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0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3rd Order WENO GLM-MHD Scheme for Magnetic Reconnection 被引量:9
1
作者 FENG Xueshang ZHOU Yufen HU Yanqi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7,共7页
A new numerical scheme of 3rd order Weighted Essentially Non-Oscillatory (WENO) type for 2.5D mixed GLM-MHD in Cartesian coordinates is proposed. The MHD equations are modified by combining the arguments as by Dellar ... A new numerical scheme of 3rd order Weighted Essentially Non-Oscillatory (WENO) type for 2.5D mixed GLM-MHD in Cartesian coordinates is proposed. The MHD equations are modified by combining the arguments as by Dellar and Dedner et al to couple the divergence constraint with the evolution equations using a Generalized Lagrange Multiplier (GLM). Moreover, the magnetohydrodynamic part of the GLM-MHD system is still in conservation form. Meanwhile, this method is very easy to add to an existing code since the underlying MHD solver does not have to be modified. To show the validation and capacity of its application to MHD problem modelling, interaction between a magnetosonic shock and a denser cloud and magnetic reconnection problems are used to verify this new MHD code. The numerical tests for 2D Orszag and Tang's MHD vortex, interaction between a magnetosonic shock and a denser cloud and magnetic reconnection problems show that the third order WENO MHD solvers are robust and yield reliable results by the new mixed GLM or the mixed EGLM correction here even if it can not be shown that how the divergence errors are transported as well as damped as done for one dimensional ideal MHD by Dedner et 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场重接 三维空间 mhd数字模拟 Orszag-Tang涡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型耦合管道内液态金属MHD效应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吕欣婷 张秀杰 +2 位作者 王磊 孙振超 赵耀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3-379,共7页
针对液态包层中常见的U型导电耦合管道内液态金属三维磁流体动力学(MHD)流动,利用自主开发的低磁雷诺数下液态金属磁流体流动的计算程序,获得了外加磁场和流体管道在不同倾斜角工况下管道内液态金属的流速、感应电流和压力分布。结果表... 针对液态包层中常见的U型导电耦合管道内液态金属三维磁流体动力学(MHD)流动,利用自主开发的低磁雷诺数下液态金属磁流体流动的计算程序,获得了外加磁场和流体管道在不同倾斜角工况下管道内液态金属的流速、感应电流和压力分布。结果表明,U型耦合管道内液态金属的MHD流动中耦合段的耦合效应使MHD压降明显增大,是相同参数下单根管道内压降的2.4倍左右。在U型耦合管流动转向处,部分中心流体区产生与初始流向相反的逆流流速分布,而此处的磁流体压力梯度随外加磁场倾角的增大而增大,但在初始增加倾角时,压力梯度会略微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态金属 耦合mhd效应 倾斜磁场 压降 U型导电管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日太阳风中磁场回弯结构的MHD模拟
3
作者 刘若炎 刘勇 +1 位作者 周昱成 黄朝晖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19-428,共10页
帕克太阳探针(Parker Solar Probe,PSP)在太阳附近发现大量磁力线回弯结构,通常还伴随有太阳风速度增加.这些磁力线回弯的产生机制到目前为止有多种解释,其中有代表性的一种是由慢太阳风中的喷流引起的.我们首先对PSP的就地观测数据进... 帕克太阳探针(Parker Solar Probe,PSP)在太阳附近发现大量磁力线回弯结构,通常还伴随有太阳风速度增加.这些磁力线回弯的产生机制到目前为止有多种解释,其中有代表性的一种是由慢太阳风中的喷流引起的.我们首先对PSP的就地观测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并给出了发生率和空间尺度随径向距离的演化情况,然后使用简化的1.5维磁流体动力学(magnetohydrodynamics,MHD)模型对喷流在太阳风中的演化进行了模拟,其中太阳风被简化为位于黄道面的球对称流.模拟结果表明喷流的确可以导致太阳附近磁力线发生偏转,验证了喷流可以对磁场方向改变有贡献的图景.不过喷流形成的原因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风 磁场回弯 磁流体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考虑磁层顶磁重联的全球三维MHD模型 被引量:6
4
作者 郭九苓 王继业 刘振兴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12,共6页
本文介绍了一个新的磁层全球三维MHD模型 ,该模型可通过把IMF和地球磁场分开处理的方法“关闭”磁层顶的磁重联 ,从而可直观地显示不同IMF条件下磁层顶的IMF与地磁场的反平行区域 ,即磁重联最可能发生的地方 .结果表明 ,IMFBx 分量对磁... 本文介绍了一个新的磁层全球三维MHD模型 ,该模型可通过把IMF和地球磁场分开处理的方法“关闭”磁层顶的磁重联 ,从而可直观地显示不同IMF条件下磁层顶的IMF与地磁场的反平行区域 ,即磁重联最可能发生的地方 .结果表明 ,IMFBx 分量对磁层顶磁重联有重要影响 .由于可关闭磁重联 ,该模型还可有效地研究有无磁重联时 ,太阳风对磁层位形 (如晨 昏不对称性 )、粒子输运等重要问题的影响 ,有助于揭示磁层物理现象的基本特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层 mhd模拟 磁重联 行星际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矩形管道中液态金属MHD流动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张秀杰 毛洁 +1 位作者 潘传杰 许增裕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5-20,共6页
基于感应电磁场方程发展了低磁雷诺数条件下充分发展液态金属管道流的数值模拟程序。为了校正程序,分别计算了两种工况:液态金属在全绝缘管道和部分绝缘管道中的流动,数值结果与Hunt和Shercliff的解析解吻合的很好,表明该程序具有很高... 基于感应电磁场方程发展了低磁雷诺数条件下充分发展液态金属管道流的数值模拟程序。为了校正程序,分别计算了两种工况:液态金属在全绝缘管道和部分绝缘管道中的流动,数值结果与Hunt和Shercliff的解析解吻合的很好,表明该程序具有很高的精度。最后利用发展的程序对液态金属钠钾合金在管壁材料为304不锈钢的全导电管道中的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对流速分布和MHD压降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数值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感应方程 液态金属 mhd管道流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HD控制激波诱导湍流边界层分离的机理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苏纬仪 陈立红 张新宇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8-23,共6页
为了研究磁流体动力学(Magnetohydrodynamics:MHD)加速边界层对激波-湍流边界层相互作用的影响,用高阶有限差分法求解了小磁雷诺数近似的MHD湍流方程。其中,无粘通量采用WENN格式离散、粘性通量采用Roe平均中心差分离散,时间采用半隐式... 为了研究磁流体动力学(Magnetohydrodynamics:MHD)加速边界层对激波-湍流边界层相互作用的影响,用高阶有限差分法求解了小磁雷诺数近似的MHD湍流方程。其中,无粘通量采用WENN格式离散、粘性通量采用Roe平均中心差分离散,时间采用半隐式推进,并采取追赶法求解。计算给出了湍流、电场、磁场和电导率等参数对边界层分离的影响,数值结果显示:在同样的逆压梯度下,湍流边界层分离能更快地趋于稳态流场,且分离区比层流小;通过施加洛仑兹力加速,边界层速度型面变得更加饱满、位移厚度减小、分离点和再附点向激波与固壁的交点靠近,分离区尺寸减小甚至最终被消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波边界层相互作用 mhd流动控制 小磁雷诺数 边界层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匀磁场中自由表面液态射流的MHD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康伟山 许增裕 潘传杰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03-207,共5页
基于在液态金属实验回路上的实验,对非均匀磁场中液态金属射流的MHD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一个描述射流性能的简化模型。由此简化模型所得的结果与从实验获得的结果相比较表明,它们相当吻合,并发现在此液态金属射流中存在一个固有稳... 基于在液态金属实验回路上的实验,对非均匀磁场中液态金属射流的MHD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一个描述射流性能的简化模型。由此简化模型所得的结果与从实验获得的结果相比较表明,它们相当吻合,并发现在此液态金属射流中存在一个固有稳定性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态金属 自由表面射流 mhd稳定性 非均匀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维自适应磁场重联MHD模式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绍华 冯学尚 杨利平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85-792,共8页
磁雷诺数(Rm)是影响磁场重联的重要因素.真实的物理环境中R。往往很高,例如,在行星际空间和太阳日冕中Rm通常大于104量级.高Rm条件下的磁重联表现出很多异常特性,然而高Rm条件下的磁场重联数值模拟需要很高的时空分辨率,否则很... 磁雷诺数(Rm)是影响磁场重联的重要因素.真实的物理环境中R。往往很高,例如,在行星际空间和太阳日冕中Rm通常大于104量级.高Rm条件下的磁重联表现出很多异常特性,然而高Rm条件下的磁场重联数值模拟需要很高的时空分辨率,否则很难分辨出重联过程中形成的薄电流片,本文基于自适应软件包PARAMESH将并行自适应网格技术引入磁场重联数值模拟,建立了一个2.5维自适应磁场重联MHD模式,研究高磁雷诺数条件下重联的动态演化过程,进而将不同磁雷诺数的参数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式可以自动捕捉到磁场重联产生的奇性电流片,高磁雷诺数条件下产生的慢激波结构可提供一种快速磁能释放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 磁场重联 mhd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ual solutions of MHD stagnation point flow and heat transfer over a stretching/shrinking sheet with generalized slip condition 被引量:3
9
作者 ABBAS Zaheer MASOOD Tahmina OLANREWAJU Philip Oladapo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6期2376-2384,共9页
An analysis was made to study the steady momentum and 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of a viscous electrically conducting fluid near a stagnation point due to a stretching/shrinking sheet in the presence of a transvers... An analysis was made to study the steady momentum and 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of a viscous electrically conducting fluid near a stagnation point due to a stretching/shrinking sheet in the presence of a transverse magnetic field and generalized slip condition. Two flow problems corresponding to the planar and axisymmetric stretching/shrinking sheet were considered. By means of similarity transformations, the obtained resultant nonlinear ordinary differential equations were solved numerically using a shooting method for dual solutions of velocity and temperature profiles. Some important physical features of the flow and heat transfer in terms of the fluid velocity, the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the skin friction coefficient and the local Nusselt number for various values of the controlling governing parameters like velocity slip parameter, critical shear rate, magnetic field, ratio of stretching/shrinking rate to external flow rate and Prandtl number were analyzed and discussed. An increase of the critical shear rate decreases the fluid velocity whereas the local Nusselt number increases. The comparison of the present numerical results with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in a limiting case is given and found to be in an excellent agre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al solutions stagnation-point mhd flow slip condition heat transfer numerical solution transverse magnetic field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驱动高能量密度动力学实验的一维磁流体力学多物理场数值模拟平台:SSS-MHD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承纬 陆禹 +21 位作者 赵继波 罗斌强 谷卓伟 王桂吉 张旭平 陈学秒 周中玉 李牧 袁红 张红平 王刚华 孙奇志 文尚刚 谭福利 赵剑衡 莫建军 蔡进涛 金云声 贺佳 种涛 赵小明 刘仓理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5-125,共21页
超高压、超高密度物质状态生成和性质研究是当代极端物理学的重要前沿领域,电磁驱动的高能量密度物理实验对于该领域的意义尤为重要。这类实验虽然形式上多种多样,但在物理上有内在统一性,即均以力学守恒定律和宏观电磁理论为基本框架... 超高压、超高密度物质状态生成和性质研究是当代极端物理学的重要前沿领域,电磁驱动的高能量密度物理实验对于该领域的意义尤为重要。这类实验虽然形式上多种多样,但在物理上有内在统一性,即均以力学守恒定律和宏观电磁理论为基本框架。为了建立统一数值模拟平台、依靠负载电流实验数据(或驱动电路真实数据)确定各种极端实验条件下负载构形的力学运动及其与各个物理场的耦合问题,将经受大量实际检验的冲击、爆轰动力学和激光效应计算的一维拉格朗日编码SSS,实质性扩展成为磁流体力学多物理场耦合编码SSS-MHD。对于具有典型意义的平面准等熵斜波压缩、高速平面固体飞片发射、固体套筒电磁内爆和炸药内爆磁通量压缩实验等各类高能量密度动力学实验案例的模拟计算结果表明,编码SSS-MHD计算与美国Z装置、中国CQ和CJ系列装置的实验及美国编码ALEGRA-1D和2D计算数据的相对偏差基本不超过5%。该数值模拟平台为极端材料动力学实验(包括气体、液体、化合物和金属)提供了有力的支撑,还将有助于多维磁流体力学多物理场编码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体力学多物理场耦合计算 磁驱动斜波压缩 电磁驱动内爆动力学 爆炸磁通量压缩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经有热源多孔平板并伴有化学反应的传热传质混合对流MHD流动 被引量:4
11
作者 J·祖额科 S·阿么德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160-1171,共12页
对流经无限竖直多孔平板的不可压缩粘性导电流体,稳定的传热传质混合对流MHD流动问题,给出了精确解和数值解.假定均匀磁场横向作用于流动方向,考虑了感应磁场及其能量的粘性和磁性损耗.多孔平板有恒定的吸入速度并均匀地混入流动速度.... 对流经无限竖直多孔平板的不可压缩粘性导电流体,稳定的传热传质混合对流MHD流动问题,给出了精确解和数值解.假定均匀磁场横向作用于流动方向,考虑了感应磁场及其能量的粘性和磁性损耗.多孔平板有恒定的吸入速度并均匀地混入流动速度.用摄动技术和数值方法求解控制方程.得到了平板上速度场、温度场、感应磁场、表面摩擦力和传热率的分析表达式.相关参数取不同数值时,用图形表示出问题的数值结果.讨论了从平板到流体的Hartmann数、化学反应参数、磁场的Prandtl数,以及包括速度场、温度场、浓度场和感应磁场等其它参数的影响.可以发现,热源/汇或Eckert数的增大,极大地提高了流体的速度值.x-方向的感应磁场随着Hartmann数、磁场的Prandtl数、热源/汇和粘性耗散的增大而增大.但是,研究表明,随着破坏性化学反应(K>0)的增大,流动速度、流体温度和感应磁场将减小.对色谱分析系统和材料加工的磁场控制,该研究在热离子反应堆模型、电磁感应、磁流体动力学传输现象中得到了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hd 摄动技术 网络模拟法 混合对流 Eckert数 感应磁场 粘性耗散 热源/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Superconducting Magnet with Center Field of 10 T and φ100 mm Warm Bore
12
作者 Q.Wang L.Yan +5 位作者 B.Zhao S.Song Y.Dai Y.Lei H.Wang H.-C.Huang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14,80,共8页
Aconduction-cooled superconducting magnet with central field of 10Tand warmbore of 100 mmwas designed based on a Nb3Sn and two NbTi superconducting coils.At the first stage,the NbTi coils havebeen fabricated andtested... Aconduction-cooled superconducting magnet with central field of 10Tand warmbore of 100 mmwas designed based on a Nb3Sn and two NbTi superconducting coils.At the first stage,the NbTi coils havebeen fabricated andtested.Atwo-stage 4 KGifford-McMahon(GM) cryocooler withthe second-stage powerin1W,4.2Kis used to cool the magnet fromroomtemperature to 4 K.The superconducting magnet with thesame power supply has the operating current of 116A.The magnet can be rotated with a support frame to beoperated with either horizontal or vertical position.Apair of Bi-2223 hightemperature superconductingcurrentleads was employedto reduce heat leakage into 4.2Klevel.The NbTi coils reachto the operating current of120Awithout training effect to be observed duringchargingof the magnet during40 minutes chargingtime andgenerate the center field of 6.5T.The training effect inthe NbTi magnet directly cool-down by cryocooler andinter-winding support structure in magnet can be remarkablyimproved.The superconducting magnet has beenstably operatedfor more than 275 hours with 6.5T.In this paper,the detailed design,fabrication,stressanalysis and quench protection characteristics are presen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duction-cooled superconducting magnet FEAdetailed model training effe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gne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 Basic Research at the High Field Laboratory for Superconducting Materials
13
作者 渡辺和雄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9-64,共6页
Since the first practical cryocooled superconducting magnet using a GM-cryocooler and high temperature superconducting current leads has been demonstrated successfully at the High Field Laboratory for Superconducting ... Since the first practical cryocooled superconducting magnet using a GM-cryocooler and high temperature superconducting current leads has been demonstrated successfully at the High Field Laboratory for Superconducting Materials(HFLSM),various kinds of cryocooled superconducting magnets in fields up to 15 T have been used to provide access for new research areas in fields of magneto-science.Recently,the HFLSM has succeeded in demonstrating a cryocooed 18 T high temperature superconducting magnet and a high field cryocooled 27.5 T hybrid magnet.Cryocooled magnet technology and basic research using high field magnets at the HFLSM are introduc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铁 高导电性 电阻率 电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stimating effects from trapped magnetic fluxes in superconducting magnetic levitation measurement
14
作者 Masakazu Nakanishi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49-452,共4页
Superconducting magnetic levitation measurement is one of the most promising approaches to define mass standard based on the fundamental physical constants. However, the present system has unknown factors causing erro... Superconducting magnetic levitation measurement is one of the most promising approaches to define mass standard based on the fundamental physical constants. However, the present system has unknown factors causing error larger than 50 ppm. We examined the effects of magnetic fluxes trapped in the superconducting coil and the superconducting floating body. When fluxes were trapped in either coil or floating body, their effects were able to be cancelled by reversing polarities of current and magnetic field, as had been believed. However, fluxes trapped in both coil and body induced an attractive force between them and caused error. In order to reduce the fluxes, the coil and the floating body should be cooled in low magnetic field in magnetic and electromagnetic shiel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留磁通量 超导电磁飘浮 测量 基本物理常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器壁材料对直流塑壳断路器电弧开断行为的影响
15
作者 段薇 李静 +2 位作者 张兴菲 史炳杰 杨竣成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5343-5354,共12页
塑壳断路器(MCCB)在开断过程中常采用产气材料辅助吹弧,高温电弧会侵蚀器壁产生聚合物蒸气,从而造成灭弧室内燃弧介质组氛的改变。该文通过实验发现直流塑壳断路器开断过程中出现的“电弧反冲”和“弧温回升”现象影响塑壳断路器的开断... 塑壳断路器(MCCB)在开断过程中常采用产气材料辅助吹弧,高温电弧会侵蚀器壁产生聚合物蒸气,从而造成灭弧室内燃弧介质组氛的改变。该文通过实验发现直流塑壳断路器开断过程中出现的“电弧反冲”和“弧温回升”现象影响塑壳断路器的开断性能。针对旋动式直流塑壳断路器建立了考虑电弧-电极间微观能量传质传热的磁流体动力学耦合模型,采用动网格技术模拟真实触头旋动开断,研究了不同产气材料及蒸气扩散浓度对灭弧室内环境和电弧动态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A66中由于含有氮元素且链式中氢键数量较多,使其成为热力学及输运性质优秀的辅助灭弧材料;PA66蒸气会改善灭弧室内的流场分布,有效避免“电弧反冲”及“弧温回升”现象的发生,减少电压波动,加快熄弧速度;电弧的熄弧时间与PA66蒸气浓度并非呈完全线性关系,当PA66蒸气浓度低于10%时,3%PA66蒸气浓度电弧熄弧时间最短,当PA66蒸气浓度高于10%时,熄弧时间与蒸气浓度成反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壳断路器(MCCB) 磁流体动力学(mhd) 器壁侵蚀 产气材料 电弧反冲 弧温回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电解槽磁流体稳定性判定:基于垂直磁场B_(z)算术平均值的研究
16
作者 杨溢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6-71,共6页
研究了铝电解槽磁流体动力学(MHD)稳定性的判定标准,重点分析了垂直磁场Bz算术平均值(B_(z0))在评估中的关键作用。通过文献综述、理论推导和实证研究,验证了B_(z0)作为MHD稳定性判定指标的有效性。采用某500 kA铝电解项目为案例,结果表... 研究了铝电解槽磁流体动力学(MHD)稳定性的判定标准,重点分析了垂直磁场Bz算术平均值(B_(z0))在评估中的关键作用。通过文献综述、理论推导和实证研究,验证了B_(z0)作为MHD稳定性判定指标的有效性。采用某500 kA铝电解项目为案例,结果表明B_(z0)对电解槽磁场设计具有显著指导作用。提出了基于B_(z0)的MHD稳定性判定模型,并对比了不同稳定性判据的优缺点,为铝电解槽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电解槽 垂直磁场 算术平均值 磁流体动力学稳定性 B_(z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E传导冷却超导磁体传热性能研究
17
作者 秦祥琦 郑敏 +6 位作者 倪东升 王旭东 陈玉泉 朱丽 王力实 程月 姚庆高 《低温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47,共6页
基于CEE(CSR External-Target Experiment)低温恒温器样机试验段搭建实验平台,采用液氦冷源构建低温环境,通过在超导线圈-液氦槽界面实施高纯铝单层箔及高纯铝加铟片的复合界面设计,并搭配柔性铜编织带与刚性铜导冷板两种传热结构,系统... 基于CEE(CSR External-Target Experiment)低温恒温器样机试验段搭建实验平台,采用液氦冷源构建低温环境,通过在超导线圈-液氦槽界面实施高纯铝单层箔及高纯铝加铟片的复合界面设计,并搭配柔性铜编织带与刚性铜导冷板两种传热结构,系统研究4.2 K温区下接触面处理工艺对界面热阻的影响规律,以及热传递结构对传热性能的影响。得到了室温降至液氦温区4.2 K所需时间以及热平衡后的温度,从而获得不同接触面处理方式和热传递结构下的热传递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导磁体 传导冷却 低温恒温器 界面热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磁体振动抑制的超导电动磁悬浮列车半主动控制策略研究
18
作者 冯丕极 马光同 +3 位作者 杨晶 朱韬宁 苏振华 崔李滨 《铁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8-39,共12页
为改善超导磁体的服役环境,提升磁体的振动性能,基于日本山梨线三车体四悬浮架车辆结构,建立66自由度超导电动磁悬浮列车数值动力学方程,并采用基于多尺度残差网络的拟合方法,实现磁轨耦合力的高精度宽范围等效表征;探究常见半主动控制... 为改善超导磁体的服役环境,提升磁体的振动性能,基于日本山梨线三车体四悬浮架车辆结构,建立66自由度超导电动磁悬浮列车数值动力学方程,并采用基于多尺度残差网络的拟合方法,实现磁轨耦合力的高精度宽范围等效表征;探究常见半主动控制策略在超导磁体侧振动抑制的综合表现,提出地棚-反向位移驱动协同的控制策略;为了使控制效果最佳,采用NSGA-Ⅱ遗传算法对提出策略的比例因子和最大阻尼值进行多目标优化,并探究列车在该策略下的动力学性能改善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地棚-反向位移驱动协同控制策略能有效抑制磁体侧的横向振动,并且一定程度改善了车体侧的动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导电动磁悬浮 超导磁体 半主动控制 振动抑制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参考自适应噪声消除的永磁轨道不平顺测量方法
19
作者 罗奕 袁宇航 +1 位作者 邓斌 邓自刚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04-911,共8页
在进行永磁轨道不平顺动态检测时,消除实测信号中由测量载体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分量,有助于掌握更为准确的轨道实时状态.将自参考自适应噪声消除方法应用于永磁轨道不平顺检测,使单一信号源实现周期性成分与非周期性成分分离,在进行不平... 在进行永磁轨道不平顺动态检测时,消除实测信号中由测量载体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分量,有助于掌握更为准确的轨道实时状态.将自参考自适应噪声消除方法应用于永磁轨道不平顺检测,使单一信号源实现周期性成分与非周期性成分分离,在进行不平顺管理时有效降低具有周期性特征的振动分量干扰.对高温超导高速磁浮工程化样车及试验线开展试验研究,将单个杜瓦作为测量载体并配合霍尔传感器进行永磁轨道轨面磁感应强度测量;利用自参考自适应噪声消除方法实现对实测样本的信号分离,分离后所得周期成分为振动分量,随机成分对应实际永磁轨道不平顺;对分离前后的信号进行时域与频域对比分析.研究表明:时域信号中随机成分相比分离前波动减小,频域信号中测量载体对应的振动分量成分已被分离至周期成分中,证明了本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超导钉扎磁悬浮 永磁轨道 轨道不平顺 自参考自适应噪声消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导磁浮列车超导磁场及悬浮磁场谐波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真 周燕 +2 位作者 洛启 于青松 李凯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31,共5页
[目的]在超导磁浮列车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地面线圈排布高度不一致、电磁气隙较大等原因,磁场中往往含有大量的高次谐波。谐波会对列车的悬浮性能产生较大影响,应深入研究列车高速运行状态下超导磁场、悬浮磁场的电磁特性及磁场分布规律... [目的]在超导磁浮列车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地面线圈排布高度不一致、电磁气隙较大等原因,磁场中往往含有大量的高次谐波。谐波会对列车的悬浮性能产生较大影响,应深入研究列车高速运行状态下超导磁场、悬浮磁场的电磁特性及磁场分布规律。[方法]以日本山梨试验磁浮线MLX01型列车为案例,介绍了超导磁浮列车的悬浮机理,对超导磁场和悬浮磁场的计算理论进行了阐述。建立了线圈沿列车运行方向、列车悬浮方向的磁动势分布模型,利用空间谐波法对“超导磁场—8字线圈感应电流—悬浮磁场”这一能量转换过程进行了解耦计算,分析了超导磁场中高次谐波的占比情况。基于8字线圈的结构及参数,计算得到了8字线圈的感应电流,并对8字线圈的悬浮磁场进行了谐波分析。[结果及结论]在8字线圈表面处,超导磁场的电磁感应强度主要以基波和3次谐波为主,基波幅值为1.113 T,3次谐波占比约为基波的19.40%。在悬浮磁场中,磁场的电磁感应强度主要以基波和5次谐波为主,基波幅值为0.065 T,5次谐波的占比约为基波的46.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导磁浮列车 超导磁场 悬浮磁场 空间谐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