级细胞分别进行T1WI、T2WI和T2*WI序列扫描。【结果】普鲁士兰染色显示SPIO(25μgFe/mL,48h)对细胞的标记率接近100%,细胞活力、增殖、周期和凋亡检测,均显示SPIO标记细胞与未标记细胞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成骨、成脂诱导显示,BMSC和标记BMSC均具备成骨、成脂分化能力;对不同数量级的SPIO标记BMSC行MR扫描,T1WI、T2WI和T2*WI能检测到的最小数量级细胞分别为2×104,1×104,0.5×104,呈低信号。【结论】25μg/mLSPIO联合0.75μg/mLPLL能有效标记BMSC,不影响BMSC的活力、增值、细胞周期、凋亡和多向分化能力,1.5TMR示踪标记细胞可行,与T1WI和T2WI序列相比,T2*WI最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超顺磁性氧化铁粒子 磁共振成像 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纳米磁标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及其MR成像 被引量:10
4
作者 金旭红 杨柳 +2 位作者 段小军 陈伟 李忠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75-279,共5页
目的研究超顺磁性氧化铁粒子(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 particles,SPIO)体外标记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及MR细胞成像示踪可行性。方法从兔骨髓中分离培养MSCs,体外不同浓度SPIO联合硫酸鱼精蛋白标记,未... 目的研究超顺磁性氧化铁粒子(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 particles,SPIO)体外标记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及MR细胞成像示踪可行性。方法从兔骨髓中分离培养MSCs,体外不同浓度SPIO联合硫酸鱼精蛋白标记,未标记细胞设为对照组。普鲁士蓝染色和电镜检查鉴定细胞内铁颗粒,台盼蓝染色检测细胞存活,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曲线的变化,磁标记MSCs转入成骨、成脂肪培养基中进行诱导培养后进行鉴定,应用1.5TMR梯度回波T2加权(GRET2*WI)扫描序列和自旋回波T2加权(SET2WI)扫描序列对磁标记细胞成像示踪。结果普鲁士蓝染色和电镜检查显示细胞质内含致密铁颗粒,磁标记对MSCs活性和增殖无统计学差异(P>0·05),标记细胞可正常成骨、成脂肪分化。GRET2*WI序列和SET2WI序列提示与未标记细胞信号强度(SI)相比,1×106(标记细胞)、5×105(标记细胞)SI均显著性下降(P<0·05),其中GRET2*WI的信号强度衰减率(△SI)显著高于T2WI序列(P<0·05)。在2个序列中1×106(标记细胞)△SI均高于5×105(标记细胞)△SI,但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SPIO联合硫酸鱼精蛋白转染剂能成功标记MSCs,磁标记对细胞存活、增殖及潜在多向分化能力无影响。磁标记细胞在MR上产生特征性的低信号改变。应用1.5TMR成像示踪标记细胞可行,以GRET2*WI序列成像最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顺磁性氧化铁粒子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磁标记细胞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微超顺磁氧化铁粒子增强磁共振检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王蓓 陆建平 +2 位作者 何新红 李耀华 吴轶娜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26-829,共4页
目的利用超微超顺磁氧化铁粒子(USPIO)作为巨噬细胞的特异标记物检测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方法利用内膜损伤+高脂喂养的方法建立动脉粥样硬化兔模型15只作为实验组,5只正常新西兰大白兔作为对照组,实验动物行MRI平扫后静脉注射对比... 目的利用超微超顺磁氧化铁粒子(USPIO)作为巨噬细胞的特异标记物检测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方法利用内膜损伤+高脂喂养的方法建立动脉粥样硬化兔模型15只作为实验组,5只正常新西兰大白兔作为对照组,实验动物行MRI平扫后静脉注射对比剂USPIO进行增强MRI扫描,连续跟踪扫描6天。在TOF-2D的MIP图像上观察增强后血管壁的变化,测量血管壁SNR值变化及观察血管腔面积减少百分比值(M)。与组织病理对照,评价USPIO检测不稳定斑块的价值。结果USPIO增强后的TOF-2D的MIP图像血管壁在增强后第4天呈明显充盈缺损影,T2WI序列的血管壁增强后第4天SNR值降至最低,较增强前有明显变化(P<0.01);病理证实TOF-2D序列横断面图像血管腔面积减少百分比值(M)与Perl’s铁染色区具较好的相关性(y=172.1x+0.6;r=0.78;P<0.05)。结论USPIO增强MRI扫描有助于检测不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磁共振成像 超微超顺磁氧化铁微粒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鉴定及体外磁标记MR成像 被引量:5
6
作者 谢光友 杨海涛 +5 位作者 吕富荣 鲁文力 盛波 肖智博 吕发金 欧阳羽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1567-1571,共5页
目的研究兔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 derived stem cells,ADSCs)的培养鉴定方法,联合应用超顺磁性氧化铁(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 particles,SPIO)和多聚赖氨酸(poly-l-lysine,PLL)行体外磁标记细胞,探讨磁标记示踪的可行性。方... 目的研究兔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 derived stem cells,ADSCs)的培养鉴定方法,联合应用超顺磁性氧化铁(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 particles,SPIO)和多聚赖氨酸(poly-l-lysine,PLL)行体外磁标记细胞,探讨磁标记示踪的可行性。方法分离、纯化并培养兔ADSCs,流式细胞术鉴定细胞表面抗原CD90、CD44和CD34。应用SPIO-PLL标记细胞,普鲁士蓝染色和透射电镜检测胞内铁粒子。体外3.0T MR分别对1×107个未标记ADSCs(空白对照),经25、50、75μg/mL SPIO-PLL分别标记的1×107个细胞,经25μg/mL SPIO-PLL标记的1×107个(标记1 d)、1×107个(标记3 d)和5×106个(标记1 d)ADSCs进行成像,包括T1WI、T2WI及T*2WI序列,测量各组的信号强度和弛豫时间。结果第3代ADSCs纯度高、排列规则,细胞呈漩涡状,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示CD44和CD90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9.2%、98.7%,CD34表达阴性。普鲁士蓝染色和透射电镜示胞浆内蓝色颗粒,磁标记率近100%。MR示随着SPIO-PLL浓度增高,T*2WI和T2WI序列的信号强度变化较T1WI明显。1×107个ADSCs(标记1 d)的信号强度变化率较1×107个(标记3 d)和5×106个(标记1 d)大,T*2和T2弛豫时间与T1弛豫时间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61.47,P<0.05),但T*2和T2弛豫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5.88,P>0.05)。结论通过分离纯化培养可获得足量的ADSCs,SPIO-PLL能够有效标记ADSCs,体外可行MR细胞成像,以T*2WI和T2WI序列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超顺磁性氧化铁 磁标记 磁共振成像 体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粒径和浓度超顺磁性氧化铁MR信号特征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林冰影 张景峰 张敏鸣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5-129,共5页
目的:研究超顺磁性氧化铁(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SPIO)对周围质子的弛豫时间的影响,探讨不同颗粒、浓度SPIO的MR信号特征。方法:对不同粒径及浓度的SPIO颗粒进行磁共振扫描,记录各个粒径和浓度的SPIO颗粒的MR T1、T2、T2*值,评... 目的:研究超顺磁性氧化铁(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SPIO)对周围质子的弛豫时间的影响,探讨不同颗粒、浓度SPIO的MR信号特征。方法:对不同粒径及浓度的SPIO颗粒进行磁共振扫描,记录各个粒径和浓度的SPIO颗粒的MR T1、T2、T2*值,评价其信号特征。结果:①不同粒径的SPIO颗粒T1值与浓度呈负相关线性关系;②当SPIO浓度较低时,随粒径减小T2和T2*值则上升明显;当SPIO浓度较高时,随粒径减小上升渐趋缓慢;③lg(T2)与SPIO颗粒粒径和浓度之间存在线性依存关系。结论:SPIO颗粒对MR信号的影响以T1和T2效应为主;T2值可作为SPIO颗粒MR成像的主要检测指标;SPIO粒径大小、浓度和T2值三者之间存在着特定的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铁化合物/投药和剂量 超顺磁性氧化铁 弛豫时间 信号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调节炎性细胞因子改善大鼠脑梗死急性期脑血流的USPIO-DSC MRI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杨烁慧 吴瑜 +4 位作者 詹松华 杨辰瑶 孔营楠 张成 陆方 《磁共振成像》 CAS 2020年第7期557-562,共6页
目的应用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ultrasmall superparamagnetic particles of iron oxides,USPIO)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susceptibility-weighted contrast-enhanced,DSC)MRI评价针刺通过调节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以改善永久性大脑中动脉栓塞... 目的应用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ultrasmall superparamagnetic particles of iron oxides,USPIO)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susceptibility-weighted contrast-enhanced,DSC)MRI评价针刺通过调节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以改善永久性大脑中动脉栓塞(permanent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pMCAO)模型大鼠急性期梗死区域脑血流量和脑血容量的有效性。材料与方法首先建立24只SD大鼠pMCAO和假手术组模型:假手术组6只(A组)、无电针梗死组10只(B组)、电针梗死组8只(C组)。每组再分为24 h和48 h二个亚组。造模成功后C组大鼠选取百会穴、右侧足三里穴和水沟穴进行电针治疗。每只大鼠在相应时间点在1.5 T MRI上行USPIO-DSC MRI扫描。测量模型鼠梗死区域的相对脑血容量(relative cerebral blood volume,rCBV)和相对脑血流量(relative cerebral blood flow,rCBF),测量对侧镜像区域相应参数值,并计算比值(rrCBV和rrCBF)。观察24 h和48 h A组、B组和C组间的rrCBV、rrCBF值有无显著差异,以及B组加C组的这二个参数值分别与白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是否相关。结果A组rrCBV和rrCBF在24 h和48 h均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5)。C组rrCBV和rrCBF在24 h和48 h均显著高于B组(P<0.05)。24 h B组加C组rrCBV、rrCBF分别与IL-1β、IL-6显著负相关(P<0.05),与IL-10显著正相关(P<0.05);rrCBV与TNF-α显著正相关(P<0.05)。48 h B组加C组rrCBV、rrCBF分别与IL-1β显著负相关(P<0.05),与IL-10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针刺在下调炎性因子IL-1β、IL-6以减轻炎性反应的同时,又通过上调IL-10和TNF-α来增加pMCAO大鼠急性期梗死区域的rrCBV和rrCBF,以维持梗死区域的血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 磁共振成像 炎性细胞因子 针刺 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一均匀沉淀法制备纳米氧化铁 被引量:19
9
作者 徐锁平 朱广军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5年第2期31-33,共3页
以硝酸铁和尿素为原料,利用超声波与均匀沉淀相结合的方法,研制出了长轴10nm、短轴5nm的α-Fe2O3粒子。并对样品进行了XRD、TGA、DTA、TEM等表征分析。
关键词 纳米氧化铁 均匀沉淀法 制备 Α-FE2O3 硝酸 超声波 尿素 短轴 粒子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纳米颗粒的热行为及热稳定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柳刚 秦伯雄 +2 位作者 郭院波 范荣焕 吕楠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2003年第4期18-22,共5页
采用梯级加热的方法对铁纳米颗粒进行了处理。根据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衍射(XRD)的表征结果,在时间上反演了铁纳米颗粒的被加热过程,同时对铁纳米颗粒的热行为和热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实验所用的铁纳米颗粒具有突变型的氧... 采用梯级加热的方法对铁纳米颗粒进行了处理。根据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衍射(XRD)的表征结果,在时间上反演了铁纳米颗粒的被加热过程,同时对铁纳米颗粒的热行为和热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实验所用的铁纳米颗粒具有突变型的氧化行为特征,其在大气中的氧化转变临界温度在523K左右,此温度以下该种铁纳米颗粒能够保持成分及性质稳定,可以安全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纳米颗粒 热稳定性 氧化 透射电镜 X射线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法制备纳米氧化铁颜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1
作者 徐锁平 朱广军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4年第3期47-50,共4页
综述了纳米氧化铁化学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 ,对胶体化学法、水热法、固相法、沉淀法和水解法等化学制备方法进行了探讨。通过分析比较 ,对未来纳米氧化铁的化学制备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纳米氧化铁颜料 制备 胶体化学法 水热法 固相法 沉淀法 水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急性期局灶性脑缺血后炎性反应的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增强MRI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烁慧 陆方 +5 位作者 杨赛 范德生 龚志刚 程瑞新 朱琼 詹松华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48-552,共5页
目的:通过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微粒(USPIO)观察大鼠急性期局灶性脑缺血后炎症反应。方法:48只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及模型组,每组各24只,进行右侧大脑中动脉栓塞造模。造模成功后,立即于大鼠尾静脉注射USPIO对比剂。两组均按造模后MR扫... 目的:通过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微粒(USPIO)观察大鼠急性期局灶性脑缺血后炎症反应。方法:48只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及模型组,每组各24只,进行右侧大脑中动脉栓塞造模。造模成功后,立即于大鼠尾静脉注射USPIO对比剂。两组均按造模后MR扫描时间点(6h、12h、24h、36h、48h、72h)平均分成6亚组行MR扫描,结束后即刻取脑行HE染色观察细胞坏死、普鲁士蓝染色观察铁微粒、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吞噬细胞。结果:6h模型亚组于MRI图像上梗死灶未见明显强化。12~72h模型亚组梗死灶于T_2WI及T_2W快速场回波(T_2WFFE)图像上呈负性强化,于T_1WI图像上呈正性强化。除72h亚组的T_2W-FFE序列外(t=0.728,P=0.478),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的6h、12h、24h、36h、48h、72h各亚组的各序列上的病灶信号强度比值均见明显差异(P<0.01)。普鲁士蓝染色示12~72h模型组梗死灶铁微粒沉积,免疫组化染色(CD68)显示病灶区吞噬细胞增生。结论:USPIO可作为大鼠急性期脑缺血后炎症反应活体监测的新型MRI对比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微粒 吞噬细胞 炎性反应 急性期脑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SPIO示踪中枢神经系统炎性细胞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成 杨烁慧 詹松华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66-469,共4页
中枢神经系统炎性反应是造成脑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颗粒在多发性硬化、脑缺血等伴发的炎性反应研究中取得了一定进展,特别是随着分子影像技术的发展及应用,为炎性机制的探索提供了更好的手段。
关键词 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颗粒 中枢神经系统 炎性反应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缺血性脑卒中后炎症反应的USPIO增强7.0T MRI观察 被引量:4
14
作者 徐清宇 张秀明 +2 位作者 姚群立 滕皋军 张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134-1137,共4页
目的观察USPIO诱导的信号改变与脑组织切片含铁巨噬细胞的分布是否一致。方法38只SD大鼠随机分成两组,假手术组大鼠3只,模型组35只,其中模型组按7.0T MR扫描时间点(6h、12h、24h、48h、72h)平均分成5组。大鼠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建立... 目的观察USPIO诱导的信号改变与脑组织切片含铁巨噬细胞的分布是否一致。方法38只SD大鼠随机分成两组,假手术组大鼠3只,模型组35只,其中模型组按7.0T MR扫描时间点(6h、12h、24h、48h、72h)平均分成5组。大鼠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建立成功后,经大鼠尾静脉注射USPIO(对照组仅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后,于不同时间点行MR扫描,结束后处死模型大鼠,取脑组织石蜡切片做HE染色观察细胞死亡,普鲁士蓝染色观察铁颗粒,CD68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活化巨噬细胞。结果模型组病灶T2WI高信号水肿区在注射USPIO后可见到负性增强,信号强度改变以48-72h较明显,两者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相应的T1WI信号呈正性增强,信号强度改变也是以48-72h较明显。普鲁士蓝染色证实病灶周边可见铁粒子沉积,CD68免疫组化显示脑内小胶质细胞增生活跃,视野小胶质细胞计数以72h最明显。结论USPIO可以作为活体监测大鼠缺血性脑卒中后炎症反应的对比剂,其诱导的信号改变与脑组织切片含铁巨噬细胞的分布基本一致,内吞USPIO的细胞主要是激活的巨噬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微超顺磁氧化铁颗粒 巨噬细胞 炎症 脑血管意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氧化铁的遗传毒性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泽浩 赵田田 +3 位作者 王敬亭 周长慧 朱海美 常艳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634-640,共7页
随着纳米材料的广泛应用,其生物安全性日益受到重视。其中,纳米氧化铁是应用较为广泛的医用纳米材料之一。研究显示,纳米氧化铁粒子会在细胞、亚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水平(如基因和蛋白水平)造成遗传损伤,其遗传毒性的潜在机制为进入细胞核... 随着纳米材料的广泛应用,其生物安全性日益受到重视。其中,纳米氧化铁是应用较为广泛的医用纳米材料之一。研究显示,纳米氧化铁粒子会在细胞、亚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水平(如基因和蛋白水平)造成遗传损伤,其遗传毒性的潜在机制为进入细胞核后直接与DNA相互作用,引起DNA损伤。此外,还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诱导活性氧产生,通过活性氧诱发DNA氧化损伤。本文简要介绍纳米氧化铁的分类及制备方法,并以常用的纳米零价铁和超顺磁纳米氧化铁为例,介绍纳米氧化铁的遗传毒性研究进展及潜在的致毒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氧化铁 纳米零价铁 超顺磁纳米氧化铁 遗传毒性 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