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计及高背压改造机组动态特性的厂级负荷分配
1
作者 章艳 李佳丽 +4 位作者 张莹 苏子航 陈筑 韩旭 吕泉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43-652,共10页
探讨湿冷高背压改造机组热网质-量并调时的动态电热运行特性,并将其应用于热电厂优化运行.利用Eb-silon对亚临界高背压供热改造机组进行仿真建模.通过变工况计算,分析纯背压、抽背2种典型工况下主蒸汽质量流量、抽汽质量流量对电-热关... 探讨湿冷高背压改造机组热网质-量并调时的动态电热运行特性,并将其应用于热电厂优化运行.利用Eb-silon对亚临界高背压供热改造机组进行仿真建模.通过变工况计算,分析纯背压、抽背2种典型工况下主蒸汽质量流量、抽汽质量流量对电-热关系的影响,从而明确机组电-热可行运行区间.针对机组实际运行时主要采用纯背压工况运行的现状,探究并量化热网质-量并调时的循环水质量流量与循环水入口温度变化对电-热关系斜率以及电热运行范围的影响,为电厂的精细化运行提供模型工具.基于实际热电厂运行数据校验上述模型的可靠性,并探讨考虑机组动态特性对厂级负荷分配的节煤效果.算例结果表明,当湿冷高背压机组协同抽凝机组共同参与厂级负荷分配时,考虑动态特性的可行域模型相比于传统线性模型,能够更准确地映射实际机组的电热关系,350MW机组在相同供热功率下,发电功率的变化范围扩大约2.37~4.24MW,负荷分配结果的经济性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厂级负荷分配 高背压改造机组 动态电热特性 可行运行区间 精细化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宽负荷高效汽轮机组的构想及经济性分析
2
作者 祝建飞 胥建群 +3 位作者 韩朝兵 周丽丽 沈建峰 范立华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7-130,136,共5页
针对当前主流的节流配汽机组,分析了调峰运行的经济性,指出影响经济性的根本原因是主蒸汽压力这一循环初参数的下降。针对这一原因,提出一种新型宽负荷高效汽轮机组的构想——高压缸分列布置,在低负荷下切除其中一个以提升主蒸汽压力,... 针对当前主流的节流配汽机组,分析了调峰运行的经济性,指出影响经济性的根本原因是主蒸汽压力这一循环初参数的下降。针对这一原因,提出一种新型宽负荷高效汽轮机组的构想——高压缸分列布置,在低负荷下切除其中一个以提升主蒸汽压力,另一高压缸仍维持高效运行。对新型机组基于APROS平台进行建模仿真,进一步分析热力经济性特点,并着重对高压缸效率的变化进行了论述。新型机组能在调峰方式下实现宽负荷高效,充分发挥超超临界机组清洁高效发电优势,值得重视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峰运行 宽负荷高效 汽轮机组 高压缸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600MW机组协调控制的优化 被引量:15
3
作者 赵志丹 顾涛 +3 位作者 陈志刚 郗成超 郭建辉 俞静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7-121,共5页
针对华能上海石洞口第二电厂1、2号超临界2×600MW机组自动发电控制(AGC)方式下的主蒸汽温度、主蒸汽压力及汽水分离器中间点温度的控制偏差较大、燃料量波动幅度大等使得AGC投入率较低的问题,结合机组的运行工况,对机组协调和主、... 针对华能上海石洞口第二电厂1、2号超临界2×600MW机组自动发电控制(AGC)方式下的主蒸汽温度、主蒸汽压力及汽水分离器中间点温度的控制偏差较大、燃料量波动幅度大等使得AGC投入率较低的问题,结合机组的运行工况,对机组协调和主、再热蒸汽温度、给水流量等子系统的控制策略进行优化,并对优化后的控制系统进行了1.5%/min变负荷试验。在负荷变化过程中,2台机组的主蒸汽温度偏差绝对值均<5℃,再热蒸汽温度偏差绝对值均<10℃,汽水分离器中间点温度偏差绝对值均<6℃,主蒸汽压力偏差绝对值均<0.6MPa,功率偏差绝对值均<2MW,表明优化后的控制系统减小了各参数的控制偏差,负荷响应快,且满足AGC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 600 MW机组 协调控制 AGC 变负荷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超)临界汽轮机组滑压运行优化试验 被引量:26
4
作者 施延洲 焦林生 +2 位作者 姚啸林 钟平 邵文长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8-12,共5页
主蒸汽压力、汽轮机高压缸效率、给水泵汽轮机(小机)进汽流量及给水泵焓升是机组滑压运行时影响汽轮机热耗率的4个主要因素。以超超临界1 000MW机组和超临界600MW机组为例对其进行计算分析,指出汽轮机高压缸效率随主蒸汽压力的变化特性... 主蒸汽压力、汽轮机高压缸效率、给水泵汽轮机(小机)进汽流量及给水泵焓升是机组滑压运行时影响汽轮机热耗率的4个主要因素。以超超临界1 000MW机组和超临界600MW机组为例对其进行计算分析,指出汽轮机高压缸效率随主蒸汽压力的变化特性是影响主蒸汽最佳滑压点的根本原因,并进行了不同汽轮机配汽方式的滑压运行优化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节流配汽汽轮机在调节阀全开处出现最佳主蒸汽压力点;喷嘴配汽汽轮机高压缸效率与主蒸汽压力呈非线性关系,因此在汽轮机高压缸效率变化拐点处将出现最佳主蒸汽压力点;获得初步试验结果后,应在各主要机组负荷下进行负荷变动试验,确定最终的运行定滑压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超)临界机组 汽轮机 滑压运行 节流配汽 喷嘴配汽 最佳主蒸汽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负荷下火电机组最优运行初压的确定 被引量:8
5
作者 胡勇 刘吉臻 +2 位作者 曾德良 彭灿 李雅哲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733-738,共6页
针对传统的压力优化方法在迭代寻优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汽轮机变工况理论,提出汽轮机定负荷下主蒸汽压力的优化计算方法,利用粒子群算法(PSO)对最优压力进行求取,得出不同负荷下主蒸汽压力的最优运行值,并以某1 000MW汽轮机为例... 针对传统的压力优化方法在迭代寻优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汽轮机变工况理论,提出汽轮机定负荷下主蒸汽压力的优化计算方法,利用粒子群算法(PSO)对最优压力进行求取,得出不同负荷下主蒸汽压力的最优运行值,并以某1 000MW汽轮机为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很好地解决了定负荷下压力寻优问题,且可以得出机组的最佳滑压运行方式和最优运行初压,即80%负荷以上时,保持25MPa定压运行;80%负荷以下时,机组保持2阀全开滑压运行模式,在低负荷区2阀全开滑压运行模式的热经济性明显高于3阀全开滑压运行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负荷 压力优化 汽轮机变工况 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600MW机组滑压运行参数优化分析与试验 被引量:18
6
作者 周志平 范鑫 +1 位作者 李明 付晨鹏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50-54,共5页
对超临界机组滑压运行参数的合理选取进行了理论分析。通过对某电厂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制造的超临界600MW机组在各种工况不同参数的对比试验,得到了机组的最佳滑压运行曲线,有效地降低了汽轮机的热耗率。
关键词 超临界 600MW机组 滑压运行 主蒸汽压力 热耗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系列辅机低负荷运行协调控制及优化 被引量:9
7
作者 陈志刚 刘百成 +4 位作者 王田 谈博 曲志祥 李俊峰 赫胜杰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0-124,共5页
某配置单系列辅机的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投运后长期处于50%及以下负荷运行,而其存在的低负荷工况下控制精度低的特性难以满足机组协调控制要求,导致机组存在过热度、给水和主蒸汽压力波动大、引风机出力扰动大、一次调频负荷响应慢、机... 某配置单系列辅机的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投运后长期处于50%及以下负荷运行,而其存在的低负荷工况下控制精度低的特性难以满足机组协调控制要求,导致机组存在过热度、给水和主蒸汽压力波动大、引风机出力扰动大、一次调频负荷响应慢、机组经济性和安全性无法保证的问题.对此,本文提出改变磨煤机入口风量测量装置,完善炉膛负压控制和低负荷时降低一次风流量占比,变参数动态适配给水和过热度控制策略,增加一次调频阀位响应指令快动慢回,并对锅炉主控制器和低负荷前馈回路进行改造.优化改造后的低负荷170-200 MW(48%-57%)扰动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协调控制策略能满足机组升降负荷和稳态运行的需求.该控制策略对单系列辅机低负荷安全运行、电网深度调峰控制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机组 单系列配置辅机 低负荷运行 协调控制 优化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直流锅炉煤水比控制系统机理建模及定量反馈控制 被引量:9
8
作者 谷俊杰 曹晓威 +1 位作者 王丕洲 曹晓光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947-954,共8页
针对超临界直流锅炉在变负荷运行过程中被控对象参数不断发生变化的特点,将超临界直流锅炉看做具有不确定性的非线性系统,并根据部分分散控制方法对某600MW超临界机组简化模型进行了分析,充分论证了燃料量对中间点温度的动态特性单独建... 针对超临界直流锅炉在变负荷运行过程中被控对象参数不断发生变化的特点,将超临界直流锅炉看做具有不确定性的非线性系统,并根据部分分散控制方法对某600MW超临界机组简化模型进行了分析,充分论证了燃料量对中间点温度的动态特性单独建模的合理性.以超临界直流锅炉燃料量变化对水冷壁出口温度的影响为研究对象,进行动态机理分析并建立动态模型,通过计算在3个典型工况点处的传递函数,确定其不确定性模型的参数变化范围.将定量反馈理论应用到煤水比控制中,结合给定的设计性能指标计算出煤水比控制系统的反馈控制器和前置滤波器的参数.结果表明:锅炉中间点温度在不同负荷下都能较快地高精度跟踪给定信号,有较强的鲁棒性,控制性能良好且易于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直流锅炉 煤水比 变负荷运行 定量反馈理论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抽热电机组–抽背热电机组双机联合运行特性及优化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张璇 钟文琪 +4 位作者 石岩 陈曦 宋俊 刘振海 刘洪兵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01-212,共12页
为挖掘混合类型热电联产机组的节能潜力、降低发电成本,通过EBSILON软件搭建60MW双抽(double-extraction condensing unit,CC)-抽背(extraction condensing unit with a high back-pressure,CB)热电联产机组的仿真模型,研究该联合机组... 为挖掘混合类型热电联产机组的节能潜力、降低发电成本,通过EBSILON软件搭建60MW双抽(double-extraction condensing unit,CC)-抽背(extraction condensing unit with a high back-pressure,CB)热电联产机组的仿真模型,研究该联合机组的运行特性并建立基于可解释增强机和鸟群算法的双抽-抽背热电联产机组负荷优化模型,最后以典型日热电负荷优化任务为例,给出双机热电负荷优化结果。结果表明:当保持双抽机组的中压流量不变,存在中压流量极限值10.39t/h,使低压流量与电功率的运行区域只受到最大主蒸汽流量、最小凝汽量以及最小主蒸汽流量的限制;存在中压流量极限值59.26t/h,使运行区域只受最大主蒸汽流量和最小凝汽量限制;当双机总中压流量一定时,双抽-抽背机组的联合运行区域可以用极限工况即抽背机组承担最大中压流量,双抽机组承担剩余中压流量来近似表示。该优化方法与热电负荷平均分配方案对比,典型日可以降低1148.58GJ热耗,发电标准煤耗率由212.10g/(kW·h)降低为209.05g/(kW·h),可以节省标煤3.05g/(kW·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抽机组 抽背机组 联合运行 热电特性 负荷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超临界机组经济运行负荷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亚夫 朱宝田 雷兆团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3,共3页
研究了超超临界机组变负荷运行的经济性。在相同的调峰负荷率下,超超临界机组的经济性比超临界和亚临界机组高。超超临界机组运行负荷降低至60%额定负荷时,其热耗率将低于超临界600MW机组额定工况时的热耗率;超超临界机组负荷低于4... 研究了超超临界机组变负荷运行的经济性。在相同的调峰负荷率下,超超临界机组的经济性比超临界和亚临界机组高。超超临界机组运行负荷降低至60%额定负荷时,其热耗率将低于超临界600MW机组额定工况时的热耗率;超超临界机组负荷低于40%额定负荷时,其热耗率设计值将低于亚临界300MW、600MW机组额定工况时的热耗率;超超临界机组在低于60%额定负荷后,热耗率出现加速上升的趋势。提出应尽量保证超超临界机组在较高负荷运行,其经济负荷应不小于60%~70%额定负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超临界机组 运行负荷 经济性 热耗率 额定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超临界1000MW机组运行参数变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国强 刘永林 +2 位作者 刘继平 种道彤 严俊杰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46-49,共4页
以国产超超临界1 000MW机组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机组运行参数基准值计算模型、机组运行参数经济性分析模型及耦合热力系统变工况模型,研究机组运行参数变化对机组经济性影响的电负荷特性及环境特性。结果表明,排汽压力对机组经济性影响最... 以国产超超临界1 000MW机组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机组运行参数基准值计算模型、机组运行参数经济性分析模型及耦合热力系统变工况模型,研究机组运行参数变化对机组经济性影响的电负荷特性及环境特性。结果表明,排汽压力对机组经济性影响最大,而主蒸汽参数、再热蒸汽参数偏低对机组经济性也有明显影响,并且与电负荷和环境温度具有明显的耦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超临界 1000MW机组 排汽压力 主蒸汽 再热蒸汽 电负荷特性 环境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600MW机组甩负荷试验锅炉侧控制措施 被引量:4
12
作者 段宝 李峰 张志军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5-88,共4页
结合大唐彬长发电厂(简称彬长发电厂)1号超临界600MW机组50%、100%甩负荷试验中锅炉均未跳闸的成功经验,分析了超临界机组甩负荷试验中锅炉侧控制的难点,提出了通过合理利用旁路系统、压力控制阀(PCV)、迅速减少燃煤量和锅炉余热蒸发量... 结合大唐彬长发电厂(简称彬长发电厂)1号超临界600MW机组50%、100%甩负荷试验中锅炉均未跳闸的成功经验,分析了超临界机组甩负荷试验中锅炉侧控制的难点,提出了通过合理利用旁路系统、压力控制阀(PCV)、迅速减少燃煤量和锅炉余热蒸发量及蒸汽压力、快速起动炉水循环泵、建立合理的锅炉补给水方式、维持直流锅炉的最小给水流量、自动控制和及时的手动调整方式控制各燃烧参数稳定、防止因分离器水位过高使过热器进水、及时关闭减温水电动阀等方法减少蒸汽温度的下降幅度,以降低甩负荷试验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 600MW机组 甩负荷 锅炉 泄压方式 给水 燃烧 蒸汽温度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机组变负荷过程多变量协同控制 被引量:4
13
作者 沈乾坤 王大陆 +4 位作者 王峥 吴恒运 王楠 刘量 朱玮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9-124,共6页
黄冈大别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号机组经超净排放改造后,锅炉燃烧特性发生变化,原有自动控制逻辑及参数不能满足电网的要求,并且2号机组在中低负荷段出现屏式过热器出口壁温超温现象;同时,变负荷过程中机组主蒸汽压力、主蒸汽温度、再热... 黄冈大别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号机组经超净排放改造后,锅炉燃烧特性发生变化,原有自动控制逻辑及参数不能满足电网的要求,并且2号机组在中低负荷段出现屏式过热器出口壁温超温现象;同时,变负荷过程中机组主蒸汽压力、主蒸汽温度、再热蒸汽温度等主要参数波动较大,导致机组负荷变化率低,仅为3.5 MW/min,不能满足电网相关规定。对此,在不经机务改造的前提下,利用多变量协同控制,优化滑压曲线,对一次风压设定曲线、氧量设定曲线、中间点温度设定曲线及风煤比设定函数进行修改,重新设计自动控制策略,动态协同控制进入炉膛的燃料量、给水流量和总风量。优化后,2号机组在AGC方式下实际负荷变化率达到9 MW/min,主要参数变化平稳,解决了屏式过热器出口壁温超温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机组 自动控制 变负荷 壁温超温 过热器 AGC 多变量协同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机组滑压运行时锅炉给水泵的调节特性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胡思科 宋丽静 高慧芬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1-15,25,共6页
针对大型发电机组变负荷滑压运行的特点,进行了由变速主给水泵和工频前置泵串联后再并联组成的给水系统特性的综合分析。其重点是通过给水泵不同组合运行方式下其特性方程的拟合以及机组滑压运行时给水管路特性的确定和对应阻力数的求... 针对大型发电机组变负荷滑压运行的特点,进行了由变速主给水泵和工频前置泵串联后再并联组成的给水系统特性的综合分析。其重点是通过给水泵不同组合运行方式下其特性方程的拟合以及机组滑压运行时给水管路特性的确定和对应阻力数的求取过程最终推导出在仅靠主给水泵变速调节以满足不同负荷、不同滑压下所对应的扬程、效率和转速等关系式。并以某电站600MW超临界机组为例对不同运行方案进行了能耗比较,从而提出了不同负荷下更加合理的运行方式,为工程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可参考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机组 滑压运行 给水系统 水泵的串并联 能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0MW超临界锅炉半辐射受热面积灰监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徐力刚 黄亚继 +1 位作者 岳峻峰 陈波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871-877,共7页
针对燃煤锅炉受热面积灰监测的需求,以某电厂600 MW锅炉的半辐射受热面为研究对象,采用污染率作为受热面积灰监测指标建立了监测模型,提出了一种高温区域烟气温度推算方法,在变负荷工况下考虑了锅炉运行动态特性并引入集总参数动态修正... 针对燃煤锅炉受热面积灰监测的需求,以某电厂600 MW锅炉的半辐射受热面为研究对象,采用污染率作为受热面积灰监测指标建立了监测模型,提出了一种高温区域烟气温度推算方法,在变负荷工况下考虑了锅炉运行动态特性并引入集总参数动态修正模型,研究了稳定负荷和变负荷工况下半辐射受热面的污染率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稳定负荷下的积灰监测模型能够满足积灰监测的要求,而变负荷工况下的积灰监测模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负荷变化的影响,但污染率计算结果波动较大,仍受到负荷变化的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锅炉 半辐射受热面 积灰监测 污染率 变负荷 集总参数动态修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发冷却技术在600MW机组直接空冷系统上的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吕凯 陈胜利 +3 位作者 荆涛 李高潮 万超 王东晔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58-62,93,共6页
针对直接空冷机组在夏季背压偏高、出力受限的问题,提出采用蒸发冷却技术分流部分汽轮机排汽,降低空冷凝汽器热负荷,达到降低机组背压、提高出力的目的。以某600MW机组直接空冷系统为技术改造依托,进行蒸发冷却技术分流部分汽轮机排汽... 针对直接空冷机组在夏季背压偏高、出力受限的问题,提出采用蒸发冷却技术分流部分汽轮机排汽,降低空冷凝汽器热负荷,达到降低机组背压、提高出力的目的。以某600MW机组直接空冷系统为技术改造依托,进行蒸发冷却技术分流部分汽轮机排汽后的应用特性研究,分析了改造效果随分流量、机组负荷、环境温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分流进入空冷凝汽器蒸汽流量比率的增大,机组运行背压下降幅度增大;随着机组负荷增大,运行背压下降幅度增大;随着环境温度升高,运行背压下降幅度呈指数关系增大;直接空冷机组处于高温高负荷运行时,蒸发式凝汽器系统的性能优势得以充分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0 MW机组 直接空冷系统 空冷凝汽器 蒸发式冷却技术 蒸汽流量 机组负荷 运行背压 环境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350 MW循环流化床机组模拟量控制系统及AGC优化 被引量:5
17
作者 沈乾坤 吴恒运 +3 位作者 杨涛 黄彪 沈振宏 岳晓光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6-131,共6页
安徽钱营孜发电有限公司2号机组模拟量控制系统优化前,在稳态工况下,机组主蒸汽压力偏差大且主蒸汽压力控制收敛较慢,同时存在中低负荷段主蒸汽温度达不到额定温度问题;变负荷工况下,主蒸汽压力偏差大,给水自动跟踪差;在高负荷段,由于... 安徽钱营孜发电有限公司2号机组模拟量控制系统优化前,在稳态工况下,机组主蒸汽压力偏差大且主蒸汽压力控制收敛较慢,同时存在中低负荷段主蒸汽温度达不到额定温度问题;变负荷工况下,主蒸汽压力偏差大,给水自动跟踪差;在高负荷段,由于煤泥的投入,机组主要参数变化更为剧烈,主蒸汽压力超压严重,影响机组安全稳定运行;风烟系统全程无法投入自动,导致机组负荷变化率仅为2 MW/min,不能满足电网相关规定。为了解决2号机组存在的问题,对其主要模拟量控制系统进行优化:修正给水设定曲线、中间点过热度设定曲线;修改氧量控制、一次风量控制及二次风量控制策略,增加变负荷前馈,动态协同进入炉膛的燃料量、给水流量和总风量。优化后,2号机组自动发电控制(AGC)方式下实际负荷变化率达到5.25 MW/min,稳态、变负荷工况下机组主要参数变化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机组 循环流化床 变负荷 模拟量控制系统 AGC 控制策略 负荷变化率 调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机组完全变压运行技术与节能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樊晋元 谢英柏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41-44,48,共5页
系统分析采用变凝结水流量快速调节机组负荷,实现超临界机组完全变压运行的技术特点和节能效果。根据实际运行试验数据,对变凝结水流量调节机组负荷的范围、响应速度、节能效果、除氧器和凝汽器及低压加热器的水位控制、变压运行对锅炉... 系统分析采用变凝结水流量快速调节机组负荷,实现超临界机组完全变压运行的技术特点和节能效果。根据实际运行试验数据,对变凝结水流量调节机组负荷的范围、响应速度、节能效果、除氧器和凝汽器及低压加热器的水位控制、变压运行对锅炉运行特性的影响等问题进行分析,认为变凝结水流量快速调节机组负荷法与传统技术相结合,可实现超临界机组完全变压运行,对大型燃煤机组节能减排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机组 变压运行 凝结水量 变频调节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超临界锅炉变压运行水冷壁的传热特性 被引量:7
19
作者 樊晋元 陈鸿伟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2-16,52,共6页
针对超超临界机组变压运行中,负荷和参数变化范围扩大,汽水温度剧烈变化的特性,分析了3类不同技术的1000 MW超超临界锅炉水冷壁出口的汽水焓控制值及其对水冷壁传热特性的影响;根据运行试验数据,分析了1000 MW锅炉螺旋管圈水冷壁和600 M... 针对超超临界机组变压运行中,负荷和参数变化范围扩大,汽水温度剧烈变化的特性,分析了3类不同技术的1000 MW超超临界锅炉水冷壁出口的汽水焓控制值及其对水冷壁传热特性的影响;根据运行试验数据,分析了1000 MW锅炉螺旋管圈水冷壁和600 MW超超临界锅炉垂直管屏水冷壁的传热特性和壁温差变化特点;阐述了炉型和水冷壁形式对水冷壁出口汽水焓控制值的影响以及对省煤器水温的限制等。运行和试验数据表明,在近临界压力区、60%-80%额定负荷范围内上水冷壁壁温和壁温差均大于下水冷壁,精确控制水冷壁管内工质焓增和管外热负荷的偏差是减小水冷壁壁温差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超临界锅炉 水冷壁 汽水比焓 变压运行 传热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锅炉全负荷变压运行的中间点温度设计 被引量:2
20
作者 樊晋元 陈鸿伟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8-21,29,共5页
超临界机组全负荷变压运行使锅炉水冷壁在额定负荷与低负荷区的吸热分配差距扩大,过热器超温加剧。针对此问题,计算分析了660 MW超临界锅炉在机组全负荷变压运行的汽水参数变化和汽水系统热量分配关系。提出了在低负荷汽水相变区应适度... 超临界机组全负荷变压运行使锅炉水冷壁在额定负荷与低负荷区的吸热分配差距扩大,过热器超温加剧。针对此问题,计算分析了660 MW超临界锅炉在机组全负荷变压运行的汽水参数变化和汽水系统热量分配关系。提出了在低负荷汽水相变区应适度降低中间点温度,并降低屏式过热器进口汽温,以解决低负荷变压运行中频繁出现的超温问题的方法;提出了缓减水冷壁在不同运行压力区吸热需求矛盾的方法是在低负荷区减少水冷壁的吸热量,增加过热器系统的吸热量,保持比较平稳的中间点汽水焓。可供开发700℃级超超临界机组及锅炉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机组 全负荷变压运行 中间点参数 系统热平衡 热量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