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通法治疗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慢性期(瘀阻脉络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2
1
作者 董雨 游伟 +3 位作者 王雨 王广宇 徐旭英 王伏声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3期422-426,共5页
目的:观察温通法治疗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慢性期的临床疗效以及评价其安全性。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间我科收治的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分别给予口服救生汤、活血通脉汤。对2组总体... 目的:观察温通法治疗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慢性期的临床疗效以及评价其安全性。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间我科收治的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分别给予口服救生汤、活血通脉汤。对2组总体疗效、临床症状、体征、下肢静脉超声的变化进行评价,同时观察有无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治愈率76.36%,对照组治愈率51.35%。经统计学分析,2组治疗前后各阶段症状、体征、下肢静脉超声结果均有改善(P<0.05),2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化瘀通络法相比,温通法治疗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慢性期治愈率高、复发率低,对下肢皮肤红肿、疼痛、条索、硬结、色素沉着改善明显,该治法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通法 血栓性浅静脉炎 青蛇毒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ivex微创旋切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合并急性血栓性浅表静脉炎 被引量:15
2
作者 牛启兵 陈泉 +3 位作者 李安强 温世奇 董方 史浩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11期1008-1010,共3页
目的:探讨Trivex微创旋切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合并急性血栓性浅表静脉炎的疗效。方法2010年3月~2012年11月对62例血栓性浅静脉炎发病2周内的下肢静脉曲张,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和主干剥脱基础上,用Trivex微创旋切系统创吸曲张静脉和静... 目的:探讨Trivex微创旋切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合并急性血栓性浅表静脉炎的疗效。方法2010年3月~2012年11月对62例血栓性浅静脉炎发病2周内的下肢静脉曲张,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和主干剥脱基础上,用Trivex微创旋切系统创吸曲张静脉和静脉丛内的血栓,同时配合加压包扎、术后抗凝等治疗。结果手术均顺利,术中和术后无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发生。术后局部红肿疼痛于3 d内消退,切口全部甲级愈合。住院时间3~8 d,平均5 d。62例随访2~12个月,平均6个月,大隐静脉曲张、血栓性浅静脉炎治愈无复发,无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无死亡。结论 Trivex微创旋切术治疗合并急性血栓性浅静脉炎的下肢静脉曲张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vex旋切术 静脉曲张 血栓性浅静脉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小切口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伴急性血栓性浅静脉炎的大隐静脉曲张 被引量:29
3
作者 袁链 尹立伟 张小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3期246-248,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小切口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伴急性血栓性浅静脉炎的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0月~2011年5月32例大隐静脉曲张并发急性血栓性浅静脉炎的临床资料。发病2周内行小切口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 目的探讨早期小切口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伴急性血栓性浅静脉炎的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0月~2011年5月32例大隐静脉曲张并发急性血栓性浅静脉炎的临床资料。发病2周内行小切口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结果全部患者术后局部红肿疼痛于3天内消退,切口全部甲级愈合,住院时间10~16 d,平均12.6 d。全部患者随访5~32个月,平均13.6月,其中11例>12个月,未见复发。结论早期小切口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伴急性血栓性浅静脉炎的大隐静脉曲张是安全的,术后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手术治疗 大隐静脉曲张 血栓性浅静脉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络舒通颗粒联合西药对血栓性浅静脉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5
4
作者 李亚南 刘小勇 宋兆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66-1270,共5页
目的观察脉络舒通颗粒联合西药对血栓性浅静脉炎(STP)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脉络舒通颗粒,2周为一个疗程。然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主要临床症状体征评... 目的观察脉络舒通颗粒联合西药对血栓性浅静脉炎(STP)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脉络舒通颗粒,2周为一个疗程。然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主要临床症状体征评分、内皮功能指标(NO、ET-1、TXB2、6-Keto-PGF1α、VEGF、vWF)、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血沉、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主要临床症状体征评分、TXB2、ET-1、vWF、血浆黏度、血沉、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显著降低,6-Keto-PGF1α、VEGF、NO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更明显(P<0.05)。观察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57%、14.29%。结论脉络舒通颗粒联合西药可有效缓解STP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改善细胞分泌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舒通颗粒 西药 血栓性浅静脉炎(s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络舒通颗粒联合西药对血栓性浅静脉炎的治疗及ET-1、TXB2表达情况 被引量:8
5
作者 王琨 侯国欣 +2 位作者 刘磊 臧文举 王颍超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6-28,共3页
目的分析脉络舒通颗粒联合西药对血栓性浅静脉炎(STP)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内皮素-1(ET-1)、血栓素B2(TXB2)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2月—2019年3月收治的STP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脉... 目的分析脉络舒通颗粒联合西药对血栓性浅静脉炎(STP)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内皮素-1(ET-1)、血栓素B2(TXB2)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2月—2019年3月收治的STP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脉络舒通颗粒联合西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18%,31/34)高于对照组(70.59%,24/34),总不良反应率(11.76%,4/34)与对照组(14.71%,5/34)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症状(发热、疼痛、肿胀感、下肢条索或结节)评分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ET-1、TXB2、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1β(IL-1β)、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脉络舒通颗粒联合西药治疗STP可减轻炎症反应,调节ET-1、TXB2的表达水平,改善症状,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舒通颗粒 血栓性浅静脉炎 内皮素-1 血栓素B2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方法预防下肢静脉曲张病人泡沫硬化治疗后局部并发症的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朱桦 刘丽萍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238-1241,共4页
[目的]观察水胶体敷料、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对下肢静脉曲张泡沫硬化治疗后局部并发症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下肢静脉曲张行泡沫硬化治疗的病人122例,随机分为A组40例、B组42例及C组40例。A组贴敷水胶体敷料,B组涂擦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 [目的]观察水胶体敷料、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对下肢静脉曲张泡沫硬化治疗后局部并发症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下肢静脉曲张行泡沫硬化治疗的病人122例,随机分为A组40例、B组42例及C组40例。A组贴敷水胶体敷料,B组涂擦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C组采用常规处理方法,比较术后3 d、7 d、14 d、30 d 3组病人局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3 d、7 d,A组、B组病人疼痛得分较C组低(P<0.05);术后3 d,A组、B组较C组血栓性浅静脉炎发生的例数较少,分级较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 d、30 d,A组、B组硬结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术后30 d,3组色素沉着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胶体敷料及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在下肢静脉曲张泡沫硬化治疗后即刻使用,可以有效降低局部疼痛及血栓性浅静脉炎的程度及发生率,缩短皮下硬结持续的时间,水胶体敷料还可以有效缩短色素沉着持续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静脉曲张 泡沫硬化 局部并发症 水胶体敷料 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 疼痛 血栓性浅静脉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络舒通丸联合常规西药治疗骨科术后并发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患者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孟宪宇 吴刚 张永祥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7期1019-1022,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骨科术后并发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的患者,采用脉络舒通丸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血液流变学、血管内皮功能、临床症状评分等指标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10月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骨科手术治疗后并... 目的:回顾性分析骨科术后并发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的患者,采用脉络舒通丸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血液流变学、血管内皮功能、临床症状评分等指标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10月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骨科手术治疗后并发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方案分为对照组(n=67)和观察组(n=83),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脉络舒通丸,比较2组患者血液流变学、血管内皮功能、临床症状评分等指标。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血液流变学、血管内皮功能、临床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浆黏度、红细胞沉降率、纤维蛋白、内皮素-1(ET-1)、血栓素B_(2)(TXB_(2))水平及临床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一氧化氮(NO)、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及临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对骨科术后并发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的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脉络舒通丸治疗,可有效维持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稳定,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缓解患者的各项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舒通丸 西药 骨科术后 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 血液流变学指标 血管内皮功能 临床症状评分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炎症细胞因子浅析血栓性浅静脉炎病因病机及治疗经验 被引量:7
8
作者 李建鹏 王峥 +5 位作者 王志彬 王壮壮 樊伟 南喜连 李亚南 袁向克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37-843,共7页
血栓性浅静脉炎为皮下浅静脉炎症性血栓性疾病,属中医“青蛇毒”“赤脉”“恶脉”等范畴,临床证型多分为湿热内阻型、瘀血阴滞型,不同证型之间炎性细胞因子表达不同,湿热内阻型多处在疾病急性期,伴随炎性细胞因子大量释放,瘀血阴滞型多... 血栓性浅静脉炎为皮下浅静脉炎症性血栓性疾病,属中医“青蛇毒”“赤脉”“恶脉”等范畴,临床证型多分为湿热内阻型、瘀血阴滞型,不同证型之间炎性细胞因子表达不同,湿热内阻型多处在疾病急性期,伴随炎性细胞因子大量释放,瘀血阴滞型多处在疾病慢性期,炎性细胞因子相对减少。本研究旨在从炎症细胞因子出发,论证血栓性浅静脉炎的病因病机,及其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从理论探析,从而指导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细胞因子 血栓性浅静脉炎 病机 治疗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合并血栓性浅静脉炎的中西医治疗 被引量:11
9
作者 程雪桦 王小平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2期499-503,共5页
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是下肢浅静脉系统的常见病,合并血栓性浅静脉炎可因血栓蔓延至深静脉而致病致残,甚而有引发肺动脉栓塞致死的风险。西药抗凝、抗炎、抗血小板疗效良好但非从根论治,使得本病易于反复,因此手术治疗是根治本病公认有效... 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是下肢浅静脉系统的常见病,合并血栓性浅静脉炎可因血栓蔓延至深静脉而致病致残,甚而有引发肺动脉栓塞致死的风险。西药抗凝、抗炎、抗血小板疗效良好但非从根论治,使得本病易于反复,因此手术治疗是根治本病公认有效手段。中医药疗法可改善预后及缩短病程,两者在疗效上有协同作用,现主要论述继发于下肢静脉曲张的血栓性浅静脉炎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 血栓性浅静脉炎 中医药 中西医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络舒通丸治疗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组方特点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10
10
作者 辛家东 张法荣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22期3358-3362,共5页
血栓性浅静脉炎是由于肢体浅静脉发生血栓性、炎症病变,以浅静脉出现条索状突起,形如蚯蚓、色赤,疼痛而硬等为主要表现特征,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血管疾病,多累及下肢。脉络舒通丸是国医大师唐祖宣治疗该病的经验方,由黄芪、金银花、黄柏... 血栓性浅静脉炎是由于肢体浅静脉发生血栓性、炎症病变,以浅静脉出现条索状突起,形如蚯蚓、色赤,疼痛而硬等为主要表现特征,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血管疾病,多累及下肢。脉络舒通丸是国医大师唐祖宣治疗该病的经验方,由黄芪、金银花、黄柏、苍术、薏苡仁、玄参、当归、白芍、水蛭、蜈蚣、全蝎、甘草组成,具有清热解毒、化瘀通络的作用,临床疗效显著。现运用中医学思维分析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的病因病机,从方剂学角度探析脉络舒通丸的组方配伍特点及其药物的作用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舒通丸 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 病因病机 组方配伍特点 药理研究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